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肠外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降低肠外瘘病死率的经验。方法分析2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原发疾病、致瘘的原因、瘘的基本情况以及肠外瘘的发生和治愈情况。结果2006年3月-2011年10月我院有26例患者发生肠外瘘,发生率为0.99%(26/2627);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7.69%(2/26),治愈率92.31%(24/26)。结论采用禁食、营养支持治疗、引流和感染控制、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序贯治疗、适时施行手术治疗等多项措施可有效治疗肠外瘘。 相似文献
2.
腹部手术后肠外瘘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彭金陵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7):91-9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肠外疾病人的病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病人产生原因、诊疗情况。结果:42例病人产生的局部原因中,吻合口、残端及病理性胃、肠穿孔修补术后愈合不良22例,占52.38%;手术误伤15例,占35.71%;切口感染、裂开时,对腹内肠管保护不当3例,占7.14%;腹内脓肿及引流管压迫2例,占4.76%。全组治愈34例,占80.95%;死亡6例,占14.29%;因经济原因未愈要求出院2例,占4.76%。结论:手术后肠外瘘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局部原因,重在预防;其治疗原则包括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抗感染并建立有效通畅的引流、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确定性手术治疗及维护重要器官功能。 相似文献
3.
4.
肠外瘘是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多发于腹部手术后.我院外科自1999年1月至2002年10月共收治肠外瘘病人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德利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27(5):539-539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大多是创伤、手术后的并发症,其特点是对患者的危害大、治疗难、病程长、耗费多、病死率高。目前,随着肠瘘外科治疗技术的发展,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及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的应用,以及早“引”、中“堵”、后“补”的阶段化治疗方案的实施,使得肠外瘘的治疗已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而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是成功治疗肠外瘘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笔者治疗的12例肠外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6.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一种严重并发症 ,因病情复杂 ,临床处理棘手 ,治疗效果尚不令人满意。我院自 1 997年以来对 42例肠外瘘病人进行治疗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32例 ,女 1 0例。年龄 9~ 65岁 ,平均 39.6岁。致瘘因素为 :术后吻合口破裂 34例 ,创伤性 3例 ,炎性肠病 2例 ,腹腔炎症 2例 ,肿瘤性 1例。肠外瘘部位为 :十二指肠残端瘘 5例 ,胃空肠吻合口瘘 3例 ,高位小肠瘘 9例 ,低位小肠瘘1 7例 ,结肠瘘 6例 ,直肠瘘 2例。1 .2 治疗方法 :全组 42例确诊后采取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措施 :瘘通畅引流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 相似文献
7.
肠外瘘44例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比较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尽管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肠外瘘的治愈率也逐步提高,但其死亡率仍高达10%左右。本文总结我院近10年来治疗肠外瘘44例的经验和教训,认为肠瘘治疗大致可分三个阶段进行,早期处理非常重要,抓好肠瘘的局部处理,预防和控制腹腔感染,加强全身支持治疗是非常关键的。手术时机应选择在肠瘘发生3个月后,手术方式用瘘口部肠段切除吻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并分析腹部手术后肠外瘘采用介入下置管引流联合臭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接诊的70例腹部手术后肠外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作为此次研究原则,共分为2组各35例,其中1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另1组为观察组,采取介入下置管引流联合臭氧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显示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未见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腹部手术后肠外瘘患者采取介入下置管引流联合臭氧进行临床治疗疗效较为理想,且可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探讨43例胃肠手术后肠外瘘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胃肠手术肠外瘘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采取非手术方法治疗,13例患者采取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表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自愈率达到100%,瘘口平均愈合的时间为28.3d。手术治疗的患者治愈率为92.3%,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霉菌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为7.7%。结论:针对胃肠手术后肠外瘘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的能够保证引流的通畅性,有助于患者肠内外营养的平衡。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加强抗感染措施,在临床上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就50例胃肠手术后肠外瘘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0日所收治的50例胃肠手术后肠外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有35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若患者腹腔出现严重感染现象,或者保守治疗无法痊愈,那么则可行手术治疗,本组有15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结果:35例选择保守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瘘口均自愈,平均自愈时间为(28.12±3.32)d.15例选择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14例(93.33%)治愈,手术成功率高达93.33%,只有1例患者由于多次腹部手术治疗而导致出现严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及霉菌感染情况,不治而亡.结论:对于胃肠手术后肠外瘘的临床诊治而言,要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及时诊断、及时治疗,确实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3.
15.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严重并发症之一,80%发生于术后,如处理不当,不仅增加病人痛苦,延长住院时间,且有15%-20%的死亡率。如何预防其发生及其发生后如何处理以降低其死亡率是许多外科医生不断追求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回顾我院10年来收治的25例肠外瘘患者资料,现将其诊断、治疗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龚青山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6,5(2):66-66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低位肠外痃处理合理、及时,则恢复顺利,愈后效果好。现将我院1990年1月~2005年1月,15年间发生的15例低位肠瘘治疗惰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对肠外瘘的发生、发展、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研究,探讨其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4例肠外瘘发生的原因、诊断、临床表现,所有病人均行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通畅引流等一般治疗,部分病人行全胃肠外营养(TPN)及应用生长抑素等非手术治疗。结果:高位肠癌13例,6例早期手术2例治愈,7例保守治疗6例治愈,低位肠癌21例,其中5例手术4例治愈,另16例保守治疗13例成功。结论:肠外瘘大多宜保守治疗,经过正规的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有弥漫性腹膜炎者,及时行冲洗,引流及粪便转流可降低死亡率,必要时配合TPN和生长抑素等。 相似文献
20.
肠外瘘27例诊治分析欧琨陈强谱王荣华杨振林(附属医院普外科滨州市,256603)关键词肠;外瘘;治疗;肠外瘘肠外瘘是腹部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其病程长,病变复杂多样,处理困难,对病人躯体和精神创伤较大。因此,对肠瘘的正确诊治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