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斌  朱家源  张涛  唐冰  李新强  陈东  张伟  李爽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8):85-87,F0003
目的:在细胞及动物体内证实前期已合成,并证实其活性的、针对Ⅰ型和Ⅲ型前胶原基因的核酶的有效性。 方法:实验于2004—01/08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实验室、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创伤研究所、中山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取80只SPF级4~6周龄裸鼠。体质量15-25g。随机分为注射Ⅰ型前胶原核酶A组、注射Ⅰ型前胶原核酶B组、注射Ⅲ型前胶原核酶C组、注射Ⅲ型前胶原核酶D组、注射Ⅲ型前胶原核酶E组、注射Ⅲ型前胶原核酶F组、对照组G组和空白对照组H组,每组10只。注射Ⅰ型及Ⅲ型前胶原核酶A—F组,7d。对照组G组注射生理盐水7d。应用苦味酸一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观察分析各组胶原相对含量及分布的改变。同期选取增生性瘢痕来自烧伤愈后、瘢痕增生半年之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六种浓度组及空白对照组庚组。脂质体包裹核酶转染实验组培养细胞,测定培养上清羟脯氨酸含量、反转录多聚链反应法测量细胞内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含量。 结果:①细胞上清羟脯氨酸含量:甲-已组明显低于庚组(2.33&;#177;0.04。2.32&;#177;0.04,2.42&;#177;0.04,2.41&;#177;0.05。2.20&;#177;0.03。2.12&;#177;0.04。2.85&;#177;0.07)μg/L。P〈0.01。②Ⅰ型胶原mRNA表达甲-已组明显低于庚组:(0.796&;#177;0.034。0.834&;#177;0.017。0.860&;#177;0.026,0.838&;#177;0.023。0.842&;#177;0.031。0.858&;#177;0.037.0.940&;#177;0.037)μg/L,P〈0.05。③Ⅲ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甲-已组明显低于庚组:(1.496&;#177;0.039,1.668&;#177;0.052。1.154&;#177;0.093。1.078&;#177;0.093。1.270&;#177;0.060,1.182&;#177;0.111,2.001&;#177;0.099)μg/L。④应用核酶前后瘢痕体积变化:A组、G组、H组实验前明显高于实验后[(28.31&;#177;2.10,25.60&;#177;1.20)(33.65&;#177;1.76。32.71&;#177;3.92)(29.53&;#177;2.50。28.80&;#177;2.71)mm^3]。 结论:所合成及扩增、转染的核酶可抑制人瘢痕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并能有效减少人增生性瘢痕裸鼠动物模型中瘢痕的胶原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Ⅰ,Ⅲ型前胶原核酶对裸鼠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2/06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电子显微镜室及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实验室进行。①建立裸鼠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80只)。②将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Ⅰ型组20只,注射Ⅰ型前胶原核酶;Ⅲ型组20只,注射Ⅲ型前胶原核酶;Ⅰ型+Ⅲ型组20只,注射Ⅰ型及Ⅲ型前胶原核酶;各组又分为2.5μg/100μL及5.0μg/100μL两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各10只裸鼠。对照组:生理盐水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10只。于建立模型的第4周开始,实验组与生理盐水组每天用微量注射器行瘢痕内多位点注射1次,共7d;第6周取材。③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分析各组胶原含量及分布的改变。④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实验前后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①各实验组瘢痕体积均缩小;Ⅰ型组、Ⅰ型+Ⅲ型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体积明显缩小[Ⅰ型组2.5μg/100μL:(25.6±1.2),(28.3±2.1)mm3,5.0μg/100μL:(27.9±3.0),(30.4±1.7)mm3;Ⅰ型+Ⅲ型组2.5μg/100μL:(24.8±1.6),(29.5±3.3)mm3,5.0μg/100μL:(24.6±1.7),(27.8±1.8)mm3,t=1.981~2.025,P<0.05]。②Ⅰ型组、Ⅰ型+Ⅲ型组与对照组相比Ⅰ型胶原纤维分布明显减少。③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具有典型的增生性瘢痕的特点,各实验组瘢痕形态改变不明显。④实验组及对照组的超微结构改变无明显差异。结论:Ⅰ和Ⅲ型前胶原核酶均可有效地减少裸鼠增生性瘢痕中胶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Ⅰ型与Ⅲ型前胶原核酶治疗裸鼠增生性瘢痕后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及胶原形态的改变。方法:(1)建立裸鼠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60只)。