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快速型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 ,若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则易危及生命 ,因此临床上必需紧急处理 ,挽救病人的生命。我科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6月采用胺碘酮静脉给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 3 6例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3 6例 ,男 2 9例 ,女 7例 ,年龄 5 1~72岁 ,平均年龄 63 .2岁。其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并持续室性心动过速 8例 ;扩张型心肌病并多源多形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3例 ;冠心病、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8例 ;冠心病、心力衰竭并…  相似文献   

2.
杨大英 《海南医学》2003,14(7):52-53
我院自 1998年 2月至 2 0 0 2年 12月 ,对 12例快速心律失常住院患者 ,在应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时 ,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2例均为快速心律失常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5 6~ 6 6岁。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AMl)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4例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5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 1例 (心率 2 2 0次 /min) :扩张型心肌病并多源多形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1例 ;冠心病、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 1例 (心房扑动室率 170次/min)…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 QT离散度 (QTd)对扩张性心肌病 (DCM)发生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观察 5 2例 DCM 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并设“良性”室性心律失常组作对照。发现与对照组相比 :无室性心律失常或 L own ~ 级室性心律失常 DCM组的 QTd、QTc明显延长 (P<0 .0 5 )。发生 L own ~ 级室性心律失常 (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 ) DCM组的 QTd、QTc、QT cd、QTm ax明显延长 (P<0 .0 5~ 0 .0 1) ,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 DCM组与无室性心律失常或 L own ~ 级室性心律失常 DCM组相比较 ,QTd、 QT cd明显延长 (P<0 .0 5 )。 DCM患者 QTd、QT cd明显延长时发生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机率明显增高 ,应加强对此类 DCM患者心律失常的控制与预防  相似文献   

4.
QT离散度与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QT离散度 (QTd)与扩张型心肌病 (DCM)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6 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记录同步 12导联心电图和 2 4 h动态心电图 ,比较 QTd和 DCM室性心律失常严重程度间的关系。结果 :(1) DCM患者 QTd和 QTcd均大于正常对照者 :6 6 .2± 3.0 ms对 38.7± 8.9ms和 76 .4± 16 .3m s对 4 2 .9± 9.7m s,P均 <0 .0 1。 (2 ) DCM伴 L own 级或以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QTd和 QTcd均大于伴 L own0~ 级者 :72 .9± 13.2 m s对 6 2 .0± 11.1ms和 84 .9± 16 .6 ms对 71.0± 13.9ms,P均 <0 .0 1。 (3) QTd≥ 70 ms预测 DCM发生 L own 级或以上室性心律失常的敏感度为 79.2 %、特异度为 6 5 .8%、阳性预测值为 5 9.4 %、阴性预测值为 83.3%、正确预测率为 71.0 %。(4) L 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QTd是 DCM发生 L own 级或以上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QTd可作为 DCM发生 L own 级或以上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子 ,QTd≥ 70 ms时 ,其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以心脏扩大,心室收缩力减弱为共同表现的心肌病,近年来,该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常发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此时多伴发心律失常.可以表现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甚至持续性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因此要求医护人员熟悉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熟练电复律及电除颤操作技能,快速对病情作出诊断并及时处理,挽救患者生命.现将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2例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短期曲美他嗪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旨在观察短期口服曲美他嗪对扩张性心肌病 (DCM)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方法 ,将 41例DCM患者随机分为CON组与VAS组 ,前者接受常规治疗 ,后者除常规治疗外 ,还接受曲美他嗪治疗两周。治疗前后分别动态心电监测统计 2 4h内总室性心搏次数及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次数。 结果 :治疗前CON组与VAS组比较 ,室性心搏总数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次数两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VAS组室性心搏总数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次数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 ,分别为 841.2 1± 5 61.5 5vs 5 3 9.5 5± 3 5 0 .0 4(P =0 .0 3 3 )及 5 .5 8± 2 .89vs 3 .41± 3 .16(P =0 .0 2 8) ,但两组左室舒张末直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短期曲美他嗪治疗DCM患者 ,可减少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且与心功能的改善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扩张型心肌病 (DCM)心脏结构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80例 DCM均行常规心电图、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诊断心律失常 ,行心脏超声及 X线胸片了解心脏结构。结果 :DCM的心室结构改变为左室扩张和室壁变薄趋势。DCM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 5 0~ 5 9mm,6 0~ 6 9mm,≥ 70 mm组间复杂室性心律失常 (L own's≥ 级 )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随左室内径增大 ,室壁变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左房内径 (L AD) <45 mm,≥ 45 mm组间房颤 (AF)发生率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结论 :DCM左室及左房明显扩大者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及 AF发生率增高 ,为预后不良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扩张性心肌病(DCM)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常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病死率高。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间收治同时伴有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重症扩张性心肌病患者7例,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60—85岁;其中心功能III级3例,心功能IV级4例:快速心房纤颤3例,伴室性期外收缩1例,频发室性期外收缩呈二联率3例。  相似文献   

