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巴胺(DA)转运蛋白(DAT)是摄取DA,调控突触间隙DA水平,维系突触前DA合成和储存的关键因素。DAT对帕金森病(PD)的研究有重要价值。^99Tc^m-2β-[N,N′-双(2-巯乙基)乙撑二胺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TRODAT-1)可与DAT特异性结合,是研究DA能神经元功能较好的手段。已有利用^125I-13-甲基-3D-(4-碘苯基)托烷-2β-羧酸盐(CIT)研究大鼠纹状体中DAT水平随年龄变化的报道。本研究采用^99Tc^m-TRODAT-1研究大鼠纹状体中DAT水平随年龄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雌激素(Estrogen)对6-羟基多巴(6-OHDA)制备的去卵巢(OVX)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纹状体通路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6-OHDA两点注射单侧损毁内侧前脑束(MFB)制备OVXPD模型大鼠,侧脑室给予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1μg/5μl),观察大鼠旋转行为、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基因表达、黑质铁染色阳性细胞数量和纹状体内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结果雌激素用药组可明显减少阿朴吗啡诱导的PD模型大鼠单侧旋转行为(P〈0.01)。在损毁侧黑质,雌激素用药组TH基因的表达较PD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亦较PD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黑质铁染色阳性细胞数量较PD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雌激素对PD模型大鼠黑质DA能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铁负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损毁程度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的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DAT)功能变化,探讨^125I-甲基3β-(4-碘苯基)托烷-2β-羧酸盐(β-CIT)DAT显像的价值。方法 根据注射MPP天数不同,分为1,3,5和7d模型组和对照组,静脉注射^125I- β-GIT 148 kBq 2h后行放射自显影。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纹状体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免组化酪氨酸羟化酶(TH)染色观察黑质和纹状体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PTP损毁的各组PD小鼠模型的纹状体/皮层放射性比值分别降低20%,42%,45%和52%;纹状体DA含量降低47%,75%,95%几95%;免疫组化TH染色可见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随MPTP损毁程度的加重而进一步减少。结论 不同损毁程度的PD小鼠模型DAT功能变化与生化和病理改变相一致,β-CIT DAT功能显像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4.
多巴胺(DA)系统与帕金森病(PD)发病的机理、治疗及预后关系非常密切。笔者在以前研究基础上,对DA能神经毒素N-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损毁30个月慢性PD模型猴进行D2受体研究。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Epidepride显像剂前体(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提供);Picker/MarconixIRIX二探头SPECT仪(Picker公司)。实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μ-受体在芬太尼引起的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抗坏血酸(AA)、尿酸(UA)、多巴胺(DA)及其氧化代谢产物2,5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变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脑微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结果腹腔注射芬太尼可引起大鼠纹状体DA,DOPAC+HVA,AA,UA释放明显增加,腹腔应用纳洛酮可明显抑制芬太尼引起大鼠纹状体DA,DOPAC+HVA,AA,UA释放的增加;而纹状体内应用纳洛酮不能够拮抗芬太尼引起大鼠纹状体DA,DOPAC+HVA,UA,AA释放增加。结论芬太尼增加大鼠纹状体细胞外AA、UA、DA及其氧化代谢产物的释放主要是通过纹状体外μ-受体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99Tc^m—TRODAT—显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模型猴^99Tc^m-2β-[N,N‘-双(2-巯乙基)乙撑二胺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TRODT-1)显像与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结构改变间的关系,探讨^99Tc^m-TRODAT-1显像早期诊断PD的价值。方法:对5只猴在制成单侧PD模型前后分别进行^99Tc^m-TRODAT-1和rCBF显像,并对2只PD模型猴进行MRI。结果:^99Tc^m-TRODAT-1显像示,正常猴3h纹状体/小脑的放射性比值为1.48,PD模型猴健侧纹状体/小脑放射性比值为1.42,损毁侧为0.96。PD模型猴双侧纹状体血流灌注与正常猴比较无差别,MRI未发现形态及结构改变。结论:^99Tc^m-TRODAT-1能特异性地与多巴胺转运体(DAT)结合,可望用于PD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多巴胺转运体(DAT)显像剂^99mTc-2β-[N,N’-双(2-巯乙基)乙撑二氨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990mTc-TRODAT—1)显像鉴别帕金森病(PD)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材料和方法:28例PD患者,病程4个月-5年,15例VP患者,病程1-3年,正常对照组19例,静脉注射^99mTc-TRODAT—1,3h后行SPECT显像,并计算纹状体/小脑放射性比值(ST/CB)。