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复发性骨巨细胞瘤48例,分析术后复发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中行病灶刮除植异体骨术13例,行瘤段切除32例,截肢3例.平均随访48.4个月,无复发40例,复发伴肺转移2例,死亡2例.瘤段切除病例中,行人工关节置换18例,行异体骨移植9例.对病灶刮除组、关节置换组和异体骨移植组进行Enneking功能评分,分别为29.3、25.8和1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刮除组的Enneking功能评分平均值最高.各组复发率,病灶刮除组、关节置换组和异体骨移植组分别为15.8%,5.55%及0(P<0.05).结论 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方案应该按照疾病分期给予不同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评价肿瘤扩大刮除及骨水泥重建术治疗下肢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4例下肢骨巨细胞瘤患者,均采用肿瘤扩大刮除及骨水泥重建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24例患者手术时间均<90 min,平均手术时间(75.3±12.6)min;术中出血量均<500 ml,平均术中出血量(350±20)ml;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无患肢疼痛及活动受限;患肢功能:伸0~5°,屈110~130°;下床活动时间(100.3±9.5)d;术后6个月复发1例(4.2%),经病理确诊后行肿瘤定制假体置换治疗。结论应用肿瘤扩大刮除及骨水泥重建术治疗下肢骨巨细胞瘤疗效确切,损伤相对较小,肢体功能恢复良好,复发率低,具有非常实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观察瘤壁打磨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瘤壁打磨,瘤腔植骨或骨水泥充填治疗骨巨细胞瘤,观察其并发症、复发率。结果:肿瘤复发率12.5%,较囊内刮除植骨35%左右的复发率明显降低,无发现术后骨折等并发症。结论:用高速磨钻打磨骨巨细胞瘤壁能降低其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钙素受体(calcitonin receptorCTR)在骨巨细胞瘤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经过Jaffe病理分级的42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S—P检测CTR表达水平,以12例骨软骨瘤为对照组,术后随访3~10年,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CTR在骨巨细胞瘤中阳性率81.0%,在骨软骨瘤中阳性率16.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42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中,复发17例,复发率40.5%;③复发组CTR阳性率64.7%,未复发组CTR阳性率92.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降钙素受体在JaffeⅠ级、Ⅱ级、Ⅲ级中阳性率分别为85.8%、75.0%、83.3%,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R在骨巨细胞瘤中高表达,有助于评估骨巨细胞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孙玲  朱玉梅  郭秀  花锦兰 《江苏医药》2005,31(12):966-966
传统的骨巨细胞瘤单纯肿瘤刮除加植骨术后肿瘤复发率高达40%-60%。为了减少骨巨细胞瘤的复发,并保存患肢功能,我院1997年1月-2004年12月在彻底刮除病灶的基础上采用手术中局灶化疗治疗四肢骨巨细胞瘤21例,复发率低,关节功能保存较好。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210例(230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别采用单纯手术切除(A组,共75眼)、手术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遮盖(B组,共77眼)、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C组,共78眼)。术后观察角膜创面的愈合时间及翼状胬肉的复发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4~28(平均14.30±7.42)月。(1)复发率:A组为26.67%,B组为10.39%,C组为8.97%。A组较B、C两组的复发率显著性升高(P〈0.05),但B、C两组间的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平均角膜创面愈合时间:C组为(2.30±0.31)天,B组为(6.15±0.40)天,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遮盖术或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均能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后者还可显著加速翼状胬肉术后角膜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自觉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0例(63髋)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25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A组),36例(38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观察两组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术后1、3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疼痛发生率及翻修率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臼或股骨侧骨溶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股骨柄松动明显少于A组(P〈0.05),髋臼磨损或松动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患者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全髋关节置换,且疼痛及翻修率较高。因此对于该类老年患者推荐全髋关节置换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骨水泥充填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985年9月至2010年11月,应用病灶清除骨水泥充填术治疗病理Ⅰ、Ⅱ级骨巨细胞瘤患者55例,经5~10年随访,按Mankin HJ标准,评价肢体功能。结果本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经5~10年随访,除3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8个月、9个月肿瘤复发,行高位截肢术外,其余52例中随访5~7年28例,7~9年20例,9~10年4例,均无肿瘤复发。患肢功能按Mankin HJ标准评价,49例(94.5%)的肢体功能完全恢复,且基本上从事原来工作。结论对于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治疗,强调手术过程中刮除的精细操作和骨水泥填充时的再灭活作用,可以使囊内切除手术达到邻界切除手术的效果。远期随访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可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腕掌部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及疗效分析。方法 15例均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掌骨6例,桡骨远端9例,方法包括在病灶囊内刮除、骨水泥发热后磨钻磨除基础上,加植骨术5例或使用骨水泥填充6例,瘤段切除+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4例。结果 15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4~84个月,平均38个月,总复发率为6.67%,疗效评定(Mankin标准)为优7例,良5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0%。结论在囊内刮除、骨水泥发热后磨钻磨除加植骨术或骨水泥填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瘤段切除适用于破坏关节面或明显侵犯软组织者的病例,复发率较低,重建后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规律及与肿瘤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选用2003—2007年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骨巨细胞瘤的51例患者的组织石蜡包块,病理分级(Jaffe标准)Ⅰ级15例,Ⅱ级17例,Ⅲ级19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骨巨细胞瘤中HIF-1α、VEGF和CD34的表达,统计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检测骨巨细胞瘤HIF-1α、VEGF阳性与阴性标本中MVD并进行组间统计分析。