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目的通过盆底超声检查评估不同产次及分娩方式对耻骨直肠肌(PR)厚度改变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年4~12月产后42~60 d复诊的产妇150例,包括初次阴道分娩、二次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分娩产妇各50例。所有受检者均接受静息和最大缩肛动作下经会阴腔内二维超声检查:测量左、右侧PR前部、中部及后部的厚度;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PR厚度的差异,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静息状态时,初次及二次阴道分娩组左、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的厚度均小于剖宫产分娩组[左侧:(5.66±1.22)mm vs(6.05±1.05)mm vs(6.73±1.30)mm、(5.88±1.22)mm vs(6.11±1.12)mm vs(6.71±1.08)mm、(5.96±1.13)mm vs(6.15±0.94)mm vs(6.72±1.21)mm;右侧:(5.88±1.34)mm vs(5.80±1.16)mm vs(6.49±0.96)mm、(6.14±1.38)mm vs(6.10±0.95)mm vs(6.81±0.91)mm、(6.22±1.30)mm vs(6.10±1.15)mm vs(7.01±1.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次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分娩组比较:左侧,t=4.244、3.602、3.246,P<0.001、<0.001、=0.002;右侧,t=2.617、2.866、3.133,P=0.010、0.005、0.002;二次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分娩组比较:左侧,t=2.877、2.727、2.631,P=0.005、0.008、0.010;右侧,t=3.240、3.816、3.838,P=0.002、<0.001、<0.001)。最大缩肛动作时,初次阴道分娩组产妇左、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的厚度均小于剖宫产分娩组[左侧:(6.83±1.30)mm vs(7.76±1.25)mm、(7.00±1.42)mm vs(7.72±1.05)mm、(7.09±1.36)mm vs(7.83±1.28)mm;右侧:(7.11±1.35)mm vs(7.70±1.20)mm、(7.17±1.25)mm vs(7.89±1.20)mm、(7.33±1.36)mm vs(8.01±1.45)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左侧:t=3.646、2.883、2.802,P<0.001、=0.005、=0.006;右侧:t=2.192、2.310、2.419,P=0.031、0.023、0.017];二次阴道分娩组产妇PR左、右侧前部、中部、后部的厚度分别为(7.32±1.20)mm、(7.28±1.27)mm、(7.56±1.35)mm;(7.23±1.19)mm、(7.44±1.22)mm、(7.51±1.09)mm,与剖宫产分娩组产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状态及最大缩肛动作时,初次阴道分娩组与二次阴道分娩组产妇PR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分娩对PR收缩功能的影响主要来自初次阴道分娩,剖宫产分娩对PR收缩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华王慧芳王瑾陈梦华郭娟邓晓双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7,(6):452-457
目的采用盆底超声检查评估不同分娩方式以及产后不同时间段盆底耻骨直肠肌(PR)收缩功能的恢复情况,探讨分娩方式对PR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12月于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检查且能有效完成盆底收缩动作的初产妇168名。100名产妇经阴道分娩,其中32名为产后42~60 d,45名为产后61~90 d,23名为产后>90 d;68名产妇为剖宫产,24名为产后42~60 d,23名为产后61~90 d,21名为产后>90 d。所有受检者均接受静息和收缩状态时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测量前、中及后份PR厚度并计算PR增厚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经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产后42~60 d、产后61~90 d、产后>90 d产妇双侧PR增厚率差异。结果经阴道分娩组产后42~60 d产妇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35.57±19.80)%、(31.46±20.96)%、(24.18±21.51)%,左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25.23±14.36)%、(21.25±13.79)%、(20.60±11.58)%;剖宫产组产后42~60 d产妇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30.27±19.22)%、(29.50±17.21)%、(28.25±14.92)%,左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33.02±20.65)%、(30.56±20.11)%、(28.64±14.84)%。