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背景: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合并癫痫的误诊、漏诊不仅直接影响了癫痫的及时准确诊断、正确选择抗癫痫药、尽快控制发作,而且长期的发作也进一步加重了脑瘫患儿的脑损伤,影响了康复治疗的时机和效果,增加或加重了脑瘫患儿遗留残障的可能。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在诊断脑瘫患儿合并癫痫中的价值及对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6例脑瘫合并癫痫的临床发作类型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脑瘫合并癫痫的临床发作类型与脑电图的关系。方法对36例癫痫发作间歇期的脑瘫患儿采用视频脑电图仪,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检测脑电图。结果脑瘫合并癫痫患儿发作间歇期脑电图表现为限局性高波幅的棘慢波发放占55.6%(20/36);典型高度失律4例;高度失律改善型3例;双侧导联棘慢波发放的占25%(9/36)。结论脑瘫患儿癫痫发作类型及脑电图改变多符合部分性发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脑电图特点.方法 收集84例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发作间歇期脑电图结果,与124例脑瘫不伴癫痫患儿的相关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脑瘫合并癫痫的84例患儿中46例(54.76%)为部分性发作,其次为婴儿痉挛26例(30.95%)、强直-阵挛发作6例(7.14%),痉挛型所占比例最高,为82.14%,其中以痉挛型四肢瘫最多;脑电图异常以局灶或多灶痫样放电多见,脑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不伴癫痫的患儿(P<0.001).结论 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癫痫类型主要为部分性发作;痉挛型脑瘫是脑瘫中伴发癫痫最多的类型;脑电图异常以局灶痫样放电和多灶痫样放电多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视频脑电图(VEEG)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康复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84例脑瘫患儿清醒、睡眠及活动等状态下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电图正常15例(占18%),异常69例(占82%),合并癫痫及智力低下患儿脑电图异常率较高。结论:脑瘫临床类型不同、合并症不同,脑电图异常率不同,视频脑电图对脑瘫合并症诊断及康复预后判断有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临床发作特征。方法对38例合并癫痫的脑瘫患儿根据临床发作特点及脑电图监测进行分类。结果脑瘫患儿合并癫痫全面性强直-阵孪发作18例(47.4%),肌阵挛发作9例(23.7%),限局性发作6例(15.8%),婴儿痉挛症5例(13.2%)。结论脑瘫患儿癫痫发作类型多样化,四肢瘫患儿更易全面性发作,偏瘫以局限性发作为主,各种类型癫痫多在1岁内首次发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在儿童非癫痫发作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76例非癫痫患儿的发作与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情况。结果:儿童非癫痫发作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同步视频脑电图监测未测到癫痫样放电。结论:视频脑电监护对鉴别诊断非癫痫性发作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动态脑电图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监测对脑瘫继发性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诊断合并有癫痫的脑瘫患儿50例均予常规脑电图检查并与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比较.结果: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有痫样放电45例(90%),其中40例为同步痫样放电,癫痫诊断符合率达80%,显著高于常规脑电图33例(66%).结论:24 h动态脑电图可监测到临床癫痫发作时同步脑电图的变化,提高痫样放电检出率和明确诊断,协助判断癫痫的发作类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在脑瘫患儿合并痫性发作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脑瘫患儿112例分为有发作组(监测前有发作性症状)75例和无发作组(监测前无发作性症状)37例,分别进行VEEG监测4 h,对监测中各种状态及事件进行标记,结束后将记录的脑电图与临床录像资料同步回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发作组检测到发作60例,其中痫性发作34例,癫痫诊断率45.33%;无发作组检测到痫性发作15例,癫痫诊断率40.5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重视VEEG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减少癫痫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额叶癫痫患儿诊断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确诊的80例癫痫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实施磁共振成像(MRI)、常规脑电图、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采用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患儿治疗前、后的癫痫发作情况,评价其癫痫控制效果;并比较不同预后患儿的脑电图表现。