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贵阳地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的患病率、发病部位及其分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居住在贵阳地区50岁以上的822名中老年人,进行脊椎胸5-腰4侧位X线摄片,计算脊椎的楔形指数。结果椎体骨折总患病率为18.0%,且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5),其中男性总患病率16.0%,女性总患病率19.6%,女性患者患病率与男性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老年椎体骨折患病率逐年增加,早期防治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整个社会必须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经皮椎体成形(PVP)联合椎旁注射治疗骨质疏松脊椎骨折的疗效和探讨。方法:采用经皮椎体成形联合椎旁注射治疗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0例(14椎体),均为后壁完整的持续疼痛性脊椎压缩性骨折。手术过程为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后,以专用注入系统注入骨水泥强化椎体,并在椎旁注射药物,观察术后病状改善情况。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在术后2小时内疼痛明显缓解,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骨水泥渗漏,血管神经受压等并发症[1]。结论: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骨折的微创术式可以采用经皮椎体成形、联合椎旁注射药物治疗的方法,它可以较快的使疼痛缓解,改善脊椎屈伸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其他椎体再发生压缩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的患者160例,对术后新发生的骨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4.3%的椎体新发骨折为相邻椎体的骨折,分析同一患者发生2次以上椎体骨折的病例,发现高龄、骨密度较低的患者发生2次以上椎体骨折的风险较高;将发生1次骨折和2次以上骨折的2组病例进行比较,发现骨水泥注入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新发骨折的比例较大,其中高龄、骨密度较低的患者椎体再发骨折的风险更大,骨水泥渗漏到椎间盘的患者相邻椎体新发生骨折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4.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手术治疗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国利 《中外医疗》2009,28(36):54-54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效果。方法对18例老年骨质疏松伴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术后48h内疼痛完全缓解且无临床并发症。随访6个月~1年均无疼痛复发。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 (T11~L2 ) ,X线摄片无明显病理异常 ,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 (DEXA)测定椎体骨密度 (BMD) ,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将标本游离成单个椎体 ,每具标本选择 2个椎体共 10个椎体 ,用材料试验机轴向加载 ,压缩椎体高度 2 5 % ,制造椎体压缩骨折 ,获得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数据。对骨折椎体进行椎体成形术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骨水泥 ) ,观察骨水泥外渗漏情况。测试骨水泥强化治疗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结果 :椎体骨水泥平均注入 4 84ml,有 4个椎体出现椎体外骨水泥渗漏。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 (16 0 6± 2 4 9 5 )N和 (112 2 3± 183 4 )N/mm ;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 (374 0± 12 15 6 )N和 (96 0 4± 2 33 3)N/mm。治疗前后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明显增加了骨折椎体最大载荷 (P <0 0 5 )和恢复了刚度 (P >0 0 5 )。结论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内注射骨水泥 (PMMA) ,可显著增加骨折椎体的抗压强度和恢复刚度 ,临床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可达到强化骨折椎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2008年9月~2012年6月间诊治的124例椎体成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椎体成形术后再发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期间共19例(15.32%)患者术后再发其它椎体压缩性骨折,其中12例(63.16%)包含邻近椎体再发压缩骨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选择PKP术式、较低的骨密度以及发生骨水泥渗漏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再发椎体压缩骨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骨密度是唯一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较低的骨密度是椎体成形术后再发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压缩骨折13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PVP治疗脊椎压缩骨折13例14个椎体,术后均行CT扫描,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3例14个椎体中,3例3个椎体椎管内少量渗漏;1例1个椎体椎管内渗漏明显,术后d4出现尿潴留;2例2个椎体旁少量渗漏;余7例8个椎体无明显渗漏。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例疼痛基本消失,1例疼痛明显减轻;4例新鲜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例疼痛基本消失,2例明显减轻。结论 PVP是治疗脊椎压缩骨折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西宁地区体检者骨密度值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分析其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试1 244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受试者的L1~4骨密度(BMD)值。