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建立简便的循环酶法,直接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方法 在Hitachi 7170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以循环酶法测定血浆Hey,采用两点速率法,主波长340nm,副波长405nm,温度37℃,两点线性校准。结果 本法线性范围1.5—50μmol/L;日内不精密度为2.2%-3.0%,日间不精密度为4.0%-5.9%;回收率为94.6%-102.5%。循环酶法(Y)和商品试剂盒(X)比较:Y=1.018X-0.895,决定系数(r^2)=0.945。结论 循环酶法简便、灵敏,试剂稳定,适用于血浆Hcy的常规和自动化分析。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等度洗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方法。[方法]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经Tris(2-Carboxyethyl)phosphate(17CEP)还原后,与7-Fluoro-benzo-2-oxa-1.3-diazole-4-sulohonate(SBD-F)衍生化,以胱氨为内标,C18反相色谱柱分离、等度洗脱,荧光检测器测定,以峰面积比进行定量。[结果]线性范围可达100μmol/L,最低检测限0.3μmol/L,批内不精密度1.2%-2.4%,批间不精密度1.4%-2.5%,平均回收率96.3-103%。[结论]本方法洗脱条件简单,准确性、特异性好,适用于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抑制剂丁硫氨酸亚砜胺(BSO)对肿瘤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DM细胞的诱导凋亡效应,及对P糖蛋白(P—gp)和mdr1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探讨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变化与As2O3作用效果的关系。方法As2O3(0.5、2.0、5.0μmol/L)单独及联合100μmol/LBSO作用于K562/ADM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检测K562/ADM细胞的增殖活性;膜联蛋白V/碘化丙锭(AnnexinV/PI)标记法观察K562/ADM细胞的凋亡效应;分光光度法检测K562/ADM细胞内GSH含量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gp水平变化;RT—PCR方法检测mdr1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K562/ADM细胞内的GSH含量为(81.13±3.91)mg/g蛋白,在BSO降低GSH含量后,临床剂量(0.5、2.0μmol/L)As2O3联合BSO(100μmol/L)24h内即可抑制K562/ADM细胞的增殖活性,诱导K562/ADM细胞发生凋亡,处理48h凋亡率分别为(59.29±6.01)%,(65.06±8.29)%;72h凋亡率分别为(82.15±9.28)%,(92.72±9.41)%;其诱导凋亡效果均明显强于单用As2O3,临床剂量和高剂量(5.0μmol/L)组。K562/ADM细胞P—gp表达阳性率为98.1%,mdr1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为1.85±0.13,临床剂量As2O3联合BSO处理48h,其抑制mdr1mRNA表达的作用效果以及处理72h对P—gP的抑制作用均明显强于单用高剂量As2O3组。结论 GSH的含量变化与As2O3的作用效果密切相关,As2O3联合BSO可有效诱导K562/ADM细胞发生凋亡,有效抑制P—gP及mdr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HPLC-UV法测定人血浆中罗红霉素的方法,并探讨罗红霉素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mool磷酸二氢铵=39:61(v/v),流速1mL/min;以卡马西平为内标,检测波长为210nm。血浆样品用正己烷(含5%的异丙醇)液-液萃取后经C18分离。结果罗红霉素在0.25~16.0mg/L线性关系良好,r=0.999,最低检测限为0.25mg/L。萃取回收率〉70%,方法回收率99.8%~110.5%,批内、批间精密度均〈15%。结论HPLC—UV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罗红霉素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OlympusAu600全自动生化仪上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评价Cys-C试剂盒性能指标。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EP系列文件,对Cys—C试剂盒性能指标作出评估。结果透射比浊法有较好的稳定性,本实验的检出限为0.11μg/mL;3种不同浓度的定值质控血清在准确度评估中相对偏差(Bias)均小于8%;3种不同浓度的临床患者混合血清及3种不同浓度的定值质控血清评估精密度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均小于5%;在线性范围评价中均未发现离群点,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7934+0.9932X,r=0.993。稀释变异P为0.42(P0.05=0.6841),P〈0.05,稀释变异可接受,线性失拟检查G=3.12(F0.05=3.29),G〈F0.05,线性良好;干扰试验以Bias〈8%为医学决定水平,间接胆红素浓度小于28.2μmol/L,直接胆红素浓度小于29.1μmol/L,血红蛋白浓度小于9.7g/L,乳糜浊度小于2583FTU,Cys—C相对偏差尚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Cvs—C试剂盒稳定性、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均符合临床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氟桂利嗪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2/08在西京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人脐静脉内皮株细胞培养,取第4—7代指数生长期细胞,接种到96孔板,24h细胞贴壁后换液,加入药物处理,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组及盐酸氟桂利嗪组3组,正常对照组,仅予空白RPMI-1640培养基培养24h;同型半胱氨酸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200μmol/L、500μmol/L.1000μ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培养24h;盐酸氟桂利嗪组:加入终浓度为10μmmol/L盐酸氟桂利嗪及终浓度分别为100μmol/L、200μmol/L、500μmol/L、1000μ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培养24h。