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28例行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同期开展的27例行PSE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行对比分析.结果 行开腹脾切除术治疗组28例均痊愈.行PSE治疗组27例中,26例顺利完成选择性出血血管栓塞,其中1次栓塞成功25例,再次栓塞成功1例,无继发出血及开腹手术病例;1例栓塞过程中发现脾动脉主干受损,行脾动脉主干栓塞控制出血后立即中转开腹行手术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PSE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有效、微创的方法,且保留了脾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脾动脉栓塞术(splenic artetial embolization,SAE)对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采用SeIdiniger法行脾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共28例.结果 所有患者出血立即停止,其中4例行2次栓塞.28例均有脾区疼痛.22例发热.脾动脉栓塞5天后血小板、白细胞上升近1倍,7天后恢复至正常范围.28例随访6~36个月.查免疫球蛋白、CT等结果满意,未有再出血及暴发性感染(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OPSI)发生.结论 脾动脉栓塞不但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而且能使患者避免手术切脾,又能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可在非手术治疗失败时选用,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CT诊断外伤性脾破裂的价值及行部分性脾栓塞术(PSE)后不同时期脾脏的CT表现特点。方法收集30例CT诊断为外伤性脾破裂且接受PSE术的患者资料,并于术后第7天(28例)、第14天(25例)、第30天(30例)、第60天(26例)、第90天(22例)行CT复查。结果术前CT显示:完全性脾破裂15例次,包膜下血肿12例次,脾内血肿10例次,脾单一撕裂伤2例,脾挫伤1例。术后CT随访显示:术后第7天脾脏体积增大,栓塞区密度减低,与被栓塞动脉的供血范围一致;术后14天栓塞区密度进一步减低,与周围正常脾实质分界清晰;术后30天脾脏体积缩小,外形欠规则,可呈波浪状;术后60~90天脾脏进一步缩小,轮廓呈分叶状,脾实质密度趋于均一。结论CT能明确诊断脾外伤(包括分型及分级),可同时发现扫描范围的合并伤,可以作为脾破裂PSE术后的疗效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保脾治疗外伤性脾破裂42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行保脾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11月至2010年10月对4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行保脾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中,非手术治疗31例,11例行保留脾手术,其中单纯脾动脉结扎4例,脾部分切除6例,行介入栓塞脾动脉止血保留脾脏1例,无相应并发症.结论 外伤性脾破裂行保脾治疗,很...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Ⅲ、Ⅳ级外伤性脾破裂达到原位保脾成功,方法:对1986年7月-2000年7月间的Ⅲ、Ⅳ级外伤性脾破裂149例,分别采用脾动脉结扎加不规则脾切除术治疗87例为治疗组;脾切、自脾移植术62例为对照组,从其术后监测周围血象,免疫球蛋白,补体,B超,彩超,CT查残留脾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加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100%,无并发症,术后3个月脾功能均恢复正常,脾脏原位出现代偿性增生。而对照组治愈率96.7%,死亡2例(死于脑挫伤),有并发症2例(肠梗阻1例,假性囊肿1例),术后1年脾功能恢复正常,血流变提示血粘稠度仍高于正常。结论:原位保脾术脾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Ⅲ、Ⅳ级外伤性脾破裂,应首选脾动脉结扎加不规则脾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脾破裂保留脾脏手术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行保脾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外伤性脾破裂分别施行单纯修补6例,脾部分切除术8例.薇乔网脾脏包裹术18例、自体脾片腹膜后移植术16例等保脾手术治疗。结果48例均顺利完成了保脾手术。单纯缝合修补术后1例出现脾血肿,经非手术治疗治愈。薇乔网包脾术后2例再次出现大出血,行再次手术切除脾脏。本组病例均康复出院,出院前全组46病例复查B超保留脾脏存活良好。术后对保脾成功的46例随访3月~5年(平均2.5年)。粘连性肠梗阻、腹腔感染及全身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薇乔网包脾者术后6个月复查B超示:脾脏形态完整,密度均匀,网片纹理完全消失。自体脾移植者B超、CT扫描证实:6个月移植脾整体形态显像清晰,脾片有增大及生长情况。结论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症,手术技术处理恰当仔细,部分脾脏损伤可行保脾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既能控制伤脾出血、保留脾脏,又能保证脾脏生理功能的手术方式。方法对72例外伤性脾破裂采用脾动脉结扎及大网膜填塞脾破裂口缝合修补治疗。结果保脾组均获得成功,术后均未出现再出血,其中42例经1~5年随访,B超、CT扫描脾解剖形态未见异常。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满意,是较理想的保脾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7年8月63例外伤性脾破裂行LS术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先结扎脾动脉,再用圈套器套扎脾蒂切除脾脏48例,采用二级脾蒂离断法逐根结扎切断进入脾脏血管切除脾脏15例。结果 60例顺利完成LS术,3例因脾脏出血或粘连严重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170 min,平均120 min,术中出血量100~800 m L,平均400 m L。术后无大出血、胰漏、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外伤性脾破裂行LS术采用先结扎脾动脉,再用圈套器套扎脾蒂切除脾脏或二级脾蒂离断法逐根结扎切断进入脾脏血管切除脾脏是安全和可行的,效果满意,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9.
保脾治疗(手术和非手术)对于保留脾破裂患者的脾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脾动脉栓塞是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中一种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能够提高保脾治疗的成功率。1997年1月-2009年2月笔者对119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行脾动脉栓塞治疗,76例保脾成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脾脏免疫学进展及脾脏解剖学的研究为保脾手术提供了必要性及可行性。我院4年间共收治外伤性单纯脾破裂32例,术中常规自体回输血行手术保脾治疗,患者预后良好,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全脾切除术;手术保脾治疗外伤性单纯脾破裂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脾脏是机体重要的造血和免疫器官,这就要求外科医生应尽最大努力行保脾手术治疗,以下就我院4年间治疗外伤性单纯脾破裂保脾手术的治疗体会做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11.
