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姚民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6):1239-124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asymptomaticmyocardialischemi a)是指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客观证据,但临床上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又称无痛性心肌缺血(painlessmyocardialischemia)或隐匿性心肌缺血(si lentmyocardialischemia,SMI)。早在1961年Holter采用动态心电图观察到,心绞痛患者无症状时亦可出现与心绞痛发作时完全相同的心电图ST段改变。1979年,Cohn将这种情况正式命名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研究证实,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心绞痛发作一样,可引起室壁运动异常和心脏功能改变,心肌电活动和心肌代谢异常,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心肌…  相似文献   

2.
<正> 一、定义和诊断方法无痛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 mia,SMI)是指存在暂时性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如心电图典型的缺血性ST变化,核医学或超声检查所示的灌注缺损及/或室壁运动异常而无临床心绞痛症状。近来应用~(201)铊~(82)铷和体外正电子检测装置(Positron-detecting devices)发现SMI时局部的心肌缺血变化与心绞痛发作时心肌缺血之表现相一致。Frishman认为SMI命名不够严谨,他主张痛疼不典型的心肌缺血,如以腹痛、肩痛或背痛为表现的心肌梗塞亦属此之列。 SMI的诊断方法主要有:①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和对于已知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  相似文献   

3.
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系指具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缺乏胸痛及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临床上又称隐性心肌缺血。在未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SMI远较心绞痛多见,它与冠心病的预后与猝死有着因果关系。动态心电图(DCG)是临床上检测SMI重要方法之一,对评估SMI的预后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价值及发生规律。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分析218例冠心病患者发作心肌缺血情况并根据其是否伴有心绞痛,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组和有症状性心肌缺组。结果检出单纯SMI例数占冠心病心肌缺血例数的76%,SMI发作次数占心肌缺血次数的73%,高峰在06:00-12:00,00:00-06:00较少。结论 SMI是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常见表现形式,SMI昼间发生率比夜间高,动态心电图可明显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有助于早期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经动态心电图检测有心肌缺血改变的773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发病率及SMI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心功能不全的关系。  资料和方法 全部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及我国冠心病诊断标准。住院期间均经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均于发病两周进行监测。按冠心病类型分成两组:1心绞痛组619例,男性369例,女性250例,年龄<60岁229例,≥60岁390例,平均年龄为60.4±11.2岁。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25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  相似文献   

6.
(四)动态心电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评价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无痛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简称SMI),指具有心肌缺血客观证据,而无心绞痛或其相关症状。它与有症状缺血两者共同组成了心肌缺血总负荷。临床约有半数的冠心病患者可发生SMI。在无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SMI发作远较心绞痛多见。因此,SMI值得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7.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如心电图典型的缺血性S—T段变化,核医学超声心动图检查所示的灌注缺损及室壁运动异常而患者无临床心绞痛等症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同时普遍存在于不同类型的冠心病中,由于没有症状故易被人们忽视,然而它却可以导致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等,因而严重影响着冠心病患者的预后。下面将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分型,发病机制及诊断方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冠心病患者除有胸痛发作外,还有无症状性缺血发作。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发生率很高,据统计,英国约有4~5百万这类患者;国内目前尚缺乏具体统计资料,但一般认为也不少见。SMI发作表现隐匿,易被临床忽视,病程中较易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等心脏意外,因而受到临床重视。一、SMI及分型 SMI是指心肌灌注、功能和电活动的一种可逆性紊乱,引起心电图上ST段下移,而不伴有各种类型心绞痛,冠脉造影或病理检查有明显的冠脉狭窄。了解SMI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理,对发现病人及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Cohn将SMI分为三型。Ⅰ型:完全无自觉症状,但有心肌缺血证据,此型在健康中年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临床上把具有心肌缺血的证据(经心电图、心脏超声、核素心肌灌注扫描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核实),而患者并无临床症状(如:胸闷、气短、心绞痛等)的一组综合征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它是冠心病临床表现的一种形式.由于以往缺少此方面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较少受到心血管专家及患者本人的重视,随着动态心电图(DCG)及心率变异性(HRV)等检查的广泛应用,SMI的检出率逐渐增高,其危险性及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就其发病机制、发作规律、临床意义、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老年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规心电图或运动心电图显示异常缺血改变,并排除主动脉狭窄或关闭不全、心肌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无自觉神经症状者,可诊断为隐匿型冠心病,亦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 [1] 。在SMI者中以老年人居多[2 ] 。本文对12 0例冠心病患者行2 4h动态心电图(DC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 ,SMI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 ,如典型的缺血性心电图、ST段改变、核素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有灌注缺损及 或室壁运动异常 ,而患者无心绞痛或心绞痛等同症状。SMI是冠心病的一种特  相似文献   

