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何谓“分离焦虑”? 孩子害怕去幼儿园。大多是害怕分离焦虑。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孩子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不安或不愉快等焦虑性反应,是孩子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现。最亲近的人从视线中消失了.孩子会一下子不安起来:妈妈在哪里?我要找妈妈!孩子会用喊叫、哭闹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呼唤妈妈的出现。出现分离焦虑的孩子一般表现为与亲人分离多久就会焦虑多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手脚冰凉、浑身发抖、哭闹、进食受影响等身体症状。  相似文献   

2.
新入园的孩子,从熟悉的家庭环境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习惯中走向幼儿园陌生的集体生活中,许多孩子在心理上会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哭闹现象那么自然,尤其会在午睡时想起自己的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3.
在儿科门诊,一位年轻的孩子妈妈神色紧张地叙述:我的孩子经常在夜间9~10点左右哭闹,也不知什么原因。有一天无意中发现在孩子肛门周围有似线的小白虫。医生说,这叫做蛲虫病。有了这种病可以使小儿肛门发痒。其原因,这种虫子每当夜间爬至肛门周围排卵,在排卵时虫子需要动,一动则刺激皮肤发痒。大的孩子常用手抓痒处,小的孩子则哭闹不安,严重者也有的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4.
假设当有一天,一个母亲,在她给哭闹的宝宝喂过了奶,拍过了嗝,换过了脏衣裤,似乎所有她能安抚孩子的事情都做过了,她的宝宝依然哭闹不止的时候,这个妈妈,也还可以,略带无奈地把孩子抱在怀里,一边轻柔地抚摸着他的肩背,一边十分轻柔地对他说:"好吧,宝宝,你就是想要哭一会儿是吧?那就哭吧,妈妈在这陪着你。"  相似文献   

5.
<正>孩子摔倒后哭闹是常常发生的事。五六个月的婴儿还坐不稳,很可能摔倒;五六岁的儿童穿越障碍物,很可能被绊倒而哭闹。这些经常发生的事,家长的处理方式却各不相同。一些家长若无其事,直接扶起孩子或要孩子自己站起来,然后继续原来的活动;而另一些家长马上会一边打地板,一边对孩子说:"宝宝,  相似文献   

6.
教育Q&A     
正孩子2岁半,必须事事顺他,不然就哭闹不停,各种方法都试了,他就是一边哭一边坚持自己的要求,该怎么办?A随着身体大动作越来越灵活,孩子发现自己无所不能,可以"使唤"父母(孩子有需求叫了就会来),觉得自己能掌控世界。可是不久发现,很多事情并不是随他意,这让他很挫败,加上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只好通过哭闹来宣泄挫败感或表达自己的需求。在各种方法都试过的情况下,不试,也是一种方法:允许孩子哭闹,认同他的感受。比如饭前要吃零食,抱着他安抚他,边  相似文献   

7.
乍暖春寒时,婴幼儿很容易伤风感冒,并引起鼻塞不通气,影响呼吸和进食,因而哭闹不安。一些年轻的父母因缺乏一般的药品使用知识,而在此时此刻给孩子使用成人剂量的药品滴鼻净,结果造成婴幼儿中毒。  相似文献   

8.
正当宝宝突然哭闹着说肚子疼时,不少妈妈的第一反应,是孩子被什么病菌感染了,而焦虑不安、求医求药。其实有时候宝宝肚子疼不一定是病了,也可能只是发生了下列情况。肚子着凉了症状:天气热了,宝宝因为贪凉快,晚上睡觉的时候踢掉了被子,醒  相似文献   

9.
正果果开学才一个月不到,又感冒生病了。原本以为和以前一样,回家休养几天就会好。没想到第二天晚上突然开始剧烈咳嗽,妈妈发现果果这次咳嗽不像以前,咳嗽呈"空、空、空"的声音,孩子讲话也有些沙哑。也没多想,好不容易哄孩子睡着了,可没过几小时又咳醒了,开始哭闹不安。开灯一  相似文献   

10.
这个月大部分时间,我都奔忙在家里和医院之间,因为住院的父亲需要有人照料。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自己身体上的疲倦毫无怨言,真正让我烦躁的,却是父亲起伏不定的情绪,安慰沮丧不安的他比安慰一个哭闹的孩子要劳心十倍。  相似文献   

