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炎症反应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 4 2例冠心病患者和 2 0例正常健康成人 (NCHD)血清的C 反应蛋白 (CRP)。冠心病患者又分为 3组 ,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 17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12例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13例。比较SAP组与NCHD组之间 ,UAP组、AMI组与NCHD组之间CRP的差异。结果UAP组、AMI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NCHD组 (分别为 :P <0 0 0 5、P <0 0 0 0 1) ,但SAP组与NCHD组的CRP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均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提示急性炎症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肺炎衣原体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在非冠心病 (NCHD)组、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不稳定心绞痛 (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用血清学和PCR方法检测肺炎衣原体。结果 各组之间血清学无显著性差异。冠心病各组PCR阳性率显著高于NCHD组 ,UAP、AMI两组显著高于SAP组 ,UAP和AMI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肺炎衣原体和形成冠心病的病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肺炎衣原体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在非冠心病(NCHD)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用血清学和PCR方法检测肺炎衣原体。结果 各组之间血清学无显著性差异。冠心病各组PCR阳性率显著高于NCHD组,UAP、AMI两组显著高于SAP组,UAP和AMI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肺炎衣原体和形成冠心病的病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2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检测各组惠者胆红素(Bil)及CRP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①SAP组总胆红素(Tbil)低于对照组,SAP组CRP高于对照组。②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CRP、Tbil均高于对照组。③AMl组和UAP组Tbil水平相近。④AMI组CRP较UAP组相比,其值明显增加。结论Bil、CRP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CRP且与冠心病的严重性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4年8月已确诊冠心病患者109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5例,心肌梗死(AMI)31例;对照组为我院健康体检患者68例。应用美国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UAP组﹑SAP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SAP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测定对冠心病人发生,发展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7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各25例,并选取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hs-CRP含量,并分析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AMI、UAP、SAP3组的血清hs-CRP含量(3.25±1.24、6.67±2.73、12.74±4.76)显著高于对照组(0.97±0.74);治疗后AMI、UAP、SAP3组的血清hs-CRP含量(1.92±0.83、3.62±1.50、7.25±3.14)显著低于各组治疗前水平,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其检测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收治的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其中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30例非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将三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尿酸水平进行比较,并各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尿酸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检验后,UAP及SAP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UAP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及SAP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UAP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与S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直线相关性分析,UAP组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尿酸水平呈正性相关(r=0.52,P<0.05);SAP组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28,P>0.05)。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两者呈正性相关,对于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hs—CRP)蛋白的浓度,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关系。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4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165例健康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SAP、UAP、AMI患者血清的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的浓度。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随机方差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平均浓度在正常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依次增高,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比正常人血清浓度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水平高低可反映冠心病患者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心肌标志物的检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春燕  张冰于庭 《吉林医学》2005,26(10):1026-1027
目的:探讨心肌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检测对老年人冠心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和健康人群进行cTnI、CRP、CK-MB检测。结果:AMI组、UAP组患者三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AP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UAP组、AMI组与SAP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灵敏度高,CK-MB灵敏度、特异性均不高,两者可作为初筛指标,cTnI心肌特异性高,可作为确定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hs-CRP和D-D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在冠心病外周血中含量,探讨两者在冠心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住院确诊冠心病140例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为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为4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为50例;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D-D。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hs-CRP、D-D含量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病人(SAP)和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hs-CRP的测定值,稳定型心绞痛病人(SAP)和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D-D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D-D能较好地反映冠心病的病情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分型、疗效判定。  相似文献   

11.
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水平与老年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3例行冠脉造影检查(CAG)的老年患者血清UA、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等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按临床表现和CAG结果分为CHD组[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对照组.结果:CHD组的一般临床资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血清UA、CRP的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血清CRP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AP组及UAP组,但在CHD的三个亚组中血清UA的水平无明显差异;在冠心病患者中,冠脉三支病变者血清CR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者,血清UA的水平无差异.结论:血清UA水平的增高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CUD)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6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另外对照组18例。应用快速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血清CRP浓度。结果:AMI的CRP浓度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UAP的CRP浓度高于SAP组和对照组;SAP的CRP浓度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CRP与CHD特别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RP浓度越高冠脉损伤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3.
郭晓斌  刘海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6):2498-2499,2502
目的探讨脉压(PP)与老年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测量72例行冠脉造影(CAG)检查的老年患者的脉压,并按临床表现和CAG的结果分为CHD组[包括3亚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和非冠心病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HD组的一般临床资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脉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和UAP组脉压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但在AMI组和UAP组、SAP组和对照组之间却无明显差异;在CHD组中,冠脉病变者脉压水平高于无病变者。结论脉压的增高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密切相关;可能与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14.
程昌霞  周建华 《医学综述》2012,18(15):2510-2511
目的探讨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 56例CHD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18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AP)12例,以及对照组20例。测定Hcy和hs-CRP含量。结果CHD各组Hcy、hs-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cy、hs-CRP含量以AMI组为最高,显著高于UAP、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和hs-CRP与ACS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对CHD的诊断及疗效监测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LP)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CHD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05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5例;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观察对象的血清HCY、CRP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HD组患者血清HCY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各组之间血清HCY、CRP水平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CHD患者血清HCY和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对CHD的临床诊断及疗效监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脑钠肽、和肽素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其病变类型和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心病类型不同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以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研究四组血清脑钠肽、和肽素及CRP的水平。结果:冠心病3个类型分组的脑钠肽、和肽素、CRP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对照组,SAP组及UAP组的脑钠肽、和肽素、CRP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均低于AM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低于U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支病变冠心病患者的脑钠肽、和肽素、CRP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均低于左主干病变患者,1、2支病变患者的脑钠肽、和肽素、CRP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均低于3支病变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支病变和2支病变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脑钠肽、和肽素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准确的反应其病变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诊疗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前感染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急性发病前感染发生情况及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法  2 0 0 1年 10月~ 2 0 0 2年 4月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共调查上海市 16所二、三级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稳定型心绞痛 (SAP)、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及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184 7例 ;将UAP和AMI患者合并为ACS组 (114 3例 ) ,SAP患者作为对照 (SAP组 ,6 4 4例 )。结果 ACS组急性发病前感染发生率(4 2 .4 3% )显著高于SAP组 (2 7.33% ,P <0 .0 1) ;发病前病因谱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 ,大部分ACS患者的感染均发生在急性发病前 2周内 (78.76 % ) ,而SAP患者的感染时间无特殊分布 ;ACS组CRP增高患者的比例(6 1.0 6 % )高于SAP组 (4 2 .35 % ,P =0 .0 0 1) ,ACS组CRP增高者中 5 8.75 %有发病前感染史 ,而CRP正常者中仅 4 0 .98% (P <0 .0 5 )。结论 ACS患者的急性起病与发病前急性感染可能存在相关性 ,而CRP作为炎症标志对ACS的发生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CH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其在CHD的发病及病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经冠脉造影证实的CHD患者98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清中hs—CRP水平。并对其中43例CHD患者检测治疗后hs—CRP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hs—CRP的含量变化。结果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8.25±6.38)较正常对照组(1.93±0.77)显著增高(P〈0.001);其中心肌梗死(AMI)组(13.93±5.81)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9.42±5.25)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57±3.10)(P〈0.01);AMI组血清hs—CRP水平与UAP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除SAP组外,其中36例CHD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从SAP到AMI的过程中,hs—CRP水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hs—CRP水平与CHD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CHD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