结果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对小儿额叶癫痫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常规脑电图和MRI检查(P<0.05)。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额叶癫痫患儿的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少于治疗前,癫痫发作单次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预后良好组的局灶性痫性放电比例低于预后欠佳组,清醒期枕区节律性δ活动比例高于预后欠佳组(P<0.05)。结论长程视频脑电图对小儿额叶癫痫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还可对小儿额叶癫痫的治疗进行指导,对其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在儿童发作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常规脑电图检查为正常或边缘状态及轻度异常不能确诊的发作性疾病患儿共164例进行VEEG监测。结果 164例患儿检出痫样放电63例,检出率为38.41%,NREMⅠ~Ⅱ期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睡眠期,确诊癫痫81例,62例癫痫的发作类型得到确定。结论视频脑电图可显著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有助于儿童发作性疾病鉴别诊断及癫痫的分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患儿发生脑电图痫样发作的高危因素。方法本研究以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确诊HIE的足月新生儿为对象,通过床旁视频振幅脑电图(a EEG)监测分析患儿发生脑电图癫痫的情况,结合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IE新生儿发生脑电图痫样发作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研究入组的108例HIE患儿有71例(65.7%)检测到脑电图癫痫发作,其中有50例(46.3%)患儿在整个记录期间有1或2次的脑电图痫样发作,有15例(13.9%)患儿在整个记录期间有多于2次的脑电图痫样发作,有6例(5.6%)患儿的脑电图呈现癫痫持续状态。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新生儿性别(r=0.052,P=0.46)、体重(r=0.086,P=0.219)、血糖(r=0.083,P=0.283)与HIE患儿发生脑电图癫痫不存在相关性,而5 min Apgar评分(r=-0.384,P=0.000)、血气p H(r=-0.251,P=0.000)、血清Ca(r=-0.218,P=0.002)、低温治疗(r=0.403,P=0.000)、脑电背景活动(r=0.581,P=0.000)和临床癫痫发作症状(r=0.496,P=0.000)对HIE患儿脑电图痫样发作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5 min Apgar评分(95%CI:2.715~290.53,P=0.005)、脑电背景活动(95%CI:1.294~2.119,P=0.049)和临床癫痫发作症状(95%CI:12.836~522.668,P=0.000)与脑电图癫痫发作的风险有密切联系。结论 HIE患儿发生新生儿癫痫的主要高危因素包括5 min Apgar评分≤3分、未进行亚低温治疗、脑电背景活动异常和临床癫痫发作症状,故临床需早期识别合并这些高危因素的HIE患儿,并积极进行a EEG监测。  相似文献   

12.
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致残原因,癫痫是脑瘫常见并发症。脑瘫合并癫痫有可能使患儿运动障碍加重,同时给康复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为减少发生率对458例脑瘫患儿中合并癫痫的43例进行病因分析从脑瘫合并癫痫的发生率及所引起脑瘫高危因素和脑瘫类型的关系3方面入手,结果表明458例脑瘫患儿中合并癫痫的发生率是9.4%,合并癫痫患儿以痉挛型和混合型为主,单纯手足徐动型及共济失调型未见合并癫痫。合并癫痫的43例患儿有明确高危因素者占77%(33/43),其中以窒息、早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见,同时进行头颅CT或/和MRI检查28例异常者24例,其中18例有高危因素,这说明做好周产期保健工作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脑性瘫痪合并癫痫43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致残原因,癫痫是脑瘫常见并发症。脑瘫合并癫痫有可能使患儿运动障碍加重,同时给康复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为减少发生率对458例脑瘫患儿中合并癫痫的43例进行病因分析从脑瘫合并癫痫的发生率及所引起脑瘫高危因素和脑瘫类型的关系3方面入手,结果表明458例脑瘫患儿中合并癫痫的发生率是9.4%,合并癫痫患儿以痉挛型和混合型为主,单纯手足徐动型及共济失调型未见合并癫痫。合并癫痫的43例患儿有明确高危因素占77%(33/43),其中以窒息、早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见,同时进行头颅CT或/和MRI检查28例异常24例,其中18例有高危因素,这说明做好周产期保健工作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视频EEG剥夺睡眠诱发试验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4例临床诊断为癫痫及可疑癫痫病人施行视频脑电图剥夺睡眠(检查前禁睡20-36 h)诱发试验,分别记录剥夺睡眠后清醒状态(包括睁闭眼、过度换气等诱发试验)及剥夺睡眠后自然睡眠状态2-4 h的脑电图变化。结果134例病人中,73例诱发出癫痫样放电,其中64例根据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脑电图特征,结合有关病史及临床表现确诊为癫痫。7例病人癫痫的发作类型得到了修正。