经阴道分娩组产后61~90 d产妇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29.62±16.93)%、(24.94±14.56)%、(19.26±11.12)%,左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20.17±15.70)%、(19.95±13.07)%、(22.19±14.50)%,剖宫产组产后61~90 d产妇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30.82±15.65)%、(17.70±10.34)%、(19.30±7.02)%,左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18.33±11.61)%、(16.46±10.51)%、(16.62±11.69)%。经阴道分娩组产后>90 d产妇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33.56±19.79)%、(25.18±11.80)%、(17.44±11.41)%,左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28.06±10.93)%、(22.25±11.82)%、(22.15±12.69)%,剖宫产组产后>90 d产妇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46.36±20.65)%、(17.00±10.34)%、(10.86±3.40)%,左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22.54±13.81)%、(13.90±10.51)%、(18.24±11.17)%。经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产后42~60 d、产后61~90 d、产后>90 d产妇双侧各段PR增厚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后42~60 d:右侧,t=0.87、P=0.34,t=0.32、P=0.75,t=0.68、P=0.50;左侧,t=1.48、P=0.15,t=1.82、P=0.08,t=1.36、P=0.12;产后61~90 d:右侧,t=0.22、P=0.83,t=1.64、P=0.11,t=0.01、P=0.99;左侧,t=0.43、P=0.67,t=0.79、P=0.44,t=1.13、P=0.27;产后>90 d:右侧,t=0.73、P=0.48,t=1.22、P=0.23,t=0.868、P=0.40;左侧,t=0.89、P=0.41,t=1.79、P=0.89,t=0.79、P=0.44)。结论剖宫产和经阴道分娩这2种分娩方式对产后各时段PR收缩功能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剖宫产对PR收缩功能的保护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3.
超声断层显像技术观察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结构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采用超声断层显像(TUI)技术评估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与肛提肌-尿道间隙(LUG)的关系,探讨POP患者肛提肌形态学的特征。方法三维超声扫查54例POP患者(POP组)及58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分别在静息和Valsalva状态下获取容积影像数据;运用QLab处理软件以2.5mm层间距获取三层轴位图像,分别测量LUG值,并观察肛提肌的形态。结果静息状态下及Valsalva状态下POP组的双侧LUG均值均大于对照组[(2.76±0.56)cm vs(2.08±0.37)cm,P<0.001;(3.04±0.86)cm vs(2.24±0.54)cm,P<0.001]。POP组双侧LUG均值在Valsalva状态下大于静息状态下[(3.04±0.86)cm vs(2.76±0.56)cm,P<0.05];而对照组双侧LUG均值在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状态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8±0.37)cm vs(2.24±0.54)cm,P>0.05]。POP组21例耻骨直肠肌存在双侧损伤,26例存在单侧损伤(右侧16例,左侧10例),7例无损伤。结论利用TUI技术能够较好地观察POP患者的耻骨直肠肌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盆底三维超声断层成像(TUI)技术观察经阴道分娩后女性盆底耻骨直肠肌损伤情况.方法 选取经阴道分娩的产后女性80名(其中72名自然阴道分娩,8名接受产钳助产)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利用TUI观察耻骨直肠肌在耻骨支的附着情况,对撕脱进行诊断,并比较自然阴道分娩与产钳助产肛提肌损伤率的差异.结果 69名耻骨直肠肌完整.11例耻骨直肠肌出现撕脱,包括双侧撕脱4,右侧撕脱4例,左侧撕脱3例;其中7例自然阴道分娩,4例接受产钳助产,后者肌肉撕脱的发生率 明显高于前者.结论 应用TUI技术可以较好地观察产后女性盆底耻骨直肠肌撕脱情况;接受产钳助产者耻骨直肠肌撕脱的发生率高于自然阴道分娩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分析妊娠及分娩对肛门括约肌复合体(ASC)的影响。