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老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7971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患者作胃黏膜组织活检,以比较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60岁)Hp感染的阳性率。同时对慢性活动性胃炎、慢性非性活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进行分组比较,计算构成比例及Hp的感染率。结果老年组Hp感染率77.1%,高于非老年组65.1%;慢性活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阳性率高于其它组。而慢性非活动性胃炎与胃癌Hp阳性率相接近。结论Hp感染与年龄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2.
很多学者已相继证实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存在与胃炎的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探讨与胃癌癌前病变的关系。据报道,慢性活动性胃炎(包括浅表性及慢性活动性萎缩性胃炎)中的HP检出率占总阳性率的80~92%,并以病理组织学观察中发现受HP感染部位的胃粘膜上皮细胞呈变性坏死性改变,HP量愈多胃粘膜炎症愈明显,由此提示,HP对胃炎的发展起着加重和加速的作用,甚至有促进慢性胃炎突变或癌变的过程。因此,诊断胃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几种胃粘膜疾病与幽门螺杆菌(HP)的相关性,进而探讨HP在这几种胃粘膜疾病中感染率不同的原因。方法:选择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的几种胃粘膜相关疾病的病例,分别胃镜活检取材,做快速尿素酶检测及病理检查。结果: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HP感染率与慢性浅表性(非萎缩性)胃炎有显性差异,胃癌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无显性差异,胆汁返流相关性胃炎的HP感染率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相比明显降低。结论:(1)HP感染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逐渐加重,胃癌时下降。胆汁反流相关性胃炎的HP感染率低。(2)胃内环境的改变影响HP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测定有上消化道不适症状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胃窦部HP感染的情况。结果:阳性105例,阳性率为53.9%,嗜银染色阳性率49.3%。其中活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阳性率分别为85.7%、75.0%、88.2%。活动性胃炎与非活动性胃炎HP感染率(40.1%)两组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3年Warrn和Marshall从慢性活动性胃炎胃窦黏膜中成功地分离和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该菌与胃和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经过10多年的研究,现有资料已充分证明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较少见的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癌的主要病因,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许多学者[1]认为,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原菌、活动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现将中医药治疗HP的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通过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检测分析,探讨HP感染与胃疾病的关系。方法:用MB染色检测1354例胃粘膜HP。结果:1354例胃粘膜HP检出率为51.5%。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腺体异型增生、胃癌活检组织中的HP检出率分别为49.5%、53.5%、60.2%、51.8%、68.3%、39.8%。胃癌的HP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病变(P<0.01)。慢性浅表性和萎缩性胃炎中有活动性变化535例,HP感染80.2%,无活动性病变465例,HP感染只有18.9%,两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萎缩性胃炎伴肠化292例,HP检出阳性105例(35.9%),不伴有肠化127例,HP检出阳性119例(93.7%),这二组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P的感染与活动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及腺体异型增生有明显的关系,本组病例胃癌的HP检出率偏低,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应用悉尼胃炎新分类法对连续胃镜检查100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①除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外,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性溃疡及胃癌的幽门螺杆菌(HP)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当地同期人群(P<0.05)。上述胃、十二指肠疾病中,92.7%有组织学上表现的慢性胃炎,其中HP阳性占83.7%、HP阴性占16.3%。前者主要表现为慢性全胃炎一胃窦为主,且炎症明显并伴有活动性改变;后者为慢性胃窦炎,其炎症轻亦无活动性改变。②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癌三者间存在明显不同的慢性胃炎模式(慢性炎症分布、萎缩程度及范围大小)。结果表明,悉尼胃炎分类诊断项目全面具体,有利于资料积累和分析,对HP及其相关性疾病的研究有特别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报道在人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原名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CP),并注意到该菌可能与慢性活动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有关。大量资料充分证明,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主要原因,与胃癌的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585例胃粘膜活检组织幽门螺旋杆菌(HP)的检出率。在各种慢性胃炎中,活动性胃炎154例,非活动性胃炎254例,HP检出率分别为88.96%和61.80%,两者差别极为显著(P<0.01),且与胃炎活动性程度呈正相关;44例胃溃病HP检出率61.36%,与慢性胃炎之间无显著差别(P>0.1);44例胃癌与正常粘膜HP检出率均较低,分别为22.72%及8.93%。说明HP感染与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有关,尤其与活动性胃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1983年Marshall和Warren首次报道,在慢性活动性胃炎活组织标本中发现一种弯曲菌(Helico-bater Polic HP)。