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缬沙坦体外干预高糖环境培养的小鼠足细胞nephrin、podocin和CD2AP的表达,探讨RAS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缬沙坦干预高糖(25mmol/L的葡萄糖)培养24h后的小鼠足细胞,以RT-PCR方法检测干预前后足细胞nephrin、podocin和CD2AP mRNA的表达水平;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10-5mol/L缬沙坦干预后nephrin、podocin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高糖诱导的足细胞nephrin、podocin和CD2AP mRNA表达显著减弱(P<0.01);②缬沙坦能显著上调高糖诱导的足细胞nephrin、podocin和CD2AP mRNA的表达(P<0.05或P<0.01);③2×10-5mol/L缬沙坦能显著上调高糖对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P<0.05)蛋白表达的抑制。结论缬沙坦显著上调髙糖诱导的足细胞nephrin、podocin和CD2AP的表达,可能是其独立于降压作用以外的降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足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及其相关分子表达变化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组,于第4,8周检测24h尿蛋白量等生化指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nephrin,podocin蛋白及mRNA表达,用透射电镜检测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糖尿病肾病大鼠24h尿蛋白排泄增多(P<0.01),第4周即发现足细胞数减少、足突增宽(均P<0.01),nephrin,podocin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减少(均P<0.01);24h尿蛋白排泄量与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大鼠早期即出现足细胞数减少、足突增宽及nephrin和podocin表达均减少,随着病变加重,这种变化愈明显.足细胞病变不仅导致大量蛋白尿的发生,而且还与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损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高糖诱导小鼠足细胞nephrin、podocin表达减少中的作用,及针对CTGF基因的siRNA对其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小鼠足细胞分为6组:(1)正常对照组,1640培养基含D-葡萄糖1 g/L;(2)等渗对照组,1640培养基合D-葡萄糖lg/L,甘露醇3.5 g,L;(3)高糖组,1640培养基含D.葡萄糖4.5 g,L;(4)高糖+空白对照组:细胞转染空白质粒后于舍D-葡萄糖4.5 g/L中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5)高糖+阴性对照组:细胞转染含无关序列的重组质粒后于含D-葡萄糖4.5 g/L中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6)高糖+干扰组:细胞转染针对CTGF的siRNA表达质粒后于含D-葡萄糖4.5g/L中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应用Reahime PCR检测nephrin、podocin、CTGF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TGF,nephrin、podoc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高糖可诱导CTGF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下调足细胞的nephrin、podocin mRNA及蛋白水平,而通过特异性siRNA抑制CTGFmRNA表达后,CTGF表达减少,同时伴有细胞nephrin、podocin表达升高.结论 CTGF是高糖诱导小鼠足细胞损伤的重要介质,高糖可通过CTGF诱导nephrin,podocin表达减少.针对CTGF的siRNA能明显改善这种损伤,为DN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nephrin、podocin mRNA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podocin mRNA表达,探讨nephrin、podocin在阿霉素肾病蛋白尿发生中的可能作用,为进一步阐明蛋白尿的产生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方法建立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内nephrin、podocin 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阿霉素组大鼠注药后14d(蛋白尿高峰前)及42d(蛋白尿高峰时)nephrin mRNA下调70%及78%(P〈0.001),podocin mRNA水平注药后14d上调2.7倍,注药后42d仍在上调水平(较对照组升高2倍)。结论阿霉素肾病蛋白尿的发生和进展与nephrin、podocin转录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动态观察nephrin、CD2相关蛋白(CD2AP)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蛋白尿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72只大鼠分为2组,模型组36只和对照组36只,模型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盐酸阿霉素,对照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后3、5、7、14、28、42d各杀检6只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肾小球中nephrin、CD2AP的表达和分布变化。【结果】①模型组大鼠7d时nephrinmRNA表达增加,14d时其蛋白表达(9.44&#177;0.49)亦显著增加;CD2AP表达增加时间较晚,28d时其mRNA和蛋白表达(7.88&#177;1.01)才显著增加。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ephrin、CD2AP出现分布异常,从沿着毛细血管袢线样分布逐渐转变为不连续性颗粒样或斑片状分布。③肾小球nephrinmRNA、CD2APmRNA表达量与24h尿蛋白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0.878,P〈0.01;r=0.945,P〈0.01)。【结论】①nephrin早期出现表达增加及分布异常,可能是导致蛋白尿的原因及判断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一个早期重要指标。