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期未能切除的老年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患者和结肠癌根治切除术后胰头区转移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手术特点.方法: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2例一期手术施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T型管引流术,另2例一期手术施行胆管空肠吻合术.待黄疸减退、肝功能好转后,二期手术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结肠癌根治术后19年再次发现乙状结肠癌及胰头区转移癌,随后同时成功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分析患者生存情况.结果:5例患者中,有1例胆总管引流近2 mo后在外院拔除T管,拔管后出现黄疸及胆管炎表现,逐渐加重,再次来我院就诊后很快实施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10 d死于肝肾功能衰竭.其余4例术后逐渐康复,术后定期化疗,分别生存32、41、58、79mo.其中存活58 mo的1例患者目前仍健康存活.结论:一期未能切除的老年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患者及结肠癌根治切除术后胰头区转移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仍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ancreatoduodenotectomy,PD)是胆总管下段癌、壶腹部癌、十二指肠乳头癌、胰头癌的确定性术式,然而其手术复杂、创伤范围大、术后并发症高、病死率高,多种因素均可影响PD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姜旭生  徐克森 《山东医药》2000,40(22):54-5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治疗Vaters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胆总管下端癌及胰头癌的经典术式。PD切除范围广、创伤大、时间长、出血多,对患者侵袭较大,术后易发生出血、腹腔感染、胆瘘、胰瘘等并发症,其中以出血(腹腔内手术野出血或消化道出血)和胰瘘为多。因此,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并发症对提高疗效十分重要。1腹腔出血 防止腹腔出血包括两方面:①术前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术前多有黄疸、肝功能不全、凝血机制不良。因此,术前最好行经十二指肠镜鼻胆管引流或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5月行腹腔镜辅助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5例患者。其中2例术前诊断为胆总管下端腺癌,2例为十二指 肠降部腺癌,l例术中诊断为胰头癌。术中首先行腹腔镜探查,在腹腔镜下分离并切除胆囊、远端胆管、 远端胃、十二指肠、部分空肠及胰头,然后再剖腹完成消化道重建。结果 5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 平均为(339 t54)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38 t106) ml,术中无输血;术后平均(4.0±l.O)d恢复肠道 功能,术后(15.8 t4.7)d出院;一例发生胰瘘,经非手术治疗后愈合。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胰十二指肠 切除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头癌、壶腹癌、胆总管下段癌及十二指肠乳头部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常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晨阳  张艳丽 《山东医药》2006,46(15):46-47
总结5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胆总管下段癌、十二指肠乳头癌及胰头癌的近期治疗结果。其中采用改良胰空肠单层褥式套入端端吻合,胆肠单层内翻缝合术12例。施行标准Whipple术40例。认为行改良术式的胆肠、胰肠吻合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优于标准的Whipple术式。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2岁,2003年3月因胆总管末端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CHILD术式),术后病理诊断:胆总管末端癌。术后患者反复出现发热,呈间歇性,体温最高达41℃,伴右上腹隐痛不适及黄疸,行抗感染治疗,症状可缓解但仍反复发作。既往史:2002年于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磁共振显示:肝总管高位梗阻并肝内胆管扩张(左肝明显),考虑为炎性狭窄。CT提示:肝门部左右肝管扩张,左肝管为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穆庆岭  徐健  秦成坤  陈军 《山东医药》2002,42(24):50-50
胰腺癌有“围管浸润”的特点 ,其临床症状早期不典型 ,易早期发生血行和淋巴转移 ,又缺乏应有的警惕及重视 ,使胰腺癌的治疗非常困难。早期胰腺癌仍以外科手术治疗为首选。有人报告 , 、 期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为 10 0 % ,5年生存率为2 0 %~ 40 %。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仍是胰头癌的规范化术式。近几十年来经许多外科学家的努力和改进 ,其手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不断提高 ,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仍为风险大、手术并发症多的高难度手术。所以 ,应用此术式时应慎重。1.1 手术指征  1胰头癌早期 ,即 、 期及部分 期患者 ;2年龄…  相似文献   

9.
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华东医院普外科胰腺外科组2002年8月至今施行的24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资料,比较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异同。结果老年组患者肺部感染、心衰和谵妄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两组患者吻合口漏和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不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反指征,对老年患者当加强围手术期监护。  相似文献   

10.
石学涛  张波  衣龙海 《山东医药》2005,45(36):68-68
自1912年德国医生Kausch成功实施了世界上第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935年Whipple等人对壶腹癌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这一术式逐渐成为胰头和壶腹周围良、恶性肿瘤的标准术式。由于受患者年龄较大、胰胆汁分泌受阻致营养不良和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此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较高,20世纪70年代仍在20%左右,90年代下降到了5%以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胰空肠吻合口瘘。胰液与胆汁及肠液混合后胰酶可被激活。  相似文献   

