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肢骨恶性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是截肢,但为了尽可能地保留患肢,临床上可采用股动脉置管化疗治疗骨肿瘤的方法,这是一种新的保肢治疗手段。现将我院对1例胫骨近端骨肉瘤患采用股动脉置管化疗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程序和要求进行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陈姣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2):1428-1430
目的探讨经皮置管冲洗治疗急性化脓性椎体间盘炎的护理。方法对4例急性化脓性椎体间盘炎患者及时采取经皮穿刺清创、置管冲洗术。术后继续抗感染,重点作好置管冲洗引流的护理,保持冲洗引流的通畅,正确指导功能锻炼等。结果7~10周患者治愈出院,随访无复发。结论置管冲洗引流可有效地将间盘内的坏死组织和脓液充分引流,减少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入置管化疗术是治疗盆腔肿瘤的新方法,它能使化疗药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既可提高局部化疗药物的浓度和治疗效果,又减轻了化疗药造成的全身毒副反应,而手术及治疗的成功有赖于手术前后良好的护理,恰当的护理对于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肿瘤患者深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境污染的加重,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肿瘤患者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化疗占主要地位。化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等,但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许多患者都不能坚持按疗程化疗结束,而中途停止化疗。为了减轻患者的化疗反应以及化疗药物对血管局部的刺激作用,降低药物的血液毒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预防和减少化疗药物致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中心静脉置管需长期或反复给药,是一种可以减轻病人痛苦、方便治疗的常用技术。方法对16例肿瘤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化疗药物输入。结果经临床观察,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降为0,除1例因置管而发生感染外。其余15例患者无发生皮肤局部血肿及静脉栓塞,全部完成了化疗周期,拔管后伤口愈合好。结论掌握好局部解剖位置和操作要领是置管成功的关键,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导管感染和堵管的关键。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且可长期留置,间断给药既保证病人按时化疗又减少化疗致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是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7.
临床上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大最腹水及癌性大量腹水 ,需反复多次穿刺抽液。常规穿刺过程繁杂 ,患者有一定的痛苦。为寻求一种理想的穿刺方法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 ,我们逐渐摸索出一种使用中心静脉导管 ,辅以一次性引流袋治疗大量腹水的方法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患 相似文献
8.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0,(2)
目的:评价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成形神经根减压术治疗腰椎间孔狭窄症(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 LF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至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5例有腰椎内固定病史的病人,有典型根性症状及间歇性跛行,其中L4-5间隙5例,L5-S1间隙10例,均为单侧症状。病史6~13个月,平均7.5±5.1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3个月、6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评估腰椎功能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变化。所有病人均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结果:根据Nakai疗效评定的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可和差,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优秀、良好、可、差率依次为60.0%(9/15例),26.7%(4/15例),13.3%(2/15例),0.0%(0/30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时点VAS, ODI和JOA评分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同组治疗后3、6个月时VAS,ODI和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内固定术后并发邻近节段有典型根性症状和间歇性跛行的腰椎间孔狭窄症的病人,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成形神经根减压技术微创、安全、简单、有效,精准的诊断和成熟的脊柱内镜手术经验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减少肿瘤病人化疗期间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对29例肿瘤病人采用PICC置管进行化疗药物输入。结果:经临床观察,无1例出现血肿、空气栓塞、出血等并发症,1例穿刺失败病人因血液呈高凝状态,导丝不能送入导管内,未见置管而发生感染、局部血肿及静脉血栓等,拔管后伤口愈合好。总结护理经验:掌握好局部解剖位置和操作要领严格无菌操作和正压封管是预防导管感染和堵等的关键。