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3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抑郁症患者视觉P300的影响. 方法: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40名.正常对照只行视觉P300检测,抑郁症组在MECT前后行视觉P300检测及HAMD评分;两组间进行P300指标比较及对抑郁症组MECT前后视觉P300与HAMD评分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抑郁症组N2、P3潜伏期延长(t=3.36,8.38;P<0.01),P3波幅降低(t=2.68,P<0.01);治疗后抑郁症组N2、P3潜伏期较治疗前显著缩短(=2.01,2.98;P <0.01).相关分析显示,HAMD评分与N2、P3潜伏期治疗前(r=0.89,0.88)和治疗后(r=0.85,0.80)均呈高度正相关(P均<0.01);与N2、P3波幅治疗前(r=-0.13,-0.16)和治疗后(r=-0.18,-0.23)呈微弱负相关(P均>0.05). 结论:MECT可改善首发抑郁症患者视觉P300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照抑郁症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点。方法对69例抑郁症患者(DD组),69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SD组)以及70例健康对照患者(HC组)进行对照研究,记录中央点(Cz电极)N1、P2、N2、P3成分。结果三组之间N1、P2、N2、P3的潜伏期,P3波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D组N1、P2、N2、P3潜伏期延长较H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P3波幅减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DD组较HC组N2、P3潜伏期延长,P3波幅减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D组N1、P2、N2、P3潜伏期延长较DD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P3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7)。结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认知受损程度较抑郁症明显,P300可以对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探讨MECT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美国脑诱发电位仪,对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0名正常者在MECT治疗前后进行P300检测,观察MECT治疗前后P300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患者组P300中的靶刺激N2和P3潜伏期延迟(P〈0.01),靶刺激P3波幅降低(P〈0.05)。患者组经过MECT治疗后P300靶刺激N2和P3潜伏期均有所缩短(P〈0.05),靶刺激P3波幅升高(P〈0.01)。结论: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后P300有显著变化,MECT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P300的影响。方法:对31例精神疾病患者分为单纯MECT组及MECT合并精神药物治疗组,在MECT前后进行P300检测。结果:17例单纯MECT组治疗后P3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P2波幅显著升高(P<0.05);14例MECT合并低剂量精神药物组治疗后靶刺激N1、P2、N2、P3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均<0.05),P3波幅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在治疗前P300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但治疗后合并用药组N2、P3潜伏期缩短,P3波幅升高,较单纯MECT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MECT对P300有一定改善,可能表示对认知功能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男性首发抑郁症和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征及差异。方法:入组首次发作且未经治疗的男性抑郁症患者50例(抑郁症组)、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精神分裂症组)与健康对照者45名(对照组)。使用听觉Oddball诱发模式测量P300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抑郁症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估精神分裂症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与精神分裂症组的P300电位均表现为N2、P3潜伏期延长(P0.01),P3波幅减低(P0.01),但两病例组间N2、P3潜伏期及P3波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HAMD评分、精神分裂症组BPRS评分与P300各项指标均无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首发男性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受损,但尚未发现两种疾病之间存在认知功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抑郁症(Depression)听觉P300的变化特点.方法对34例抑郁症(D)患者和30名健康成年人(NC)应用Nicolet Bravo脑诱发电位仪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与NC组相比,D组CZ点N2潜伏期长,P3波幅低,非靶P2波幅低(P<O.01);OZ点N2、P3潜伏期长,P3波幅低,非靶P2波幅低(P<0.05~O.01).D组P300在两个脑区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患者的P300有多项指标变异;其变异指标在Cz和Oz两位点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前后视觉P300的变化,探讨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MECT组,单纯药物治疗者80例纳入药物组,另选医院职工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治疗前进行1次P300检查,MECT组及药物组治疗1、4、8周后再次进行P300检查。结果:治疗前同正常对照组比较,MECT组与药物组均表现出视觉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波幅明显降低(P0.05),MECT组同药物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CT组治疗后1周P300潜伏期、波幅、BPRS总分、焦虑抑郁、思维障碍及激活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性改善(P0.05)。药物组治疗1周各监测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一些指标才出现差异。治疗8周MECT组与药物组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MECT组与药物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0%和83.8%,χ2=1.37,P0.05)。结论:MECT控制精神分裂症症状较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起效快,并可能对部分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女性抑郁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视觉P300的变化。方法对31例女性正常人,33例女性抑郁症患者在MECT治疗前后进行了视觉P300检测,观察MECT治疗前后视觉P300的变化。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患者组治疗前的视觉P300中的靶指标N2和P3潜伏期延迟(P<0.01),靶波幅P3降低(P<0.01)。(2)患者组经过MECT治疗后视觉P300靶潜伏期N2和P3均有所恢复(P<0.05~0.01),但治疗后靶波幅P3明显下降(P<0.01)。