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中,用一步或两步滑动法关闭间隙对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配对设计,对20例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的安氏Ⅱ^1直丝弓矫治病例关闭间隙时进行上颌牙齿移动的对比研究。结果:两步滑动法在节省支抗方面并不优于一步滑动法,且治疗时间明显比一步法长。两种方法在维持覆He及前牙转矩方面无显著差别。结论:一步滑动法在直丝弓矫治技术关闭间隙时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是直丝弓矫治器临床应用过程中常用的方法[1]。1972年,Andrews[2]发表了他的标志性文章,并设计出了直丝弓矫治器。经过多次的改进,McLaughlin和Bennett[3]使用标准直丝弓托槽发展并精炼了基于滑动法和持续轻力的矫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直丝弓矫治应用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应用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的疗效。方法 68例错畸形患者,随机分为2组,滑动组34例,滑动法关闭左右两侧拔牙间隙;关闭曲组34例,采用关闭曲法关闭左右两侧拔牙间隙。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X线片,分析上、下第一磨牙和中切牙的相对移动量,比较2组牙移动速度。结果滑动组平均牙移动速度为1.10mm/月,关闭曲组平均牙移动速度为1.07mm/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P=0.44)。结论直丝弓矫治应用滑动法关闭间隙,简单易行,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择不同关闭拔牙间隙的方法与时机,最大限度地控制支抗,达到最佳矫治效果。方法:针对不同牙位的拔除及支抗设计,分别选择滑动牵引法、关闭曲法和磨牙整体平移技术,关闭各类拔牙间隙。结果:①.滑动法在磨牙中等以下支抗设计时,应用效果较好,牙齿移动易于控制,使用轻力时(50~100g)不易倾斜,无需弯制弓丝,减少了椅旁操作时间。缺点是,使用橡皮圈时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②.闭曲法在强支抗设计时,应用效果较好,每次加力可控,能主动,精确控制牙齿的位移,但尖牙先期远中移动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缺点是,增加了椅旁操作时间,一般在两次复诊后,因曲与托槽发生阻挡而需更换弓丝,加力初始阶段,若力值把握不好,前牙易发生倾斜,从而影响牙齿直立及弓丝的平整,延长治疗时间。③.磨牙整体平移技术在拔除第二前磨牙及第一磨牙病例中应用该技术,能有效进行根的平行移动,消除了以往单纯頜内前牵引而导致的磨牙前倾、支抗丧失等问题,缩短了治疗时间。缺点是,为防止支抗丧失口内辅助设施过多,牵引点多达3~4个。依靠患者配合程度较高,口内异物感增加。结论:三种关闭拔牙间隙的方法各有优势,需多因素考虑,如支抗问题、牙弓形态问题、尖牙轴倾问题、咬合障碍问题等,选择合适的方法,预防性地采取对抗措施,对整个治疗过程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在短治安氏Ⅱ类1分类He过程中用方丝弓矫治技术的关闭曲法关闭拔牙间隙和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的矫治效果。方法 分别用方丝弓技术的关闭曲法和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对26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He拔牙病例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两组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两组中ANB角明显减小,Z角明显增大,Ao-Bo距离减小。矫治前后3个测量项目的均值都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两种方法均取得满意的效果,但滑动法的疗程比关闭曲法平均缩短7个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器关闭拔牙间隙与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治疗组口内直丝弓矫治器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器关闭拔牙间隙进行矫治。对照组口内直丝弓矫治器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进行矫治。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开始后6~12个月,治疗组拔牙间隙关闭,安氏Ⅲ类错牙合纠正,上颌骨前方生长明显,下颌骨向前方生长抑制。SNA平均增加1.40°,SNB平均减少2.50°,ANB增大3.90°。对照组拔牙间隙关闭,上下颌骨无明显改变,SNA平均减少0.12°,SNB平均增加0.27°,ANB减少0.15°。Ⅲ类骨面型仍存在。结论在恒牙早期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器关闭拔牙间隙并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能促进上颌骨前移,抑制下颌骨向前方生长,可有效改善侧貌外形。  相似文献   

7.
吕潇 《口腔医学》2006,26(5):347-347
目的观察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儿,前牙深覆盖,伴上、下牙列拥挤,拔除后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矫治后是前牙突度轴倾度得到明显改善,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上、下牙齿排齐,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直丝弓矫治技术托槽设计简单,舒适,可简化矫治程序。  相似文献   