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患者纹状体^99mTc-TRODAT—1积聚显著下降,尤以壳核更为明显。早期PD患者(H/Y:1)即可见两侧ST/CB有显著差异;而VP患者纹状体内^9mTc-TRODAT—1放射性浓聚程度与对照组相似,ST/CB也无明显差异。结论:^99mTc—TRODAT-1多巴胺转运体SPECT显像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11C-PD153035摄取与肿瘤EGFR表达水平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1C4-(3-溴苯氨基)-6,7-双甲氧喹唑啉(PD153035)摄取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体外测定人乳腺癌细胞MDA—MB-468、MDA—MB-231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EGFR表达水平以及对^11C—PD153035的摄取。分别建立裸鼠种植瘤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11C—PD153035后即刻行PET显像,用感兴趣区(ROI)法在注射后即刻及10,20,30,40,50和60min测定病灶/健侧前肢正常组织放射性计数(T/NT)比值。显像结束后立即处死动物,切除肿瘤,测量肿瘤内摄取的放射性。结果在体外肿瘤细胞对^11C—PD153035的摄取与肿瘤细胞EGFR表达水平明显相关(r^2=0.78,P=0.001)。在动物体内,TINT与肿瘤细胞的EGFR表达水平明显相关(r^2=0.65,P=0.004)。离体肿瘤组织对^11C—PD153035的摄取与肿瘤细胞的EGFR表达水平明显相关(r^2=0.64,P=0.005)。结论^11C-PD153035的摄取与肿瘤细胞的EGFR表达水平明显相关,EGFR的^11C—PD153035 PET显像有可能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跑台运动干预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行为功能、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安静组(Control组)、假手术运动组(Control+Ex组)、6-OHDA安静组(PD组)、6-OHDA运动组(PD+Ex组)。依据实验设计要求,PD和PD+Ex组右脑内侧前脑束(MFB)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建立偏侧P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于相同位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造模后的第7天颈部皮下注射阿朴吗啡(APO)进行旋转行为测试,评价PD模型的可靠性,不符合PD模型标准的大鼠剔除。运动组术后1周开始进行跑台训练,运动方案为11 m/min,30 min/day,5 days/week,共4周。采用旷场试验评价PD模型大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联用技术检测纹状体DA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纤维的表达。结果:PD和PD+Ex组移动距离较Control组显著降低(P<0.01);PD+Ex组第3、4周移动距离较PD组显著增加(P<0.01)。PD和PD+Ex组纹状体DA含量较Control组显著降低(P<0.01);但PD+Ex组第3、4周纹状体DA浓度较PD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PD模型大鼠总移动距离与纹状体DA浓度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且二者均随6-OHDA药物及运动干预持续时间延长出现"时序性"变化特征。运动干预通过减缓纹状体DA丢失改善PD模型大鼠自主行为功能,推测其机制可能与运动的神经保护作用减轻了6-OHDA神经毒素对DA能神经元的毒性损伤、促进其存活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脑内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和5-羟色胺1A受体(5-HT1A)的变化。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PD模型小鼠,每组各9只。高剂量组(按体重注射80mg/kg,每2h注射20mg/kg 1次,共4次);低剂量组20mg/kg单次注射;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第11天用^131I-2-((2-((二甲基胺基)甲基)苯基)硫)-5-碘苯胺(ADAM)、4-^132I-N-2-[1-(2-甲氧基苯基)-1-哌嗪基乙基]-N-2-吡啶基-苯甲酰胺(^131I-MPPI)进行小鼠脑内放射自显影、生物学分布实验,测定SERT和5-HT1A的相对含量,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SERT及5-HT1A阳性细胞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鼠脑内SERT和5-HT1A的含量减少,且MPTP用量越高减少得越多。放射自显影结果示高剂量组较对照组SERT和5-HT1A含量分别减少67%和75%,脑内分布实验示两者分别减少34%和52%,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示分别减少41.3%和46.3%。结论MPTP对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不是特异性的,在PD模型小鼠脑中5-HT神经系统也受到MPTP的毒性损伤,SERT和5-HT1A的相对含量呈不同程度的下调。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DTI-ALPS)指数在评价帕金森病(PD)患者脑类淋巴系统功能中的价值。方法:自帕金森病进展标记物研究项目(PPMI)基线数据库中选取诊断为PD的153例患者及59例健康志愿者(HC组)纳入本研究, 212例被试的临床资料(包括多种认知和运动测试量表评分和脑脊液检查资料)和MRI资料完整。