(2)将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20只,注射Ⅰ型前胶原核酶;B组,20只,注射Ⅲ型前胶原核酶;各组又分为2.5μg/100μL及5.0μg/100μL两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各10只裸鼠,每天用微量注射器行瘢痕内多位点注射一次,共7d。)及对照组(C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共7d;D组,10只,空白对照组)。(3)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分析各组胶原含量及分布的改变。(4)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实验前后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A、B组实验后瘢痕体积缩小,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胶原含量均减少(P<0.05);但以分布情况而言,Ⅰ型胶原减少较Ⅲ型胶原明显;两组超微结构改变无明显差异;C组和D组无明显变化。结论:Ⅰ、Ⅲ型前胶原核酶治疗裸鼠增生性瘢痕后,两者均使相应的胶原排列分布及含量减少,形态改变明显,但Ⅰ型减少较Ⅲ型明显;而两者超微结构改变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Ⅰ,Ⅲ型前胶原核酶对裸鼠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效果。 方法:实验于2004-02/06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电子显微镜室及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实验室进行。①建立裸鼠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80只)。②将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Ⅰ型组20只,注射Ⅰ型前胶原核酶;Ⅲ型组20只.注射Ⅲ型前胶原核酶;Ⅰ型+Ⅲ型组20只,注射Ⅰ型及Ⅲ型前胶原核酶;各组又分为2.5μg/100μL及5.0μg/100μL两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各10只裸鼠。对照组:生理盐水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10只。于建立模型的第4周开始,实验组与生理盐水组每天用微量注射器行瘢痕内多位点注射1次,共7d;第6周取材。③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分析各组胶原含量及分布的改变。④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实验前后超微结构的改变。 结果:①各实验组瘢痕体积均缩小;Ⅰ型组、Ⅰ型+Ⅲ型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体积明显缩小[Ⅰ型组2.5μg/100μL(25.6&;#177;1.2),(28.3&;#177;2.1)mm^3,5.0μg/100μL:(27.9&;#177;3.0),(30.4&;#177;1.7)mm3;Ⅰ型+Ⅲ型组2.5μg/100μL;(24.8&;#177;1.6).(29.5&;#177;3.3)mm^3,5.0μg/100μL:(24.6&;#177;1.7),(27.8&;#177;1.8)mm^3,t=1.981-2.025,〈0.051。②Ⅰ型组、Ⅰ型+Ⅲ型组与对照组相比Ⅰ型胶原纤维分布明显减少。③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具有典型的增生性瘢痕的特点,各实验组瘢痕形态改变不明显。④实验组及对照组的超微结构改变无明显差异。 结论:Ⅰ和Ⅲ型前胶原核酶均可有效地减少裸鼠增生性瘢痕中胶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3在防治增生性瘢痕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10在青岛大学医学院创伤骨科研究所和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方法:通过改进的Morris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术后将携带转化生长因子β3的腺相关病毒颗粒转染于增生性瘢痕愈合创面处。②实验评估: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创面愈合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3的表达;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主胶原Ⅰ,Ⅲ型胶原含量;应用氯胺-T法检测羟脯氨酸含量;评价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3在防治增生性瘢痕愈合中的生物学效应。结果:①术后6个月,对照组瘢痕较前仍稍有增生,颜色淡红,质地硬。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3转染组愈合创面稍突出皮面,颜色接近肤色,质地接近周围皮肤。②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3转染组TGFβ3基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电泳条带亮度明显高于对照组。③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3转染组创面愈合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逐渐降低。至术后3个月,两组创面愈合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始于稳定,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3转染组低于对照组(109.57±9.13,285.92±10.63)μg/g(t=2.98,P<0.05)。