②CD2AP在后期出现表达增加,可能是足细胞抵抗损伤的一种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糖对人腹膜间皮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细胞分为3组:正常糖组(含5.5mmol/L葡萄糖)、高糖组(含140mmol/L葡萄糖)和渗透压对照组(含5.5mmol/L葡萄糖加24.5mmol/L甘露醇),培养24、48h后,应用Northernblot、Westernblot方法检测connexin43mRNA和蛋白质表达,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正常糖组腹膜问皮细胞表达丰富的connexin43,高糖环境下培养的腹膜间皮细胞connexin43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较正常糖组显著下降(P〈0.05)。渗透压对照组与正常糖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糖可抑制腹膜间皮细胞connexin43mRNA和蛋白质表达,可能为腹膜透析(PD)中腹膜间皮层完整性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槐杞黄颗粒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nephrin与podocin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槐杞黄颗粒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2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激素组、槐杞黄组和槐杞黄+激素组),除正常组大鼠外,各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造模。分别在建模后第7、14、21及28天收集24h尿液,检测大鼠24h尿中的蛋白含量;第29天处死所有大鼠,取肾脏组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与podocin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与podoc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从建模第14天开始模型组大鼠24h尿液中蛋白量增多(P=0.005),并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增加(P=0.015,P=0.012);从第14天开始,槐杞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尿蛋白减少不明显(P〈0.05);第21天时,激素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尿蛋白明显增加(P=0.045)。光学显微镜下发现:模型组肾间质有灶性炎症细胞浸润,伴少量纤维组织增生;药物治疗组炎症细胞浸润较少。电子显微镜下发现:模型组肾小球足突大部分融合、消失,或出现部分微绒毛;槐杞黄组基底膜基本光滑均匀,足突融合明显减轻;激素组及槐杞黄+激素组足突清晰,甚至接近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组织中nephrin、podocin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组nephrin、podocin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24h尿蛋白量与nephrin mRNA以及nephrin和podoc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槐杞黄颗粒可通过上调裂孔隔膜上的nephrin及podocin的表达维持足细胞裂孔隔膜的完整性,减轻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损伤,以此降低尿蛋白漏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裂孔隔膜分子nephrin、podocin和足细胞骨架蛋白α-actinin及足突形态变化与蛋白尿发生的关系.方法:建立嘌呤霉素(PAN)大鼠肾病模型,用体视学方法检测足突形态改变;用免疫荧光染色、图像分析和实时定量PCR方法动态观察PAN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各分子蛋白及mRNA表达量及分布变化.结果:蛋白尿出现前,PAN注射2 d时,足突肿胀、nephrin和podocin分布改变、podocin蛋白减低;5 d时,上述改变进一步加重、nephnn 蛋白及mRNA表达量下降.第10天尿蛋白显著升高[(130.8±30.7)mg/d,P=0.02],足突弥漫融合、nephrin和podocin分布明显异常、蛋白表达量显著减低、mRNA表达量回复至对照组水平.蛋白尿恢复时,足突形态学指标明显恢复、podocin蛋白水平回复至对照组水平、nephrin蛋白水平仍低于对照组、α-actinin蛋白水平显著增加伴分布异常.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量与足突体积密度呈负相关(rnephrin=-0.78,P=0.000 1;rpodocin=-0.76,P=0.000 1).结论:足突肿胀、足细胞分子nephrin、podocin分布异常及podocin蛋白表达量减低发生在蛋白尿发生前,提示nephrin和podocin的分布及表达量变化和足突形态变化与蛋白尿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动态观察nephrin。CD2相关蛋白(CD2AP)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蛋白尿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72只大鼠分为2组,模型组36只和对照组36只,模型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盐酸阿霉素,对照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后3。5。7。14。28。42 d各杀检6只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肾小球中nephrin。CD2AP的表达和分布变化。【结果】 ①模型组大鼠7 d时nephrin mRNA表达增加,14 d时其蛋白表达(9.44 ± 0.49)亦显著增加;CD2AP表达增加时间较晚,28 d时其mRNA和蛋白表达(7.88 ± 1.01)才显著增加。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ephrin。CD2AP出现分布异常,从沿着毛细血管袢线样分布逐渐转变为不连续性颗粒样或斑片状分布。③肾小球nephrin mRNA。CD2AP mRNA表达量与24 h尿蛋白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 = 0.878, P < 0.01; r = 0.945, P < 0.01)。【结论】 ①nephrin早期出现表达增加及分布异常,可能是导致蛋白尿的原因及判断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一个早期重要指标。②CD2AP在后期出现表达增加,可能是足细胞抵抗损伤的一种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10.