结论与常规脑电图比较,视频脑电图剥夺睡眠诱发试验不但能提高癫痫的诊断率,且对癫痫的分型亦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视频脑电图监测小儿发作性疾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在小儿发作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癫痫组166例,可疑癫痫组49例,应用美国PIVEEG400-C型视频脑电图仪进行3~4h的动态监测,包括至少1个清醒-睡眠周期,完成各种诱发试验。结果:癫痫组VEEG痫性放电124例(74.69%),监测到临床发作26例,其中癫痫发作20例,非癫痫发作6例;可疑癫痫组VEEG痫性放电13例(26.53%),监测到临床发作16例,其中癫痫发作3例,非癫痫发作13例。137例痫性放电的患儿中99例(72.26%)确定了发作类型。43例(31.39%)明确了癫痫综合征的诊断。结论:视频脑电图监测在鉴别癫痫发作性质、确定发作类型方面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436例脑瘫患儿的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的脑电图与脑瘫型别、瘫痪类型、脑瘫程度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国际 10 / 2 0导系统电极放置法 ,为 436例脑瘫患儿做脑电图检查和分析。结果 :脑瘫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为 72 .7% ,手足徐动型脑瘫的脑电图异常率较低 ,偏瘫组的脑电图异常率较高 ,重度脑瘫组的脑电图异常率较高 ,伴有癫痫发作、智力障碍、小头畸形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较高。结论 :脑瘫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与大脑损伤的部位和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22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脑电图和脑CT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脑电图和脑CT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4例脑瘫患儿进行脑电图和脑CT检查。结果224例脑瘫患儿脑电图异常率为47.77%,其中合并痫样放电占58.88%;脑CT异常率为79.46%,脑CT异常率显著高于脑电图(P<0.001)。不同瘫痪类型的脑电图和脑CT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电图与脑CT两者结合可为脑瘫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痉挛型脑瘫伴癫痫患儿的危险因素,以及行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后对癫痫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8年3月我院脑瘫中心收治行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的痉挛型脑瘫患儿332例,分为痉挛型脑瘫组(n=285)和痉挛型脑瘫伴癫痫组(n=47),收集患儿围产期资料、头部磁共振检查,24小时视频脑电图监测,寻找脑瘫伴癫痫患儿的危险因素及评估最常见癫痫发作类型。此外痉挛型脑瘫伴癫痫组按照患儿监护人意愿和脑瘫治疗团队建议分康复治疗+抗癫痫药物组(PT组) 23例、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抗癫痫药物组(SPR组) 24例,随访6月,按照恩格尔分级评定癫痫效果。测试患者术前,术后6月智力量表韦氏幼儿智力量表或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结果痉挛型脑瘫伴癫痫组与痉挛型脑瘫组在出生时低体重、新生儿惊厥和MRI检查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是最常见的发作类型(59. 6%); SPR组与PT组治疗6月后癫痫效果Engel分级及癫痫无发作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PR组智力评分高于PT组(P 0. 05)。结论出生时低体重、新生儿惊厥和磁共振提示脑发育不良发生痉挛性脑瘫伴癫痫的可能性更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对痉挛型脑瘫伴癫痫有治疗作用,有利于提高患儿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340例脑瘫患儿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脑电图与脑瘫型别、合并损伤及高危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10/20导系统电极放置法对340例脑瘫患儿行脑电图检查和分析。结果:340例患儿中脑电图异常率为81.5%,伴有智力低下和癫痫发作患儿脑电图异常率明显增高,分别为82.4%(P〈0.05)和96.6%(P〈0.05);高危因素中颅内出血、早产、出生低体重、颅内感染与脑电图异常发生有密切关系,但各高危因素对脑电图异常发生的影响均没达到显著差异。结论:脑瘫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且脑功能障碍越明显,脑电图异常率越高。  相似文献   

20.
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康复治疗原则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CP)合并癫痫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从1402例CP中筛查出140例癫痫进行CP类型、癫痫类型、MRI或CT、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分析,并进行康复治疗,方法包括抗癫痫药物、电刺激、针灸、封闭、脑蛋白水解物、功能训练、按摩、中药熏蒸、脑苷肌肽的应用等,观察患儿的疗效。结果本组合并EP的CP患儿以痉挛型为主,癫痫类型以婴儿痉挛、肌阵挛多见;98%MRI或CT异常,90%BAEP异常;抗癫痫药物治疗均有效;电刺激、针灸、封闭、脑蛋白水解物均能加重癫痫发作;功能训练、按摩、中药熏蒸、脑苷肌肽不会加重癫痫发作。结论小儿CP合并癫痫的康复治疗原则为及早、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避免电刺激、针灸、封闭、脑蛋白水解物等治疗,提倡功能训练、按摩、中药熏蒸、脑苷肌肽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