④免疫印迹检测显示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3转染组创面愈合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构成比中Ⅲ型胶原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结论:①腺相关病毒载体可介导目的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3高效转染增生性瘢痕创面并有效防治增生性瘢痕愈合。②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创面愈合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合成以及提高Ⅰ型和Ⅲ型胶原构成比中Ⅲ型胶原的比例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硫代修饰和脂质体包埋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圆盘状受体基因表达及其对瘢痕疙瘩胶原抑制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1进行。收集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整形外科手术切除的4例瘢痕疙瘩(供体知情同意),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细胞培养。并将经脂质体包埋并全硫代修饰后的圆盘状受体ASODN加入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实验分6组,ASODN 5,10,20 μmol/L组、无寡核苷酸组、单纯脂质体及空白对照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圆盘状受体1 mRNA、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相对量及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分泌的影响。结果:①圆盘状受体1 mRNA表达相对量:ASODN 5,10,20 μmol/L组低于空白对照组(1.91±0.19,1.19±0.37,0.49±0.14,2.61±0.47,P<0.01),ASODN 20 μmol/L组低于ASODN 5,10 μmol/L组(P<0.01)。②Ⅰ型胶原mRNA表达相对量:ASODN 5,10,20 μmol/L组低于空白对照组(1.91±0.59,1.46±0.17,0.19±0.27,3.31±0.53,P<0.01),ASODN 20 μmol/L组低于ASODN 5,10μmol/L组(P<0.01)。③Ⅲ型胶原mRNA表达相对量:ASODN 10,20 μmol/L组低于空白对照组(0.73±0.36,0.61±0.23,1.16±0.43,P<0.01)。④Ⅰ型胶原mRNA/Ⅲ型胶原mRNA:空白对照组为4.50±0.12,ASODN 5,10,20 μmol/L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组(2.40±0.11,2.00±0.06,1.50±0.07,P<0.05,0.01),ASODN 20 μmol/L组低于ASODN 5,10μmol/L组(P<0.01)。⑤胶原合成分泌量:ASODN 10,20 μmol/L组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ASODN 20 μmol/L组低于ASODN 5 μmol/L组(P<0.01)。结论:圆盘状受体-ASODN能明显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圆盘状受体表达,显著抑制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调整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比例,并抑制胶原合成和分泌。  相似文献   

7.
苦味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对瘢痕动物模型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在瘢痕研究中急需稳定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目的:运用组织学方法对裸鼠瘢痕动物模型进行鉴定,确定最佳使用时机。设计:随机对照的重复测量设计。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材料:实验于2004-01/03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15只4~6周龄裸鼠(性别随机,体质量15~25g)由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增生性瘢痕来自烧伤愈后、瘢痕增生半年之患者手术切除标本。方法:于裸鼠背侧移植人增生性瘢痕,建立疤痕动物模型;移植后4周起,每周处死5只实验动物,取移植物,100g/L甲醛固定标本,持续3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检测移植物及临床取材,观察组织特点。主要观察指标:①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读片结果。②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结果:①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读片结果:各时段组移植物在偏振光下呈现相同的以黄、红粗大纤维为主、疏网状绿色纤细纤维散在分布的特点。②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临床病理性增生性瘢痕中,Ⅰ型胶原约占74%,Ⅲ型胶原约占26%;4~6周移植物中,Ⅰ型胶原含量分别为(74.52±0.47)%,(74.43±0.53)%,(74.69±0.63)%;Ⅲ型胶原分别约为(25.48±0.47)%,(25.57±0.53)%,(25.31±0.63)%,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实验所设计时段中,移植物与临床取材特性一致,符合增生性瘢痕特点。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检测瘢痕组织胶原是对增生性瘢痕组织测定的简便、有效手段;运用裸鼠建立瘢痕动物模型是行之有效的、稳定的。  相似文献   

8.