9.
叶忠  张克智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1,21(4):363-363,366
为研究QT离散度(QTd)对扩张性心肌病(DCM)发生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观察52例DCM、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并设“良性”室性心律失常组作对照。 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无室性心律失常或LownⅠ~Ⅱ级室性心律失常DCM组的QTd、QTc明显延长(P<0.05)。发生LownⅢ—Ⅳ级室性心律失常(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DCM组的QTd、QTc、QTcd、QTmax明显延长(P<0.05-0.01),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DCM组与无室性心律失常或LownⅠ~Ⅱ级室性心律失常DCM组相比较,QTd、QTcd明显延长(P<0.05)。DCM患者QTd、QTcd明显延长时发生复杂性心律失常的机率明显增高,应加强对此类DCM患者心律失常的控制与预防。  相似文献   

10.
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心律失常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大、危及患者生命 ,及时控制心律失常尤为重要。笔者介绍同时静脉、口服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 5 3例的经验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急性心肌梗塞 (梗塞 2 4h内 )并发快速房颤10例 ,35例扩张型心肌病和 8例陈旧性心肌梗塞。其中并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2 8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10例、心房扑动 5例。室性心律失常均为应用利多卡因、美西律无效者 ,心房扑动为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治疗无效者。男性 38例 ,女性 15例 ,年龄 45~ 6 8岁 ,平均 5 0 .2± 13.5岁 ,右心室射血分数 2 5 %~ 48% ,…  相似文献   

11.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Td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生春 《吉林医学》2000,21(1):9-10
为了寻求扩张型心肌病 (DCM)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 ,采用体表心电图 ,对 42例 DCM病人入院时无心律失常者不同导联 QT间期、JT间期进行测定 ,同时设立对照组 ,分别计算 QT间期离散度 (QTd、JT间期离散度 (JTd)。离散度。经 30日观察 ,结果得到 QTd、JTd大者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而 QTd、JTd小者和对照组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 P<0 .0 0 1。结论 :QTd和 JTd可作为 DCM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调律汤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笔者根据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 ,综合益气养阴、清热宁心、镇惊安神法组成调律汤治疗收到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中 ,男性 2 7例 ,女性31例 ;年龄 12~ 72岁 ,平均 4 8岁 ;病程 3~ 18个月 ,平均 9个月。冠心病 5例 ,风湿性心脏病 6例 ,扩张型心肌病 2例 ,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后遗症 7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2例 ,原因不明 36例。心律失常分类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2 7例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 19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7例 ,阵发性心房颤动 5例。心律失常分级根据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  相似文献   

13.
郭诗东  赵欣然 《医学综述》2007,13(24):2047-2047
目的研究充血性心肌病(CM)发生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129例CM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CM患者进行心律失常研究。结果CM发生心律失常为:室性期前收缩与室性心动过速78例(60.5%),房室传导阻滞21例(16.3%),心房颤动34例(26.4%),束支传导阻滞35例(27.1%),窦性心动过速8例(6.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例(3.1%)。室性期前收缩与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组左室舒张末内径[(69.6±12.0)mm]同无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组相比[(64.0±13.2)mm]无显著差异(P>0.05)。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组左室舒张末内径为[(69.2±15.2)mm],与无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组[(65.2±10.8)mm]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M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与室性心动过速最常见,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组与无此种心律失常的CM组LVED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引起的心源性猝死是现代医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的临床应用大大降低了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已成为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院应用ICD治疗 3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3例病人的一般资料见表 1 .表 1  3例病人的一般资料病人性别年龄(岁)病因心律失常性质LVEF冠脉造影ICD类型例 1    男    53    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梗  持续性室速 ,一种频率 2 0 0min-1 ,另一种频率 1 40~ 1 50min-10 .4 0    未…  相似文献   

