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合并癫痫的误诊、漏诊不仅直接影响了癫痫的及时准确诊断、正确选择抗癫痫药、尽快控制发作,而且长期的发作也进一步加重了脑瘫患儿的脑损伤,影响了康复治疗的时机和效果,增加或加重了脑瘫患儿遗留残障的可能。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在诊断脑瘫患儿合并癫痫中的价值及对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田杰  张凤珍  袁会珍 《临床荟萃》2004,19(23):1369-1369
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癫痫、智力地下、行为及感知觉障碍。为探讨脑电图(EEG)在脑性瘫痪中的应用价值.现将我院132例脑性瘫痪患儿脑地形图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利用脑电图(EEG)对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进行检查分析,探讨脑电图与脑瘫型别、脑瘫类型、脑瘫程度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淑敏  施荣富  袁会珍  王克玲 《临床荟萃》2010,25(4):F0002-F0002
脑性瘫痪是出生前至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部分患儿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或感知觉障碍。为了解脑性瘫痪患儿脑电图表现,我们将368例脑性瘫痪患儿的脑电图与临床资料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脑电图特点.方法 收集84例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发作间歇期脑电图结果,与124例脑瘫不伴癫痫患儿的相关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脑瘫合并癫痫的84例患儿中46例(54.76%)为部分性发作,其次为婴儿痉挛26例(30.95%)、强直-阵挛发作6例(7.14%),痉挛型所占比例最高,为82.14%,其中以痉挛型四肢瘫最多;脑电图异常以局灶或多灶痫样放电多见,脑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不伴癫痫的患儿(P<0.001).结论 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癫痫类型主要为部分性发作;痉挛型脑瘫是脑瘫中伴发癫痫最多的类型;脑电图异常以局灶痫样放电和多灶痫样放电多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视频脑电图(VEEG)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康复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84例脑瘫患儿清醒、睡眠及活动等状态下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电图正常15例(占18%),异常69例(占82%),合并癫痫及智力低下患儿脑电图异常率较高。结论:脑瘫临床类型不同、合并症不同,脑电图异常率不同,视频脑电图对脑瘫合并症诊断及康复预后判断有益。  相似文献   

7.
视频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脑电图(EEG)对于癫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长期以来沿用的常规EEG检查,由于记录时间、场地等条件的限制,阳性率并不是很高。而视频脑电图(VEEG)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癫痫检出率。本院自2002年7月以来为了提高记录的阳性率,明确疾病的诊断、定位、更好使用药物治疗及便于手术定位,共监测63例拟诊为癫痫的病人,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ph),,AEEG)监测的脑电图异常率与热性惊厥复发、日后癫痫发作的关系,对远期预后进行评估。方法:1999—01/2002—1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脑电监测室,癫痫研究室人组的168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24h动态脑电图(24h-AEEG)分析。结果:低热组(体温&;lt;38℃)和高热组(体温&;gt;39℃)AEEG异常率分别为57%和18%,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lt;0.01);年龄≤3岁和5~6岁AEEG异常率分别为23%和56%,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首次发作和发作6次以上异常率分别为17%和58%,两者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热性惊厥患儿AEEG阳性率与体温、年龄和发作次数、惊厥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对低热发作、大龄发作及发作次数较多、惊厥持续时间长的患儿定期进行AEEG跟踪监测,对评估及判断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睡眠监测脑电图在癫痫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拟诊为癫痫的患者行睡眠监测脑电图,并与常规脑电图比较。【结果】睡眠监测脑电图有痫样放电者55.9%(33/59)显著高于常规脑电图10.2%(6/59)(P〈O.01),儿童痫样放电阳性率远高于成人(P〈O.01),且痫样放电主集中在思睡期及睡眠I、Ⅱ期。【结论】睡眠监测脑电图对癫痫的临床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
耿亚兰  徐静娟  何振朝 《临床荟萃》2006,21(19):1420-1421
2002年以来外院和我院常规脑电图(REEG)检查无痫样放电的83例癫痫患者和可疑癫痫患者进行视频脑电监护系统(Video-EEG)监测,并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48例周期性一侧癫痫样放电(pefiodic lateralized epileptiform discharges,PLE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磁共振检查结果,探讨脑电图PLED患者的脑病变部位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1996-01/2003—12在脑电图记录到PLED的前、后做了MRI检查的48例患者纳入研究,男32例,女16例,年龄8~78岁,平均56.4岁。脑电图检查:应用上海ND-82B、ND-161,日本4314、4418型有笔脑电仪和北京Solar2000N无笔神经中央监护系统。MRI检查:使用Siemens0.2T开放型MR成像仪。MRI检查在脑电图显示PLED前2d或后1周内完成。结果:磁共振显示36例为皮质或皮质下灰质和白质病变,12例仅为皮质灰质病变,均未见单纯白质病变。22例(46%,22/48)死亡,26例(54%,26/48)遗留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研究发现PLED的脑病变部位在灰质,且不支持PLED的“皮质分离”理论。脑电图显示PLED患者的功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h脑电图(EEG)监测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2例临床拟诊癫痫的患者作常规EEG与2hEEG监测。【结果】常规EEG异常率为26.8%,2h EEG监测为90.2%,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常规EEG痫样放电检出率为0.2h EEG监测检出率为68.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2h EEG监测痫样放电主要集中在睡眠期,达89.6%,且以第Ⅰ~Ⅱ睡眠周期最多见,达87.5%,清醒期为19.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2h EEG监测可以提高癫痫样放电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王天俊  张和振  靳玮  孙吉林  吴杰 《临床荟萃》2008,23(17):1262-1264