背景:研究发现红花对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有抑制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与活体研究尚未进一步展开.目的:观察红花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及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11/2008-03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及研究所完成.材料:新西兰大白兔27只,雌雄不限;50%红花注射液由山西太原华卫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4020008.方法:兔耳腹侧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每耳2块.分为5组.术后第45天开始对增生性瘢痕行注射治疗.①正常皮肤组:为自身兔耳腹侧皮肤.②阳性对照组:右耳外侧增生性瘢痕,不予以任何处理.③生理盐水组右耳内侧增生性瘢痕,注射生理盐水.④低浓度红花组:左耳内侧增生性瘢痕,注射125 g/L红花液.⑤高浓度红花组:左耳外侧增生性瘢痕,注射500 g/L红花液.1次,周,连续注射4次.注射后第2,4,6周分别切取8只兔耳增生性瘢痕及皮肤待查.主要观察指标:瘢痕厚度,硬度;Mallory染色检测成纤维细胞密度胶原纤维排列及致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每块组织Ⅰ、Ⅲ型胶原面密度,计算Ⅰ/Ⅲ型胶原比值.结果:注射后第4,6周,各组增生性瘢痕色泽均逐渐变浅,厚度及硬度均逐渐变小,尤以高浓度组明显,差异与其他增生性瘢痕组比较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注射后第4,6周,高浓度红花组成纤维细胞密度较其他增生性瘢痕组低(P<0.05).注射后第4,6周,高、低浓度红花组Ⅰ型胶原面密度值较阳性对照及生理盐水组低(P<0.05),且高浓度红花组低于低浓度红花组(P<0.05);各增生性瘢痕组Ⅰ/Ⅲ型胶原比值在注射后第2,4,6周均逐渐增高;同一时间段,高浓度红花组Ⅰ/Ⅲ型胶原比值为所有增生性瘢痕组中最低(P<0.05),低浓度红花组Ⅰ/Ⅲ型胶原比值与阳性对照及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高浓度红花液能促进兔耳增生性瘢痕的软化,组织顺应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背景:研究证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然而其在促进创面愈合的同时是否会引起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而导致瘢痕增生已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瘢痕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蛋白合成和降解的调控作用.方法:增生性瘢痕组织取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行瘢痕整复术的患者,组织块法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取第2代细胞,采用氯胺T法、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0~50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蛋白及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合成和分泌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羟脯氨酸及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均无促进作用.低质量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表现为增高趋势,以50,100,500μg/L组增高最显著(P<0.05或P<0.01).同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表达在细胞与上清中变化一致.说明高质量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通过增加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合成来促进胶原蛋白降解,从而避免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Q-123对肺纤维化大鼠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及对照组三组.模型组用博莱霉素5 mg/kg气管内注射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予以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Q-123 50μg/kg每周2次腹腔注射,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造模后第28 d处死大鼠,用半定量RT-PCR测定Ⅰ型和Ⅲ型胶原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均有所下降,较之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提示模型组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增加,治疗组较之模型组有不同程度改善.结果 肺纤维化大鼠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增加,应用内皮素受体桔抗剂治疗可抑制上述胶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芪丹颗粒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鼠的Ⅰ型前胶原和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10/2006-10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所病理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清洁级雄性SD大鼠160只,体质量180~210g。