1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蕾  朱化刚 《胰腺病学》2007,7(4):263-26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rny,PD)是治疗胰头、十二指肠以及Vater壶腹周围恶性肿瘤及一些良性疾病的经典手术方式。其切除范围包括胰头部、十二指肠、空肠上段、胃窦部以及胆总管等,同时还要进行胰胃、胆肠及胃肠吻合等消化道重建。该手术范围大、难度高、持续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是腹部外科最为复杂的手术之一。同时,由于此类手术患者术前常伴有梗阻性黄疸、  相似文献   

12.
1999年 8月至 2 0 0 2年 8月 ,我院对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 32例患者术后常规应用乌司他丁预防胰瘘 ,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实验组 32例 ,男 17例 ,女 15例 ;年龄 31~ 71岁 ,平均 (4 7.5± 12 .1)岁。壶腹癌 15例 ,十二肠乳头癌 4例 ,胰腺癌 13例。有梗阻性黄疽者共 2 8例 ,合并十二指肠梗阻 3例 ,糖尿病 2例 ,胆囊结石 1例。对照组 4 5例 ,其临床资料同实验组。手术方法 :实验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均采用 Child术式重建消化道。胰腺自胰颈最细处横断 ,出血点以“8”字缝合彻底止血 ,仔细暴露主胰管并向胰头剥离 5 m m后横断…  相似文献   

1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法,但其术后胰瘘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防止术后胰瘘成为其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我院于1995~2001年对2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者进行了胰瘘的防治。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26~70岁,中位年龄58岁。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胰头癌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5年来实施的5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应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患者50例。结果:全组围手术期死亡率0%,并发症发生率26%(13/50),并发症中以切口感染发生率最高10%(5/50),严重并发症为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结论:虽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如对解剖结构熟悉,提高手术技巧及熟练程度,应用胰腺导管引流、TPN及重症监护呼吸机等新技术,可减少其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若干进展赵玉沛(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自1935年Whipple等首先报告应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成功地切除了一例壶腹癌,并于1945年提出这种手术的标准方案后,该手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胰二十指肠切除术操作步骤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PD)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30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头部、胆总管下段、壶腹部周围或十二指肠良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RPD组46例、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组138例及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组124例,分别行RPD、OPD及LPD术,术后记录三组疗效判定指标(R0切除率、术后住院天数、淋巴结清扫数及淋巴结阳性率)及安全性评价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入住ICU率、非计划再次手术率、出院后半月再次入院率及术后90天内死亡率),比较三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RPD组、OPD组、LPD组患者中位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11.5、17、15 d,与OPD组和LPD组相比,RPD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与OPD组相比,LPD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RPD组、OPD组、LPD组患者中位手术时间分别为317.5、320、35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0、300、250 mL,输血率分别为4.3%、26.8%、20.2%,与OPD组和LP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对于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老年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对其术后呼吸功能的具体影响.方法 抽取2018年6月-2020年1月本院64例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并依据护理情况差异分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运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术后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情况以及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肺栓塞发生率比较中(P>0.05);观察组术后的肺不张、胸腔积液、肺水肿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2 h的FVC、FEV1监测结果 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开展综合护理,有利于降低其术后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并有利于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8.
早先以切除胰腺为主的手术治疗慢性胰腺炎,可减轻患者腹痛症状,但容易引起咦腺分泌机能不足,术后糖尿病的发生率很高.以后Kausch和Whipple介绍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胰头、2/3胃体、十二指肠、胆囊及胆总管.此术式主要用以治疗胰头部恶性肿瘤.胰腺手术的危险性和死亡率不仅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并与切除的范围以及术后消化道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9.
金星林  张松男 《山东医药》2006,46(36):33-34
对41例侵犯周边较大血管的壶腹部周围癌实施手术括疗.术中采用蚊式钳勾划法,全部1次性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平均耗时5h24min,术中平均出血580ml。剥离出的癌灶侵犯血管壁的断缘组织中见到肿瘤细胞者仅9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无1例出现胰漏、胆漏。术后平均存活期16.5个月。认为对侵犯周边较大血管的壶腹部周围癌仍可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蚊式钳勾划法的应用可大大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率。  相似文献   

2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壶腹周围癌的首选方法[1].该术式操作复杂、切除范围广泛、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术后胰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严重的并发症,所以预防胰漏的发生是降低手术病死率的关键所在,而胰漏的发生与术中胰肠吻合处理有直接关系.为预防胰漏的发生,国内外学者近年对各种胰肠吻合方法进行了不断改进[2,3],明显降低了胰漏发生.笔者2005年5月至2009年12月应用改良胰肠吻合术式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5例,术中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胰肠吻合做了全方位的精细处理,术后无1例胰漏发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