脾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脾动脉抑肽酶灌注、明胶海绵栓塞对外伤性脾破裂的止血效果,及灌注栓塞后病人血液流变学和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先进行脾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并进行Gall分级,然后用抑肽酶50万U行脾动脉灌注及明胶海绵栓塞脾动脉主干或出血区脾动脉分支。术后1、3、6、12个月分别测定病人血液流变学,RBC、PLT、淋巴细胞计数,C3、C4、免疫球蛋白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36例脾破裂病人35例止血效果确切,保脾成功。1例因脾动脉扭曲插管失败而行开腹手术治疗。35例病人术后1、3、6、12个月测定血RBC、PLT、淋巴细胞计数,血液流变学,C3、C4,IgG、IgM,CD3、CD4、CD8,结果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用抑肽酶行脾动脉灌注、明胶海绵栓塞是治疗脾破裂Gall 分级I-Ⅲ级可靠而有效的方法;术后病人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2.
脾动脉栓塞治疗包膜下脾破裂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贵阳  陆国强 《腹部外科》1997,10(6):277-277
1990年5月~1996年5月,我们对12例包膜下脾破裂患者,采用经脾动脉推注明胶海绵栓塞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0例,女2例;年龄20~48岁。均为闭合伤。其中坠落伤3例,车祸4例,跌伤1例,斗殴2例,石块击伤2例。入院时间在伤后1~15h。全组均经B型超声或CT确诊。无腹腔内其它脏器损伤。二、治疗方法:采用S山nger法,将Cor山s-LH导管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脾动脉。经脾动脉造影证实为包膜下脾破裂后,将明胶海绵(ZmmX10mm大小)揉成圆柱状,用注射器经导管注入脾动脉栓塞。边栓塞边行牌动脉造影,直至破裂…  相似文献   

13.
脾动脉结扎加脾部分切除治疗外伤性脾破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应用脾动脉结扎加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本院近8年间收治的64例接受脾动脉结扎加脾部分切除治疗的脾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和适应证.结果 术中双重结扎脾动脉,然后根据脾脏损伤的情况决定保留脾脏的部位,保证残脾不少于原脾体积的30%.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者16例(25.0%),其中发热8例,脾窝积液1例,肠梗阻2例,左侧胸腔积液3例,切口感染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治愈.结论 对部分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治疗选择脾动脉结扎加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脾动脉栓塞术是近年来开展的用于相关血液病治疗的一种新方法 ,我院1 992年至今已做 96例 ,大多数获得满意的近、远期疗效。其中 4例术后出现巨脾、脾破裂的严重并发症而行外科手术治疗。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例患者中 ,男 3例 ,女 1例 ;年龄2 0~ 45岁 ,平均年龄 35 .5岁。 3例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例为“E van’s综合症”。 4例均存在脾大、脾功能亢进倾向 ,在血液科行“脾动脉栓塞术”。术后一段时间内出现脾脏进行性增大 ,形成巨大脾 ,其中 2例分别于脾栓塞术后第 2 0、2 5d发生脾破裂 ,均行急诊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侧支血管造影在脾破裂出血脾动脉栓塞中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52例脾破裂出血行脾动脉栓塞术的临床资料,术中同时行胃左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动脉、膈肌动脉等周围血管造影,观察有无侧支血管开放,并栓塞侧支供血动脉.结果 52例中9例(17.3%)侧支血管开放参与脾脏供血.术后脾脏出血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脾动脉介入栓塞术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5—2020-05间确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脾切除组和脾动脉栓塞组,各36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术后白细胞、血小板含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均较术前升高,其中脾动脉栓塞组的上升幅度大于脾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动脉栓塞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脾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不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外伤性脾破裂的不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7-01-2019-10间睢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外伤性脾脏破裂患者。均依据患者的病情及脾破裂的分级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非手术治疗6例中,4例成功,1例因发现继续出血、1例因发现有肠破裂,均立即实施手术。62例(含2例非手术治疗中转手术患者)行手术的患者均获成功。其中单纯缝合修补14例,脾动脉结扎及脾部分切除术9例,脾脏切除术及脾片移植术39例。术后随访1 a,其间均未发生延迟性脾破裂、肺部感染、血栓栓塞性病变及凶险性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应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依据脾破裂的分级,制订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颜家长  谢永龙 《消化外科》2004,3(4):236-236,249
脾是人体最重要的免疫性器官之一。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既要有效止血,又要保住脾,为此,众多同仁,进行多种术式改进。近年来,我们在实施脾动脉结扎或脾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过程中,采用脾动静脉联合结扎保脾术,扩大了保脾的手术适应证,又达到了良好的止血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选择性睥动脉栓塞术与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6年我院进行的23例选择性脾动脉栓塞和32例非手术治疗睥破裂的患者。结果:选择性脾动脉栓塞组无输血,非手术组1例输血。选择性脾动脉栓塞组2例并发左侧胸腔积液,1例并发左下肺感染;非手术组1例出现并发脾周脓肿(P=0.298)。非手术组保脾成功率为81.3%(26/32)。选择性脾动脉栓塞组成功率为100%(23/23,P=0.035)。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选择性脾动脉栓塞组平均住院(7.9±2.1)d,非手术组平均住院(11.9±4.6)d,P=0.045。结论:脾Ⅰ、Ⅱ级损伤适宜保脾治疗,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比非手术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脾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脾破裂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传统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脾脏。近年来,随着脾脏功能研究的深入,各种保脾方法应运而生。我院1990年3月至1995年5月采用脾动脉栓塞止血保脾2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6例,女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