15.
我院从 1996年 7月~ 2 0 0 0年 10月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多病因的室性期前收缩 36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共 66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6例 ,其中男 2 2例 ,女 14例 ,年龄在2 0~ 78岁之间 ,平均 5 0岁。室性期前收缩病因 :冠心病 2 0例 ,风湿性心脏病 8例 ,心肌炎 4例 ,不明原因 4例。对照组 30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在 19~ 75岁 ,平均 4 9岁。室性期前收缩病因 :冠心病 16例 ,风湿性心脏病 6例 ,心肌炎 5例 ,不明原因3例。室性期前收缩病程 1~ 10年 ,两组病人…  相似文献   

16.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是严重的心律失常 ,是引起心脏性猝死 (SCD)的原因之一 ,常规心电图检查难以测得。1996~ 2 0 0 2年 ,我们对本院 30例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人进行2 4h动态心电图监测 ,现将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0例病人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4 1~ 74岁 ,平均 5 8.6岁。除 3例无明显症状外 ,余 2 7例均有心悸、胸闷、头晕、气短等症状 ,其中冠心病心绞痛 13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4例 ,高血压 7例 ,扩张型心肌病 3例。1.2 检查方法采用美国HP 4 342 0A型携带式双通道 2 4h心电监测记录仪。受检前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儿童不同类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至2021年8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接受电生理检查及RFCA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972例,其中男580例,女392例,2岁6个月~18岁,年龄中位数10岁,体质量中位数38 kg。总结不同心动过速类型RFCA即刻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消融疗效、不同时期消融手术疗效和手术时间、射线暴露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97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心脏功能和结构均正常935例,发生扩张型心肌病6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5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1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25例,以房间隔缺损多见。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444例(45.68%),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21例(22.74%),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VT/PVC)232例(23.87%),房性心动过速(AT)62例(6.38%),心房扑动(AF)9例(0.92%),电生理检查过程中反复刺激不能诱发心动过速发作,无法明确心动过速机制4例(0.41%)。9...  相似文献   

18.
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发生率较高,尤以难治性室性期前收缩多见,故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问题一直是心律失常治疗中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我院对40例难治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采用普罗帕酮以及普罗帕酮和极化液联合治疗并进行观察对比,发现普罗帕酮联合极化液治疗难治性室性期前收缩安全,疗效较好。现报告结果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 象40例难治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55±19)岁,其中冠心病1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心肌炎2例,原因未明4例。室性期前收缩均由心电图确诊,且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D…  相似文献   

19.
孟德泉 《海南医学》2002,13(9):90-91
现就我院 1999年~ 2 0 0 1年中用乙胺碘呋酮治疗各类型心律失常 5 0例的疗效观察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采用 2 4h动态心电图监测 5 0例心律失常病人 ,男性 32例 ,女性 18例 ;年龄 2 0岁~ 6 0岁之间 ;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占 2 0例 (8例为预激综合征 ) ,室性心动过速占 8例 ,室性早搏占 10例 ,房室交界区性早搏占 12例。以上病例 2 0例为病毒性心肌炎引起 ,冠心病引起的占 10例 ,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占 8例 ,特发性心律失常 12例。1.2 治疗方法 首先给 80 0mg 日连续一周的负荷量 ,再给 4 0 0mg 日维持量 ,然后逐渐减量…  相似文献   

20.
韦爱新 《广西医学》2003,25(11):2283-2284
扩张型心肌病 (DCM)是一种以心室扩张和心脏收缩功能障碍为特点的原发性心肌病 ,是心血管疾病中导致死亡和心脏移植的主要基础病 ,死亡的原因多为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因本病原因未明 ,尚无特殊治疗方法 ,目前治疗主要是抗心衰、对抗心室重构、逆转心室扩大、防治心律失常。笔者应用β1受体阻滞剂美多心安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 1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5例DCM并心衰患者系我院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月住院病人及门诊病人 ,心衰病史 1月~ 5年 ,男 2 1例 ,女 4例。年龄 30~ 70岁 (5 3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