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50mg/支;芪丹(颗粒剂)是由黄芪、丹参、川芎等中草药加工提纯后的粗提取物制成的颗粒剂,10g/包(1g干粉相当于原生药8g)。实验分组:160只SD大鼠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正常组20只、模型组40只、芪丹颗粒剂50只、氢化可的松50只。实验干预:正常组20只气管内灌注和灌胃均用生理盐水。其余大鼠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博莱霉素A5按0.25mL左右(5mg/kg体质量)诱导大鼠肺间质纤维化。随机取40只为模型组。取芪丹颗粒剂组和氢化可地松组大鼠各30只,分别从造模后第2天灌注芪丹颗粒剂(3125mg/kg)和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25mg/kg),药物干预后第7,14,28天麻醉下处死动物。两组各余20只分别从造模14d后灌注芪丹颗粒剂和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用量同前),于第28、42天分别处死动物。实验评估:用苏木精-伊红评价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结果:16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肺脏大体标本观察:对照组肺组织各观察时间点无明显改变,模型组肺组织表面凸凹不平,部分肺叶体积缩小,表面见灰白色结节。氢化可的松组与模型组相似。芪丹颗粒剂组见部分肺叶表面不光滑及大小不等结节。②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模型组7d肺泡腔内大量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肺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28d肺泡结构破坏肺泡内见大量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芪丹颗粒剂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均明显轻于模型组和氢化可的松组(P<0.05)。③肺间质纤维化形成中Ⅰ型、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原位杂交显示两种前胶原mRNA表达呈动态变化,早期肺泡炎以Ⅲ型前胶原mRNA大量增生为主,晚期纤维化期以Ⅰ型前胶原mRNA增生为主。芪丹颗粒剂组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在第14天处于最高,至28d仍维持较高的水平,芪丹颗粒剂组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高于模型组和氢化可的松组(P<0.05)。28d,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在第二天给药芪丹颗粒剂组和氢化可地松组及第14天给药芪丹颗粒剂组和氢化可的松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鼠肺纤维化的早期以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为主,晚期纤维化期以Ⅰ型前胶原mRNA的大量表达为主。芪丹颗粒可减轻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的程度,其机制可能通过影响了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的代谢和表达,从而减慢肺间质纤维化的进程。芪丹颗粒对肺间质纤维化有治疗作用,且优于氢化可的松。  相似文献   

12.
背景:研究发现红花对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有抑制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与活体研究尚未进一步展开。目的:观察红花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及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11/2008-03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及研究所完成。材料:新西兰大白兔27只,雌雄不限;50%红花注射液由山西太原华卫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4020008。方法:兔耳腹侧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每耳2块。分为5组。术后第45天开始对增生性瘢痕行注射治疗。①正常皮肤组:为自身兔耳腹侧皮肤。②阳性对照组:右耳外侧增生性瘢痕,不予以任何处理。③生理盐水组右耳内侧增生性瘢痕,注射生理盐水。④低浓度红花组:左耳内侧增生性瘢痕,注射125 g/L红花液。⑤高浓度红花组:左耳外侧增生性瘢痕,注射500 g/L红花液。1次/周,连续注射4次。注射后第2,4,6周分别切取8只兔耳增生性瘢痕及皮肤待查。主要观察指标:瘢痕厚度,硬度;Mallory染色检测成纤维细胞密度胶原纤维排列及致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每块组织Ⅰ、Ⅲ型胶原面密度,计算Ⅰ/Ⅲ型胶原比值。结果:注射后第4,6周,各组增生性瘢痕色泽均逐渐变浅,厚度及硬度均逐渐变小,尤以高浓度组明显,差异与其他增生性瘢痕组比较存在显著性意义(P 〈 0.05)。注射后第4,6周,高浓度红花组成纤维细胞密度较其他增生性瘢痕组低(P 〈 0.05)。