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脑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在临床上的表现及转归。方法用头颅CT观察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脑组织变化,并观察高压氧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轻、中度一氧化碳中毒不造成或轻微造成脑组织损伤,为可逆性,治疗后可完全恢复;重度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损伤,治疗后有部分病人留有后遗症,约占35.5%。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易造成脑组织损伤,中毒越深,越容易留有后遗症,高压氧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王芸 《中原医刊》2005,32(17):74-74
鼠药中毒是小儿急性中毒中常见的中毒类型。中毒后易发生惊厥,昏迷等症状,造成脑组织严重损害,易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我院于2000年12月~2003年12月利用脑活素、高压氧联合治疗25例鼠药中毒后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患儿,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健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8):871-873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继发脑梗死诊治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继发脑梗死的患者,入院后给予吸氧、高压氧治疗,同时按缺血性脑血管病给予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抗凝、抗自由基以及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防治脑水肿,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结果治愈12例,6例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死亡2例。结论入院后及时进行针对脑水肿的脱水治疗以及高压氧疗至关重要,脑CT、MRI动态观察,是早期发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张福苓 《吉林医学》2011,(4):781-781
<正>一氧化碳中毒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发病急、来势凶猛,若不及时进行高压氧治疗多数患者将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症患者甚至会危及生命。2008年11月~2009年4月我科收治的133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均行高压氧治疗与护理,收到了独特的治疗效果,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的临床转归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2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与结论:急性一氧化碳迟发脑病发病后疗程长,愈后均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在急性期应进行彻底治疗,假愈期应客观观察病情,一但异常应及时就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进行精心护理。结果:有3例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25例痊愈出院。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要进行精心、正确的护理,成功率会很高。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碳中毒是临床常见急症。特别是北方冬季多发,多由于炉火取暖、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引起。常规治疗方法效果差,后遗症发生率高;而常规治疗加高压氧治疗,病人的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本文就该院近年来治疗的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人作回顾性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探讨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对58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58例病人经高压吸氧等方法治疗,同时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95%病人治愈出院,半年后随访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及早做出一氧化碳中毒的正确诊断,立即进行抢救,高压氧治疗,做好各项护理及出院健康宣教和自我防护工作,可促进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共收治急性及其后遗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0例,经高压氧治疗结果表明,中毒24h内的 轻、中并患者治愈率100%;重度患者总有效率为100%,后遗症患者总有效率达80%。提示一氧化碳中毒经高压氧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均可康复,特别是未见后遗症,且治疗越早越好。提醒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以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63例院前急救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秋冬季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多为生活中因煤气灶、煤气淋浴器等一氧化碳意外泄漏或煤炉燃烧不全、通气不良所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院前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如不及时救治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现将63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武陟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心肌损伤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2人)和观察组(30人)。对照组为发现中毒到入院12 h后接受高压氧治疗,观察组为发现中毒到入院6 h内接受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压力为0.2 MPa,加压30 min,持续吸氧1 h,减压30 min后出舱,1次/d,每疗程15次;两组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相同。比较高压氧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结果高压氧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肌钙蛋白Ⅰ水平均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心肌损伤有保护性作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早期接受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12.
岳嵘  赵文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2):23-23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2008年收治的8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均给高压氧治疗。结果:高压氧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有效率达100%。结论: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有显著疗效.轻度病人症状消失,促进昏迷清醒,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方法:对12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用高压氧联合纳洛酮及内科治疗者为治疗组;采用高压氧加内科治疗的117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的GCS评分、治愈率、死亡率及后遗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6h后两组Glascow评分(GCS)、治愈率、死亡率等进行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广泛深度烧伤是一种复合因素造成的机体严重损伤,常常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单是广泛深度烧伤或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续发症的死亡率都很高或留有后遗症,二者合并至今未见救治成功的报道。现报告我院治愈1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舱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脑电图异常分析。方法:选取在2014年2月-2015年3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0例,观察入院后实施监测、脑电图分析,临床进行高压氧舱治疗。结果:20例患者中经脑电图时时监测、高压氧舱治疗,14例患者临床大脑波形正常,神智恢复清醒,4例患者重度昏迷,2例患者因中毒合并症死亡。结论:临床一氧化碳中毒,主要是碳氧血红蛋白浓度过高导致脑组织迅速缺氧,通过脑电图监测可以时时观察到患者在不同时期的脑波变化,同时在一氧化碳中毒出现的合并症所导致的脑电图异常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3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能显著改善脑细胞功能,避免患者留下后遗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一氧化碳(ACOP)中毒并自发性纵隔气肿(SPM)病人临床比较少见,如不及时识别很容易造成误诊,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初就诊患者均首选高压氧治疗,而纵隔气肿为高压氧禁忌,且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自发性纵隔气肿高压氧治疗很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应早期识别。本文就我院2000年~2007年收治的9例ACOP并纵隔气肿患者临床资料作如下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脏方面造成的损害及高压氧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结果:心电图分析显示,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独特。  相似文献   

19.
柴麦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440-244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北方冬季用煤取暖地区的常见病。一氧化碳中毒后一般经及时高压氧加常规治疗即可痊愈,但也有部分患者因治疗不及时或过早停止治疗,特别是停止高压氧治疗而出现迟发性脑病,又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过程中一个特征性表现是出现假愈期,这一时期最短者可为1d,甚至数小时,  相似文献   

20.
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3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 治疗组为高压氧联合纳洛酮对33例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为高压氧对32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3天时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后遗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高压氧和纳洛酮联合应用,对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具有苏醒早、提高治愈率、降低后遗症及病死率等优点,强调纳洛酮要早期足量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