12.
7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l)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对74例冠心病患者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DCG)。按临床特征分为3组:Ⅰ组:单纯SMI;Ⅱ组:心绞痛患者伴有SMI;Ⅲ组:心肌梗死后有SMI发作。结果共检出心肌缺血634阵次,SMI的发生显著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占90.22%。发作高峰在上午6~12点,Ⅰ Ⅱ Ⅲ组的SMI发作次数、持续时间、ST段压低幅度依次增加,心肌缺血幅度与病情呈正相关,而与心率变异性(HRV)呈负相关。00—06点最少.但夜间缺血持续时间及ST段压低幅度明显重于自昼。结论SMI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应和有症状心肌缺血同样给予足够重视。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受损程度随着心肌缺血程度而加重。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讨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定义、机理和预后意义,以及治疗目的.SMI的定义和证据SMI是指解剖上有明显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虽无临床症状但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肌氧需和氧供不平衡的证据有:冠状动脉造影见阻塞性病变,负荷试验心电图改  相似文献   

14.
在无冠心病临床证据的高血压患者中也常有一过性心肌缺血发生[1],此种缺血发生时无任何临床症状,这种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亦称静息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显著影响着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同样可引起猝死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2,3].  相似文献   

15.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是指因冠状动脉病变所致而不伴有胸痛的心肌供血不足。通常只表现为心电图的变化,且心电图改变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近年来由于动态心电图和冠脉造影临床应用和对SMI与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相关性的研究,SMI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 分 型 根据有无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塞病史,Cohn将SMI分为三型。Ⅰ型:完全无症状者。有SMI发作,但无症状,亦无心肌梗塞或心绞痛史。Ⅱ型: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16.
动态心电图监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检出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33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情况和Holter资料。结果:(1)常规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106例(31.55%),Holter检出心肌缺血220例(65.48%);SMI发生率为69.09%,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为30.91%;(2)SMI发作有明显生物节律,以清晨6-12时发作频率最高;(3)SMI发作时心率减慢的比例明显低于有症状心肌缺血的(P<0.005);(4)SMI的心律失常检出率为93.4%。结论:Holter可早期发现老年人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发现,除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外,还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存在。SMI患者比有症状者预后更差、猝死发生率更高。因此,SMI的临床意义更大。现将我院一组冠心病患者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临床发现,部分病人心电图表现为典型心肌梗塞,但从未有胸痛病史;心电图负荷试验出现明显心肌缺血表现时,多无心绞痛。还有些心绞痛病人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发现有一过性心肌缺血多次发作,但却不伴心绞痛症状。因此,学者们将上述现象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简称SMI)。现将近年来国外对SMI及其有关认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动态心电图中检出的心肌缺血改变,在临床上同时出现胸痛、胸闷等与心肌缺血相关的症状时谓症状性心肌缺血,反之则谓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SMI是患者确有临床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据,而缺乏与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的一种隐袭性的心肌缺血状态,但却可能是某些急性心肌梗死(AMI)、致命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急性左心衰的先兆.作者对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做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如何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冠心病病人进行早诊断及有效防治。方法 对126例冠心病病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据ST段压低情况及其同临床症状、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心率变化及日常活动的关系做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126例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者79例,其中单纯性无症状性心肌缺血53例,无症状缺血型ST段压低发生次数是有症状的4.2倍。结论 并非每一位冠心病病人都有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有一部分病人心电图表现为心肌缺血,但无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