8.
直丝弓一步和两步滑动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利用三维坐标测量仪,开发了正畸牙移动的上颌测量系统,并采用前瞻性配对设计,对16例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使用国产Roth数据直丝弓矫治器矫治的病例,分两组分别进行一步滑动法和两步滑动法关闭间隙。测量研究的结果显示;两步法在节省支抗上要稍优于一步法,但临床上不显著,一步法在时间上要明显短于两步法,两才在维持覆He,维持前牙转矩方面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安氏Ⅰ类错[牙合]拔牙病例关闭间隙时切牙的移动方式。方法:安氏Ⅰ类错[牙合]牙列拥挤病例20例,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采用方丝弓细丝弓技术矫治,牙性支抗(弱支抗)。矫治前后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对切牙位置及硬、软组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上颌切牙牙冠平均后移2.55mm;牙根平均后移0.20mm,下颌切牙牙冠平均后移1.78mm、牙根平均后移0.28mm。结论:牙性支抗控制下,安氏Ⅰ类错[牙合]拔牙病例关闭间隙时切牙移动是有控制的倾斜移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细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患者使用MBT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的矫治效果.方法:28例上颌需要最大支抗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男10例,女18例),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分为MBT直丝弓矫治器(14例,A组)和Begg矫治器(14例,B组)2组,采用细丝弓矫治技术,对治疗前后患者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结束时,上颌切牙压低A组为(0.18±0.32) mm,B组为(0.77±0.91) mm(P<0.05);2组患者矫治前后其余头影测量项目差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拔牙患者应用细丝弓技术矫治,Begg矫治器对上颌前牙垂直向控制优于直丝弓矫治器,其他方面2种矫治器均可收到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支抗控制在滑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双颌前突畸形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国产直丝弓托槽,滑动技术矫治双颌前突畸形患者30例,使用口外唇弓和不使用口外唇弓者各15例,均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均采用一步法关闭拔牙间隙。将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量进行独立t检验。结果 矫治后戴口外唇弓组争不戴口外唇弓组上颌磨牙分别前移3.21mm和4.67mm;下颌磨牙分别前移3.32mm和5.21mm;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牙内收量戴口外弓组上颌为5.19mm,下颌为4.43mm;不戴口外弓组上颌为3.43mm。下颌为2.62mm。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结论 口外唇弓在使用国产直丝弓托槽,运用滑动机制矫治双颌前突畸形中较有效地保护了后牙支抗,从而减少面部突度。  相似文献   

12.
改良滑动直丝弓托槽的竖沟设计对支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改良滑动直丝弓托槽背板上的竖沟设计在拉尖牙向远中移动的过程中的作用,检验此设计在减小摩擦力节省支抗方面是否有效。方法选用Ⅱ°~Ⅲ°拥挤的AngleⅠ类错患者28例,年龄14~25岁,均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使用杭州西湖巴尔公司生产的改良滑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在拉尖牙向远中移动的过程中,对尖牙采用竖结扎,在尖牙与第一磨牙之间挂弹性橡皮圈,力值为90~100g。在拉尖牙之前及尖牙与第二双尖牙并拢之后,分别进行模型测量和X线头影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尖牙远中移动的距离与上颌磨牙近中移动距离之比为11.161;下颌尖牙远中移动的距离与下颌磨牙近中移动距离之比为5.941。上下颌切牙均有明显内收。结论改良滑动直丝弓托槽的竖沟设计及尖牙的竖结扎,在拉尖牙向远中移动的过程中减小了尖牙托槽与主弓丝之间的摩擦力,节省了支抗,并符合差动力的原理。改良滑动直丝弓矫治器的使用可为错畸形的矫治提供强支抗,从而省去了使用口外弓等其它增强支抗的方法,使滑动直丝弓矫治器的使用更加简便。  相似文献   

