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外周血白细胞(WBC)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66例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43例,重度窒息23例)作为2个窒息组,36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以及第7天的血清hs—CRP和WBC数。结果24小时内hs—CRP,轻度窒息组的为(2.98±0.96)mg/L,重度窒息组的为(7.18±1.46)mg/L;轻度窒息组的WBC为(17.65±4.22)×10^9/L,重度窒息组的为(25.12±6.51)×10^9/L。2个窒息组血清hs—CRP和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hs—CRP在3组问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WBC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hs—CRP和WBC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窒息程度判断及预后判断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96例(冠心病组)及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其中冠心病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亚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亚组2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亚组32例。分别对冠心病组及对照组进行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各亚组间hs—CRP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AMI〉UAP〉SAP,P均〈0.01)。CHD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与白细胞介素(IL&)、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ECOPD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APN,IL-6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lIP水平。比较2组APN、IL-6、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IL-6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PN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的APN6、IL_6、WBC、hs.CRP呈负相关(r=-0.342、-0.352、-0.367,P均〈0.05)。结论AECOPD患者APN与IL-6、WBC、he-CRP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U)、红细胞沉降率(ESR)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诊断、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将68例老年CAP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35例和病毒感染组33例,另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作上述指标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CRP、WBC计数、NEU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P〈0.01),ESR无明显变化(P〉0.05);CRP、WBC、NEU、ES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毒感染组,CRP、WBC、NEU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O.05),但ESR明显升高(P〈0.01)。细菌感染组治疗前CRP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指标(P〈0.01),治疗后CRP水平恢复正常(P〈0.01)。结论老年CAP患者急性期检测CRP、WBC、NEU对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尤其CRP是老年CAP急性细菌感染和疗效判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测定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TC、TG、HDL-C、LDL-C、TC/HDL—C和hs—CRP,对比检测结果。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TC、TG、LDL—C水平显著增高(P〈0.01,P〈0.05),而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hs—CRP是已知冠心病患者未来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覃安汝 《现代医药卫生》2013,(22):3440-344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计数联合检测对小儿手足口病(HFMD)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HFMD患儿179例作为HFMD组,145例保健科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hs—CRP水平和WBC计数。结果hs.CRP总阳性率为39.6%,WBC总阳性率为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WBC同时阳性率为8.6%。HFMD组hs—CRP水平、WBC计数[(11.82±3.15)mtg/L、(7.79±1.90)×10^9L^-1]较对照组[(2.31±0.81)mg/L、(7.04_+1.43)×10^9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小儿HFMD同时进行hs—CRP水平、WBC计数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较好地结合临床病史观察病情,指导感染患儿抗生素的使用.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李如  黄友敏  何平  张教国 《中国医药》2009,4(10):815-817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抵抗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分别测定116例HIE患儿及40例正常新生儿血抵抗素与hs—CRP水平,并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生后2h内HIE各组(重、中、轻)抵抗素与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5,16.72,13.17与t=19.78,17.31,12.58,均P〈0.01),并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抵抗素与hs—CRP水平生后第1天时最高,轻度组第3天基本恢复正常;中度组第3天明显下降,第10天基本恢复正常;重度组第3天无明显下降,第10天有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t=11.27与t=11.36,均P〈0.01)。HIE患儿血清抵抗素水平与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2,P〈0.01)。结论新生儿HIE血抵抗素与hs—CRP水平变化与HIE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劲松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09-2410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肌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入院时血清hs—CRP含量,同时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血清hs—CRP含量进行对照。