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与鼻腔填塞止血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的6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鼻腔填塞止血的5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止血效率、鼻腔通气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止血成功率为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一次性止血成功率高、且术后患者疼痛难受好,鼻腔损伤小、安全性更佳,具备鼻内窥镜及带吸引电凝条件时更值得推荐应用,鼻腔填塞止血操作简单,不受设备限制,临床应该根据患者的治疗要求及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李滇 《中国处方药》2014,(12):84-85
目的观察比较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与鼻腔填塞止血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6例鼻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研究组行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治疗,对照组行鼻腔填塞止血治疗,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研究组的鼻腔出血量以及疗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一次性止血成功率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75.47%);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55%,明显低于对照组(24.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可有效减少鼻腔出血量和疗效时间,并可以提高一次性止血成功率和止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检查定位并辅助微波凝固止血及传统鼻腔填塞术对特发性鼻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评价出血部位及性质。方法356例特发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进行鼻内镜下检查定位并辅助微波凝固止血和传统的鼻腔填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治愈率、术后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190例(100%)患者均成功止血,以中隔黎氏区出血最多见(112例);B组166例患者中,161例(96.99%)成功止血,5例经鼻腔填塞术止血失败,后改为鼻内镜检查辅助微波凝固成功止血。A组患者术后反应及术后复诊较B组显著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内镜下检查定位辅助微波凝固止血治疗特发性鼻出血疗效确切,止血成功率高,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填充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再次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应用效果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填充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再次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应用效果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止血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07月至2011年07月期间,我院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止血术治疗的60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止血)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填塞止血),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观察组患者均在鼻内镜下成功微波凝固止血,1次治愈28例(93.3%),2次治愈2例(6.7%);30例对照组患者,一次治愈22例(73.3%),2次治愈8例(26.7%).与对照组的一次治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增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一个月的随访治疗后,原部位都没有再次出血,也没有出现任何的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微波止血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218例鼻出血的定位及疗效分析。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18例鼻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127例)行局麻鼻内镜下出血点查找并双极电凝结合填塞止血,对照组(91例)行前、后鼻孔填塞止血。结果:实验组1次治愈123例,2次治愈4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1次治愈63例,2次治愈15例,总有效率8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具有视野清、定位准、止血快、痛苦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鼻内镜下电动吸割联合电凝止血术后鼻腔不填塞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就诊的肥厚性鼻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鼻甲切除术,术后膨胀海绵填塞双侧鼻腔,治疗组100例采用在鼻内镜电视监控系统下鼻甲电动吸割联合电凝止血治疗肥厚性鼻炎治疗,术后不填塞.结果 治疗组100例中发生术后出血4例,发生率4%,对照组50例中术后抽取纱条时发生鼻出血5例,发生率10%,治疗组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感觉良好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生命体征变化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鼻腔近期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较远期鼻腔鼻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电动吸割联合电凝止血术后鼻腔不填塞,可使患者获得较为轻松而舒适的术后状态和感觉,避免术后抽取填塞物时的痛苦和发生再出血的可能,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电凝止血术后鼻腔无填塞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5例行局部电凝止血术后的鼻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观察组患者术区无填塞仅行前鼻孔堵塞,对照组患者鼻出血部位纳吸棉填塞同时前鼻孔堵塞。7 d后复查清理鼻腔渗出物,14 d来院复查局部愈合情况,观察两组术后局部愈合、再出血及鼻腔粘连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局部愈合、再出血及鼻腔粘连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出血术后术区无填塞不仅可以减轻因局部填塞所致不适,也避免因清理术区填塞物造成创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彭氏电刀电凝止血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有效性及优点。方法 68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下彭氏电刀电凝止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内镜下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鼻腔黏膜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3.52±0.79)min及鼻腔黏膜恢复时间(4.61±0.77)d均短于对照组的(5.76±0.63)min、(7.37±0.62)d,术中出血量(42.35±10.23)ml少于对照组的(72.42±14.4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鼻腔黏膜感染、鼻中隔穿孔、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灵活使用鼻内镜检查能准确查找鼻出血的出血部位,鼻内镜下彭氏电刀电凝止血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操作简便,止血快捷,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的临床分析。方法首先应用鼻内镜下云南白药+鼻腔微型填塞,直接或者进一步应用鼻内镜下电凝+鼻腔微型填塞治疗鼻出血。结果60例鼻出血,1次治愈57例(95%),2次治愈3例(5%),治愈率为100%。