13.
武璐璐  张苗苗  邵玶 《口腔医学》2007,27(8):396-398
目的直丝弓与方丝弓矫治技术支抗丧失的比较研究。方法选择安氏Ⅰ类错患者60名,平均年龄14岁,牙列轻、中度拥挤,恒牙牙合,均拔除4个前磨牙,弱支抗。患者均分为两组,一组用MBT技术,另一组用标准方丝技术。结果两组相比,MBT对切牙垂直方向及转矩和下颌磨牙倾斜角度的控制较好。结论与标准方丝技术相比,MBT的支抗丧失较少,在临床上是一种简洁而有效的矫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滑动法在标准方丝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标准方丝弓中应用滑动法关闭间隙的疗效。方法:利用X线头影测量,对12例正畸患者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的矫治前后进行测量研究。结果:方丝弓矫治中滑动法关闭间隙与关闭曲法比较,磨牙倾斜及前移(支抗消耗)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下切牙倾斜移动较多(P<0.05),结论:滑动法在标准方丝弓中的应用能有效地控制磨牙支抗,下切牙有倾斜移动,在标准方丝弓技术中可选择性采用滑动法关闭间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探讨打开成年前牙深覆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 2 5例Ⅱ°、Ⅲ°前牙深覆患者使用直丝弓矫正器和小平板联合进行治疗研究。结果 与单纯直丝弓矫正器相比 ,其打开咬合较快且时间短 ,至正常时 ,Ⅱ°深覆者平均 3 1± 1 2个月 ,Ⅲ°深覆者平均 4 6± 1 4个月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直丝弓技术和小平板联合矫治前牙深覆病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研究两种直丝弓矫治器及矫治技术对咬合关系及后牙支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安氏Ⅰ类错(牙合)40人,平均13.8岁。牙列轻度及中度拥挤,需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中度支抗设计。患者均分两组,分别使用Roth矫治器、治疗程序和MBT矫治器、治疗程序进行治疗。X线头影测量分析及模型测量。结果 滑动直丝组上磨牙较Roth直丝组多前移1.0mm,但差异无显著性。滑动直丝组下磨牙伸长量大于Roth直丝组,此差异呈显著性。滑动直丝技术及MBT托槽在关闭拔牙间隙时,对下后牙舌倾度有较好的控制能力,两组差异呈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中度支抗病例,滑动直丝技术上磨牙支抗丢失程度与传统直丝技术相差不大。滑动直丝MBT矫正器的后牙转矩适用于东方人的治疗,Roth矫正器的上下前牙转矩增大2-3°后,更适合东方人的拔牙矫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的患者切牙牙根吸收情况.方法:分别选取28例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实验组)和直丝弓矫治器(对照组)的患者,分析患者术前、术中6个月及术后的锥形束CT(CBCT)影像.通过测量各时间段的牙根长度,比较2组患者牙根吸收有无差异.对于牙根长度未见变化的患牙,通过CBCT检测其有无单纯唇腭侧和近远中骨质吸收.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47.3%的牙出现牙根吸收,显著少于对照组的68.8% (P<0.05).2组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牙(实验组为55%,对照组为75%).矫治完成后,对照组牙根吸收的发生率上升到85.3%,而实验组上升到68.3%(P<0.05).部分牙根长度未见减少的牙也存在局部根吸收,骨吸收最常发生在牙根的腭侧面(实验组为18%,对照组为14%).结论:与传统直丝弓矫治器相比,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患者切牙牙根吸收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技术滑动法与关闭曲法关闭拔牙间隙对支抗磨牙位置及疗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或2颗上颌第一前磨牙的安氏Ⅱ1或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33例,使用0.46mm(0.018英寸)直丝弓矫治装置充分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后采用两步法关闭拔牙间隙,将上颌第二磨牙纳入矫治序列,且均未采用特殊加强支抗方法。拉尖牙向远中完成后,随机分为滑动法组(17例)和关闭曲法组(16例),分别使用滑动法或关闭曲法关闭剩余间隙,对关闭间隙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滑动法组和关闭曲法组的上颌第一磨牙分别近中移动(3.4±1.4)mm和(3.0±1.8)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收4颗前牙,滑动法组疗程为(6.0±2.4)个月,关闭曲法组疗程为(6.4±2.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0.46mm(0.018英寸)直丝弓矫治装置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并在矫治初期即将上颌第二磨牙纳入矫治序列的拔牙病例,正畸医生可根据个人习惯使用滑动法或关闭曲法回收前牙。  相似文献   

19.
直丝弓排齐与整平阶段切牙唇倾和支抗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直丝弓拔牙矫治技术在排齐与整平阶段牙齿易出现切牙唇倾,临床上常采取尖牙向后8字结扎和末端弓丝回弯的措施来预防,对其效果进行实验研究。方法 26例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的病例,使用国产Roth数据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采取上述措施并且上颌加横腭杆,进行X片头影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 上切牙牙轴无明显变化,下切牙直立,切牙水平位置没有明显移动;上下磨牙平均约前移1mm,但是相对于Begg和方丝弓矫治器  相似文献   

20.
直丝弓关闭曲法和滑动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对直丝弓矫治器关闭间隙的两种方法,即关闭曲法和滑动法的优缺点进行评价。方法 利用三维座标测量仪,开发正畸牙移动的下颌测量系统,采用前瞻性配对设计。对16例拨除4个第一双尖牙的正畸病例进行测量研究。结果 关闭曲法组和滑动法组前牙后移的比率分别为0.55和0.53,两组在消耗支抗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滑动法比较有利于维持覆he和切牙的位置。结论 滑动法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其多方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