结论视觉P300中的P3和N2联合应用可作为评估MECT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儿童精神分裂症、健康儿童及其一级亲属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探究性眼球运动(EEM)的差异. 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儿40例及同胞22例、父母80例,健康儿童59例及父母80例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EEM检测. 结果:儿童精神分裂症组及其同胞组与健康儿童对照组P300、EE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儿童精神分裂症组及同胞组较健康儿童对照组N2及P3波潜伏期延长、P3波幅降低、凝视点数(NEF)、反应性探索评分(RSS)较健康儿童对照组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儿童精神分裂症父母组较健康儿童父母组以上检测结果类似(P均<0.01).N2、P3波潜伏期与NEF、RSS均呈负相关(r=-0.344~-0.490,P<0.05、0.01);P3波幅与NEF、RSS呈正相关(r=0.414、0.451,P均<0.01). 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未患病一级亲属均存在P300、EEM异常改变,P300、EEM缺陷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分裂症生物学素质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印证首发精神分裂症及其父母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并探讨事件相关电位是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素质标志还是状态性标志.方法 从2010年1~12月期间在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中选取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患者60例,作为患者组;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共120例作为亲属组;选取无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共60例.分别对三组进行ERP检测.所得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处理分析,采用的主要统计学方法包括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结果 (1)患者组、亲属组和对照组间N2、P3潜伏期和P3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2)患者组的N2潜伏期长于对照组(P<0.05),亲属组和对照组的各潜伏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者组和亲属组的P3波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而患者组和亲属组P3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首发精神分裂症及其父母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2)P3波幅倾向于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素质性标志,N2潜伏期倾向于精神分裂症的状态性标志.  相似文献   

11.
脑波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的汉语句子N400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波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汉语句子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年龄在18~60岁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标准患者60例分为单纯应用奥氮平治疗组(实验组1,n=30)及应用脑波联合臭氮平治疗组(实验组2,n=30),选择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予奥氮平治疗8周前后予<简明精神状况检查量表>(BPRS)评分,各组分别予N400检测,分别比较N400潜伏期及波幅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1、实验组2 Pz点潜伏期均比对照组延长,波幅均比对照组降低(P<0.05及0.01).治疗后,实验组1、实验组2 Fz点潜伏期均比治疗前缩短,波幅均比治疗前升高(P<0.05及0.01).实验组2 Pz点潜伏期比实验组1缩短,波幅均比实验组1升高(P<0.05及0.01).治疗后BPRS评分.实验组1高于实验组2(P<0.01),实验组2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实验组1(P<0.01).结论 脑波治疗通过调节、平衡人体的脑电活动及兴奋水平,具有辅助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患者前后的听觉P300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方法应用美国脑诱发电位仪,对30例正常人和32例抑郁症患者在MECT治疗前后进行了P300检测,观察MECT治疗前后P姗的变化。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患者组P300中的靶指标N2和P3潜伏期延迟(P〈0.01),靶波幅P3降低(P〈0.01)。②患者组经过MECT治疗后P300靶潜伏期N2和P3均有所恢复(P〈0.05—0.01)。但治疗后靶波幅P3明显下降(P〈0.01)。结论P300中的P3和N2联合应用可作为MECT治疗抑郁症监测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药物联合MECT)和单用组(单用药物治疗),每组各38例。合用组自药物治疗3周起增加MECT,疗程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MECT对记忆力的影响。结果:合用组总有效率84.2%和显效率55.3%显著高于单用组的60.5%和31.6%(χ^2=4.34,5.33;P均〈0.05);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均〈0.01),以合用组显著低于单用组(P〈0.01或P〈0.05);WM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增效作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病程对精神分裂症感觉门控抑制缺陷的影响。方法对58名健康志愿者、3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和3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进行感觉门控研究。应用听觉P50抑制评估感觉门控,实验模式为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结果首发患者、慢性患者及对照组的S1波幅分别为(3.7±2.5)μV、(4.5±2.0)μV和(5.8±3.8)μV(F=5.P〈053,.01),首发患者的S1波幅低于对照组(P〈0.01);S2波幅分别为(2.8±1.1)μV、(3.5±1.5)μV和(2.1±1.4)μV(F=11.47,P〈0.01),首发和慢性患者的S2波幅均高于对照组(P分别为0.02,小于0.01),并且慢性患者的S2波幅高于首发患者(P=0.02)。P50抑制指标在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1),首发和慢性患者的S2/S1波幅比均大于对照组(P均小于0.01),而S1-S2波幅差值和100(1-S2/S1)均低于对照组(P均小于0.01),但首发患者和慢性患者之间P50抑制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和慢性精神分裂症均存在明显的感觉门控P50抑制缺陷,病程对精神分裂症的感觉门控P50抑制缺陷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汉两民族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视觉P300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特点。方法:1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147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146例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组)和1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BrainMaster脑诱发电位系统进行视觉P300检测。