本研究中分析了以下认知和运动测试量表的评估结果:霍普金斯语言学习测试(HVLT;其中包括即刻/总回忆测试、辨别记忆测试和维持记忆测试)、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 老年抑郁量表(GDS)、宾夕法尼亚大学嗅觉识别测试(UPSIT)、运动障碍协会统一帕金森病分级量表(MDS-UPDRS)第1~3部分及全部(total)及H-Y分级量表(Hoehn and Yahr stages)。脑脊液生物标记物包括Aβ42、a-syn、t-tau、p-tau、t-tau/Aβ42和p-tau/Aβ42。所有MR图像在Siemens 3.0T磁共振仪上完成采集。利用FSL及Image-J软件在每例被试的各向异性分数(FA)图上,分别在左侧大脑半球侧脑室体部水平的投射纤维区域、联合纤维区域及皮层下纤维区域勾画绘直径5.0mm的球形感兴趣区,测量每种纤维在X、Y和Z轴方向的扩散率,并根据公式计算DTI-ALPS 指数。比较PD组与HC组之间ALPS指数值的差异,并分析PD患者ALPS指数与临床指标及脑脊液生物标记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比较,PD组DTI-ALPS指数值显著减低(Z=3.769,P<0.001)。PD组ALPS指数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6,P=0.001);在控制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三个因素后,PD组ALPS指数与MDS-URDRS-Ⅲ评分呈负相关(r=-0.245,P=0.002),与脑脊液p-tau浓度呈负相关(r=-0.357,P<0.001)。结论:DTI-APLS指数可用于评估PD患者类淋巴系统功能受损情况,在探索PD相关发病机制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偏侧帕金森病猴模型的影像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实验性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影像学表现及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对诊断PD的价值。方法 经一侧颈内动脉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作8只偏侧PD猴模型。均于术前及术后行CT,M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葡萄糖代谢显像)检查。结果 所有动物均成功制成偏侧PD模型。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见术侧纹状体放射性核素摄取较术前明显减低,亦明显低于对侧,葡萄糖代谢显像见PD组术侧纹状体,丘脑平均标准摄取值低于对侧及健康猴,而对侧较健康猴无明显减低,局部脑血流显像显示偏侧PD猴无局部脑血流灌注异常,MRI上正常老年猴基底节区可无异常信号,也可见苍白球呈双侧对称性窄条状低信号。但无壳核低信号,术后第3个月PD猴壳核及苍白球新出现低信号或苍白球原窄条状低信号区扩大。术前,术后MRI均未见黑质区信号异常及脑萎缩征象,CT未见异常。结论 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及葡萄糖代谢显像均能早期显示实验性PD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下调或纹状体与丘脑葡萄糖代谢减低。MRI能发现PD基底节区信号减低,但相对较晚。PD局部脑血流显像及CT未能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CT引导脑内注射入类酪氨酸羟化酶基因腺相关病毒载体(AAV—hTH)对神经细胞的转染能力,以及对帕金森病(PD)猴的治疗效应。方法 经右侧颈内动脉注射1-甲基4-苯基-1,2,3,6一四氢吡啶(MPTP)制作6只偏侧帕金森病恒河猴模型,经CT引导将AAV—hTH注入5只帕金森病猴右侧尾状核内,观测猴模型的行为学改变6个月以上,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LPC)测定转染后尾状核内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并以免疫组化检测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CT引导定位穿刺有实时操作、定位精确、微创的优点。所有注射AAV—hTH的偏侧PD猴模型术后2周即有帕金森病症状改善,持续6个月以上,其中1只动物阿朴吗啡旋转实验示完全停止了帕金森病旋转现象,其余动物旋转次数较术前减少约42%~70%。实验侧与健侧尾状核区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比值较未治疗模型增高。免疫组化染色见穿刺针道部位有大量TH阳性细胞;RT—PCR检测到实验侧尾状核区有TH-mRNA存在;而对照侧尾状核区、其他部位脑组织与心、肝、肾组织及未注射模型实验侧尾状核区均未见阳性发现。结论 CT引导立体定向穿刺PD猴尾状核注入AAV—hTH能使TH基因精确地在特定部位有效表达,提高尾状核区DA含量,改善模型猴症状,研究结果提示这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PD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方法。为临床基因治疗PD的研究提供了实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单胺类递质对神经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浓度单胺类(monoamice,MA)递质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观察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的毒性,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原位末端标记,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显示;(1)高浓度MA引起神经细胞凋亡;(2)给予80.160、320μmol/L DA、NE及320μmol/L 5-HT处理24h后,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浓度效应对照组(P<0.05);(3)给予300μmol/L DA、NE处理12、24、48h后,或300μmol/L 5-HT处理24、48h后,神经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时间效应对照组(P<0.05)。提示高浓度MA对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具有细胞毒性,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时间及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5.
