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应用ABC免疫组化技术对46例纤维组织细胞肿瘤、横纹肌肉瘤进行12种凝集素受体检测,发现PHA和RCA受休阳性率在隆突性皮纤维肉瘤分别为80.0%和0,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皆为100%,而在纤维组织细胞瘤均为0。PHA和WGA受体阳性率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分别为100.0%和75.0%,横纹肌肉瘤分别为33.3%和22.2%。PHA和RCA受体可作为纤维组织细胞肿瘤良恶性区分的标志,PHA和WGA受体可作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横纹肌肉瘤鉴别诊断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超声对卵巢内胚窦瘤和无性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我院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内胚窦瘤及无性细胞瘤3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较详细的总结声像学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及血清AFP测定。结果:声像学特征是;内胚窦瘤体积大,形态不规则,包膜欠清晰,以实性不均质及囊实混合性回声团块,中量-大量腹水,血清AFP显增高,无性细胞瘤体积大,形态规则或不规则,有包膜,实质回声均质,无腹水或少量腹水。血清AFP正常。结论:超声对卵巢内胚窦瘤及无性细胞瘤是较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结合血清AFP测定,我们认为术前鉴别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卵巢无性细胞瘤13例中,单纯性12例,混合性1例(含内胚窦瘤)。手术时临床分期Ia 4例,Ic 4例,Ⅲ期4例,Ⅳ期1例。采用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后腹腔内化疗和放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例晚期患者治疗后获得较长时期缓解。因此认为,无性细胞瘤的预后除与肿瘤临床分期有一定关系外,肿瘤是单纯性还是混合性及治疗是否合理、积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凝集素受体分布与膀胱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生物素标记的花生凝集素(PNA),菜豆凝集素(PHA)及扁豆凝集素(LCA)等3种凝集素对52例人体膀胱移行细胞癌,25例淋巴结转移癌,进行亲合组织化学法研究。结果发现PHA、PNA、受体阳性率在浸润性肿瘤中明显高于浅表性肿瘤(P<0.05。84%淋巴结转移癌与其原发膀胱癌在凝集素标记的量上有差异,并且比原发肿瘤获得更多的PNA及PHA受体。结论膀胱癌及淋巴结转移癌中PNA、PHA受体阳性率与膀胱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癌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我院1975年1月至1984年12月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廇37例,其中无性细胞瘤14例(37.8%),恶性畸胎瘤11例(29.7%),内胚窦瘤10例(27.0%)及胚胎性癌2例(5.4%)。Ⅰ期11例,Ⅱ期5例,Ⅲ期15例及Ⅳ期6例。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2年存活率为54.1%。讨论了无性细胞瘤病理形态与预后的关系、未成熟畸胎瘤预后的有关因素及内胚窦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用12种凝集素对人胎儿肝4例,成人正常肝3例,肝细胞肝癌30例和癌周围组织(包括肝硬化17例,肝炎13例)。用ABC法进行标记定位。结果表明〈1〉刀豆凝集素(ConA)在胎儿肝、成人正常肝和癌周组织病变均呈阳性,提示其可能为肝组织源性标志。〈2〉,菜豆凝集素(PHA)、蓖麻凝集素(RCA)和麦胚凝集(WGA)受体仅见于不典型增生肝细胞和肝细胞癌,提示它们可能与肿瘤的发生有关,可作为肝癌的诊断标志。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P53基因突变与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采用PCR-SSCP法对无性细胞瘤和内肤窦病的石腊包埋组织P53基因5~8外显子突变情况进行了检测,发现无性细胞瘤和内胚窦瘤组织中P53基因5~8外显子总突变率为52.3%;在不同临床分期中Ⅰ、Ⅱ、Ⅲ、Ⅳ期突变分别为0、3、6、2例,各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初步结果是P53基因5~8外显子突变与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与肿瘤临床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8.
用麦胚凝集素(WGA)、扁豆凝集素(LCA)、花生凝集素(PNA)、马铃薯凝集素(STL)、双花扁豆凝集素(DBA)、荆豆凝集素(UEA-1)作为分子探针对26例星形细胞瘤进行组织化学杂色标记,观察其凝集素受体的表达,发现WGA、LCA阳性率较高,PNA、STL的凝集素受体表达阳性率次之,其中LCA、STL对分级有一定帮助;DBAUEA-1的阳性率极低,对于星形细胞瘤的诊断意义不大,但是UEA-1对脑血管疾患及血管源性的肿瘤的研究有较大意义。可见,凝集素对于颅内胶质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分级及分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用酶联亲合组化法对46例肺肿瘤细胞进行了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检测。同时测定14例肺瘤肿患者血清雌二醇(E_2)浓度。结果表明:肺肿瘤 ER 阳性率为36.9%,PR 阳性率为13.0%。阳性率与性别、病理类型及血浆 E_2浓度无关。认为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雌激素有依赖关系,提示内分泌疗法可能会成为原发肺肿瘤的一种治疗手段。另用 ABC 法对上述46例肺肿瘤中的29例进行了花生凝集素受体(PNA-R)和麦胚凝集素受体(WGA-R)的检测,PNA-R 在腺癌大都为顶浆型分布,鳞癌和透明细胞癌则多为胞膜型分布。结果提示 PNA-R 是肺癌分化过程中的一种标志,对肺癌分型、预后判断有一定协助作用。同时将29例肺肿瘤 PNA-R 与 ER 状况作对比研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可能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凝集素受体分布与膀胱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生物素标记的花生凝集素(PNA)、麦胚凝集素(WGA)及扁豆凝集素(LCA)等3种凝集素对52例人体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亲合组织化学法研究。结果发现PNA、WGA受体阳性率在浸润性肿瘤中明显高于浅表性肿瘤(P<0.05)。术后2年以上复发的膀胱癌中,PNA受体的阳性率低于2年以内复发的膀胱癌中该受体的阳性率(P<0.05)。结论PNA、WGA受体阳性率与膀眈癌浸润深度有关;肿瘤组织内PNA受体可能是膀胱癌术后预测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五种凝集素受体在膀胱癌中的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膀胱癌中凝集素受体的分布与其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生物素标记的茶生凝集素(PNA)、麦胚凝集素(WGA)、扁豆凝集素(LCA)、刀豆凝集素(ConA)及菜豆凝集素(PHA?等5种凝集素对52例人体膀胱癌,10例正常人体膀胱粘中膜进行亲合组织化学法研究。结果 发现正常膀胱粘膜PNA、WGA及PHA受体阴性,PNA受体阳性率随膀胱癌病理分级的上升而递增,相互之间差异  相似文献   

12.
