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心室主动电极起搏与被动电极起搏二者之间起搏参数的差异。方法: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186例,其中93例为右室间隔部主动电极起搏,93例为右室心尖部被动电极起搏,于植入时测试单极起搏阈值、感知及阻抗,所有患者的起搏脉宽均为0.42ms。结果:有效起搏时主动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比较起搏阈值无显著差异(1.19±0.25 vs 0.98±0.25)V(P>0.05),被动电极组感知显著高于主动电极组感知(8.57±5.08 vs 7.69±4.21)mV(P<0.05),被动电极组阻抗显著高于主动电极组阻抗(718.60±239.50 vs 656.88±165.47)Ω(P<0.05)。结论:被动电极即刻感知优于主动电极,阻抗则高于主动电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单极和双极起搏模式下起搏参数的差异。方法 64例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随访3个月,分别在植入心脏起搏器当日及术后3个月测试并记录起搏阈值、R波振幅和电极阻抗。结果 2种起搏方式相比,双极起搏阻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的阈值和R波振幅无明显差异。结论双极起搏的电极阻抗高于单极起搏的电极阻抗,2种起搏方式的阈值和R波振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工耳蜗植入后不同时间段的电极阻抗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阈值的变化,探讨其对调试间隔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7例植入人工耳蜗的患儿术中及术后30d开机时、开机使用10、20、30、40、50、60、90、150d的电极阻抗值和ECAP阈值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术中和术后30d开机两个时间点与其它各时间点的阻抗值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第22号电极的阻抗值与第2、4、6、8、10、12号等电极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余电极间差异无显著性;电极2,4、6、8、10、12等的术中ECAP阈值与术后30d开机时的ECAP阈值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人工耳蜗植入电极的阻抗在开机使用后10d有急速的下降,开机使用30d时达最低值,但ECAP阈值的变化不明显;如果电极的阻抗和ECAP阈值在开机使用后2个月均变化不大,可以根据患者的表现适当推迟下次调试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先进性。方法:33例患者,男12例,女21例;右室心尖部起搏9例,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24例,观察电极置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QRS波时限。电极置入后随访观察起搏阈值、阻抗、R波幅度,心功能情况。结果:主动固定电极组的置入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电极组(34.34±6.54 min vs 16.78±5.38 min,20.86±4.32 min vs 8.67±4.52 min);QRS波时限(0.14±0.04 s vs 0.16±0.03 s,P〈0.01)。经过6个月随访,起搏阈值、阻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功能改善。结论:主动固定电极植入优于被动电极植入。  相似文献   

5.
多导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阻抗和ECAP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耳蜗植入后不同时间段的电极阻抗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阈值的变化,探讨其对调试间隔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7例植入人工耳蜗的患儿术中及术后30d开机时、开机使用10、20、30、40、50、60、90、150d的电极阻抗值和ECAP阈值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术中和术后30d开机两个时间点与其它各时间点的阻抗值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第22号电极的阻抗值与第2、4、6、8、10、12号等电极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余电极间差异无显著性;电极2,4、6、8、10、12等的术中ECAP阈值与术后30d开机时的ECAP阈值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人工耳蜗植入电极的阻抗在开机使用后10d有急速的下降,开机使用30d时达最低值,但ECAP阈值的变化不明显;如果电极的阻抗和ECAP阈值在开机使用后2个月均变化不大,可以根据患者的表现适当推迟下次调试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心阻抗图波形重建中六导联电极带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设计从胸部体表6个不同部位同步检测阻抗信号的六导联电极带。方法 3条环形电极为电流电极,六对方片电极为电压电极,并制作成颈电极带和胸电极带,由程控电路自动切换不同规格的电极带。结果 1200多例临床检测表明,该电极带测得的胸部体表阻抗信号,可以重建出符合生理意义的主动脉、肺部动脉、心室的体表阻抗变化分量,自动切换电路能正确地选择所需要的电极带。结论 本文设计的六导联电极带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Nucleus人工耳蜗电极阻抗测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ucleusCI24M与NucleusCI24R.