注射后第4,6周,高、低浓度红花组I型胶原面密度值较阳性对照及生理盐水组低(P 〈 0.05),且高浓度红花组低于低浓度红花组(P 〈 0.05);各增生性瘢痕组Ⅰ/Ⅲ型胶原比值在注射后第2,4,6周均逐渐增高;同一时间段,高浓度红花组Ⅰ/Ⅲ型胶原比值为所有增生性瘢痕组中最低(P 〈 0.05),低浓度红花组Ⅰ/Ⅲ型胶原比值与阳性对照及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高浓度红花液能促进兔耳增生性瘢痕的软化,组织顺应性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细菌脂多糖对增生性瘢痕患者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及胶原酶信使核糖核酸表达的影响,了解细菌脂多糖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增生性瘢痕患者瘢痕组织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应用不同浓度(0.005~1.0μg/mL)的大肠杆菌细菌脂多糖(E.coli055:B5)对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刺激,并对刺激后细胞传代至表型稳定(第8代),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细菌脂多糖对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及胶原酶信使核糖核酸表达的调控作用,观察剂量-效应关系。分别以同个体相同代数的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和未经细菌脂多糖刺激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做对照。结果:细菌脂多糖刺激浓度0.005~0.5μg/mL范围内促进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信使核糖核酸表达,抑制胶原酶信使核糖核酸表达(P<0.01),均在0.1μg/mL浓度点作用达高峰;当细菌脂多糖刺激浓度到达1.0μg/mL时,抑制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信使核糖核酸表达,促进胶原酶信使核糖核酸表达,且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当浓度为0.1μg/mL时,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信使核糖核酸和胶原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胶原合成特征和合成类型在胚胎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方法应用3H-脯氨酸掺入法,Ⅰ、Ⅲ型前胶原放免测定法,观测分析胎儿,成人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3种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情况。结果与成人比较,胎儿成纤维细胞有更为强大的胶原合成能力(P<0.01),和较高的Ⅲ型胶原合成比率,(Ⅰ:Ⅲ胎儿组为67%:32%,成人正常皮肤组80%:19%,增生性瘢痕为75%:24%)。结论胎儿创伤愈合没有明显瘢痕形成,并不能归因于胶原合成的缺如,而胎儿成纤维细胞合成Ⅲ型胶原能力增高可能是胚胎创伤无瘢痕修复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常山酮对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于2003-03/06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人瘢痕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分别将不同浓度的常山酮加入培养基中,在不同时相点观察常山酮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常山酮在0.1~10mg/L,对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和增殖活性均未见明显影响;常山酮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Ⅰ型胶原,且随浓度增加作用增强,但不影响Ⅲ型胶原的合成。结论:常山酮可抑制人瘢痕成纤维细胞的Ⅰ型胶原合成,对瘢痕的预防和治疗有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腹腔注射草酸铂对大鼠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及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干预效应。方法 42只Wistar大鼠实施结肠吻合术,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草酸铂组(B组)和草酸铂+GM-CSF组(C组),每组14只,其中C组结肠吻合完成后于吻合口两侧浆膜下层注射GM-CSF。术后24h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kg,B组和C组腹腔注射草酸铂25mg/kg。通过测定吻合口爆破压、羟脯氨酸含量及胶原纤维含量,评价其对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结果术后第7天所有大鼠再次剖腹探查,三组均出现吻合口漏,分别为1例、3例和2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的爆破压值及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195.95±2.97)mmHg、(169.26±4.31)mmHg、(191.15±1.84)mmHg;(11.40±1.12)μg/mg、(9.86±0.40)μg/mg、(11.38±0.50)μg/mg;Ⅰ、Ⅲ型胶原纤维含量分别为:(1.58±0.10)p·μm2、(1.08±0.11)p·μm2、(1.43±0.08)p·μm2;(1.38±0.11)p·μm2、(1.06±0.10)p·μm2、(1.34±0.09)p·μm2。A组、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腹腔注射草酸铂明显延缓结肠吻合口的愈合,而局部注射GM-CSF可消除化疗药物对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往实验显示补益生肌法有促进创面修复和减少瘢痕形成的作用,为了解其作用机制,在创面修复早、中期观察该法对实验性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胶原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大鼠创面造模后随机分为喂药3,10d两个时段,每个时段分为生理盐水模型组、补益生肌方组,每组各8只。