李敏  杨明会 《人民军医》2009,(3):181-182
帕金森病(PD)主要病理改变为含色素神经元变性丢失,以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为主。目前,中医药对PD的研究主要有3个方面:(1)对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进行药理学研究,重点针对药物的有效成分探讨其作用机制;(2)从对PD的治疗作用和减少服用左旋多巴等西药不良反应入手,对中药汤剂或复方制剂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3)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中药在PD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二维化学位移成像(2D CSI)检测帕金森病(PD)的基底神经节代谢物浓度。探讨PD的基底神经节代谢物浓度是否变化。评估2D CSI技术检测PD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PD患者26例。从健康志愿者中抽取与PD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6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2D CSI技术检测所有人组对象的双侧豆状核、尾状核的代谢物浓度,包括氮-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复合物(NAA/Cr),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碱复合物(NAA/Cho)以及Cho/Cr比值。比较PD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基底神经节相对应核团的代谢物浓度之间的差异。结果PD组双侧豆状核的NAA/Cho和右尾状核的NAA/Cr、左侧尾状核的Cho/Cr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左侧豆状核Cho/Cr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PD患者的基底神经节代谢物浓度与正常人有差异。2D CSI作为一种可用于检测基底神经节代谢物浓度的无创伤性的方法,将成为检测正常脑的生理性和病变脑的病理性代谢物浓度的变化,尤其是神经元变性性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以选择性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细胞退行性减少而使纹状体DA神经递质减少为特征。其病因不完全清楚。目前,没有合适的治疗来阻止或减慢DA能神经细胞退行性变性。为了更好地理解PD的病理生理过程和发展新的治疗来改善PD症状,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非常重要。理想的模型要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对新药和治疗对策能给予评价[1],并很容易发现有帕金森运动徐缓,随着年龄的增长DA神经元选择性退行性减少和Lewy体样细胞内含物。目前,实验动物模型按药物成分作用方式可分为3种[2]:(1)可逆性药物模型:利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Rg1,Rg1)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4-phenyl-1,2,3,6-tetra—hydropyrldine,MPTP)致帕金森病小鼠黑质(substantla nigra,SN)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变性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S,ip)、MPTP组(30mg·kg^-1×5d,ip)及Rg,(5mg·kg^-1×8d,ip)预处理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技术观察了SN Caspase-3mRNA、Bcl-2 mRNA、Bax mRNA、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mRNA的表达水平和黑质致密带(substantia nigra zona compacta,SNzc)T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等多项指标的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鼠纹状体(stfiatum,Str)内DA及其代谢物二羟基苯乙酸(dihydroxyphenylaceti cacid,DOPAC)和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HVA)含量。结果MPTP组SN内TH阳性细胞数量、Str内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和HVA的含量明显减少,应用Rg1后可逆转上述改变(P〈0.01)。MPTP组SN Bcl-2、TH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Caspase-3、Bax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应用Rg1后可逆转上述改变(P〈0.05)。结论Rg1对MPTP致帕金森病小鼠SNDA能神经元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凋亡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动通过上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3(m GluR2/3)表达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纹状体中等多棘神经元(MSNs)异常电活动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安静组(Control组,n=9)和6-羟基多巴胺(6-OHDA)造模组(6-OHDA组,n=40)。6-OHDA造模组采用神经毒素6-OHDA注射于大鼠右脑内侧前脑束(MFB),建立偏侧损毁PD模型大鼠,假手术组于相同部位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采用阿扑吗啡(APO)诱导旋转行为测试评价PD模型的可靠性。经鉴定符合PD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6-OHDA安静组(PD组,n=9)、6-OHDA+运动组(PD+Ex组,n=9)和6-OHDA+运动+mGluR2/3拮抗剂组(PD+Ex+APICA组,n=9)。运动组于手术后1周开始进行跑台训练干预(11 m/min,30 min/day,5 d/week,4 weeks)。运动+mGluR2/3拮抗剂组每次运动前,采用微量注射泵将m GluR2/3拮抗剂APICA注射到纹状体内,注射体积为1μL。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阳性细...  相似文献   

20.
高压氧综合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主要病变是大脑黑质变性,引起黑质变性的原因至今不明。对于PD,尤其是经临床正规治疗效果不理想或疗效递减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此外,长期应用药物治疗带来诸多副反应。为了探索此类患者治疗的新途径,笔者1995-2005年采用高压氧(HBO)配合小剂量药物治疗PD,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