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检测帕金森病(PD)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的含量变化,并初步探讨其与PD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100例PD组患者与100例对照组(同期体检健康者)血清中sRAGE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PD组血清sRAGE水平(767.44±18.21) pg/ml低于健康对照组(792.78±41.48)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P<0.01).PD患者不同严重程度组间血清sRAGE水平,由轻到重sRAGE水平呈下降趋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8,P>0.05).相同年龄段间PD组与健康对照组血中sRAGE表达水平比较,50-60岁和60-70岁年龄段两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t分别为4.65,3.07;P<0.01).结论 PD组血清中sRAGE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特别在50-70岁年龄段,且其水平与PD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推测sRAGE可能通过竞争结合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的配体减弱后者的病理作用,可能在PD中起潜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中β淀粉样蛋白Aβ1-40、Aβ1-42越及过度磷酸化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对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VD患者组102例,其中男65例,女37例,年龄60~72岁,平均年龄65.8±5.8岁.根据MMSE量表划分VD患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20~24分)43例,中度(10~19分)38例,重度(10分以下)21例.选取100例健康老年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58~75岁,平均年龄64.2±6.7岁.两组间年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均排除其他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和物质原因所致的痴呆.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Aβ1-40、Aβ1-42及Tau蛋白水平.结果 (1)VD患者血浆Aβ1-40、Aβ1-42浓度(105.2±5.6pg/ml,80.1±6.5pg/ml)与对照组(102.5±6.1pg/ml,78.1±7.2pg/ml)差异无显著性.VD患者血浆中Tau蛋白浓度(13.4±8.9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5.2±4.1pg/ml)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随着病情加重VD患者血浆Aβ1-40、Aβ1-42浓度无显著性差异(轻度101.5±5.4pg/ml,79.2±6.2pg/ml;中度98.5±6.8pg/ml,78.6±6.5pg/ml;重度97.2±7.8pg/ml,77.2±8.1pg/ml).而血浆Tau蛋白浓度随着病情的加重有显著升高(轻度9.1±7.9pg/ml;中度14.1±6.7pg/ml;重度15.5±7.8pg/ml),尤其是中、重度痴呆组(P<0.001).结论 检测VD患者血浆中Aβ1-40、Aβ1-42浓度对诊断无意义,而Tau蛋白浓度的检测可以成为临床辅助诊断VD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症(AN)患者与正常对照者血浆催产素(OT)水平及AN不同亚型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41例AN患者和44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OT含量。结果:AN患者血浆OT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86.54±32.45)pg/ml,(121.19±83.05)pg/ml;t=-2.499,P=0.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N限制型与暴食/清除型患者OT水平比较[(90.63±35.49)pg/ml;(83.00±29.96)pg/ml,t=0.747,P=0.4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N患者OT水平较正常对照降低,支持AN患者存在OT水平低下的假说;并提示AN两亚型有着相同的OT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治疗的AD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9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IL-6、IL-8及TNF-α水平,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对其认知功能和日常行为能力进行评估.比较各组间炎性因子水平的差异,分析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AD患者外周血的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8.64±10.28)pg/ml比(103.59±8.72)pg/ml,(134.32±9.67)pg/ml比(101.45±7.32)pg/ml,(221.39±23.54)pg/ml比(109.68±18.7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年限为AD患者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IL-6、IL-8及TNF-α水平为危险因素(P<0.05).整体人群中IL-6、TNF-α水平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r=-0.314,-0.079;P<0.05),IL-8与MMSE无相关性.结论 外周血IL-6及TNF-α水平与轻度AD患者的认知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脊液可溶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sPDGFRβ)浓度与认知损害程度及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D患者(AD组)50例,及同期住院的认知功能正常的对照组33例,对其完善神经心理学测评,依据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分将AD患者分为轻度AD组和中重度AD组,比较3组的临床资料、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患者的脑脊液sPDGFRβ、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Aβ)1-42、脑脊液Aβ1-40、总tau蛋白(T-tau)及磷酸化tau蛋白(P-tau)含量,比较3组间差异。将AD组根据载脂蛋白E(ApoE)基因是否携带ε4基因分为ApoE4+组和ApoE4-组,比较组间脑脊液sPDGFRβ差异。并将轻度AD组和中重度AD组、对照组脑脊液sPDGFRβ与认知损害程度和脑脊液Aβ1-42、T-tau及P-tau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中重度AD组脑脊液sPDGFRβ浓度[(235.358±86.187)pg/ml]和轻度AD组脑脊液sPDGFRβ浓度[(219.301±69.711)pg/ml]高于对照组[(184.878±52.94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0,P=0.024)。而在AD患者中,ApoE4+组脑脊液sPDGFRβ[(219.493±76.745)pg/ml]和ApoE4-组[(222.802±81.665)pg/ml]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P=0.90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轻度AD组脑脊液sPDGFRβ与脑脊液P-tau水平呈正相关(r=0.43,P=0.019),与Aβ1-42、T-tau水平、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无相关性,而在中重度AD组和对照组中则均无相关性。