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目的研讨高黏度骨水泥针对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研究本院骨外科治疗的6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骨水泥黏度的差异分成三组。然后观察这三组患者疼痛缓解、脊柱效能改善、伤椎高度恢复等情况。结果比较高黏度骨水泥改良组和低黏度骨水泥组、高黏度骨水泥组的VAS、ODI评分和Cobb角(P<0.05)。低黏度骨水泥组渗漏率为20%(4例),术后骨水泥肺栓塞发生率和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分别为10%(2例)、10%(2例),而高黏度骨水泥改良组和高黏度骨水泥组的相关指标都趋近于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效果预后良好,高黏度骨水泥对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高黏度与低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应用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20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予高黏度骨水泥PVP,对照组予低黏度骨水泥PVP的治疗。比较两组疼痛评分和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静脉渗漏率为8.0%(8/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0%(4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黏度与低黏度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均能达到有效缓解疼痛的目的,但高黏度骨水泥PVP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骨水泥的静脉渗漏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不同骨水泥类型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VCF)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2例MM VCF患者(2020年7月—2022年7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均行PKP治疗,其中采用低黏度骨水泥注入的36例MM VCF患者列为B组,采用高黏度骨水泥注入的36例MM VCF患者列为A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骨水泥渗漏情况、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AVH)、血清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Ⅰ)、骨钙素(BGP)含量。结果 两组术中失血量、骨水泥注入量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手术耗时较B组长(P<0.05);A组骨水泥总渗漏率8.33%(3/36)较B组33.33%(12/36)低(P<0.05);术后3个月、6个月A组ODI、VAS评分较B组低(P<...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骨水泥椎体成形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7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治疗方案分为A、B两组各38例,A组采用AF系统固定治疗,B组采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方案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前两组脊柱畸形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X线片显示B组的脊柱畸形角度为(6.7±1.2)°、明显小于A组的(9.6±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值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两组的Frankel分值均明显改善,分别为(3.8±1.3)、(3.1±1.5)分,以B组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满意,有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是临床首选的手术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226例老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分析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226例患者中,13例术后疼痛未缓解,未缓解率为5.8%。术后患者的ADL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ADL评分逐渐升高。术后患者的ODI指数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龄椎体压缩性骨折创伤小、风险小,操作简单,止痛效果好,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9.
赵龙  朱本藩  陈家骅  王立奎  张荣宜 《安徽医药》2020,41(12):1402-1405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缘破损型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行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的60例后缘破损型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差异。结果 60例患者术前与术后的VAS、ODI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适用于后缘破损型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该手术方法安全,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活动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老年患者的57个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椎体,在C臂X光机透视下,经皮向椎体内穿刺注入骨水泥,并对止痛效果和椎体恢复高度进行评估。结果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好转,24 h后可离床活动,术后X线片压缩性骨折基本复位。随访1~15个月,腰背痛无复发,椎体高度无丢失。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显著的止痛效果,能较好地恢复椎体高度,操作方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二次PVP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初次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疼痛无明显好转的原因及再次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到2008年3月,本院收治了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初次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疼痛无明显缓解患者,其中男3例,女6例,平均(72.3±7.4)岁,椎体压缩程度34%-56%,初次PVP骨水泥填充剂量(3.3±1.2)ml,3例有骨水泥非椎管内渗漏。术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为(8.12±1.40),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抗骨质疏松及止痛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再次行C臂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继续抗骨质疏松治疗,定期X光片复查及VAS评分。结果患者平均骨水泥填充剂量(2.1±1.0)ml,术后1个月VAS评分为(2.7±0.9)。所有患者经9-18个月随访,平均(12±3.5)个月,患椎所引起的症状完全缓解的有5例,部分改善的有4例,症状改善率为100%。结论对于初次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疼痛无明显好转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再次PVP手术有明显的临床疗效,部分微骨折未得到良好的骨水泥填充使骨折未得到充分固定是初次PVP失效的可能原因,骨水泥均匀填充可以提高PVP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中不同穿刺方法的特点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性单个椎体压缩性骨折高龄女性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其中PVP术中A组患者采用偏侧穿刺(正位X线照片穿刺针尖约位于穿刺侧椎弓根眼内侧皮质与棘突中线中心),B组采用中心穿刺(穿刺针尖位于棘突中线),所有患者术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中手术时间、穿刺方法对比、及术后及随访疗效VAS评分。结果平均手术时间A组:26±5min,B组:38±7min,统计学分析有差异性(P〈0.05);骨水泥渗漏率A组8%,B组:16%,统计学分析有差异性(P〈0.05);术前、术后24h、术后6月AB两组VAS评分及随访结束VAS评分改善值统计学分析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简化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中穿刺定位方法能减少手术时间,避免更多X线照射,手术操作简单,更安全、疗效肯定,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及术后进行唑来膦酸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研究组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基础上,术后应用唑来膦酸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及脊柱后凸Cobb's角,BMD评分及VAS评分,ODI评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24 h及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及BM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脊柱后凸Cobb's角明显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及ODI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后进行唑来膦酸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经验。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0月,对48例(59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在C型臂辅助下经单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评价术后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结果:48例患者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结论:单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可靠,C臂实时监测下适量的骨水泥注入,可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骨科特色护理效果。方法将136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骨科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94%)、住院时间平均(6.32±1.45)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骨科特色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8.00%高于研究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恢复患者的椎体高度,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小,远期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为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进行经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2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所有3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28.39±10.25)min,经过短暂的卧床休息后,患者均可以正常的活动,经住院观察(3.22±2.01)d。所有患者术后无明显的严重并发症产生,术后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明显得到缓解,手术加固椎体,明显增加了病变椎体的抗压缩性以及脊柱稳定性,有效避免了椎体塌陷的产生。结论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进行经椎体成形术治疗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6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用药情况,总结经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电子病历回顾及电话随访,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的138例患骨质疏松症60岁以上女性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其治疗情况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138例患者中,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使用频率以钙剂、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最高;以三联用药为主。手术治疗有效率高,雌激素的使用在3个月内疗效显著。鲑鱼降钙素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联合用药是治疗老年女性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及雌激素短疗程使用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高黏度骨水泥与传统低黏度骨水泥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OVCF患者,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低黏度骨水泥注入,试验组给予高黏度骨水泥注入,比较2组手术前后伤椎椎体高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椎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同组间椎体高度、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术后试验组伤椎椎体高度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但VAS、ODI评分术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试验组有5例发生骨水泥渗漏,而对照组有11例,试验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间术后均无肺栓塞及神经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高黏度骨水泥治疗OVCF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