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面部外伤以鼻骨骨折最为常见,影像检查方法繁多。本文将探讨鼻骨骨折的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并逐一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普通平片与CT检查技术在鼻部外伤中的应用和对比,进一步加深理解16层螺旋CT检查的技术价值和临床重要性。方法38例鼻部外伤患者通过普通平片与16层螺旋CT作比较。结果38例中CT检出鼻骨单侧骨折31例,双侧骨折6例;同时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6例;鼻骨间缝分离4例,合并鼻中隔骨折13例;伴副鼻窦积液、骨壁骨折5例,及腭骨鼻前嵴骨折3例。而平片未显示者为7例,平片可疑骨折8例,最后确诊7例并排除2例,平片未发现,而CT检出并发症19例。16层螺旋CT比较平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40.82,P〈0.005)。结论鼻骨结构细小,单一的平片检查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16层螺旋检查极大地提高了检出率,减少了误诊和漏诊,同时有利于对并发症的观察,因此对临床的治疗和法律上纠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颌骨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的不同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125例不同类型的上、下颌骨骨折的常规X线、常规横断位CT扫描和CT三维重建技术的显示情况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对于下颌骨体部、角部和升支骨折,三种影像学都能很好的显示;对于髁状突和喙突骨折,CT三维重建技术优于常规X线和常规横断位CT扫描;常规X线显示上颌骨骨折较差,而常规横断位CT扫描和CT三维重建技术显示的准确性比较接近。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直观和立体的显示颌骨骨折线。结论:三种影像学检查各有优缺点,为提高骨折显示的准确率,根据骨折部位结合患者的经济条件,联合应用比较妥当。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278-2279
观察64层螺旋CT诊断鼻部外伤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鼻部外伤患者,对其伤后1周内的头部64层螺旋CT检查和鼻骨侧位DR检查资料进行分析。80例患者CT诊断结果显示鼻骨线性骨折39例,粉碎性骨折32例,正常9例,伴邻近周围部位骨折26例。DR检查结果显示骨折患者45例,疑似骨折15例,未见骨折20例,未发现邻近周围部位骨折。在诊断阳性率方面,CT检查显著高于DR检查(P0.05)。应用64层螺旋CT检查鼻部外伤患者显著提高骨折、骨折类型、骨折部位以及有无合并邻近周围部位骨折诊断正确率,可以将其当成检查鼻部外伤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的发展影像检查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影像检查方法。了解CT、MR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如何利用CT、MR成像特点及优势,选择最佳检查手段,为疾病的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命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有争议的外伤性骨折影像学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争议外伤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方法:62例有争议外伤性骨折均有X线检查,其中24例有CT检查,38例有MRI检查。结果:CTI检查共显示骨折94处,X线平片漏诊32处。其中CT诊断骨折8处,MRI诊断骨折共24处(半月板骨折共10处)。结论:X线平片虽为争议外伤性骨折的基本检查方法,但仍易漏诊,而CT及MRI可为有争议外伤性骨折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鼻骨的影像学诊断(附20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骨的形态较为特殊 ,由左、右两块对称骨片组成。一般情况下 ,鼻骨骨折通过X线平片就可作出判断[1~ 3] 。然而 ,对于有变异的鼻骨 ,单纯用X线平片检查诊断较为困难 ,需借助CT检查[4 ] 。笔者收集我院 2 0 5例鼻部外伤受检者资料 ,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6年~ 1999年对 2 0 5例鼻部外伤者进行照片检查 ,其中男 12 4例 ,占 6 0 4% ,女 81例 ,占 39 6 %。1 2 设备与方法 :①使用岛津电容MC12 5L— 30移动式X线机 ,北京快速感兰光增感屏 ,“5× 7”普通胶片 ,横放 1/ 2备用。投照鼻部左、右两侧侧位片。②利用…  相似文献   

8.
隐匿型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胸部X线及CT检查是诊断肺癌的主要手段,但少数肺癌隐匿于纵隔、心影、肺门、锁骨、横膈重叠处.常规胸部X线正侧位片上仅可部分发现,容易漏诊,但CT检查一般都能发现.作者收集了60例隐匿型肺癌的常规胸部X线正侧位及CT平扫 增强扫描检查,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鹏生 《临床医学》2001,21(7):32-3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和腰椎X线平片检查即可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但随着CT和MRI等影像设备的普及,对诊断的水平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和提高。为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本文对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一回顾性总结,并就其影像学诊断问题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9例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21~69岁,平均39岁;39例中农民21例,工人12例,其他6例。临床表现:腰痛39例,下肢放射痛35  相似文献   

10.
肖波 《新医学》2002,33(5):269-270
1引言 帕金森病是一种发生在中老年期常见的中枢系统变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黑质神经元死亡,其致密部合成多巴胺减少,从而使纹状体中乙酰胆碱与多巴胺的功能失去平衡所致.  相似文献   

11.
鼻腔恶性淋巴瘤CT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鼻腔恶性淋巴瘤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恶性淋巴瘤CT和临床资料。结果:主要CT表现为:①起自一侧鼻前庭或鼻腔前部,范围广;累及单或双侧鼻腔;②骨质破坏轻微局限,主要发生于鼻中隔中下部、上颌窦内壁上份和中下鼻甲等处。③病变同侧副鼻窦易同时累及,以上颌窦最明显,表现为均匀软组织或沿壁生长而中央残留气腔。④易向邻近结构蔓延,包括对侧鼻腔、鼻翼、面部、咽旁及上颌窦后脂肪间隙等。结论:CT扫描能提示诊断,并显示鼻腔恶性淋巴瘤侵犯范围及程度。  相似文献   