(CS)型人工耳蜗电极阻抗的区别。方法应用神经反应遥测技术(NRT)监测I6例NucleusCI24M与I0例NucleusCI24R(CS)型人工耳蜗电极的阻抗。结果所有电极阻抗值正常,两种类型的人工耳蜗电极阻抗差异存在显著性,并且人工耳蜗电极植入后,其阻抗会发生规律性变化,在术中测试电极阻抗数值存在从蜗底到蜗顶逐渐上升的现象。结论NucleusCI24M与NucleusCI24R(CS)的电极阻抗存在明显差异,电极植入后,其阻抗值随时间发生的规律性变化与机体生理活动有关。在相同条件下NucleusCI24R(CS)比NucleusCI24M更加节能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人工耳蜗植入以后电极阻抗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多导人工耳蜗系统Combi 40+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中、术后1,2,3,6个月电极阻抗,分析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结果 植入的Combi 40+型人工耳蜗电极阻抗值在术中最低,开机时最高,以后逐渐下降,并于术后3个月达稳定状态.蜗顶与蜗底处电极阻抗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耳蜗植入术后,排斥反应使纤维组织包绕电极,在电刺激下,电极阻抗于术后3个月可达稳定状态.检测电极阻抗是目前评估Combi 40+型人工耳蜗植入体状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激素电极低能起搏的时机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6例VVI起搏器的激素电极,应用起搏系统分析仪和体外程控仪测定植入即刻和植入后1月、2月、3月、6月、12月的慢性起博阈值,以此时结果指导调低输出电压。结果:激素电极的慢性起搏阈值与植入即刻阈值差异无显性,低能起搏安全有效。结论:激素电极适合长期低能量起搏,使起搏器即节省能量又保证安全起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普通电极与球囊漂浮电极在临时起搏应用中的临床差异。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因缓慢性心律失常行临时起搏治疗的患者,共312例。其中,男160例,女152例,年龄24~93岁,平均(62±8.5)岁。根据植入临时电极不同,分成两组,普通电极组和漂浮电极组。对比两组电极操作时间、以及所测试的起搏参数(阈值、感知)、电极起搏位置和电极移位发生率。结果球囊漂浮电极组与普通电极组比较,起搏参数包括阈值、感知以及电极移位发生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电极操作时间和电极到位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比较,具有相同的起搏的阈值、感知和电极移位发生率,以及相近的电极操作时间。为临床安全有效的临时起搏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固定导线行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需安置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患者120例行RVOT间隔部起搏,根据心室是否依赖起搏分为心室起搏依赖组(48例)和心室起搏非依赖组(72例),记录两组术中、术后的各项参数及术后起搏导管的稳定性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及亚组分析显示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囊袋形成耗时、寻找头静脉耗时及心室起搏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非依赖组主动导线置入即刻起搏阈值及阻抗明显升高,15 min后可达到理想阈值。两组术后1、3个月随访,心室起搏参数与置入时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心室起搏依赖组在术后3 d发生心房被动导线脱位1例,2组RVOT主动固定导线在术后3~12个月的随访中未见脱位。结论:不论心室起搏依赖或非依赖者,使用主动固定导线行RVOT间隔部起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间隔部电极定位固定的技术方法。方法:24例需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植入,测定有关参数并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起搏阈值(0.45±0.17)V,R波幅度(10.2±2.5)mV,电极导线阻抗(680±120)Ω。起搏心电图Ⅱ、Ⅲ、avF导联的QRS波群直立向上,Ⅰ或AVL导联呈负向波。术后随访起搏良好,胸片无电极脱位,部分合并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复查心脏超声示心腔缩小,心功能改善。结论: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高、可行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腔心室自动闽值夺获起搏器的长期各参数变化,节能功能及起搏安全性。方法:对65例患者植入具有AC功能双腔起搏器,观察术中、术后6个月心室起搏阈值,输出电压,ER振幅,阻抗和极化电位及自动工作方式转换功能。结果:术后心室起搏阈值早期升高1.10V±0.18V以后逐渐稳定,长期心室起搏电压仅在0.45V±0.13V。63例在术后测定各参数即刻启动AC功能并于术后1周及6个月随访心室各参数变化。1例术中R波振幅15.2mV,ER值为10.4mV,极化电位0.4mV,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给普罗帕酮600mg转律,测试时发现AC功能自动关闭,当时ER值9.4mV,极化电位0.8mV,再测ER值10.2mV,极化电位0.4mV,AC功能可以打开并工作正常。比较术中、术后1周起搏阈值升高,P〈0.05,术后一周与6个月相比起搏阈值下降,P〈0.05。其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高效能保护起搏电压,耗能低而且安全性好,能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  相似文献   

14.
