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中医》2021,39(5):15-17
《秘传内府经验女科》是清代吴悔庵篡辑的一部女科专著,分五卷对妇人经、带、胎、产的生理病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其学源经典,博采众长;辨证论证,脉证互参;调和阴阳,重视心脾;善用四物,崇尚生化;注重内服,兼用外治等学术特点对后学有所启迪,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类编》十卷,清代虞镛编注,子虞长源参订。约成书于清代乾隆元年(1736)。现存抄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相似文献   

3.
《各御医诊德宗景皇帝案》系清代医家薛鼎元辑录,成书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本书系薛氏辑录其师曹沧州和陈莲舫等御医诊治光绪皇帝的病案。曹沧州(1849—1931)名元恒,字智涵,号沧洲,晚号兰雪老人,江苏吴县人。祖父曹云洲,父曹承洲都精通医术。曹沧州继承家学,上自《内经》、《伤寒论》,下至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薛雪、吴瑭、王士雄之书,无不精通,治病辨证审慎精细,用药精妙,多以轻灵取效,以内外科而享有医名。陈莲舫,名秉钧,字莲舫,以字行,上海朱家角人,生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祖焘、父垣,皆为名医。莲舫幼承世业,精习经方,洞晓脉理,在当时有国手之称,四方求治者不远千里而来,有些病家在朱家角寄宿,专程等候莲舫治病。光绪三十三年(1907),光绪帝病重,下旨征召海内名医,曹沧州与陈莲舫应召进京为光绪帝诊治。该书就是记录光绪三十三年九月初七至翌年六月十四日诸御医诊治的经过。现存薛氏抄本,藏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相似文献   

4.
受陈海新生前抄写的《陆氏家言》启发,笔者对该书的流传情况、及其与《幼科金针》的关系和作者进行初步的考证。《陆氏家言》既往有问天氏抄本、杨惠芳抄本和清抄本存世。笔者经对照清抄本,发现《陆氏家言》即《幼科金针》,《幼科金针》的作者不是明末医家秦昌遇而是清代医家陆时雍。《陆氏家言》二卷,儿科专著,定稿于1684年。  相似文献   

5.
郭传铃,字楚贤,湖南中湘(今湖南湘潭)人.约生活于清·道光、同治年问,为清代名医.  相似文献   

6.
《伤寒神秘精粹录》,一卷,清代吴谦(如敬)著。未曾刊刻,为稿抄本,现存于《国家图书馆稿抄本丛书》中。抄本无序跋,仅在书名下记有“宛平吴谦如敬公著”。由是而知著作人名吴谦,字如敬,抄书人是作者的晚辈。作者与奉敕辑纂《医宗金鉴》的吴谦,同名而字异。  相似文献   

7.
《女科切要》为清代名医秦之桢晚年所著,现仅存孤抄本,藏于上海图书馆。通过对该抄本的校勘整理,对其版本、作者生平、成书年代进行考订。通过对该书内容的梳理,发现本书广集各家之言、名著之论;秦氏以病症切要,尤重脉诊,倡用方变通,载方实用;对于女科病症的治疗多采用养脾胃、补气血之法。通过对此抄本的整理,丰富了对清代名医秦之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受陈海新生前抄写的<陆氏家言>启发,笔者对该书的流传情况、及其与<幼科金针>的关系和作者进行初步的考证.<陆氏家言>既往有问天氏抄本、杨惠芳抄本和清抄本存世.笔者经对照清抄本,发现<陆氏家言>即<幼科金针>,<幼科金针>的作者不是明末医家秦昌遇而是清代医家陆时雍.<陆氏家言>二卷,儿科专著,定稿于1684年.  相似文献   

9.
恭亲王奕诉系清·道光皇帝第六子,卒于光绪24年4月。根据《清代宫廷医话》所载,恭亲王在光绪24年4月初十(农历)脉案:“诊得恭亲王脉息左寸关数而无力,尺部虚大,右三部软而无根,由戌至丑  相似文献   

10.
《癍疹必读》一卷,清魏士芬、徐荣达撰,王介眉传抄。清咸丰二年(1852)成书,现存光绪乙酉(1885)年抄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封面题“奚松如藏”。正文中“宁”字缺笔,“玄参”均作“元参”。魏士芬字芝汀,徐荣达字菊畦,云闲人,生平不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