12.
限局性机化性肺炎影像学诊断的探讨(附2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限局性机化性肺炎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病理组织学证实为限局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CT资料。结果:29例中27例(93%)病灶邻近胸膜(包括纵隔胸膜),病灶大小在2-4cm之间,中心层面呈圆形或类圆形13例(45%),不规则形16例(55%);边缘显示毛刺18例(62%);纵隔窗上边缘或大部分边缘呈向心性弓形凹陷,且相邻边缘交界处呈尖角状突起20例(69%);邻近肺野下不程度的渗出性病变12例(41%);可见支气管血管束聚拢炎某些特征,大部分病例可作出诊断,部分病例可行CT导引下穿刺活检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3.
骨肉瘤的临床与影像学诊断(附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骨肉瘤的影像学特征,探讨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991年至2001年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36例骨肉瘤,回顾性地分析了其X线和CT图像。结果:36例骨肉瘤的特点为:广泛性骨质破坏和/或增生、骨膜反应、肿瘤骨和软组织肿块。术前影像学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传统X线,尤其CR数字成像对骨肉瘤的综合诊断最佳,CT扫描在判定肿瘤的范围方面占有一定优势,若两者有机结合应用,将会大大提高对骨肉瘤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全身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目的 通过对 3 0例病人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行血管造影检查的前瞻性研究 ,旨在提高MSCT(multi slicespiralCT)成像技术在血管造影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先对 3 0例病人应用MSCT行轴位螺旋扫描 ,应用MSCT成像技术(MIP、SSD、4 D及CTVE)将获得的轴位图像利用SGI工作站进行后处理。结果 所有病人中主动脉夹层 3例、主动脉瘤 2例 ,所有重建的大血管均能清晰的显示其主干及其 2 ,3甚至 4级分支。结论 MSCT成像技术在全身血管造影检查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ARS胸部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首批确诊的3例散发SARS病例胸部影像学表现.结果 3例SARS病例影像学表现均为磨玻璃状密度病变与肺实变影像并存,双肺多叶多段受累,病灶出现早进展迅速.结论 2004年首批SARS确诊病例的影像学表现及动态变化,符合2003年SARS胸部影像学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小儿肝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 ,比较CT、MRI诊断准确性。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母细胞瘤3 0例 ,分别行CT/MRI检查。CT检查平扫 /增强为 3 0 /12例 ,MRI检查 2 0例。结果 肝母细胞瘤的定位准确率 ,CT检查为 97% ,MRI检查为 10 0 %。定性准确率 ,CT检查为 93 % ,2例术前定性误诊 ,MRI检查为 95 % ,1例术前定性误诊。比较两种检查方法 ,CT与MRI对肿瘤均能明确作出定性诊断 ,两者之间无差异 (P >0 .0 5 )。但MR由于多轴位成像 ,显示毗邻关系清晰 ,定位诊断准确 ,优于CT。结论 CT与MRI相结合 ,能更全面提供临床诊疗信息 ,有利于鉴别诊断 ,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中央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对中央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CT仿真内镜(CTVB)和表面遮盖法重建(SSD)检查,并与手术、FOB所见及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CTVB主要是观察中央型肺癌腔内肿块、局限性隆起、管腔狭窄及管壁增厚等形态改变,结合多平面重建(MPR)能观察肿瘤的位置、范围及邻近组织侵犯的情况,SSD显示气管、支气管树的整体形态以及管腔的外部特征,它们互为补充。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有助于中央型肺癌术前诊断分期、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治疗后疗效判断及术后残端肿瘤的复发临控提供客观依据,是有创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有效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脑AVM的影像学表现,探讨不同成像手段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报告14例经DSA或临床确诊的AVM,行CT、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结果:5例CT提示AVM,MRI不能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MRA可显示AVM的供血动脉,部分显示引流静脉,有利于观察病变的内部细节。结论:MRA是一种无创性血管显像技术,对于制订AVM的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具有指导意义,优于CT及MRI。  相似文献   

19.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5例肺硬化性血管瘤X线胸片及其中 3例CT扫描检查的表现 ,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5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为肺周围型孤立性圆形、类圆形肿块或结节影 ,密度均匀 ,边缘清楚 ,无深分叶征、血管切迹征 ,大小约 3 .0cm ,CT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影像检查可提示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 ,CT增强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16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表皮样囊肿。男11例,女5例,年龄29-56岁,平均年龄45岁;行CT平扫与增强检查4例,行MRI平扫与增强检查6例,同时行CT与MRI检查6例。结果:肿瘤发生于桥小脑角区5例,鞍上区4例,鞍旁区3例,四脑室2例,小脑蚓部和小脑延髓池各1例。CT平扫肿瘤呈脑脊液样低密度,大多形态不规则,少数呈圆形、卵圆形,均有不同程度占位效应,增强后均无强化。MRI检查,大多数类似脑脊液样信号,T1WI呈现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少数在T1WI上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结论:CT与MRI诊断表皮样囊肿均有重要价值,MRI显示表皮样囊肿优于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