结果:男女性骨密度峰值均出现于30岁年龄组,男性不同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女性在40岁后骨密度值随年龄增加而降低,60岁以上2个年龄组与(20~50)岁4个年龄组和同年龄组男性比较有明显性差异。男女性骨质疏松症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女性增加十分显著。50岁以上3个年龄组的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显著高于同年龄组男性。结论: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也随之增加,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9.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高度的恢复作用。方法 :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 (T11~L2 ) ,X线摄片无明显病理异常 ,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 (DEXA)测定椎体骨密度 (BMD) ,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将标本游离成单个椎体 ,每具标本选择 2个椎体共 10个椎体 ,用材料试验机轴向加载 ,压缩椎体高度2 5 % ,制造椎体压缩骨折。对骨折椎体进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注入骨水泥 ,观察骨水泥外渗漏情况。椎体标本在骨折前、骨折后及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均测量椎体高度。结果 :球囊扩张体积平均 (5 13± 0 72 )ml。骨水泥注入量平均 (5 35± 0 6 2 )ml。所有标本未发现骨水泥外渗漏情况。骨折前、后及治疗后椎体平均高度分别为 (2 3 0 4±2 2 0 )mm、(2 0 5 8± 2 2 4 )mm和 (2 2 74± 2 2 0 )mm ,治疗后椎体高度恢复率 (87 76± 6 4 5 ) %。结论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经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显著恢复骨折椎体高度 ,临床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可达到恢复椎体高度 ,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何敏  姚珍薇  唐良萏  卢起  骆建云  王雅 《重庆医学》2012,41(29):3041-3042,3045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病率。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量40岁以上人群正位腰椎骨密度2 325例,按年龄、性别分组统计。结果男女骨密度值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中老年男性骨量减少患病率为42.2%,骨质疏松为37.3%;中老年女性骨量减少为19.8%,骨质疏松为66.5%;50岁以后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男性骨量减少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42.3%,女性为79.7%,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显著高于老年男性(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患病率逐年增加,女性比男性更易患骨质疏松,低骨量是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江门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的变化特点,分析骨密度及骨质疏松变化规律,提高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可预测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使用法国产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江门地区2454人进行检测,其中男1236例,女1218例。分别做股骨上端及第2~4腰椎椎体测量。年龄20~89岁,按10岁为一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股骨上端、第2~4腰椎椎体骨密度峰值均在30~39岁,峰值后随年龄增加而骨密度下降,女性下降较男性显著。江门地区男性50~89岁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7.94%,女性50~89岁骨质疏松患病率为42.14%,两者之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江门地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情况与国内其他地区基本一致,早期干预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科医生应该肩负起帮助社区人群早期干预骨质疏松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体骨密度(BMD)与其生物力学的关系。方法取5具女性和3具男性福尔马林浸泡的胸腰段脊柱标本(T8~L5),X线摄片无明显病理异常,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DEXA)测定椎体骨密度(BMD)。将标本游离成单个椎体,去除椎间盘及附件等。共选择60个椎体,按骨密度分对照组(正常)、轻中度和重度骨质疏松组,即A组、B组和C组。用材料试验机轴向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制造椎体压缩骨折,确定椎体的初始压缩强度和刚度。结果对照组、轻中度和重度骨质疏松组平均骨密度分别为(1.098±0.147)、(0.650±0.137)和(0.393±0.060)g/cm2;3组间的压缩强度分别为(6.775±1.952)、(3.450±0.909)和(2.395±0.697)KN;刚度分别为(2.216±0.897)、(1.391±0.461)和(0.942±0.206)KN/mm。BMD与椎体压缩强度和刚度呈正相关;3组间的BMD、最大抗压力和刚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椎体BMD与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质有较明显的相关关系,对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椎体压缩性骨折危险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40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2组,A组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B组采用椎体成形术结合中药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结果 40例患者均参加随访6个月。