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首见的墙毛壳菌所致的暗色丝孢霉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由墙毛壳菌所致的暗色丝孢霉病。患者女性,25岁,河北赵县农民。主诉胸腹部出现大片斑块,伴低热、消瘦已一年余。病理检查显示真皮和皮下组织的多种炎性细胞浸润间有散在粗细不一、棕色壁、胞浆透明的分隔菌丝。真菌学检查本菌在葡萄糖蛋白陈培养基上25℃和35℃生长良好。移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基上室温生长2个月后产生子囊壳。根据子囊壳、侧毛和子囊孢子的形态学特征,本菌被鉴定为墙毛壳菌。  相似文献   

2.
国内首见球毛过壳菌所致暗色丝也霉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一例由球毛壳菌所致的皮肤和甲暗色丝孢霉病。患者男性,13岁,江苏农民。主诉面部,四肢,掌跖,臂部出现暗红色结节,斑块伴溃疡和结励壳样厚痂5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毛壳菌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为临床快速准确地鉴定此类真菌奠定基础。方法:对8株3种毛壳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形态、显微镜下形态和不同温度生长情况进行研究,同时对其rDNA的ITS区进行序列分析,并且根据其序列的差异设计球毛壳菌的种特异性引物。结果:不同种毛壳菌的培养表现及显微镜下形态有其各自的特点。8株菌在燕麦培养基上28℃时生长较好,37℃时不能生长。毛壳菌种间rDNA的ITS区序列存在较大差异,根据此差异设计出的球毛壳菌种特异性引物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结论:根据培养形态、显微镜下表现以及基因序列的差异可以对毛壳菌进行准确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鉴于近10年来酵母样菌感染的发病率有所增加,而且,某些罕见菌如拟球酵母菌、红色隐球菌、地丝菌、毛孢子菌等也可使人类致病。作者对126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其方法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5岁.全身红色结节伴剧痒6个月.皮损真菌荧光染色直接镜检及真菌培养均阳性.提取培养物DNA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鉴定为球毛壳菌.给予伊曲康唑、金菌灵及黄芪颗粒口服,联苯苄唑乳膏外用,治疗2个月病情逐渐好转.经文献检索,确认本病例是我国报道的第4例球毛壳菌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传统方法对须癣毛癣菌进行表型的分型。方法:采用沙氏琼脂试管培养基(SDA)培养。菌株鉴定及分型依据菌落的形态,菌丝及大小分生孢子的特征,尿素酶试验,葡萄糖米粉试验和体外毛发穿孔试验。结果:36株须癣毛癣菌共分为5个表型,羊毛状、紧密状和绒毛状居多,三型占72.22%,颗粒状最少。螺旋菌丝主要见于绒毛状和粉末状;羊毛和紧密状的镜下结构相似,见大量细长菌丝及少量圆形小分生孢子;颗粒状的大分生孢子最多。结论:须癣毛癣菌分为5个表型,各型镜下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7.
真菌病     
20053637烟曲霉毒力相关基因体内和体外表达的差异/张丽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真菌研究中心),王明悦,万…∥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8).2010~2011研究发现pksP在体外培养的菌丝中不表达;但在感染小鼠时则可在菌丝中表达,表明该基因可能通过表达上调在烟曲霉的侵袭过程中发挥作用。此外pksP在感染24~72h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fos1,rhbA在体内的表达均高于体外,且感染72h的表达高于感染24h。pabA,lysF体内表达均明显低于体外,但在感染24~72h没有明显变化。cpcA体内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体外,且在感染72h的表达与感染24h无明显区别。图1表2参4(赵恩兵)20053638少见致病性毛壳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余进(北大第一医院皮肤科),赵邑,杨淑霞…∥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8).504~506毛壳菌属子囊菌,自然界广泛存在,可从土壤中分离出。属条件致病菌,一般感染免疫抑制人群,可侵犯深部脏器导致系统性感染。见到1例毛壳菌感染导致的暗色丝孢霉病和原存的2株球毛壳菌和环境分离的墙毛壳菌、绳生毛壳菌,进行了形态、镜下的研究,对其rDNA的I1TS区进行序...  相似文献   

8.
甲癣是甲的真菌感染,由三类菌即皮肤癣菌、非皮肤癣菌和酵母茵所引起.本文报告的1例是由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 kunze)所致.损害初发于左手食指,发病前曾受轻微外伤,以后逐渐蔓延至左手第3、4指和拇指.甲板肥厚,呈无色,暗棕或烟黑色,末端被侵蚀破损,甲下角层肥厚.直接镜检可见由成串厚壁孢子组成的淡棕色菌丝和单个的淡棕色厚壁孢子.病理检查可见甲板内成堆的菌丝,穿透甲床,并可见厚壁孢子.此菌于沙氏培养基28℃生长良好,37℃生长缓慢,40℃不生长.菌落为浅黄至玫瑰黄色绒毛状,背面呈红葡萄酒色.小培养可见大量棕色球形、亚  相似文献   

9.
孢子丝菌病(限局性皮肤型)可以模拟许多疾病,如痤疮、放线菌病、溴疹、碘疹、着色真菌病、球孢子菌病、皮肤霉菌性肉芽肿、梅毒树胶肿、利什曼病、北美芽生菌病、副球孢子菌病、银屑病、化脓性肉芽肿、结节病及疣状皮肤结核等。作者报告1例具有10cm 大的北美芽生菌病样疣状损害的孢子丝菌病,持续达7年之久。病例:男性,21岁,右腋窝皮肤发生损害已5年,皮损是在农场过夏天之后发生的。在发病前4个月左右于右肘部发生1个溃疡和右腋窝淋巴结肿大,大约在该溃疡和腺病消退之时,发现右腋窝皮肤发生损害。体检发现右腋窝下部有一10×6cm 大新月形损害,具有疣状和紫罗兰色的表面,上部混有疤痕,下部高起,边缘锐利。两侧腹股沟皱襞各有一较小的类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科1982~1986年培养阳性的438例皮肤真菌病进行了临床和实验室分析。结果证明在西安地区浅部皮肤真菌病致病菌主要为石膏样毛癣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其次为红色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感染源主要为病猫,倾向于群发或小范围流行,可表现为体癣、头癣和脓癣。深部真菌病在陕西地区少见,但着色真菌病和孢子丝菌病在农村偶可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