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丽萍 《齐鲁药事》2007,26(10):606-608
目的了解我院心脑血管口服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方法调查我院2005~2006年心脑血管口服中成药的年销售量和金额,采用DDDs分析方法和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心脑血管口服中成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结果2005~2006年我院心脑血管口服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上升趋势。结论我院心脑血管口服中成药的使用基本合理、价廉且疗效确切,在临床应用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北京积水潭医院中药房2007—2009年口服祛瘀剂类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我院3年中口服祛瘀剂类中成药的销售量和销售金额,采用金额分析法、药物使用频度(DDDs)分析法对祛瘀剂类中成药的年销售金额、年DDDs和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9年我院口服祛瘀剂类中成药的年销售金额、年销量总金额、年DDDs总值呈增长趋势,DDDs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口服祛瘀剂类中成药应用合理,管理完善。  相似文献   

3.
戴昌萍  王玮琴 《中国药师》2013,16(8):1219-1221
目的:分析我院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排序和ABC分析法,对我院2010 ~2012年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使用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主要以口服为主;国产和合资药品成为医院心脑血管药品的用药主流;3年我院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品中用药频度排名前3的分别为抗高血压药、周围血管扩张药和降血脂药,占总用药频度的85%;ABC分析法表明,A类药品14种,占销售金额比例为72%;B类药品15种,占销售金额的19%;C类药品54种,占销售金额9%,A类药品主要为日用药金额较高的品种.结论:我院心脑血管疾病用药结构基本合理,部分用药尚存在不合理之处,亟待干预,以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2006~2008年我院中成药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2006~2008年我院中成药的销售量和销售金额,采用药品用药频度(DDDs)排序分析方法计算药品用药频度。结果:2006~2008年我院中成药销量呈上升趋势,用药频度同步性较好,祛瘀剂在销售金额上均居于首位。结论:我院中成药的使用基本合理,中成药在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口服降糖药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门诊口服降糖药的品种、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进行排序.并对日均费用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3年的销售金额都有所提高.其中磺酰脲类品种最多、金额最高。单品种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最高的都是二甲双胍。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应用基本合理.二甲双胍最为常用.体现了有效性、安全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治疗肝炎类中成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用量、金额分析法和药物使用频度(DDDs)分析法统计分析我院2006—2010年治疗肝炎类中成药品种年销售数量、年销售金额、年DDDs及日用药金额。结果:我院治疗肝炎类中成药2006—2008年年销售数量、年销售金额、年DDDs呈增长趋势,2009—2010年显著下降。结论:我院治疗肝炎类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在个别品种停用后可考虑引入适当品种填补空缺,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7.
赵继芳  康慨 《齐鲁药事》2010,29(9):546-547
目的调查我院清热解毒类中成药使用情况,从药品使用增长幅度与销售金额分析用药趋势,评价其合理性,为指导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的清热解毒类中成药使用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日均费用,金额排序与DDDS排序的比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2008年相比,在医院业务量增长的前提下,2009年这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呈大幅度上升。结论清热解毒类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总体呈明显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8.
罗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1):1427-1429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抗心绞痛中成药的应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2005年口服抗心绞痛中成药的年销售金额、用量、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5年我院口服抗心绞痛中成药的年销售金额与DDDs值也呈上升趋势。结论:我院口服抗心绞痛中成药的应用基本合理.疗效确切、价廉的口服抗心绞痛中成药在临床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9.