术后3d VAS评分对比术前VAS评分差值,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2组VAS评分差值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椎体成形术结合中药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可以有效改善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症状,并且近期治疗效果相同,但远期治疗效果较椎体成形术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门诊下腰痛患者骨密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门诊未有明确诊断的顽固性下腰痛患骨密度(bone mineral demsity,BMD)及骨质疏松(osteopro-sis,OP)患病率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对患有能明确诊断的顽固性下腰痛的体力劳动与非体力劳动进行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样本共429人,准确记灵性别和年龄,采用DEXA(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受试L2-4BMD,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随增龄下腰痛患骨密度逐渐下降,同龄男性BMD大于女性BMD,非体力劳动大于体力劳动,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增龄而上升,体力劳动病率大于非体力劳动,尤其是50岁时变化最明显,结论:50岁以后女性下腰痛患,特别是体力劳动,OP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据统计,20%的绝经后女性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1]。椎体压缩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椎体压缩骨折好发于脊柱胸腰段,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诊断主要依靠脊柱正侧位X线,观察骨折后椎体楔形变现象[2]。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椎体X线视觉半定量测量方法主要有Genant法和基于算法的定量测量法(algorithm based approach for the qualitative,ABQ)[3],根据椎体压缩的程度,将椎体骨折分为轻度骨折(Ⅰ度, 20%~25%)、中度骨折(Ⅱ度, 25%~40%)和重度骨折(Ⅲ度, ≥40%)。临床实践中,老年人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继发于轻微外伤,甚至没有明确外伤史,绝大多数患者属于轻度骨折(楔形变程度<25%)[4]。同时,我们发现骨质疏松的患者脊柱胸腰段椎体会出现缓慢的自发性楔形改变,在磁共振成像上并没有骨折水肿的异常信号,因此,在采用脊柱X线片作为脊柱椎体骨折的初筛手段时,这种椎体自发的楔形变很容易与轻度的椎体压缩骨折混淆,造成误诊误治[5]。 本研究通过测量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椎体的楔形变程度,分析椎体楔形变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协助临床椎体骨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法,提出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2002年收治60岁以上7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诊治情况和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原因.[结果]60岁以上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致病原因主要是跌倒及自发性.经过对症及抗骨质疏松等联合治疗3周~2个月,疼痛症状缓解,随访3个月~5年半,效果较好.[结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潜在危险因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在治疗骨折的同时可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  相似文献   

17.
椎体压缩骨折的MR征象在鉴别良恶性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脊椎压缩骨折的MRI征象在鉴别其良恶性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和(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脊椎压缩骨折198例(恶性90例,良性108例),对椎体压缩程度、明显强化椎体数、附件受累、椎间盘破坏、压缩椎体跳跃分布及椎体边缘台阶状变的椎体节数进行计数并统计分析。结果Ⅰ、Ⅲ、Ⅳ度压缩、椎体明显强化、台阶征节数、附件受累、椎间盘受累椎体数及跳跃征例数在良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压缩椎体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压缩骨折的一些MR征象对鉴别脊椎骨折的良恶性病因的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渗漏情况。方法收集本科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采用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38例,男性41例,女性97例,平均75.3(56 ~87)岁。其中单椎体骨折115例,双椎体骨折19例,三椎体骨折2例,四椎体骨折2例;共167个椎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25例,72个椎体,在C形臂x光机的导向下,局部麻醉,经椎弓根人路将可显影的骨水泥(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射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疼痛椎体,单椎体骨水泥注射量3.0~5.0ml。结果:全部病例成功手术。手术时间30~50min。平均35min。术中出血2~5ml。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及骨水泥外漏等并发症。随访5~12个月。平均10个月,施术后2周疼痛完全缓解21例,显著缓解4例,止痛效果100%,非常满意21例.满意3例.较满意1例。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PVP治疗止痛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但需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手术操作的规范。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常有老年性骨质疏松表现有椎体楔形变的病例,此进须与椎体的压缩性骨折所致楔形变相鉴别。1临床资料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80例,45岁以上的女性占27%,60岁以上患者可达72%左右。患者多以腰腿痛为主诉前来就诊,检查方法通常是摄胸、腰椎正侧位片。椎体楔形骨折的患者60例,部分病人以外伤为由要求检查,临床表现为损伤部位疼痛和活动受限,体征为棘突压痛或伴有脊髓损伤及由此引起的神经症状,其他则仅以腰腿痛为主诉前来就诊,此点尤需鉴别,其检查方法也是摄病变脊椎正倒位。2鉴别方法与结果见老年性(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