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并对比小切口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7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36)患者行小切口开腹术式进行治疗,对照组(n=36)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药物使用率及住院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属于微创术式,疗效安全可靠,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较长,费用较高。小切口开腹手术治疗范围较广,治疗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其中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64例(观察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3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恢复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免疫功能指标(IgG、CD3+、CD4+)、肌瘤残留率和复发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恢复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术后IgG、CD3+以及CD4+均未出现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肌瘤残留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较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剔除上具有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盆腔粘连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同顾分析2007年9月-2009年8月期间确诊为子宫肌瘤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35例和同期行开腹手术的患者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使用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镇痛使用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疼痛少、恢复快、腹部无切口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有42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有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体温、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体温等方面与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创伤小、恢复快,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因此其逐渐取代了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而被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结局,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每组7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肌瘤大小和数量。结果 1开腹组患者肌瘤数和肌瘤大小显著大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腹腔镜组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和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式安全、可靠,对腹腔干扰小,而多发、巨大或剔除后复发的肌瘤应首选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及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确诊为子宫肌瘤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52例和同期行开腹手术的患者3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使用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最高体温及术后住院日等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术后镇痛使用率、术后最高体温、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日方面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将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5例患者列为治疗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1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并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热病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术后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微创性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不同术式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45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腹手术组30例及阴式手术组15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和术后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开腹手术组的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和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性高于阴式手术组(P〈0.05)。结论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和术后恢复方面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优于经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向芳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9):108-110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确诊为子宫肌瘤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48例和同期行开腹手术的患者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6个月疗效比较无差异性。两组比较,尿频、尿潴留、月经异常、症状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疼痛少,恢复快、腹部无切口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各2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两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相关手术并发症发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P〈0.05),而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钱丹  朱好 《中国当代医药》2013,(36):168-169,171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独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同时随访患者6个月,1、2年的肌瘤复发率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1年、2年患者的肌瘤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访6个月、1年后的月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而2年后两组的月经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好。不仅损伤小、恢复快,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降低,月经改善情况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为指导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支持.方法 46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1组及治疗2组,每组23例.治疗1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治疗2组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  相似文献   

13.
唐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9):188-18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入院的1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文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效果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LM)的临床效果,探究LM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后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医院门诊收入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LM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一般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随访妊娠率为76.7%,对照组为51.7%;研究组术后盆腔粘连率为13.3%,对照组为31.7%;两组患者在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率、病率、盆腔粘连、康复时间、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确切,可降低盆腔粘连等并发症,患者康复快,可作为有妊娠需求患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在腹腔镜下剔除与传统开腹手术剔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70.15±11.77)min,术中出血量为(120.20±30.56)m1,术后排气时间为(31.05±5.00)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5.01±3.10)h,术后住院时间(6.51±2.76)d,术后使用止痛药物的患者有4例(7.14%),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问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祝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85-186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LM组(腹腔镜手术组)64例和TAM组(开腹手术组)63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LM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5±25)min,术中失血量为(150.8±180.5)ml,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为(17.8±4.1)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4±0.8)d,术后病率为7.81%;TAM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0±30)min,术中失血量为(245.1±281.1)ml,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为(40.2±12.5)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6±0.8)d,术后病率为41.27%,与TAM组比较:术中失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效果好,能取代大部分开腹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3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70例)和开腹手术组(6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热病率以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组相同(P>0.05),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用药率及术后热病率均明显小于开腹手术组(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支翠芳 《安徽医药》2014,(8):1538-1540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3年1月于该院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84例,分为腹腔镜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要高于对照组(P〈0.05);而出血量、术后病率、肛门的排气时间、离床时间、术后的住院时间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及恢复快等优势,是治疗子宫肌瘤较为理想的选择,但不能完全的取代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  相似文献   

20.
钟向英  关淇予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073-3074,3076
目的 观察经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加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482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经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加肌瘤剔除术)215例和对照组(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267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2年随访复发率等,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加肌瘤剔除术既具有腹腔镜手术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又能减少术中出血、减轻组织损伤、降低术后复发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