大量研究证明,HP不仅是胃炎及胃溃疡的重要因素,胃泌素相关假说,漏屋假说也为该病假说的主要理论,同时,HP对胃癌发病因素的解释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本文就HP与胃癌的病变的关系、临床表现和致病机制及其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516例有消化道不适症状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感染情况。总感染率为37.9%。活动性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及复合溃疡HP感染率分别为86%,62.3%,63.6%和64.3%;而非动性慢性胃炎及胃癌的HP感染率分别为22.5%和24.2%。两组的HP感染率有明显差别(P<0.01)。结果提示HP感染与活动性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密切关系.亦可能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始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测定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水平结合有无幽门螺杆菌(HP)现症感染,探讨其变化的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对符合条件的慢性胃炎31例、胃溃疡30例、胃癌27例患者同时进行电子胃镜、^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血清CRP浓度的检测。结果:胃溃疡组血清CRP浓度水平(9.24mg/L)高于慢性胃炎组血清CRP水平(2.8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CRP水平(35.19mg/L)高于慢性胃炎组及胃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组与胃癌组HP检出率比较及胃溃疡组与胃癌组HP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5)。慢性胃炎组HP阳性血清中的CRP略高于HP阴性血清,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HP阳性血清中的CRP高于HP阴性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HP阳性血清中的CRP略高于HP阴性血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RP及HP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胃癌早期诊断的信息,而且还有助于对良恶性胃疾患的鉴别诊断;胃溃疡组CRP水平与有无HP现症感染有关,慢性胃炎组和胃癌组CRP水平与HP现症感染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微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目前对于HP的致病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胃肠相关疾病的领域,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以及胃淋巴瘤等。近年来的研究已证实在慢性肝、胆疾病及肝癌患者的肝组织中检测到HP的存在,提示HP可能是导致肝脏病变独立的或辅助的致病因素。现主要对HP感染与慢性肝病及其并发症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癌及胃黏膜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消化性溃疡共1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同时观察组47例胃癌患者胃镜分型按照Borrmann分类为Ⅰ、Ⅱ、Ⅲ、Ⅳ型,组织学按照Lauren分为肠型和弥漫型,按照位置分为贲门型和非贲门型,观察不同部位和分类中的Hp感染情况。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的Hp感染阳性率最低,胃溃疡Hp感染阳性率最高,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阳性率第二,四组病人经统计学分析,χ2=6.988,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胃癌Hp感染中非贲门与贲门感染相比较差异显著(72.7%vs 42.8%)。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的发生与Hp感染有一定的关联,非贲门位置的胃癌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贲门位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由于上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胃黏膜的实验室检查分析、探索,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在消化性溃疡以及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感染率,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200例胃镜检查者中,有150例Hp检查为阳性,Hp感染检出率为75.0%。中医辩证分型发现:Hp感染中主要以脾胃湿热型、肝郁气滞型、胃阴亏虚型、脾胃虚寒型为主型,其中以脾胃湿热型、肝郁气滞型的Hp感染率较高,胃阴亏虚型以及脾胃虚寒型的Hp感染率较低;部分Hp感染患者兼具食滞证、胃寒症、血瘀证。结论胃癌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的Hp感染率较高;胃溃疡以及萎缩型胃炎次之,慢性浅表性胃炎最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771例隆起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及其与异型增生的关系并与同期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相比较,隆起糜烂性胃炎HP阳性率明显增高;伴异型增生的隆起糜烂性胃炎HP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合并异型增生的隆起糜烂性胃炎。结果表明,隆起糜烂性胃炎与HP密切相关,异型增生的发病率高,提示可能从HP经隆起糜烂性胃炎异型增生到胃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455例老年及2202例非老年上腹不适者进行胃镜检查,采用胃窦部活检组织的组织学检查、Giemsa染色及(或)细菌学培养以确立HP感染,结果显示,老年组HP感染率(77.1%)显著高于非老年组(65.1%)及健康组(29.0%),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老年组组织学胃炎和胃溃疡的HP感染率及慢性活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癌、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构成比均高于非老年组。我们的结论是,HP感染与一些老年人胃十二指肠疾病有明显的相关性,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提示HP感染是造成老年人胃十二指肠疾病组织学损害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166例接受胃镜检查者的胃窦部粘膜的生长抑素(SS)含量,比较几种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与正常人的差异,并探讨胃窦粘膜SS含量与胃窦部病理改变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胃窦部粘膜SS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胃窦部粘膜出现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改变者SS含量明显低于不伴这些改变者;SS含量与HP感染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