11.
咨询台     
婴幼儿应防化脓性中耳炎我的儿子才8个月,前几天发热、哭闹、睡眠不安,左侧耳道口还流出一些脓来,医生说是化脓性中耳炎,请问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会得中耳炎,有什么预防方法?河南李宁李宁读者: 婴幼儿容易发生化脓性中耳炎,与婴幼儿生理结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小儿外科领域.有一位学者.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锐意创新。当孩子们生病的时候,他就像孩子们的守护神,帮助他们战胜病魔,让那些忐忑不安的家长流出激动欢乐的泪水.让那些哭闹不安的孩子露出纯真可爱的笑脸。这位学者.就是首都儿科研究所小儿外科专家李龙教授。  相似文献   

13.
"奶癣",即婴儿湿疹的俗称,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它的病因复杂,往往反复发作,并在短时间内不容易治愈.孩子得了湿疹以后,往往因剧烈瘙痒而表现烦躁,哭闹不安,从而影响睡眠.过分抓挠则会引起皮肤和局部淋巴结感染,甚至发生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相似文献   

14.
教育Q&A     
正儿子1岁,一见到家里来陌生人就会哭,有时甚至还会打人。请问这是怕生的表现吗?我们该怎么教育他?A怕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慢慢提升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得到改善。1岁左右的孩子,还处在一个怕生的普遍阶段,哭闹和"打人"动作,其实是情绪不安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正常的。我们不要直接将其定义成打人。首先,家长要理解,孩子处于陌生环境、面对陌生人时,会有些焦虑;其次,家长要理解孩子  相似文献   

15.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这种负面情绪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十几个月大的婴儿当看到母亲给别的孩子喂奶时,就会出现哭闹不安等反应。有的孩子长到五六岁时,如见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比自己的好,便会感到不快。在学生中,嫉妒也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有的学生会因老师表扬同桌而嗤之以鼻;有的对同学在学习上超过自己或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而闷闷不乐……  相似文献   

16.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这种负面情绪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十几个月大的婴儿当看到母亲给别的孩子喂奶时,就会出现哭闹不安等反应。有的孩子长到五六岁时,如见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比自己的好,便会感到不快。在学生中,嫉妒也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有的学生会因老师表扬同桌而嗤之以鼻;有的对同学在学习上超过自己或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而闷闷不乐……  相似文献   

17.
王颖 《家庭医学》2007,(8):48-48
“奶癣”,即婴儿湿疹的俗称,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它的病因复杂,往往反复发作,并在短时间内不容易治愈。孩子得了湿疹以后,往往因剧烈瘙痒而表现烦躁,哭闹不安,从而影响睡眠。过分抓挠则会引起皮肤和局部淋巴结感染,甚至发生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相似文献   

18.
育儿小语     
《家庭医生》2014,(1):29-29
枕秃是孩子平卧时因不断摇头、转头时,头枕部与床面摩擦所致,与缺钙无关。很多婴儿因有肠绞痛,睡觉会不安、易哭闹等,头枕部经常与床面摩擦,发生枕秃的机会和程度都会增加。还有些婴儿因两侧内耳发育不平衡,出现扣耳、揪耳、摇头等现象,也会出现枕秃。等孩子2~3岁时,枕秃会自然消失。  相似文献   

19.
一天下午,一对夫妇抱着一个哭闹的宝宝急匆匆地来到诊室,焦急地说,“医生,快救救孩子……”医生一边安慰着,一边询问。原来宝宝刚42天,今天一直哭闹不安,无论是喂奶、还是哄抱都无济干事。几小时后爸妈才发现,宝宝左手大拇指上竟紧紧缠绕着一根头发丝,指头已经肿得很大,所以就赶紧来医院了。医生检查发现宝宝的左手大拇指关节处的皮肤已被勒破,嵌到皮下深达数毫米,整个指头肿胀得比正常大了约一倍,  相似文献   

20.
年轻的父母有了新生的孩子,自然是喜不自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喜欢逗孩子,把孩子举起来摇晃,逗孩子笑。也有的父母因为孩子过分哭闹,厌烦而摇晃孩子,或者是保姆为止住孩子的哭闹而剧烈摇晃孩子。这些做法对孩子会造成什么影响,大人也许一时看不出来,但是一项科学研究证实,摇晃婴儿所导致的婴儿摇晃征候群会贻害孩子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