采用Northern blot杂交法对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胶原MMP-1和Ⅰ,Ⅲ型胶原mRNA在创面修复早期(3d)和中期(10d)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创面修复3d时,补益生肌组的MMP-1的mRNA表达弱于模型组,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与模型组相似。创面修复10d时,补益生肌组MMP-1 mRNA表达弱于模型组,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强于模型组。创面修复初期(3d)和中期(10d)对比:补益生肌组MMP-1的mRNA表达降低;Ⅰ型胶原mRNA表达略降;Ⅲ型胶原无明显变化。模型组MMP-1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Ⅰ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下降;Ⅲ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补益生肌法对实验性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MMP-1 mRNA的表达的影响可能是在创面愈合的过程中,通过抑制MMP-1的分泌,从而使创面Ⅰ,Ⅲ型胶原的分泌增加,起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苦昧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对瘢痕动物模型的鉴定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斌  朱家源  张涛  唐冰  李新强  郑树森  陈东  张伟  李爽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2):182-183,F0003
背景:在瘢痕研究中急需稳定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目的:运用组织学方法对裸鼠瘢痕动物模型进行鉴定,确定最佳使用时机。设计:随机对照的重复测量设计。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材料:实验于2004—01/03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15只4-6周龄裸鼠(性别随机,体质量15~25g)由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增生性瘢痕来自烧伤愈后、瘢痕增生半年之患者手术切除标本。方法:于裸鼠背侧移植人增生性瘢痕,建立疤痕动物模型;移植后4周起,每周处死5只实验动物,取移植物,100g/L甲醛固定标本,持续3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检测移植物及临床取材,观察组织特点。主要观察指标:①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读片结果。②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结果:①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读片结果:各时段组移植物在偏振光下呈现相同的以黄、红粗大纤维为主、疏网状绿色纤细纤维散在分布的特点。②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临床病理性增生性瘢痕中,Ⅰ型胶原约占74%,Ⅲ型胶原约占26%;4~6周移植物中,Ⅰ型胶原含量分别为(74.52&;#177;0.47)%,(74.43&;#177;0.53)%,(74.69&;#177;0.63)%;Ⅲ型胶原分别约为(25.48&;#177;0.47)%,(25.57&;#177;0.53)%,(25.31&;#177;0.63)%,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实验所设计时段中,移植物与临床取材特性一致,符合增生性瘢痕特点。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检测瘢痕组织胶原是对增生性瘢痕组织测定的简便、有效手段;运用裸鼠建立瘢痕动物模型是行之有效的、稳定的。  相似文献   

19.
烧伤后不同类型胶原在增生性瘢痕发生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烧伤后瘢痕形成过程中Ⅰ、Ⅲ型胶原纤维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对不同时期的瘢痕组织进行Ⅰ、Ⅲ型胶原纤维观察,RIA法对瘢痕组织中的Ⅰ、Ⅲ型前胶原进行检测。结果偏光观察正常皮肤中以Ⅲ型纤维为主,1月以后Ⅰ型纤维明显增加,1年以后的瘢痕组织中几乎全部为粗大的Ⅰ型纤维,极少Ⅲ型纤维。放免结果Ⅰ/Ⅲ型前胶原比例逐渐增加,但Ⅲ型前胶原的含量仍然较高;晚期瘢痕中Ⅰ、Ⅲ型前胶原含量均显著降低。结论烧伤后瘢痕形成过程中Ⅰ型胶原逐渐增加,Ⅲ型胶原逐渐减少,后期几乎完全为Ⅰ型胶原纤维取代,前胶原的变化与胶原纤维的变化不吻合,不能反映胶原纤维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胶原合成特征和合成类型在胚胎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方法 应用^3H-脯氨酸掺入法,Ⅰ、Ⅲ型前胶原放免测定法,观察分析胎儿,成人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3种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情况。结果 与成人比较,胎儿成纤维细胞有更为强大的胶原合成能力(P<0.01),和较高的Ⅲ型胶原合成比率,(Ⅰ:Ⅲ胎儿组为67%:32%,成人正常皮肤组80%:19%,增生性瘢痕为75%:24%)。结论 胎儿创伤愈合没有明显瘢痕形成,并不能归因于胶原合成的缺如,而胎儿成纤维细胞合成Ⅲ型胶原能力增高可能是胚胎创伤无瘢痕修复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