方法 对131名妇女,包括15名未育女性(未育组)、31名中孕期孕妇(中孕组)、31名晚孕期孕妇(晚孕组)、24名剖宫产产妇(剖宫产组)及30名阴道分娩产妇(阴道分娩组,均为初产妇,产后42~60天)的ASC进行三维容积成像。于静息及缩肛状态下,分别在远端平面测量肛门外括约肌(EAS)3、6、9、12点方向厚度,近、中、远3个平面测量肛门内括约肌(IAS)相同4个位置的厚度,于中部平面测量耻骨直肠肌(PRM)4(左侧)、8(右侧)点方向厚度。对不同状态下、不同方位的各肌肉厚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静息状态下,剖宫产组近端平面12点及9点方向、中部平面3点及9点方向IAS厚度均较未育组及阴道分娩组厚(P均<0.05);剖宫产组及经阴道分娩组远端平面4个方位EAS厚度较晚孕组薄(P均<0.05)。缩肛状态下,晚孕组及剖宫产组近端平面12点及9点方向IAS及远端平面12点EAS的厚度较经阴道分娩组厚(P均<0.05)。静息及缩肛状态下,经阴道分娩组左右两侧PRM厚度较晚孕组及剖宫产组薄(P均<0.05)。未育组静息及缩肛状态下、中孕组缩肛状态下、晚孕组静息状态下PRM的厚度均为左侧大于右侧(P均<0.05)。结论 ASC于中孕期、晚孕期、剖宫产、经阴道分娩发生不同程度变化;ASC增厚是女性在妊娠过程中的自身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盆底三维超声评价自然分娩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濮阳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定期行产前检查并自然分娩的60例单胎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产妇均于妊娠晚期(孕周≥32周)及产后6~8周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在常规三切面扫查、轴平面及动态三维模式下观察其盆底结构,比较产妇分娩前、分娩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探讨阴道分娩中不同助产方式对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阴道分娩的产妇84名,按助产方式的不同分为会阴完整组32例、会阴侧切组30例、产钳助产组22例。分别获得静息状态、瓦氏动作和缩肛动作时盆隔裂孔图像,比较3组妇女产后盆隔裂孔前后径和面积的差异。结果 会阴完整组和会阴侧切组于静息状态、瓦氏动作和缩肛动作时盆隔裂孔的前后径、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会阴完整组和产钳助产组在静息状态、瓦氏动作和缩肛动作时的盆隔裂孔前后径、面积,静息-瓦氏和静息-缩肛时盆隔裂孔改变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产钳对盆底功能的损伤大于自然阴道分娩,阴道分娩中,是否会阴切开对盆底功能损伤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经会阴超声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经会阴超声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女性产后盆底结构,为研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初产妇69例,分为经阴道分娩组39例和剖宫产组30例,产后6~8周,经会阴超声分别在静息状态、瓦氏动作时测量盆膈裂孔面积、周长、前后径、左右径及膀胱颈移动度(BND)。结果经阴道分娩组静息状态下,盆膈裂孔面积、周长、前后径及左右径均大于剖宫产组(均P0.05);经阴道分娩组BND大于剖宫产组(P0.05);同组瓦氏动作时各参数大于静息状态(P0.01);两组瓦氏动作时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会阴超声观察产后盆底结构,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辅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三维超声不同成像方式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不同成像方式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透明成像技术及三维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对79例胎儿进行三维重建。所用仪器为NAS2000,SONOG60S,Voluson730D三维超声成像系统,探头为凸阵容积探头,频率为3.5MHz。【结果】三维超声表面成像可显示含液体的病变或组织结构内部的细微特征,对被液体包绕的组织结构利用表面成像模式能显示感兴趣区域的外部结构特征;三维超声透明成像可立体地显示实质性脏器内部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胎儿的脊柱、肋骨等结构可完整连续显示;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成像可清楚显示胎儿脐带的立体形态及空间关系。【结论】三维表面成像可以提供较二维超声更为丰富的灰阶信息,三维透明成像技术(最大回声模式、最小回声模式、混合模式)的出现丰富了三维超声的临床应用范围,三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提供较二维超声更多的血流信息,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前景。 相似文献
10.