患者痛苦小,随访1个月未再次出血。结论鼻内镜下云南白药+鼻腔微型填塞对治疗鼻腔前段、静脉性鼻出血就能有显效。鼻内镜下电凝+鼻腔微型填塞治疗鼻腔较深部位、动脉性出血是最佳的选择。根据鼻出血不同的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及难易程度选择有效的方法止血能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反复鼻出血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鼻内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与传统的填塞止血方法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鼻出血患者79例的临床资料。比较鼻内镜止血组(61例)与鼻腔填塞止血组(18例)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再出血(治疗后至随访4周结束)、出血量(治疗开始至随访4周结束)、术后鼻腔恢复通气时间等。结果鼻内镜组患者治愈率为91.8%,高于鼻腔填塞组(72.2%)。术后4周内鼻内镜组患者再出血率为6.5%,低于鼻腔填塞组38.9%。治疗中鼻内镜组患者疼痛评分平均值为(3.11±2.72),与鼻腔填塞组(3.74±1.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平均值(1.59±0.48)低于鼻腔填塞组(3.43±1.37)。鼻内镜组总出血量(31.05±12.83) mL低于鼻腔内填塞组(51.09±18.32) mL。鼻内镜组术后主观鼻腔恢复通气时间(3.1±1.8)d短于鼻腔填塞组(6.4±1.8)d。以上各项指标两组比较,除治疗中患者疼痛评分平均值外,其他指标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操作出血点位置准确,疗效可靠,出血量少,疼痛较轻,术后恢复较快,可作为难治性鼻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隐蔽部位鼻出血常见的出血部位及疗效分析.方法 对70例隐蔽鼻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岀血部位为:嗅裂鼻中隔面27例(38.6%);下鼻道后穹窿部19例(27.1%);鼻中隔中后部12例(17.1%);中鼻道后部8例(11.6%);蝶窦前壁1例(1.4%);下鼻道前端1例(1.4%);鼻底部1例(1.4%);吴氏静脉丛1例(1.4%).70例患者均找到出血点,电凝或局部填塞止血,1次治愈67例,2次治愈3例;总有效率100%,随访2个月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技术可准确发现隐蔽性鼻出血的岀血部位,并对岀血部位进行准确电凝或填塞,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鼻内窥镜电凝止血术治疗鼻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60例鼻出血患者实施包术前、术后以及出院指导在内的全面护理,的相关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60例患者中,54例为1次治愈,于术后5 d内出院,6例行2次鼻内窥镜下电凝止血术治疗后治愈,效果良好.结论 鼻出血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全面护理是治疗成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2种鼻腔填塞材料用于鼻腔填塞术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凡士林纱条和膨胀海绵(Merocel)用于鼻腔填塞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鼻腔填塞患者按填塞材料不同分为凡士林纱条组40例和Merocel组38例。2组于24、48h后取出填塞物,评价其疗效。结果凡士林纱条组疼痛率和出血率分别为87.5%和95.0%高于Merocel组的47.4%和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凡土林纱条组术日痰中带血8例,咽干15例,溢泪7例,耳堵塞感2例,纱条自后鼻孔掉入咽腔5例,鼻出血8例。Merocel填塞组需要加凡士林纱条增压才能止血6例,术日痰中带血或前鼻孔少量渗血12例,咽干5例,溢泪3例,耳堵塞感2例,并发鼻中隔血肿4例。术后7d鼻内镜检查凡士林纱条填塞组鼻黏膜擦伤9例(22.5%),肿胀21例(52.5%);Merocel组鼻黏膜擦伤2例(5.2%),肿胀13例(34.2%)。结论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效果虽然好,但严重头痛患者难以接受,而且即使48h后取出再出血的机会仍很大。Merocel的疗效较凡士林纱条差,取出后有再出血的可能,但应用范围广且不良反应较少。鼻腔填塞时间不宜过长,应结合患者病情及填塞材料的种类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珍黄丸联合湿润烧伤膏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108例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珍黄丸联合湿润烧伤膏纱条鼻腔填塞治疗,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治疗,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珍黄丸联合湿润烧伤膏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效果显著、安全、简便,不良反应少,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是理想的鼻腔止血材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5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予以妈富隆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控制止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为(15.6&#177;3.3)、(35.3&#177;8.9)h,均低于对照组控制止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25.7&#177;5.1)、(58.2&#177;10.3)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在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效果。方法顽固性鼻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填塞止血法,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辅助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93.8%;高于对照组的59.4%和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辅助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临床效果好,患者痛苦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5种止血手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止血失败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2009年7月至2013年5月10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根据实施不同的止血手术分为宫腔填塞组(37例)、压迫缝合组(28例)、联合组(15例)、血管结扎组(13组)和动脉栓塞组(12例).对比5组患者的术前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总出血量、手术时间、输红细胞悬液、止血成功率、子宫切除率、转ICU率,并分析止血失败的原因.结果 动脉栓塞组及压迫缝合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血管结扎组[(260±90)、(454±79)ml比(1 101±12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脉栓塞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压迫缝合组、联合组、血管结扎组和动脉栓塞组[(58±10)min比(84±17)、(92±11)、(105±22)、(120±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栓塞组止血成功率与子宫切除率与其他组比较[止血成功率:100.0%(12/12)比70.3%(26/37)、78.6%(22/28)、80.0%(12/15)、76.9%(10/13);子宫切除率:0%(0/12)比29.7%(11/37)、21.4%(6/28)、20.0%(3/15)、23.1%(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血失败的原因有患者为初产妇、产妇年龄高于35岁、多胎妊娠、瘢痕子宫、胎盘植入、前置胎盘、动脉栓塞治疗、剖宫产分娩、凝血功能障碍.其中,瘢痕子宫(OR=3.04,95%CI:1.05~7.54)、胎盘植入(OR=18.04,95%CI:5.72~57.93)、凝血功能障碍(OR=16.76,95%CI:3.34~82.96)是止血失败原因的高危因素.结论 宫腔填塞、压迫缝合、宫腔填塞联合压迫缝合、血管结扎、动脉栓塞5种止血方法均有不错的止血效果,但是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相对较高.影响止血失败的高危因素有胎盘植入、瘢痕子宫等,临床应该对症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