并将血清hs—CRP水平与心肌肌钙蛋白(cTnI)、心肌同功酶(CK—Mb)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入院时cTnI、CK—Mb呈显著正相关(P〈0.05)。心肌梗死灶越大,血清hs—CRP水平越高,心肌功能缺损程度越重。结论:血清hs—CRP水平是临床评价心肌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丹参辅助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3000U/(kg·d)、丹参注射液30ml/d静脉注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治疗前、后血浆乳酸、超敏c反应蛋白0IS—CRP)含量、血浆肿瘤坏死因子-d(TNF-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血气分析变化。治疗7d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_6.775,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乳酸、hs—CRP、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乳酸、hs—CRP、TNF—d、IL_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RR)均明显下降,氧合指数(Pa02/FiO:)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上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丹参辅助治疗急性肺损伤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降低炎l生反应程度,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史晶晶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28-3229
目的探讨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调节作用。方法120例经CT/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桂哌齐特进行治疗,均治疗2周。同时检测治疗前、治疗后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χ2=4.183,P〈0.05)。两组治疗后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42.040、18.001,均P〈0.01),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13.836,P〈0.01)。结论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明显,并能有效下调血清hs-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百草枯中毒临床特点、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宣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0年9月~2013年6月收治的28例口服百草枯中毒采取血液净化(血液灌流+持续血液滤过)+甲泼尼松龙方案救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治疗后死亡20例,存活8例,病死率达71.4%;其中存活病例服药量原液均在20mL以内。死亡组入院48h内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AST、CR、C反应蛋白均显著升高,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性细胞百分比率、BUN、ALT、DBIL死亡组与存活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百草枯可致多器官损伤、衰竭,不可逆性肺损伤导致呼吸衰竭是百草枯致死主要原因。结论这一治疗方案疗对百草枯中毒治疗效果较差,对服用较大剂量(约原液20mL以上)病例,仅可延缓病情进展,并不能改变患者死亡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影响百草枯中毒病人预后的因素,研究改善患者预后的临床诊治方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11月1日至2012年1月31日期间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例共49例,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根据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指数(severity indexof paraquat poisoning,SIPP)高低分为低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指数组(A组)(≤20 h×mg.L-1)35例、高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指数组(B组)(20 h×mg.L-1)14例;按有无血液灌流分为血液灌流组26例、未行血液灌流组23例;根据患者病情转归分为存活组20例、死亡组29例。使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血清百草枯药物浓度,定期监测患者肝、肾功能、血气分析,并行肺部高分辨CT检查了解肺纤维化情况。分析百草枯血清药物浓度、脏器受损情况、肺纤维化、氧合指数等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A、B两组比较,B组肺部纤维化范围大、脏器功能受损数目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22和P=0.01);B组氧合指数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死亡组肺部纤维化范围较大、死亡组脏器功能受损数目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氧合指数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比较,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P=0.081)。存活组与死亡组相比,服毒量、血清药物浓度、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组与未行血液灌流组比较,存活率无统计学意义(χ2=0.882,P=0.348)。结论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因素分别为服毒剂量、肺纤维化范围、氧合指数、脏器功能损害个数。提倡早期综合治疗,保护脏器功能,以提高中毒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赵海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3241-3242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2周。观察治疗后两组的脏器功能损害程度和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C反应蛋白、和肌酸激酶水平显著较低,动脉血氧分压显著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病死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P<0.05)。