明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6):122-123
目的:应用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本院妊娠分娩的90例产妇依据分娩方式分别纳入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单组各45例.两组产妇均于同期分别接受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对比两组受检后的盆底超声检查相关指标及盆底肌力水平.结果:依据产妇... 相似文献
11.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术前及术后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改变。方法选取盆底功能障碍患者(PFD组)和妇科良性疾病患者各60例,经会阴三维超声观测对照组、PFD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静息期、缩肛期及张力期盆膈裂孔大小、形态结构。结果 PFD组术前的盆膈裂孔面积较对照组增大,其结构松散,形态呈圆形,PFD组术后3~6个月后盆膈裂孔面积较术前减小,结构较前完整,其内可显示强回声植入性材料。PFD组术前在静息期、缩肛期及张力期盆膈裂孔面积、前后径、左右径、耻骨直肠肌厚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FD组术后在静息期、缩肛期及张力期盆膈裂孔面积、前后径、左右径均较术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耻骨直肠肌厚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对盆膈裂孔的大小和肛提肌厚度能进行简便、准确地测量,对PFD患者的临床诊断、手术前后功能评估及术后植入性材料形态观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肛提肌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60名初产妇及30名未育女性(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受检者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采集静息、收缩状态和最大瓦氏动作下盆腔图像,测量盆膈裂孔的面积(A)、周长(C)和肛提肌肌性部分长度(L),计算肛提肌收缩与静息状态时A、C、L差值(ΔA、ΔC、ΔL)及收缩状态时的应变率(ε);计算肛提肌最大瓦氏动作与静息状态时A、C、L差值(ΔA''、ΔC''、ΔL'')及最大瓦氏动作时的应变率(ε'')。结果 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ΔA、ΔC、ΔL、ε均小于对照组(P均< 0.05),ΔA''、ΔC''、ΔL''、ε''均大于对照组(P均< 0.05)。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ΔA、ΔC、ΔL、ε、ΔA''、ΔC''、ΔL''、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初产妇产后早期肛提肌弹性下降;选择性剖宫产对肛提肌弹性的保护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会阴三维超声在观察生育后无盆底功能障碍女性盆膈裂孔结构及形态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三维超声容积探头对35例生育后无盆底功能障碍女性患者经会阴部扫描,以矢状面取耻骨联合内下缘、直肠肛管连接部及尿道的平面,重建三维超声图像,观察盆膈裂孔的结构及形态.结果 35例受检者矢状面均能显示耻骨联合、膀胱、尿道及直肠肛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及不同产次对肛提肌裂孔(LH)面积的影响及其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12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后42~60 d常规检查的产妇250例,包括初次经阴道分娩产妇(FVD组)150例、二次经阴道分娩(SVD组)及剖宫产产妇(CS组)各50例,行经会阴超声检查,观察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状态时LH面积的变化,并选择同期120例未分娩女性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内POP盆底超声检出率。并将所有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POP分为POP组(167例)和无POP组(203例),比较2组间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的LH面积。SVD组、FVD组、CS组和对照组组间LH面积差异采用方差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有POP组和无POP组间LH面积的差异;采用χ2检验分析SVD组、FVD组、CS组和对照组组间POP的超声检出率差异。 结果静息状态下SVD组、FVD组、CS组、对照组LH面积分别为(16.59±3.12)cm2、(15.34±3.50)cm2、(13.09±2.78)cm2及(11.09±2.47)cm2;Valsalva状态下各组LH面积分别为(22.80±8.37)cm2、(18.46±6.63)cm2、(15.58±3.91)cm2及(13.11±5.30)cm2;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LH面积,SVD组>FVD组>CS组>对照组,各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1.89、11.14,P均<0.001)。对照组、CS组、FVD组及SVD组POP超声检出率分别为:17.5%、26.0%、60.0%及86.0%,CS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SVD组 vs FVD组:χ2=11.38,P<0.001;SVD组 vs CS组:χ2=36.53,P<0.001;SVD组vs对照组:χ2=70.55,P<0.001;FVD组vs CS组:χ2=17.36,P<0.001;FVD组vs对照组:χ2=49.74,P<0.001)。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POP组LH面积均大于无POP组[(14.88±3.49)cm2 vs(12.38±2.17)cm2;(20.93±6.53)cm2 vs(15.59±3.50)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6、9.50,P均<0.001)。 