以上每组各种浓度共8孔。用ELISA法检测各组不同培养条件下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的吸光度值(波长490nm)。 结果:同型半胱氨酸组中随着培养液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增加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吸光度值从(0.143&;#177;0.013)增至(0.175&;#177;0.00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从(0.112&;#177;0.008)增至(0.147&;#177;0.01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10μmmol/L的盐酸氟桂利嗪+100μmol/L同型半胱氨酸组与相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组相比吸光度值也减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0μmmol/L的盐酸氟桂利嗪+200μmol/L、500μmol/L、1000μmol/L同型半胱氨酸组的吸光度均低于相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盐酸氟桂利嗪明显抑制同型半胱氨酸所诱导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的表达。 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能够减少同型半胱氨酸引起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黏附分子的上调,可能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内标法测定血浆高半胱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内标法直接测定血浆中高半胱氨酸的方法。方法 高半胱氨酸被四氢硼酸钠还原后,以0.02mol/L醋酸盐缓冲液(含0.1mmol/LEDTA-Na2和0.1g/L辛基磺酸钠,pH4.0)为流动相,巯基丙酰甘氨酸为内标,经C18反相柱进行色谱分离,电化学检测电极电位为 800mV,内标法定量。结果 该法测定线性范围2~200μmol/L,最低检测限为0.5μmol/L,日内变异系数(CV)3.2%~3.4%,日间CV3.9%~4.9%,回收率98.7%-103.3%。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精确,适于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浆高半胱氨酸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两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方法Cys C分别采用Dade Behring(德灵)公司出品的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PENIA)和上海景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出品的透射免疫比浊法试剂盒进行测定,评价的方法学指标为精密度、线性范围、抗干扰性、相关及偏倚。结果Cys C浓度在0.6—5.0mg/L时,两家试剂总变异系数(CV)〈8%,检测线性范围为0.4—6mg/L。血红蛋白〈10g/L,胆红素〈300mg/L,维生素C〈5g/L对两家试剂检测干扰〈10%,在可接受范围内。甘油三酯(TG)≤20mmol/L时德灵试剂检测不受影响(干扰〈10%)。景源试剂TG≥15mmol/L时低值血浆干扰〉10%,高值血浆不受干扰。50份血样进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景源检测试剂盒与德灵的PENIA测定方法相关性良好(r=0.98,P〈0.01)。线性回归分析经Cusum检验显示两方法间偏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景源测定结果较德灵结果偏低,平均偏倚为-0.16。对同一份样本景源与德灵测定Cys C的最小至最大偏差范围为1.1%-23%,平均为5.1%。结论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抗干扰性、线性范围符合要求,但是系统问测定结果存在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及脑卒中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ey)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VD患者28例、脑卒中患者20例、对照组23例,均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Hachinski缺血指数(HIS)和Hamilton抑郁量表(HRSD)评定,并测定血浆Hey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血浆Hey在脑卒中组为(14.42±4.95)μmol/L,VD组为(16.03±6.07)μmol/L,均较正常组的(9.79±2.51)μmol/L显著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Hey水平与V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292,P=0.04)。结论血浆Hey水平在脑卒中患者及VD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与V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但Hey水平不能预测脑卒中患者以后是否会发展为痴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体检人群体内血清同型半胱氨(Hey)浓度水平和特点,分析讨论旨在引起对Hcy常规检测的重视。方法基于小分子捕获技术(SMT)的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的方法。结果341例人群血清Hcy浓度(μmol/L)43.25±19.23,71.26(243/341)的结果高于正常值5~15μmol/L水平,男性血清Hey浓度(μmol/L)48.97±20.52,女性Hcy浓度(μmoL/L)26.03±11.35,不同性别血清Hcy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的增加血清Hey浓度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是一个反映身体健康状况十分重要的指标,应像对待血压、血脂、血糖一样把它作为常规的预防筛选检测指标项目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