结论脑脊液sPDGFRβ在AD患者中升高,并在早期与P-tau有关;周细胞损伤可能参与了AD患者脑内tau蛋白的磷酸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组织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脑白质疏松患者,56例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定量测定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组织因子的水平。结果脑梗死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脑白质疏松组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含量(263.76±92.36)pg/ml明显高于脑梗死组(128.49±76.97)pg/ml和对照组(112.11±60.36)pg/ml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随脑白质疏松程度的加重,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含量越高。结论脑白质疏松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组织因子的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脑白质疏松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症(AN)患者的血浆催产素(OT)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41例AN患者治疗前和随访时血浆OT水平,通过自身前后对照,分析AN患者前后3次血浆OT水平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随访1个月及3个月时血浆OT水平分别为(90.10±30.54)pg/ml和(93.65±42.15)pg/ml,较治疗前(86.54±32.45)pg/ml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前后血浆OT水平及临床症状变化程度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AN患者存在OT系统代谢异常,随着AN治疗3个月后症状改善,血浆OT水平无明显变化,提示血浆OT水平有可能是AN的一个属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白介素-1β(IL-1β)水平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纳入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5例(患者组)和健康对照者40名(对照组),采用流式多重蛋白分析技术检测血浆炎症因子IL-1β的浓度,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临床症状。结果:患者组IL-1β水平[(2.10±0.59)pg/ml]较对照组[(1.90±0.28)pg/ml]高(P0.05);不同性别、是否吸烟、是否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患者之间血浆IL-1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组血浆IL-1β水平与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首次发病年龄、首次住院年龄、总病程、用药剂量(折合氯丙嗪等效剂量)无相关(P均0.05)。患者组血浆IL-1β水平与PANSS中反应缺乏因子(r=-0.24,P=0.05)、偏执性因子(r=-0.36,P=0.00)、激活因子(r=-0.29,P=0.02)呈负相关。结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1β浓度高于健康对照者,其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技术,探索麻痹性痴呆(GPI)患者、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健康中老年人海马区代谢物水平特点.方法 纳入GPI患者35例,AD患者27例,健康中老年对照38名进行双侧海马区1 H-MRS检查,比较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肌酸、胆碱/肌酸,NAA/胆碱,胆碱/NAA和肌醇/肌酸的水平;并同日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检查量表(MoCA)评定,探索GPI、AD患者海马区代谢物水平与病程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GPI、AD组双侧海马区的NAA/肌酸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左侧1.48 ±0.25、1.52±0.28和1.71 ±0.36,F=5.928,P=0.004;右侧 1.47±0.38、1.62±0.36和1.82±0.42,F=7.309,P=0.001),GPI组右侧海马区的胆碱/NAA (0.68±0.48)显著高于AD组(0.49 ±0.15)和健康对照组(0.53±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4,P=0.045).GPI组和AD组海马区各代谢物水平与MMSE、MoCA评分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GH和AD患者均存在双侧海马区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的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a D)的关系。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149例患者,根据MMSE量表及相应的纳入排除标准,将患者进行分组,其中AD组34例,脑梗死后痴呆(Va D)组64例,脑梗死非痴呆(N-Va D)组51例,选择同期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上无差异、无严重疾病的住院体检者3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4组间的一般资料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血清AGEs、sRAGE在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与AD和Va D的关系。结果 AD组和N-Va D组的AGEs水平高于Va D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Va D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AD组和N-Va D组之间的AGE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GEs对AD有较低诊断价值。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显示,年龄(r=-0. 168,P 0. 05)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体重指数(r=0. 151,P 0. 05)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4组在性别、年龄、糖尿病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4组间sRAGE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血清AGEs可能与AD的发生、发展有关; AGEs对AD有较低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刺健康人足三里穴脑功能成像研究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技术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引起脑内功能区的变化,并与近年来相关的研究结果比较,分析研究存在差异的原因。方法15例健康志愿者,采用改良组块设计方案,针刺左侧足三里穴进行fMRI扫描,实验数据采用AFNI软件分析处理,采用Monte Carlo模拟阈值校正方法(P〈0.05,α〈0.05)确定脑功能激活区。结果针刺左侧足三里穴引起双侧海马旁回、额中回、扣带回前部、右侧颞叶、海马、杏仁核、左侧额下回、右侧小脑及脑桥区域信号减弱,右侧中央前回及右侧顶下小叶区域信号增高。结论针刺正常人左侧足三里穴主要引起颞叶和边缘系统的脑功能变化,并且以信号减弱为主。