江荣炎  吴桥  卜令同  陈多学  汪慧敏 《安徽医学》2013,34(12):1816-1818
目的 探讨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高位间隔部的定位方法及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 将64例符合起搏器植入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施行主动固定电极右室高位室间隔部起搏(主动固定组)与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被动固定组),记录植入时间、曝光时间、QRS宽度及相关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主动固定组较被动固定组植入时间及曝光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等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主动固定组QRS波宽度明显小于被动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主动固定行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可行的,并且更加符合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CHD)儿童围术期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的经验。方法选择需植入永久起搏器CHD患儿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4个月~8岁,平均(2.8±2.5)岁,体重5~27 kg,平均(10.7±6.8)kg。结果植入心内膜起博器7例、心外膜起博器16例。起搏方式为频率应答心室按需起搏(VVIR)1例,固定频率心室按需起搏(VVI)22例,起搏频率为70~160次/min,平均(111±25.5)次/min,起搏阈值为0.5~0.75V,平均(0.74±0.30)V,感知灵敏度为2.5~2.8 mV,平均(2.78±0.11)mV,电极阻抗为271~726Ω,平均(445.5±148.9)Ω。21例(91.3%)获得随访,随访1个月~5.5年,起搏阈值术后早期略升高,后稳定。1例术后6个月猝死,原因不明。1例术后4.5年重新更换电池。1例随访中恢复窦性心律。4例术后6个月~2年心脏扩大、心功能低下,左室射血分数(LVEF)&lt;50%。结论 CHD患儿围术期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治疗AVB是安全可行的,永久起搏器植入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需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植入术后参数变化及起搏器安全性。方法:植入具有心室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患者40例,观察起搏器植入术中、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起搏阈值、阻抗、心腔内R波幅度、ER波振幅及心室极化电位、起搏阈值曲线、输出电压参数,并行动态心电图观察有无心室起搏失夺获。结果:心室起搏阈值于术后1周达最大值,由术中的(0.43±0.08)V到术后1周的(0.73±0.22)V,1周后阈值逐渐下降并稳定。术后起搏器的平均输出电压一般在0.73~1.06V,明显低于常规起搏器输出电压程控水平(约2.5~4.5V)。在患者程控随访及动态心电图检查过程中,所有未夺获心室的脉冲后均有后备起搏脉冲出现,无失夺获现象。术中ER波幅值与R波幅度未有相关性。结论:具有心室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起搏器可根据阈值自动调整输出电压,可减少起搏器电池能量消耗,况且低输出电压状态下工作是安全可靠的。术中ER波振幅测试对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起搏器是必须的,因为术中ER波振幅与R波幅度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的主动电极和右心室心尖部(RVA)的被动电极起搏的长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3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1001例。根据心室电极导线的类型分为 RVOTS 组(521例)和 RVA 组(480例)。比较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即刻、术后1 w 及术后1、6、12、18、24个月心室起搏电极相关的基本参数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RVOTS 组术后即刻起搏阈值[(0.77±0.28)V]比 RVA 组[(0.53±0.17)V]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VOTS 组术中曝光时间[(18.76±8.43)min]比 RVA 组[(9.66±4.35)min]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术后1 w 及术后1、6、12、18、24个月起搏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感知阈值及电极阻抗在不同时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起搏参数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且长期保持稳定。RVOTS 组心脏穿孔并发症发生率高于 RV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随访期间心脏超声测量各参数及心功能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P >0.05)。RVA 组随访中房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较 RVOTS 组高(P <0.05)。结论主动螺旋电极在 RVOTS 起搏是可行的,长期随访起搏参数稳定。但是当主动螺旋电极固定于 RVOTS并指向前壁或游离壁可能增加心脏穿孔风险。  相似文献   

18.
Current permanent right ventricular and right atrial endocardial pacing leads are implanted utilizing a central lumen stylet. Right ventricular apex pacing initiates an abnormal asynchronous electrical activation pattern, which results in asynchronous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and relaxation. When pacing from right atrial appendage, the conduction time between two atria will be prolonged, which results in heterogeneity for both depolarization and repolarization. Six patients with Class Ⅰ indication for permanent pacing were implanted with either single chamber or dual chamber pacemaker. The SelectSecure 3830 4-French (Fr) lumenless lead and the SelectSite C304 8.5-Fr steerable catheter-sheath (Medtronic Inc., USA) were used. Pre-selected pacing sites included inter-atrial septum and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which were defined by ECG and fluoroscopic criteria. All the implanting procedures were successful without complication. Testing results (mean atrial pacing threshold: 0.87 V; mean P wave amplitude: 2.28 mV; mean ventricular pacing threshold: 0.53V; mean R wave amplitude: 8.75 mV) were satisfactory. It is concluded that implantation of a 4-Fr lumenless pacing lead by using a streerable catheter-sheath to achieve inter-atrial septum or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acing is safe and feasible.  相似文献   

19.
63例次永久起搏器更换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永久起搏器更换原因及更换术并发症的防治对策,并探讨旧电极的处理方法.方法 更换术病人57例,男38例,女19例,年龄74岁±8岁(56~94)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1例,Ⅱ度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6例.单腔起搏器49例,双腔起搏器8例,起搏器平均使用时间9.25(2~15)年.共更换63例次,其中更换电极13例次.结果 起搏器更换术原因为起搏器电池自然耗竭57例次,电池提前耗竭2例,电极导线不全断裂2例,囊袋感染2例.更换术并发症9例,分别为囊袋血肿4例,电极脱位3例,废弃电极脱入右室2例.更换起搏器时起搏阈值[(0.77±0.40)V]比初次植入时的阚值[(0.60±0.21)V]明显高(P<0.01).更换时的电极阻抗[(854±136)Ω]、R波振幅[(12±4)mV]与植入时[(828±176)Ωn、(12±4)m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起搏器更换主要原因为电池自然耗竭.经测试大部分心室电极可以继续使用.起搏器更换术严重的并发症是废弃电极脱入右室,正确的电极处理方法可以避免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