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重血浆置换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持续徐缓式血液净化装置ACH-10可用于双重血浆置换的治疗,在实际工作中首次接受双重血浆置换的患者由于血液黏稠度大,以致血浆入口压超限,机器频繁报警使治疗中止.我透析中心2009年至2010年对20例行双重血浆置换的患者采取降低血浆入口压的方法使治疗顺利进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20):1721-1722
目的总结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配合与护理体会.方法近5年来,应用金宝PRISMA型血液净化装置及配套的血浆分离器和管路对13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32例次血浆置换,对这些患者的配合与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血浆置换可有效地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其中8例患者病情稳定好转出院;2例患者成功接受肝移植治疗.应密切观察血浆置换患者的病情变化,强调血管通路的护理,加强生活及饮食指导.结论血浆置换过程中的配合与护理非常重要,以利于患者配合治疗和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治疗药物中毒的疗效,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11例药物中毒患者,置换期间注意患者的心肺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置换结束后,3例患者血浆置换治疗结束时即神志清醒,最迟8 h患者神志转清醒,11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在血浆置换治疗中,护士是主要的技术操作者,护士严格掌握血浆置换技术,医护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是血浆置换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血浆置换疗法治疗不同类型重型肝损伤患者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通过体外循环将患者体内的血液用密闭的管路引入血液细胞分离机,经过连续不断的离心和分离,将血液的有形成分和血浆分离出来,并将分离出来的含有毒素(或毒物)的血浆导出.同时,将正常的异体血浆导入,随同有形成分一起输入患者.结果 此法2002年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重型肝炎、毒蕈中毒及有机磷农药中毒共313例,全部病例经血浆置换疗法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一次置换量在1~1.3个血浆总量时,置换后可使TBII、ALT、AST、PLT下降50%左右,患者精神明显好转,腹胀消退,乏力减轻,食欲增加.4例毒草中毒患者、1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与15例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均痊愈,人均血浆置换疗法分别为1.25、2.8和6.4次.23例慢性重型肝炎中,早、中期8例,痊愈5例,转出1例,死亡1例,人均血浆置换疗法6.8次,而晚期15例中,人均血浆置换疗法10.5次.发生不良反应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主要是过敏反应,经处理可完全缓解.结论 血浆置换疗法可用于治疗不同类型肝损伤患者,其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此法治疗急性重型肝损伤患者的效果最佳,早、中期慢性重型肝损伤患者次之,晚期慢性重型肝损伤患者最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在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3月~2012年5月应用血浆置换治疗的神经内科89名患者(男性55例,女性34例),观察每次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 根据所患疾病类型与严重程度,置换次数在4~6次/人,共416人次,每次置换血浆量1500~3000ml.血浆置换治疗期间过敏反应最为常见,共69次;其次为心脑血管症状,共12次;输血后枸橼酸盐中毒反应6次,最早出现于置换2个循环后,最迟在置换结束后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过程中;另有低血压性休克的严重不良反应2次,均出现于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结论 1)没有致死病例;2)出现临床不良反应症状较轻,经及时对症治疗后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血浆置换治疗神经内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对103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观察血浆置换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有效率和病死率及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能明显降低病死率,显著改善肝功能等血清生化指标,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行血浆置换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77例肝衰竭患者行血浆置换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比较血浆置换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本组77例肝衰竭患者共行血浆置换233次,血浆置换后肝功能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其中治愈、好转52例,转院5例,死亡20例,治疗有效率为67.53%.结论:血浆置换可改善肝衰竭患者肝功能,有助于肝细胞修复和再生,提高患者生存率,精心护理是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8年6月本院14例确诊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后的疾病转归情况,分析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4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共进行了47次血浆置换,经过血浆置换治疗后10例患者病情好转恢复出院,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1.4%。47次血浆置换术中共发生了3次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方法,患者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需尽早开始血浆置换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应用血浆置换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方法:对75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中及治疗后观察,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血浆置换治疗153例次中,共发生不良反应44例次,其中22例次为血浆过敏反应:10例次为低血钙;7例次为一过性低血压;4例次为腮腺肿大;1例次为血浆分离器凝血.结论:通过加强巡视、暂缓置换速度、给予适量抗过敏药物、及时补充钙剂及胶体液可防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重症肝病患者血浆置换治疗操作缺陷发生率的作用效果。