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将喉咽清气雾剂与甘草酸的体外抑菌、抑病毒及诱生干扰素能力进行比较,以评价甘草在该制剂中的作用。方法:抑菌实验采用琼脂稀释法制备含药血平板培养基,划线接种实验菌液,以细菌不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MIC。抑病毒实验采用两种方法:病毒致细胞病变抑制实验和血凝抑制实验,以产生50%细胞病变的最高药物稀释度或不产生凝血的最小药物浓度为其最小抑病毒的浓度。诱生干扰素实验采用方阵滴定法,以能抑制50%细胞病变的药物最高稀释度为干扰素的效楂。结果:甘草酸抑菌作用及抗CB、AdV、RSV病毒能力较强,诱生干扰素能力不随其浓度升高而增强。对鼻咽部常见致病菌其MIC几乎均为制剂的1/10;对CB3、AdV3、RSV的最小抑制病毒浓度均为制剂的1/4,对CB5的最小抑病毒浓度为1/1280g/ml,而制剂对该病毒无作用,对流感病毒的作用较制剂差;诱生同样效价干扰素对甘草酸浓度为制剂的1/10-1/40。结论:甘草在制剂中确有抑菌、广谱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四逆散抗VSV病毒和诱生干扰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四逆散的抗病毒及诱生干扰素作用。结果表明,四逆散在细胞培养内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该方还显示出在小鼠体内具有对DPV诱生干扰素的促进作用和直接诱生干扰素的作用。为四逆散临床治疗病毒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防感合剂抗病毒及诱生干扰素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空斑法、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以及对小鼠进行鼻腔攻击的方法,观察了防感合剂的抗病毒及诱生干扰素作用。结果表明,防感合剂可直接灭活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对 RSV 感染后有保护作用,并可降低小鼠在副流感痛毒攻击下的死亡率。此外,防惑合剂还有对新城鸡瘟病毒(NDV)诱生干扰素的协同增强作用。在小鼠腹腔注射防感合剂后的8、16、24、32h,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CPE)在 L929细胞上测定干扰素效价,其中24h 数值最高为98.23u/ml。所诱生的干扰素符合Ⅰ型干扰素性质。  相似文献   

4.
丝瓜藤提取物对机体和体外细胞的抗病毒感染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证明,丝瓜藤提取物(ELcv)对小白鼠感染乙脑病毒以及对组织培养细胞感染滤泡性口腔炎病毒(VSV),有很明显的预防作用;并证明 ELcv 是核酸类的干扰素诱生剂。作者认为,由于干扰素诱生剂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物质。民间用新鲜丝瓜藤的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能与它能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5.
苦参碱类生物碱对G+球菌、G-杆菌等12种菌(130株)均有明显抑菌作用;对咽喉部常见病毒CB、Adv、RSV的抑病毒浓度最高达1/40960z/ml,对流感、副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当试剂稀释为4-2、4-3时,诱生IFN效价为1024。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不同浓度的扶正解毒冲剂对小鼠淋巴细胞均有明显的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对病毒在细胞上的繁殖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可延长细胞在体外的寿命。  相似文献   

7.
<正> 我们对部分中药的干扰素诱生作用进行了初步实验,现报告如下。一、选用中药:黄芪、香菇各取50g,分别加蒸馏水250ml浸泡二小时,煎15分钟,取汁过滤备用;干晒参30g,加蒸馏水250ml,隔水蒸45分钟,取汁过滤备用;茵栀黄注射液、参三七注射液均为上海中药一厂产品。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诱生病毒与攻击病毒。诱生病毒:用新城鸡瘟病毒(NDV-F)系无毒株,(血凝滴度稳定在1:640~1:1280间)。攻击病毒:滤疱性口炎病毒(VSV)。诱生病毒及攻击病毒均取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所。2.诱生细胞与测定细胞:诱生细胞用人脐带全血中的白细胞,加肝素抗凝;测定细胞用传代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或入胚肌皮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金银花中氯原酸体外诱生α干扰素的药效学作用。方法:用方阵滴定法,观察氯原酸体外诱生的人外周血白细胞中α干扰素,抑制单纯性疱疹病毒致Hep-2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氯原酸药液随浓度的稀释而逐渐减少对Hep-2细胞凋亡的防护作用。结论:金银花中氯原酸能够在体外诱生人外周血白细胞中α干扰素,并随药物浓度的降低,其诱生的能力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
摄生肝泰胶囊对实验动物诱生干扰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细胞病变抑制法(CPE)测得摄生肝泰胶囊对实验动物大鼠和小鼠均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结果表明,所诱生的干扰素符合Ⅱ型干扰素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药粉膜Ⅱ号抗 HSV-2作用机理。方法: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来研究中药各浓度组的抑制病毒增殖作用、直接杀伤病毒作用及预防病毒感染细胞作用,本实验以病毒滴度和抑病毒指数为指标。结果:(1)抑制病毒增殖实验:中药粉膜Ⅱ号1.63、0.81、0.41mg/ml 浓度组的病毒滴度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抑病毒指数>2;(2)直接杀伤病毒实验:中药粉膜Ⅱ号1.63mg/ml—8h 组、1.63mg/ml—24h 组、0.81mg/ml—24h 组的病毒滴度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的病毒滴度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预防作用实验:中药各浓度组的病毒滴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粉膜Ⅱ号具有抗 HSV-2病毒的作用,而无预防病毒感染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空斑法、细胞病变抑制法(CPE)研究发现茜草提取液对小鼠阴道感染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有抑制作用。茜草提取液与病毒唑均能减少感染HSV-2阴道组织的病毒产量,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t检验P<0.01)。此外茜草提取液对实验小鼠有诱生干扰素作用。小鼠腹腔注射茜草提取液8、16、24、32h后,用CPE在L929细胞上测定干扰素效价,其中24h含量最高为138.24u/ml。所诱生的干扰素为Ⅰ型干扰素(IFN)。  相似文献   