胡春丽 《西部医学》2017,29(1):22-26+31
【摘要】 目的 研究高糖对小鼠足细胞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PC6)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条件永生化小鼠足细胞,分为高渗对照组(甘露醇30mmol/L+葡萄糖5mmol/L),正常对照组(葡萄糖5mmol/L)、实验组(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5mmol/L、25mmol/L和35mmol/L);高糖(葡萄糖25mmol/L)刺激足细胞,以刺激后0、12、24、48 h为时间观察点,光镜下观察足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小鼠足细胞TRPC6表达及分布,RT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足细胞TRPC6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光镜下足细胞胞体明显缩小,足突明显减少或消失,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可见TRPC6主要表达于足细胞胞膜,沿足突分布明显增多,RT PCR和WB检测到TRPC6表达逐渐增加,以25mmol/L变化最明显。糖刺激足细胞后,与0h相比,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足细胞TRPC6蛋白和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在48h达到高峰,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结论 高糖可导致足细胞形态学明显改变,引起细胞损伤,随着葡萄糖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均可导致足细胞TRPC6表达增加,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丝胶对高糖所致足细胞损伤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足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丝胶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分化成熟的条件永生化小鼠足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含5.5 mmol·L-1葡萄糖的培养基)、高渗对照组(含5.5 mmol·L-1葡萄糖+24.5 mmol·L-1甘露醇的培养基)、高糖组(含30.0 mmol·L-1葡萄糖的培养基)、低浓度丝胶组(含30.0 mmol·L-1葡萄糖+150.0 mg·L-1丝胶的培养基)、中浓度丝胶组(含30.0 mmol·L-1葡萄糖+300.0 mg·L-1丝胶的培养基)和高浓度丝胶组(含30.0 mmol·L-1葡萄糖+600.0 mg·L-1丝胶的培养基)。采用光学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足细胞形态表现,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足细胞中裂孔膜蛋白(Nephri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MEKK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4(MKK4)、c-Jun氨基末端激酶1(JNK1)和c-Jun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足细胞中Nephrin、MEKK1、MKK4、JNK1和c-Jun蛋白表达水平,AnnexinⅤ/PI双染法检测各组足细胞凋亡率。 结果 正常对照组足细胞胞体较大,并延伸生出树枝状突起;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足细胞胞体回缩变小,细胞间隔增大,脱落和悬浮的足细胞数目增多;与高糖组比较,不同浓度丝胶组足细胞形态逐渐趋于正常。高糖组足细胞中Nephr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表明高糖致足细胞损伤模型建立成功。高糖组足细胞中MEKK1、MKK4、JNK1、c-Ju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浓度丝胶组足细胞中MEKK1、MKK4、JNK1和c-Ju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高糖组明显降低(P<0.05),且高浓度丝胶组足细胞中MEKK1、MKK4、JNK1和c-Ju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中浓度丝胶组明显降低(P<0.05),中浓度丝胶组足细胞中MEKK1、MKK4、JNK1和c-Ju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低浓度丝胶组明显降低(P<0.05)。高糖组和高渗对照组足细胞凋亡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浓度丝胶组足细胞凋亡率较高糖组明显降低(P<0.05),且高浓度丝胶组足细胞凋亡率较中浓度丝胶组明显降低(P<0.05),中浓度丝胶组足细胞凋亡率较低浓度丝胶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 丝胶对高糖所致足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信号通路中MEKK1、MKK4、JNK1和c-Jun的表达及抑制足细胞凋亡有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足细胞环氧合酶-2(COX-2)基因敲低对足细胞凋亡及nephr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以条件永生性小鼠足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5μl的siRNA组、10μl的siRNA组、15μl的siRNA组。