结果:精神分裂症组P300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除P2潜伏期外、焦虑症组除N1潜伏期外,其余各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维汉两民族P300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觉P300能比较客观地反映精神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亦可用于维族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芪参复康胶囊、丁螺环酮对焦虑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70例焦虑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中药组(35例)给予芪参复康胶囊,西药组(35例)给予丁螺环酮.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进行HAMA评定及P300检查,另选3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P300检查.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HAMA评分中药组[(27.4±5.4)分vs.(5.2±2.2)分]和西药组[(27.2±6.2)分vs.(6.7±2.6)分]均降低(P<0.05),且中药组HAMA减分率高于西药组[(80.7±4.5)%vs.(75.4±5.1)%,P<0.05].(2)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P3潜伏期均缩短[中药组:(382.1±76.8)ms vs.(292.1±70.4)ms,P<0.05;西药组:(384.6±73.6)ms vs.(323.6±61.1)ms,P<0.05],N2、P3波幅均升高[中药组:N2(3.6±1.7)μVvs.(5.8±2.1)μV,P3(6.2±2.3)μV vs.(9.8±2.2)μV,P<0.05;西药组:N2(3.5±1.6)μV vs.(4.0±1.4)μV,P3(6.3±2.1)μV vs.(7.8±2.7)μV,P<0.05].(3)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中药组、西药组P3潜伏期均延迟,N2、P3波幅均降低(P<0.05);治疗后中药组P3潜伏期及N2、P3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P3潜伏期及N2、P3波幅仍偏低(P<0.05).结论 芪参复康胶囊、丁螺环酮治疗均可缓解焦虑症临床症状及改善其认知功能,而芪参复康胶囊提高患者信息加工的感知觉识别与编码的疗效优于丁螺环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瘦素水平与抗抑郁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对43例抑郁症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Beck绝望量表(BHS)评定抑郁严重程度;测定患者服药前及治疗6周血浆瘦素水平,并以40例体检职工为对照组。结果:不同药物治疗亚组在治疗前后血浆瘦素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治疗前血浆瘦素水平[(7.0±3.5)ug/L]显著低于治疗后[(12.8±5.4)ug/L])及对照组[(13.4±6.7ug/)L])(P均0.01),而抑郁症组治疗后血浆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浆瘦素水平与治疗前HAMD、BHS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1、-0.53,P均0.01);治疗6周血浆瘦素水平与6周HAMD、BHS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5、-0.44,P均0.01);血浆瘦素水平的变化值与HAMD、BHS分的变化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0.38,P均0.01)。结论:瘦素水平变化与抗抑郁疗效相关,提高血浆瘦素水平的药物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新型抗抑郁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作用基础上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或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ECT组与rTMS组,各36例,分别给予利培酮(起始剂量3 ml/d,最大剂量6 ml/d)联合MECT或rTMS,在治疗1、2、4及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并且在2周末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8周治疗后,MECT组与rTMS组的有效率之间(72.22%比63.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17,P>0.05).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各阶段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8周末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各项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末时评估,MECT组发生不良反应例数(25例)明显高于rTMS组(1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08,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MECT或rTMS对精神分裂症状的疗效相当,而rTMS治疗的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递质功能特点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患者的神经递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脑涨落图仪(EFG)检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前后脑内神经递质功能。选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4例,MECT治疗8~12次。在首次治疗前半小时,首次治疗之后半小时及24小时、末次治疗后24小时采用EFG检测脑内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六种神经递质的功率。在首次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24小时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测评。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半小时患者的全部递质功率升高(P0.05),首次治疗与末次治疗后24小时,多巴胺功率降低(P0.05)。5-HT、Ach、NE、DA的功率与P分呈正相关(P0.05),GABA与G分、PANSS总评分呈负相关(P0.05),PANSS评分P分和PANSS总评分降低(P0.01)、G分降低(P0.05)。结论 MECT治疗能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和奎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4例符合CCMD--3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前用韦氏记忆量表(WMS)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相关评定;在正常人群中选取22例作为对照组。将4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即阿立哌唑组24例和奎硫平组20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奎硫平治疗6周后再次用WMS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相关评定。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及记忆商数(MQ)受损较为明显,P300电位成分中P2、P3波幅明显降低,P2、N2及P3潜伏期明显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和奎硫平组患者WMS的再认、联想、理解及MQ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300各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WMS各项目、P300各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认知功能障碍,阿立哌唑及奎硫平能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