13.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豌豆凝集素与其受体在人食管上皮的结合,以及在癌变过程中的分布变化。发现从正常食管上皮、增生食管上皮到癌,细胞膜、核膜的豌豆凝集素受体呈递增趋势。在某种程度上,癌的生长方式及分化可能与豌豆凝集素受体的分布有关。结果提示肿瘤细胞的膜成份可能与癌变、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免疫酶SP法和凝集素亲和组化技术对4株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进行细胞外基质和凝集素受体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FN染色:FGC85>MGC80-3>SGC-7901>MKN28。(2)LN染色:FGC85<MGC80-3<SGC-7901<MKN28。(3)PNA染色:FGC85=MGC80-3>SGC-7901>MKN28。(4)PHA染色无差异。提示FN,LN及PNA受体的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四种生物素化的凝集素作为探针用ABC免疫组化法标记凝集素受体.高分化乳腺癌UEA_1和PNA受体的分布与良性病变相似,但低分化乳腺癌与良性病变不同.ConA受体在良恶性病变中的分布相似.UEA_1、PNA、ConA和LCA受体在良恶性病变中的染色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提供诊断依据.UEA_1,PNA在良恶性病变中不同部位的分布可作为判断乳腺癌分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探讨癌旁肝组织与肝癌组织发生之间的关系。②方法 用亲和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人肝癌及癌旁组织中6种凝集素受体的表达。③结果肝癌组织菜豆凝集素(PHA)、花生凝集素(PNA)、双花藕豆凝集素(DBA)、荆豆凝集素(UEA—1)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x~2=4.16~53.86,p均<0.01或0.05);肝癌组织西非单叶豆凝集素(BSL)、大豆凝集素(SBA)受体的阳性率与癌旁组织无明显区别(x~2=0.03,0.04,p均>0.05);散在的嗜酸性毛玻璃样肝细胞、嗜酸性细胞结节BSL,SBA受体阳性。④结论嗜酸性毛玻璃样肝细胞、嗜酸性细胞结节与肝癌细胞具有某些相同的糖结合蛋白,嗜酸性细胞结节是肝癌的癌前期病变;BSL,SBA可作为癌前病变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应用7种凝集素的亲合组织化学染色法对94例不同的乳腺病变石蜡包埋切片进行定位。结果表明:凝集素受体在正常乳腺组织和良性病变中多定位于腺腔面,而在乳腺癌中则多分布于细胞浆内,提示凝集素有助于区别乳腺的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8.
应用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17例喉癌、癌旁及正常喉粘膜上皮内花生凝集素(PNA)受体的分布。结果表明癌细胞PNA呈强阳性染色,毗邻正常喉粘膜上皮细胞未见阳性表达;在不同的喉癌组织学分级之间,PNA的表达呈不同程度,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提示PNA受体可能是喉癌的一种重要标志,其分布与喉癌的分化、增殖有关,并为喉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9.
黄燕芳  杨晓煜  郑鸣  张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3):2879-2880,2886
目的探讨生殖周期不同阶段子宫内膜上皮凝集素受体的变化。方法将生殖周期不同阶段子宫内膜标本行凝集素亲合组织化学ABC法。结果随着着床期的到来,RCA受体数量增多,PNA和DBA仍保持着动情期的高水平。种植后进入妊娠中期PNA、DBA和ConA受体水平则迅速下降,到妊娠末期DBA和ConA受体水平再次升高,分娩后再次下降,而RCA和PNA从妊娠中期到分娩一直保持不变。结论子宫内膜凝集素受体的改变与胚泡的着床及妊娠分娩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 ABC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了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的雌激素受体和四种凝集素受体.高分化乳腺癌 ER,UEA—1,PNA 的阳性率和 UEA-1,PNA 受体的分布与低分化乳腺癌不同.这些差异可作为乳腺癌恶性程度的指标.良性病变 UEA-1和 PNA 受体的阳性率与乳腺癌不同,其分布与低分化乳腺癌不同,此种差异可作为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依据.ER,conA,UEA-1阳性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这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对 ER 与凝集素受体的染色结果经配对卡方检验证明无相关性,因此凝集素受体的测定不能代替 ER 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