12.
连翘酯甙体外诱生人外周血白细胞中α干扰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连翘酯甙体外诱生α干扰素的药效学作用.方法:用方阵滴定法,观察连翘酯甙体外诱生的人白细胞中α干扰素,抑制单纯性疱疹病毒致Hep-2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连翘酯甙药液随浓度的稀释而逐渐失去保护Hep-2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连翘酯甙能够在体外诱生人外周血白细胞中α干扰素,并随药物浓度的降低,其诱生的能力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清肺口服液的主要药理作用 ,探讨其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 ,为其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用常规方法观察该药的体外抗病毒、抑菌、免疫调节、诱生干扰素等作用。结果 :该药对 3种常见呼吸道病毒、5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可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 ,在小鼠体内有诱生γ 干扰素 (INF γ)的作用。结论 :清肺口服液有抗病毒、抑菌、免疫调节、诱生干扰素等作用 ,表明其为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芪倍液体外抗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芪倍液体外抗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Ⅱ)的作用机理.方法 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来研究中药各浓度组的抑制病毒增殖作用、直接杀伤病毒作用,以病毒滴度和抑制病毒指数为指标.结果 ①抑制病毒增殖实验:芪倍液1.63、0.81、0.41 mg/mL浓度组的病毒滴度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病毒指数>2;⑦直接杀伤病毒实验:芪倍液1.63 mg/mL-8 h组、1.63 mg/mL-24 h组,0.81 mg/mL-24 h组的病毒滴度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的病毒滴度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倍液具有抗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桑黄诱生γ-干扰素与抗肝纤维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桑黄抗肝纤维化及其对γ -干扰素的影响。方法 :以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 ,观察桑黄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MNCS) ,考察桑黄对其产生γ -干扰素的增强作用。结果 :桑黄能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内胶原纤维增生 ,明显降低血清氨基酸转移酶水平和胶原成分含量 ,并显著提高血清γ -干扰素水平 ;体外实验表明 ,桑黄能促进PMNCS 生成γ -干扰素 ,且呈浓度依赖性特征。结论 :桑黄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诱生γ -干扰素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牛蒡子苷元复方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牛蒡子苷元复方的体内外抗流感病毒作用及诱生干扰素水平。方法于狗肾细胞上观察牛蒡子苷元对流感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以病毒滴鼻感染小鼠,观察对肺指数、病毒致小鼠死亡率等的影响;对正常小鼠研究诱生干扰素水平。结果牛蒡子苷元复方在体外对甲1型流感病毒未显示有抑制作用。牛蒡子苷元复方能降低流感病毒感染所致小鼠肺指数;对流感病毒致死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及延长生命率的作用;对正常小鼠有一定的诱生干扰素作用。结论牛蒡子苷元复方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其体内抗病毒作用的机制之一可能是诱生体内产生干扰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将松栀丸开发成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新药 ,探讨该药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 4周龄小鼠 ,2月龄大鼠进行干扰素诱生实验。结果 :给药后 ,松栀丸各剂量组干扰素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或模型组 (P<0.01)。结论 :松栀丸对实验小鼠、大鼠均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苦参碱类生物碱对G^+绍菌、G^-杆菌等12种菌(130株)均有明显抑菌作用,对咽喉部常见病毒CB、Adv、RSV的抑病毒浓度高达1/40960g/ml,对流感、副流感病毒也有抑作用,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当试剂释释为4^-2、4^-3时,诱INF效价为1024。  相似文献   

19.
具有诱生干扰素作用中药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interferon IFN)是由细胞基因组控制的一类诱生蛋白质。它具有抗病毒繁殖及肿瘤生长等多种生物活性,是机体内自身产生的一种抵御外来病毒入侵,维持机体或细胞功能自我稳定的防御性物质。当机体受到病毒、活菌、死菌、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核酸及中草药等多种刺激后,均能诱发干扰素的生长。这些由于在诱生剂刺激下所产生的干扰素为内源性干扰素。近年来,对具有内源性干扰素诱生作用或促诱生作用的中药有一些研究,现将这方面的研究综  相似文献   

20.
醒脑静注射液抗病毒及诱生干扰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醒脑静治疗病毒性发热的机理,研究其抗病毒及诱生干扰素作用。方法:测定醒脑静对感染小鼠成纤维细胞病毒的抑制作用及诱生干扰素的作用。结果:醒脑静有明显直接灭活病毒的作用和诱生干扰素作用。结论:醒脑静对病毒性发热的治疗作用,与其杀死、抑制病毒有关,且能在病毒感染的情况下,有效地促进高效价干扰素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