经诱导分化成熟,在干扰48h后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olt分别检测COX-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足细胞凋亡水平。(2)以10μl的siRNA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立足细胞正常对照组、足细胞COX-2基因敲低组和足细胞阴性转染对照组,用Westernboh检测nephrin蛋白、BAX蛋白及BCL-X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随着干扰浓度的增加,COX-2mRNA及蛋白表达逐渐减少,而足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升高,15μ1的siRNA组凋亡率明显增高。(2)lμlCOX-2siRNA转染组nephri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阴性转染组(P〈0.05)。(3)与阴性转染组相比,10IxlCOX-2siRNA转染组Ba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而Bcl-xl蛋白表达稍有下调。结论敲低COX-2的基因表达可以导致足细胞凋亡,并随着干扰浓度的增加,足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在干扰浓度为10μl时,足细胞nephrin蛋白的表达下调;BAX蛋白上调及BCL-X1蛋白下调参与了足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足细胞环氧合酶-2(COX-2)基因敲低对足细胞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条件永生性小鼠足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分为足细胞正常对照组、足细胞COX-2基因敲低组和足细胞阴性转染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足细胞凋亡水平,用Western bolt检测COX-2、Nephrin、Podocin、CD2相关蛋白(CD2AP)的表达水平。结果:与足细胞正常对照组及阴性转染组相比,足细胞COX-2基因敲低组COX-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而Nephrin、Podocin、CD2AP蛋白表达则显著降低。结论:足细胞COX-2基因敲低可以导致足细胞凋亡,且足细胞Nephrin、Podocin、CD2AP蛋白的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糖在体外培养足细胞中是否激活NFAT2并导致足细胞凋亡,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大鼠足细胞分别在不 同的培养液中(葡萄糖5.3、10、20、30 和40 mmol/L,葡萄糖5.3 mmol/L+Mannitol 14.7 mmol/L,葡萄糖20 mmol/L+11R-vivit 100 nmol/L,葡萄糖20 mmol/L+CsA 500 nmol/L)培养不同的时间(0.5、1、2、4、12、24和48 h);分别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 测NFAT 2的活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足细胞的凋亡,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ax表达;用激光共聚焦动态观察足细胞 内Ca2+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葡萄糖浓度培养的足细胞,足细胞核中NFAT2/Histone3 的比值分别为0.999±0.001;1.652± 0.188;2.405±0.281;1.850±0.397 及2.000±0.381,葡萄糖20 mmol/L(HG)分别作用足细胞0.5、1、2 和4 h,Western blot 显示 NFAT2/Histone 3结果分别为:1.253±0.332、1.656±0.464、2.080±0.319及1.601±0.431,培养2 h时NFAT2的活化达到高峰;经过 CsA或者11R-VIVIT预处理后可见完全阻断NFAT2的核积累,也阻断细胞凋亡;同时,我们发现高糖可增加体外培养足细胞的 钙离子内流,导致NFAT2的核积累和Bax表达。结论高糖可能通过CaN/NFAT2/Bax信号通路介导足细胞的凋亡,阻断CaN/ NFAT2/Bax信号通路可以减少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王军建  胡锐  毛云英  周南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9):1119-1122,F0003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TG)对微小病变型肾病的疗效及其对足细胞病变的影响。方法:将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通过对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建立阿霉素肾病(AIN)模型;雷公藤多苷治疗组每天给予雷公藤多苷50mg/kg灌胃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分别在第2、5、8周末收集大鼠尿标本,检测24h尿蛋白排泄量。8周末处死大鼠,留取血、肾脏标本,检测血生化指标;并行肾组织光镜和电镜观察肾小球病变和足突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足细胞裂孔膜分子Nephrin和CD2AP表达和分布变化。结果:1尿蛋白:用雷公藤多苷治疗3周后,模型组大鼠尿蛋白即可显著降低,至6周后,雷公藤多苷治疗组大鼠尿蛋白进一步降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足细胞病变:经雷公藤多苷治疗6周后,可见足细胞的足突损伤比对照组明显减轻,足突融合显著改善,大部分足细胞的足突形态基本恢复正常。