脑磁图(MEG)是一种高效无侵袭性脑功能检测技术,近年来为癫痫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目前临床常用的电生理检查包括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和视频脑电图等,其中以动态脑电图(AEEG)应用更为广泛,笔者总结本院46例癫痫患者MEG和AEEG资料,并将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旨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录像脑电图(VEEG)对部分性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VEEG监测、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等确诊的120例各类部分性癫痫的脑电图(EEG)及发作期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中额叶癫痫39例,颞叶38例,枕叶23例,顶叶20例。VEEG监测到临床发作48例,分别为额叶发作18例,颞叶发作17例,枕叶发作7例,顶叶发作6例。VEEG监测到痫样放电98例(81.7%),常规EEG检测到痫样放电32例(26.7%),两者差异显著(P〈0.01)。22例在监测前诊断为全面性发作的患者在监测后确定为部分性癫痫并明确了起源部位。[结论]VEEG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能确诊癫痫的分类及起源部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监测的脑电图异常率与热性惊厥复发、日后癫痫发作的关系,对远期预后进行评估。方法:1999-01/2002-1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脑电监测室,癫痫研究室入组的168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24h动态脑电图(24h-AEEG)分析。结果:低热组(体温<38℃)和高热组(体温>39℃)AEEG异常率分别为57%和18%,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年龄≤3岁和5~6岁AEEG异常率分别为23%和56%,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首次发作和发作6次以上异常率分别为17%和58%,两者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热性惊厥患儿AEEG阳性率与体温、年龄和发作次数、惊厥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对低热发作、大龄发作及发作次数较多、惊厥持续时间长的患儿定期进行AEEG跟踪监测,对评估及判断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脑电图构型特征对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脑电图构型与昏迷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过去22年间580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脑电图构型。结果:脑电图显示广泛性δ波(246例),弥漫性δ波一侧偏胜(114例),α-昏迷(40例),β-昏迷(12例),纺锤-昏迷(10例),三相波(53例),广泛性周期性复合慢波(15例),周期性一侧癫痫样放电(38例),平坦波(18例),爆发-抑制(34例)。结论:分析昏迷患者的脑电图构型对判断昏迷程度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θ节律在癫痫部分性发作类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8000型8导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仪对86例临床确诊或疑诊为癫痫部分性发作类型的病人及86例正常人进行24hAEEG监测。结果:病例组86例.AEEG检测出现θ节律活动67例(77.9%),其中一般活动形式15例(17.4%),阵发性活动52例(60.5%),在θ节律活动基础上伴有痫样放电的41例(61、2%);对照组86例,出现θ节律活动14例(16.3%),一般活动形式11例(12.8%),阵发性活动3例(3.5%);两组脑电阵发性θ节律活动形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AEEG监测中出现阵发性θ节律活动对癫痫部分性发作类型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脑性瘫痪康复过程中,癫痫是经常遭遇的棘手问题。人口普查性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医院或康复机构报道,脑瘫儿中癫痫患病率为8%~62%;癫痫可以发生在任何类型的脑瘫中,但以痉挛型四肢瘫和偏瘫最常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发作、癫痫家族史、认知障碍、皮层损伤等因素明显增加癫痫的危险;脑瘫患儿癫痫半数以上1岁内发病,痉挛型四肢瘫癫痫发病年龄早于其他类型脑瘫;癫痫类型以部分性最常见,其次是婴儿痉挛和Lennox-Gastaut综合征;脑瘫患儿的癫痫往往预后差,半数属于难治性癫痫,需要多药治疗,发作控制率37%~65·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性瘫痪儿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及其敏感性。方法选择1998-08/2003-12郑州市儿童医院住院和门诊就的脑性瘫痪患儿97例,男67例,女30例。监护人同意参加此项目。通过对97例脑性瘫痪患儿动态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动态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在脑性瘫痪患儿早期诊断中的变化。结果动态脑电图正常35例(36%),异常62例(64%)。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正常19例(20%),异常78例(80%)。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较动态脑电图异常率高,但无明显差异(χ2=1.065,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诊断脑性瘫痪方面具有相同作用,其图型变化表现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20.
脑电图动态非线性分析对癫痫发作预报的评估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非线性动力学角度探索在癫痫发作间期、发作期及发作前期脑电图活动的动态非线性变化特征,以期为癫痫发作的短期预报提供临床实验依据。方法:于2004—10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癫痫专科门诊男性癫痫患者1例,连续记录其在发作前、发作中及发作后的脑电图,选择其中异常度较高,伪差较少的导联(前额FP2导联)的脑电图进行2048点的相关维数计算(窗口移动2s/次,窗口长度8s),相关维数嵌入维为12,采用时间延迟重构相空间技术,延迟时间τ选用自相关函数第1个过零点时的时移量。对其癫痫发作间期、发作前期、发作期及发作后期脑电图进行连续动态非线性分析。结果:从发作间期至发作前期、发作期相关维数依次显著下降,与发作间期比较,发作前期与发作期的平均相关维数明显降低[(5.501&;#177;0.602),(4.602&;#177;0.517),(3.640&;#177;0.345),P〈0.01]。至发作后期(5.229&;#177;0.364)又升高至接近发作间期水平,即癫痫发作时脑电图相关维数最低,且发作前约120s处,脑电图相关维数已开始呈波动性下降。至发作开始,下降更为迅速,相关维数最低处仅为2.52,低于发作间期的平均值5.501。此后在脑电波幅下降至间期二分之一前约60-70s,相关维数再次上升至接近发作间期水平,并保持相对稳定。结论:癫痫发作的不同时期其脑电图的相关维数不同,以发作期最低。并且在临床尚无发作表现时脑电图的相关维数已呈波动性下降,即采用脑电图动态非线性分析可能在癫痫发作前至少120s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