方法 2017年10月我科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主题,用自行设计的血浆置换治疗的操作缺陷检查表调查本月30例重症肝病患者血浆置换治疗的操作缺陷发生率,分析要因,设定目标值,制定对策;对策实施后,于2018年1月调查46例重症肝病患者血浆置换治疗过程的操作缺陷发生率,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血浆置换治疗操作缺陷发生率及血浆置换治疗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后重症肝病患者血浆置换治疗操作缺陷发生率低于活动前(P 0.05),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血浆置换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低于品管圈活动前(P 0.05);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血浆置换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明显低于品管圈活动前(P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重症肝病患者血浆置换治疗的操作缺陷率,患者的凝血、肝功能较品管圈活动前明显改善,提高了血浆置换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在治疗蜂蛰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7例蜂蛰伤患者,应用治疗性血浆单采机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分别检测置换前后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1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在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重症蜂蜇伤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1例误服硝基苯涂料中毒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置换治疗及护理.治疗期间重点做好心理护理,血浆置换护理,血液置换护理,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患者经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置换治疗后,SpO 2由(71%~80%)逐渐升至(93%~100%),PaO2 由544mmHg逐渐降至85mmHg,血液、尿液硝基苯定性分析逐渐减低.提出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置换治疗大剂量硝基苯中毒行之有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指导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临床工作人员的床旁血浆置换操作中的护理,规范PICU床旁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危重症救治中缩短上机前准备时间,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在本科室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本科室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于试验组设计《PICU床旁血浆置换护理临床路径表》,行床旁血浆置换治疗时,均按《PICU床旁血浆置换护理临床路径表》规范内容操作,包括上机前、治疗中、下机后的药物、用物的准备及需要监测的项目等。观察和比较2组上机前准备时间、血浆置换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通过使用《PICU床旁血浆置换护理临床路径表》,试验组较对照组上机前准备时间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保证血浆置换治疗流程的质量。结论 PICU床旁血浆置换治疗时使用《PICU床旁血浆置换护理临床路径表》,按表进行操作,能有效减少来回取物等上机前准备时间,循章操作,提高工作效率;PICU患者行床旁行血浆置换治疗,其风险增高,操作者按表进行早期识别与干预,能保证患者安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按表操作,可减少操作过程中的环节缺失或环节质量偏差,保证操作流程的质量,此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BCA)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8年至2006年收治住院的3例慢性PRCA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慢性PRCA病因复杂,骨髓象有诊断意义,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后,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明显提高.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慢性纯红再障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孙亚南  冯茂玲 《护理研究》2012,26(2):162-163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通过血浆分离装置,利用体外循环的方法,将血浆分离并滤出,弃去含有致病因子的异常血浆,再将血液的有形成分以及补充的置换液回输体内的方法.有效防治凝血是决定血浆置换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我科自1998年9月在国内率先开展膜式血浆置换机治疗,共治疗病人308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将92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人工肝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内科基础治疗相似.其中52例人工肝治疗组患者加用血浆置换治疗共85例次,对照组仅接受内科基础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等的变化,判断人工肝血浆置换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总有效率61.53%,其中早期重型肝炎有效率为80%,中期69.23%,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肯定,掌握治疗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另外,血浆置换亦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产后溶血尿毒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例产后溶血尿毒综合征患者在一般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治疗,总结其疗效.结果:6例患者每次血浆置换量为2.1~3.5 L,中位数2.6 L,总量为4~17 L,中位数8.6 L;行血浆置换次数为2~6次,平均3次.6例患者经血浆置换后,生命体征稳定,临床症状改善,各项血液指标均改善或恢复正常.6例患者均在血浆置换后7~14 日内治愈(实验室检查指标复查2次结果均恢复正常且稳定),住院时间为10~17(平均14)日,无l例死亡,随访均无异常.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产后溶血尿毒综合征的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马建英  徐宝花  冯莉 《护理与康复》2011,10(11):967-968
总结45例慢性肝衰竭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拉米夫定用药护理,使患者按医嘱服药;血浆置换前做好心理护理,同时完善各项准备,血浆置换治疗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管道护理及基础护理,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在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中清除血型抗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7月~2019年1月本院54例行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行血浆置换治疗后血型抗体效价变化情况,分析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52/54例患者血型抗体(包括IgG和IgM)效价成功降至术前...  相似文献   

20.
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是一种治疗重症肝炎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毒素,使肝细胞的再生加速。本院继开展单纯性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后,2006年始又开展了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本文对2007年2月本科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