3足细胞裂孔膜蛋白的变化:经雷公藤多苷治疗6周后,足细胞Nephrin和CD2AP的表达比AIN大鼠有明显增加(P<0.01),分布上的异常得到纠正,基本恢复成连续的线样分布。结论:雷公藤多苷可以保护和修复AI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损伤,减少足突的融合,增加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和CD2AP的表达,减少尿蛋白,从而缓解肾组织慢性炎症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高糖作用下,体外培养的小鼠足细胞podocin及nephrin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左归降糖益肾方含药血浆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小鼠足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高糖组(B组)、左归降糖益肾方含药血浆组(C组)、4-苯基丁酸含药血浆组(D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鉴定足细胞podocin及nephrin蛋白的表达;噻唑蓝(MTT)自动比色法检测足细胞活力,蛋白质印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分别检测podocin及nephrin蛋白或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A组相比,B组足细胞活力,podocin及nephrin蛋白或mRNA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 <0.01);与B组相比,C组、D组足细胞活力,podocin及nephrin蛋白或m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 <0.01);与C组相比,D组足细胞活力升高(P<0.05).[结论] podocin及nephrin蛋白或mRNA表达水平的降低,是足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左归降糖益肾方含药血浆可以通过升高podocin及nephrin蛋白或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保护足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维生素D受体(VDR)激动剂-帕立骨化醇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胰岛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菌素75 mg/kg建立糖尿病(DM)模型,将诱导成功的20只DM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DM+帕立骨化醇治疗组(DA组)。另设相配的10只SD大鼠为对照组(NC组)。第10周测体质量(BW)、收缩压(SBP),空腹血糖(BG)、血肌酐(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及尿液足细胞(UPC)的排泄;RT-PCR检测肾组织nephrin、desmin、胰岛素受体α(IR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oltting检测肾组织IRα蛋白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DM组BG、Cr、24 h UP较NC组显著升高,BW显著降低,SBP、UPC无统计学差异。DM组nephrin mRNA、IRαmRNA及蛋白质,P-Akt蛋白质的表达较NC组显著降低;desmin mRNA的表达较NC组显著增加。帕立骨化醇降低DM大鼠的Cr、24 h UP,恢复肾组织nephrin、IRα、P-Akt的表达,抑制desmin的表达。结论帕立骨化醇上调nephrin并抑制desmin的表达,对足细胞起保护作用;改善胰岛素受体α的表达及磷酸化Akt水平,增强胰岛素信号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胰岛素对抗。  相似文献   

18.
王泽彬  傅君舟  周姗姗 《海南医学》2014,(24):3592-359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足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的影响,及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阻断剂氯沙坦(Losartan,Lo)能否抑制AngII对足细胞GLUT4的作用。方法将小鼠MPC5足细胞分成对照组、AngⅡ10^-6 mmol/L组、AngⅡ10^-8 mmol/L组、AngⅡ10^-10 mmol/L组、Lo10^-6 mmol/L+AngⅡ10^-6 mmol/L组,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足细胞GLUT4mRNA的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检测GLUT4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10^-6 mmol/L组能够显著抑制GLUT4的表达及蛋白合成,GLUT4 mRNA的表达下降了56.1%(P=0.041),间接免疫荧光表达下降了54.9%(P〈0.05)。AngⅡ10^-8 mmol/L组及AngⅡ10^-10 mmol/L组GLUT4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10^-8 mmol/L组对GLUT4抑制强于AngⅡ10^-10 mmol/L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 10^-6 mmol/L+AngⅡ10^-6 mmol/L组GLUT4的表达显著升高,与AngⅡ10^-6组相比,mRNA升高176.3%(P=0.006),蛋白表达升高87.8%(P〈0.05)。结论 AngⅡ能够显著抑制足细胞GLUT4的表达及合成,具有浓度依赖性,这种作用能被氯沙坦所阻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