与其他类似研究的结果有较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象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比浊法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浆D-D和Fib,采用乳胶凝聚法测定FDP.测定42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1,3,7,14 d对空腹静脉血D-D、Fib和FDP的变化,同时与正常对照组34例相比较.结果 脑出血组第3,7,14天血浆FDP、D-D和Fib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组发病24 h内血浆FDP、D-D和Fib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血浆D-D于第3天、血浆FDP及Fib含量于第7天达到高峰.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血浆D-D、FDP及Fib含量增加,这可能是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引起外周血中纤溶活性增高的一种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银杏叶片对氯氮平合并心得安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心得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治疗,治疗12周.治疗前和治疗4、8、12周末分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了解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两组PANSS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阴性症状评分(P =0.053),有异质性和可比性,银杏叶片还可减少氯氮平的不良反应.结论 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在氯氮平合并心得安治疗过程中适合加用银杏叶片以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犯罪知识测验(Guilty Knowledge Test,GKT)测谎模式下真实场景范式的测试结果与讯问笔录比较,研究GKT在真实场景研究中的一致性与适用性,为GKT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自编测谎登记表,对17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受试者进行资料收集并进行GKT测试.依据CC MD-3划分为患病组、无病组,并对所有的GKT测试结果与讯问笔录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 患病组与无病组测试结果与讯问笔录的一致率分别为45.45%,83.33%,两组一致性无统计学差异(P=0.304).结论 GKT测谎模式下真实场景的测试可适用于某些精神病类受试者.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意象对话技术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意象对话技术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意象对话技术联合文拉法辛治疗组(研究组)和文拉法辛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末进行HAMA、HAMD、CMI、DSQ及SF-36测评,以HAMD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以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研究组痊愈9例,显效13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9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在第2,4,6周末HAMA和HAMD研究组和对照组总分及CMI研究组总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4,6周末研究组DSQ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机制两个因子及SF-366个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及6周末对照组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机制、生理机能及躯体疼痛几个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4,6周末对照组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四个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在2,4,6周末两组HAMA、HAMD、CMI、DSQ及SF-36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意象对话技术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椎-基底动脉显著扩张、延长、扭曲或成角被称为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目前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的一种脑血管变异性疾病.VBD发生率不高,低于人口的0.05 %[1],但其临床表现复杂,且复发率和病死率高,因此,对其加强识别和早期诊断极为重要.本文结合我院1例典型的VBD患者,结合既往文献,分析其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VBD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27岁.主因"腰腿放射性疼痛8年,进行性加重1年余"入院.体检: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难治性强迫症与非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方法 分别用YBOCS量表评估51例难治性强迫症和59例非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症状,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特征的差异.结果 难治性强迫症组中的强迫思维分(11.18±3.07)、强迫行为分(7.35±4.92)及强迫总分(18.53±6.09)均显著性高于非难治性强迫症组(8.12±4.01,4.59±4.67,12.63±5.67;P<0.05).难治性强迫症与非难治性强迫症两组中有无伴发其他精神症状(x2=0.016,P=0.899)、有无阳性家族史(x2=0.053,P=0.818)、发病年龄(20.29±8.72,20.56±8.00; t=0.113,P=0.911)及病程(7.56±3.23,8.56±3.52;t=0.486,P=0.629)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特别是强迫思维)显著性高于非难治性强迫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应付方式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应付方式问卷,对30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测评.结果 (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宗教道德观等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矛盾性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青少年抑郁症组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自责、退避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青少年抑郁症组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因子与家庭环境中的控制性呈正相关(r=0.42);求助因子与情感表达呈正相关(r=0.41);自责因子与亲密度、情感表达呈负相关(r =-0.48,r =-0.44),与矛盾性呈正相关(r=0.47).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更多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并与不良的家庭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