PICC置管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同时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腰椎椎间管和椎间管外区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节段腰椎椎间管和椎间管外区同有性结构特点。方法:作者对32具肿国成人 腰椎骶椎骨标本进行了形态研究。结果:L1-L5椎弓根水平宽、椎板峡部宽、下关节突最外侧缘至正中矢状面距离和L1至S1上关节突最外侧经级至正中矢状面距离逐渐增大,尤以L4、L5增大显著;L4、L5横突基部下缘较其它3个椎骨横突基部下缘显著下移,因而L4/L5、L5/S1关节突关节显著上移。结论:从后面观,L1/L2至L5/S1手术窗逐渐减小并显著向外侧移,尤以L4/L5、L5/S1显著。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复发率在不断增加,恶性心包积液患者也有增多趋势,易造成急慢性心包填塞,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死亡。以往对恶性心包积液行单纯心包穿刺抽液治疗,由于抽液不彻底,引流不尽,即使腔内注射化疗药物效果也较差,且反复穿刺易引起心脏损伤等并发症。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开展心包腔内置管化疗,同时开展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曹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2)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为具有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可以避免患者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科对化疗的肿瘤患者置管前后整个过程应用了循证护理的方法[1],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建立的正确方法,分析放置PICC导管后并发症防治及处理的经验体会.方法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BARD)生产的PICC导管,管长60cm,管腔容积1ml.常规采用贵要静脉置入.结果 本组160例穿刺成功率为97.5%,其中常见的并发症为静脉炎、疼痛,经对症处理后均可得到很好的解决.结论 该技术在肿瘤患者应用中具有安全、方便、留置时间长、患者痛苦小等优点,为乳腺癌患者化疗开辟了一条安全可靠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建立的正确方法,分析放置PICC导管后并发症防治及处理的经验体会。方法采用美国巴德公司(BARD)生产的PICC导管,管长60cm,管腔容积1ml。常规采用贵要静脉置入。结果本组160例穿刺成功率为97.5%,其中常见的并发症为静脉炎、疼痛,经对症处理后均可得到很好的解决。结论该技术在肿瘤患者应用中具有安全、方便、留置时间长、患者痛苦小等优点,为乳腺癌患者化疗开辟了一条安全可靠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王金明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7):1611-1611
肿瘤患者经常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及定期化疗。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是反复浅静脉穿刺经静脉给药。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患者的痛苦及化疗药物特殊不良反应对血管的破坏。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破坏,我科自2003年6月~2005年5月,对76例患者施行了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此种穿刺方法简单、易操作、保留时间长、留置管通畅无回血及血栓形成,既能保证患者按时化疗,又可减少化疗导致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深受患者的欢迎。现将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 目的:通过探讨182例肿瘤化疗期间深静脉置管病人的舒适护理,使患者感到生理、心理和环境舒适。方法:把舒适护理运用于肿瘤化疗期间深静脉置管病人。结果:182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后,感觉舒适者175 例(96.1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8.2%提高到99.74%,对治疗护理措施的依从性达99.45%。结论:通过舒适护理,减少留置过程中的不适,满足了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舒适需要,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也促进了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NL【关键词】肿瘤化疗深静脉置管 舒适护理 相似文献
18.
肝动静脉双置管持续灌注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肝癌血供的深入研究 ,发现大部份肝癌细胞受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双重供血 ,门静脉供应肿瘤周边血液 ,肝动脉则直接进入癌结节中心 ,两者之间形成细小的吻合 ,而癌周边又是生长最活跃的部份[1] 。根据这一理论 ,我院外科对中、晚期肝癌病人采取非规则肝叶切除后予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持续低剂量灌注化疗 ,该方法技术新颖且疗效较好。而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997~ 1999年我科 2 5例诊断为中、晚期肝癌的住院病人 ,其中男 2 2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 68岁 ,最小 3…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节段腰椎椎间管和椎间管外区骨性结构特点。方法 :作者对 3 2具中国成人腰骶椎骨标本进行了形态研究。结果 :L1 ~L5 椎弓根水平宽、椎板峡部宽、下关节突最外侧缘至正中矢状面距离和L1 至S1 上关节突最外侧缘至正中矢状面距离逐渐增大 ,尤以L4、L5 增大显著 ;L4、L5 横突基部下缘较其它 3个椎骨横突基部下缘显著下移 ,因而L4/L5 、L5 /S1关节突关节显著上移。结论 :从后面观 ,L1 /L2 至L5 /S1 手术窗逐渐减小并显著向外侧移 ,尤以L4/L5 、L5 /S1 显著。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