2008~2009年我院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08~2009年我院中成药的销售量和销售金额,采用药品用药频度(DDDs)排序分析方法计算药品用药频度。结果:2008~2009年我院中成药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两年销售金额排序居前2位的均是理血剂和骨伤科用药。六味地黄丸(水蜜丸)、银杏叶软胶囊、感冒清热颗粒、金水宝胶囊、复方丹参滴丸5个品种在2008~2009年的DDDs排序中一直稳居前10位。结论:我院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中成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骨关节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我院2004-2008年中药房现有9种安神类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分析法、药物使用频度(DDDs)分析法对安神类中成药的年销售金额、年DDDs和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我院安神类中成药的年销售金额、年销售总金额、年DDDs总值呈增长趋势。结论:我院安神类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虽然中成药价格在下降,但整体销售额却在逐年上升,说明中成药在治疗失眠、心悸等病症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骨伤科口服中成药在我院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提高药品管理水平、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我院2007~2009年骨伤科口服中成药销售量和销售金额,采用药品用药频率(DDDs)排序分析法,计算DDDs、日用药金额、药物利用指数(DUI),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伤科口服中成药销售金额逐年上升,DDDs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骨伤科口服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疗效确切、价格合理的品种在临床使用中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2.
郑利光  牛桂田 《中国药房》2009,(26):2020-2022
目的:了解我院口腔门诊患者的用药情况及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05~2007年的药品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腔门诊用药品种基本稳定,用药金额排序列前4位的分别为中成药、抗微生物药、麻醉药和各科用药,占3年总用药金额的92.4%;用药金额排序列前15位的药品占总用药金额的79.7%,除抗微生物药外,其它3类药使用频率均较高;口腔黏膜病用药在用药金额中占主导地位,且大部分为中成药。结论:我院口腔门诊用药结构基本符合口腔疾病的药物治疗规律,制药企业应多研发治疗口腔黏膜病的中成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008-2011年我院门诊消化系统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了解该类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和变化趋势,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1年我院门诊消化系统用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及构成比、用药频度(DDDs)和科室用药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消化系统用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各类药销售金额及构成比相对固定,在临床各科室的用药集中度相对较低。结论:中医药在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我院门诊消化系统用中成药的品种是表能白鲁满足临床需求.医院应注亏会理用菇以操瞳临康用菇柏害今、右特弄口绨津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药房口服降糖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统计2009-2012年我院门诊药房降糖药物的消耗情况、用药费用、日用药金额(DDC)、品种分布、以及化学类与中成药降糖药的构成比。结果:我院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阿卡波糖、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位于各年度销售金额前3位。二甲双胍在各年度用药频度(DDDs)中均居前3位。2009-2012年格列美脲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在6类化学降糖药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销售金额的构成比居首位。阿卡波糖的DDC居首位。噻唑烷二酮胰岛素增敏剂类降糖药销售金额构成比呈逐年降低趋势。我院口服降糖中成药销售金额的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为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我院药剂科自行开发的"处方评价系统",对我院2008年门诊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药物利用指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受季节影响明显,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均呈现波动性变化;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稳居首位;各类中药注射剂的日用药金额均逐渐下降;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的药品有5种,占总品种的45.45%。结论:中药注射剂用量逐渐增多,显示其市场需求较大,但存在一定不合理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16.
郭玉霞  张磊  齐伟  吴志恒 《中国药房》2012,(23):2187-2189
目的:评价我院抗肿瘤口服中成药的使用现状,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抗肿瘤口服中成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排序和分析。结果:我院2008-2011年抗肿瘤口服中成药品种基本固定,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疗效确切、价格适中的中成药DDDs、DDC、DUI排序靠前。结论:我院抗肿瘤中成药的应用基本合理,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疗效和经济两方面。  相似文献   

17.
蒋春晖 《中国药房》2014,(3):275-277
目的:了解专科医院儿科中成药的使用特点和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该院儿科2010-2012年各类中成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儿科中成药销售金额呈均逐年上升趋势。从药理作用来看,清热剂、解表剂和止咳化痰平喘剂的销售金额排序分列前3名;从剂型来看,颗粒剂和散剂的销售金额3年均排第1位;从单个品种看,四磨汤口服液的销售金额居首位;DDDs最高的是健胃消食片。结论:该院儿科的中成药品种逐年增多、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能满足临床治疗儿童疾病的需要;存在滥用补益剂的情况,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