结论血必净可减轻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脏器功能损害程度,降低病死率,可有效治疗百草枯中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联合甲强龙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急诊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与治疗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注射液50ml,2次/d,连用7d;甲强龙500mg,1次/d,连用5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9.25%,对照组有效率为42.3%,且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发生低氧血症、Ⅰ型呼吸衰竭与使用机械通气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大剂量甲强龙治疗可减轻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损伤程度,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茵陈色原酮对小鼠急性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茵陈色原酮(高、中、低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6只。给予茵陈色原酮组小鼠相应剂量的茵陈色原酮灌胃7d,第7天时将模型组、茵陈色原酮组小鼠采用50%乙醇12mL/(kg·d)灌胃,禁食12h,致小鼠急性乙醇性肝损伤;观察小鼠肝脏组织形态,计算肝脏指数(LI),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蛋白(TP)、肝胞浆乙醛脱氢酶(ALD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茵陈色原酮(高、中剂量)组均明显降低急性乙醇性肝损伤小鼠肝脏指数(P<0.01);高剂量组可减轻肝组织脂肪变性(P<0.05),明显降低血清ALT、AST水平(P<0.01),升高肝胞浆ALDH、GSH-Px水平(P<0.01)与血清TP水平(P<0.01)。结论:茵陈色原酮对小鼠急性乙醇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肝脏清除乙醛和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
张翠萍  王胜武  李丽 《中国医药》2012,7(9):1173-1175
目的 研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量在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139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根据肺损伤程度分为4组:无肺损伤组(35例)、轻度肺损伤组(26例)、中度肺损伤组(18例)、重度肺损伤组(60例);根据治疗结果不同分为3组:治愈组(86例)、3d内死亡组(22例)、3d后死亡组(31例).重度肺损伤组60例患者又分为3组,重度肺损伤治愈组(8例)、重度肺损伤3d内死亡组(22例)、重度肺损伤3d后死亡组(30例).统计分析第1、3、5、7、9天各组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结果 中毒后第1天,重度肺损伤组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升高,与无肺损伤组、轻度肺损伤组和中度肺损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总数:(9.2 ±3.0)×109/L、(9.6±3.6)×109/L、(10.3±4.7)×109/L比(18.6±7.6)×109/L;中性粒细胞数:(7.1±2.8)×109/L、(7.5±3.7)×109/L、(8.0±3.8)×109/L比(16.1±6.9)×109/L,均P<0.05].3d内死亡组和3d后死亡组患者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高于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毒后第1天:(9.8±3.8)×109/L比(24.0±7.1)×109/L比(16.0±6.2)×109/L,(7.7±3.5)×109/L比(20.9±6.3)×109/L比(13.9±5.7)×109/L;中毒后第3天:(9.6±3.9)×109/L比(22.0±7.2)×109/L比(16.2±6.6)×109/L,(7.5±3.4)×109/L比(19.0±6.4)×109/L比(13.9±5.7)×109/L,均P<0.05].中毒后第3天,重度肺损伤治愈组患者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下降,与重度肺损伤3d内死亡组和重度肺损伤3d后死亡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2.0±7.2)×109/L比(16.4±6.5)×109/L比(9.5±4.7)×109/L;( 19.0±6.4)×109/L比(14.2±5.6)×109/L比(7.8±4.5)×109/L,均P<0.05].结论 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肺损伤程度越重,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目越多;如果患者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在3~5d内很快下降至正常范围内,且停药后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则可能提示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桑白皮总黄酮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常规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桑白皮总黄酮对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结果桑白皮总黄酮可明显降低四氯化碳(CC14)(P〈0.05,P〈0.01)、对乙酰氨基酚(AAP)(P〈0.05,P〈0.01)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血清ALT、AST的活性,而对硫代乙酰胺(TA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血清ALT、AST活性无明显作用。结论桑白皮总黄酮对CCl4、AAP所致的小鼠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患者纤溶指标和白细胞介素-6(IL-6)、IL-8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将49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分成轻、中、重度3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中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IL-6、IL-8水平.结果 轻度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各项指标较轻度组明显升高(P<0.01),且重度组各指标明显高于中度组(P<0.01).结论 百草枯中毒引起细胞因子紊乱并影响了患者的纤溶功能,而细胞因子、纤溶功能改变在器官损伤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苦石莲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石莲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苦石莲预防性给药若干天后,用CCl4所致肝损伤模型为研究对象,检测小鼠血清ALT、AST及肝脏系数等指标。结果:苦石莲能抑制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ALT、AST的含量和肝脏系数的升高(P〈0.01,P〈0.05)。结论:苦石莲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百草枯中毒所致肺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4例百草枯中毒,根据其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用甲泼尼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结果 治疗第7天肺损害开始增多,14 d观察组出现严重肺损害的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系统异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死率、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活血化瘀法联合甲泼尼龙综合治疗对改善百草枯中毒致肺损害、降低病死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