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及产次对女性LH面积的影响程度不同;LH面积越大,发生POP的风险越高。盆底三维超声能够测量产后女性不同状态下的LH面积,从而早期发现盆底支持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动态观察和评估产后女性盆底三腔室器官的位置及肛提肌裂孔面积。方法 选取年龄、体质量指数匹配的60名产妇(产后组)和35名未育女性(对照组),采用经会阴超声分别在静息状态及瓦氏动作下测量膀胱、子宫颈、直肠壶腹部的最低点与参考线(耻骨联合后下缘的水平线)之间的距离,采用实时三维超声测量瓦氏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产后组在静息状态和瓦氏动作下膀胱及子宫颈的最低点位置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直肠壶腹部位置在静息状态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5,P=0.398),在瓦氏动作下产后组低于对照组(t=17.378,P<0.001)。产后组在静息状态和瓦氏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t=11.253、9.625,P均<0.001)。结论 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可动态观察女性盆底三腔室器官的位置、运动情况及肛提肌裂孔面积,从而评价妊娠和分娩对盆底支持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经会阴三维超声对正常未育妇女盆膈裂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经会阴三维超声对正常未育妇女盆膈裂孔的观察,探讨盆腔器官下降与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面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20~36岁未育妇女65例,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获取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容积数据成像。离线分析测量肛提肌平均厚度(Tm-PR),盆膈裂孔前后径(AP)、左右径(LR)、面积(HA)及盆腔器官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结果①静息状态下肛提肌的厚度为0.58~1.15 cm[平均(0.89±0.13)cm],Valsalva动作时其厚度为0.56~1.11 cm[平均(0.76±0.11)cm];静息状态下AP、LR及HA分别为3.31~5.31 cm[平均(4.56±0.54)cm]、3.03~4.29 cm[平均(3.62±0.36)cm]、7.16~15.64 cm2[平均(12.59±2.77)cm2];Valsalva动作时AP、LR及HA分别为3.62~6.40 cm[平均(5.25±0.89)cm]、3.32~4.77 cm[平均(3.92±0.45)cm]、7.40~28.51 cm2[平均(15.70±4.68)cm2];②Valsalva动作时AP、LR及HA均较静息状态下增大,肛提肌平均厚度较静息状态下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膀胱颈、宫颈及直肠壶腹部下降与H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0.484、0.487,呈中度相关(P0.05)。结论盆腔器官下降与Valsalva动作时HA呈中度相关;经会阴三维超声对盆膈裂孔各参数的测量可靠性高、重复性好,是观察女性盆底结构的一种有效的新影像学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未育女性盆膈裂孔和耻骨内脏肌生物力学的三维超声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动态观察未育女性盆膈裂孔,探讨其评估耻骨内脏肌生物力学的可行性。方法使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60例未育正常女性,分别在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及缩肛状态下测量分析盆膈裂孔三维超声生物力学参数。结果60例未育女性的盆底结构均得以清晰显示。在静息状态至Valsalva状态的转变过程中,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面积及周长均增大(P〈0.05),耻骨内脏肌角度增大,耻骨内脏肌拉伸、变薄(P〈0.05),应变值为(19.95±8.32)%;而在静息状态至缩肛状态的转变过程中,盆底内部结构变得更加紧凑致密,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面积及周长均明显缩小(P〈0.05),耻骨内脏肌角度增大,耻骨内脏肌缩短、变厚(P〈0.05),应变值为(-19.01±6.43)%。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能动态观察女性盆膈裂孔变化,并可评估耻骨内脏肌的延展性、收缩性等生物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观察盆底器官脱垂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探讨三维超声技术评估盆底器官脱垂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0例盆底器官脱垂女性;同期选择30例未孕、未产的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观察并比较各组妇女的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组成及大小。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盆膈裂孔形态和结构有明显的差异,表现为盆膈裂孔明显增大,形态由正常的菱形变为类圆形,盆膈裂孔中轴线偏移,裂孔内器官排列有异常,裂孔内结缔组织有缺损表现。结论 三维超声能够有效地对女性盆底结构进行观察,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存在盆膈裂孔形态和结构的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各种二胎分娩方式对盆底肛提肌裂孔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生产的二胎产妇1606例,在产后42 d至2个月进行产后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测量静息状态下以及最大Vasalva动作后肛提肌裂孔面积.根据2次妊娠分娩方式分为4组,均为经阴道分娩的为组1(1006例),均为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