结果:骨巨细胞瘤HIF-1α和ⅦGF总阳性率分别为62.7%(32/51)和71.4%(35/51),Ⅲ级骨巨细胞瘤HIF-1α和VEGF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Ⅰ级和Ⅱ级骨巨细胞瘤。HIF-1α与VEGF表达均阳性者28例。HIF-1α与VEGF表达均阴性者12例,HIF-1α与VEGF表达分布有相关一致性。骨巨细胞瘤MVD为25.7±4.2/高倍视野,Ⅲ级骨巨细胞瘤MVD(37.3±3.6/高倍视野)显著高于Ⅰ级骨巨细胞瘤(18.2±3.4/高倍视野)和Ⅱ级骨巨细胞瘤(19.4±2.6/高倍视野)。HIF-1α阳性骨巨细胞瘤MVD(32.2±4.2,高倍视野)显著高于HIF-1α阴性骨巨细胞瘤(14.7±2.5/高倍视野),VEGF阳性骨巨细胞瘤MVD(30.6±3.7/高倍视野)显著高于VEGF阴性骨巨细胞瘤(14.9±2.6/高倍视野)。结论:HIF-1α和VEGF表达与骨巨细胞瘤的病理分级相关,呈肿瘤特异性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骨水泥椎体成形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7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治疗方案分为A、B两组各38例,A组采用AF系统固定治疗,B组采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方案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前两组脊柱畸形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X线片显示B组的脊柱畸形角度为(6.7±1.2)°、明显小于A组的(9.6±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值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两组的Frankel分值均明显改善,分别为(3.8±1.3)、(3.1±1.5)分,以B组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满意,有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是临床首选的手术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王利  殷剑  哈巴西  赵巍  袁宏 《中国医药》2014,(10):1511-1513
目的 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关节镜下滑膜组织切除术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PVNS行外科治疗患者30例[行关节镜手术者20例(关节镜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者10例(全膝关节置换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术前及术后随访结果,比较2组术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关节镜组绒毛型、结节型和混昆合型分别为6、12和2例;全膝关节置换组分别为3、2和5例.关节镜组术后8个月Lysholm评分和关节屈伸活动度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9±11)分比(60±8)分,t=-7.79,P<0.01;(108±16).比(72±12)°,t=-3.54,P<0.01].全膝关节置换组术后的HSS评分和关节屈伸活动度也明显高与术前[分别为(84±11)分比(64±5)分,t=-5.75,P<0.01;(132±18)°比(69±12)°,t=-3.54,P<0.01],且全膝关节置换组的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后明显好于关节镜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关节镜组和全膝关节置换组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评分均高于术前[分别为(81 ±11)分比(62±10),(93±13)分比(58±9)分,均P<0.01],且全膝关节置换组术后高于关节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组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不同程度PVNS的效果好于关节镜下滑膜组织切除术,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罗启翅  阳波 《现代医药卫生》2009,(14):2114-2116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强度、临床病理特征及与CD34标染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a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骨巨细胞瘤中MMP-9表达强度及CD34标染的新生血管密度,分析MMP-9表达强度、临床病理特征与MVD的关系。结果:MMP-9表达强度在骨巨细胞瘤病理分级及临床分级中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复发组MMP-9表达强度高于初发组(P〈0.01),在肿瘤转移组MMP-9表达强度高于未转移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MMP-9表达强度与MVD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39。结论:MMP-9可能通过促进骨巨细胞瘤内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影响肿瘤预后.MMP-9可作为预测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稽留流产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片25 mg,2次/d,连续服用3 d;从第4天开始顿服米索前列醇600μg。观察组患者口服戊酸雌二醇5 mg,3次/d,连续服用3 d;在服药1 d后,空腹顿服150mg米非司醇;2 d后顿服600μg米索前列醇。观察两组患者口服米索前列醇后6 h内胚胎娩出情况及出血量,在服用米索前列醇6 h后清宫,清宫后3 d复查彩超有无残留。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清宫和二次清宫情况。结果观察组娩出例数为35例(87.50%),对照组娩出例数为25例(62.50%),观察组娩出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娩出时间为(3.8±0.8)h,出血量为(56.8±12.5)mL,对照组娩出时间为(5.5±1.2)h,出血量为(75.6±15.8)mL。观察组娩出时间及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均为一次清宫;对照组28例(70.00%)为一次清宫,12例(30.00%)为二次清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配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可明显提高胚胎娩出率,提高一次清宫率,而且可明显降低出血量,减轻患者痛苦,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旨在提高患者预后,防止复发。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来东莞市虎门医院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3例,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宫腔镜下刮匙搔刮并息肉取出术(A组)和宫腔镜直视下以环状电极电切息肉基底部术(B组)。随访并比较两组间的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其中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严重并发症。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组不孕症14例,术后6个月内妊娠4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基底电切术组不孕患者9例,术后半年内妊娠2例,两组间的差别无显著性。1年内A组妊娠8例,B组妊娠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29.03%;B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9.38%,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子宫内膜息肉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基底电切术复发率更低。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取适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CCT)术后复发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复发性GCT的临床资料.外科治疗依据病理和影像学分期,进行扩大的肿瘤刮除、辅助囊壁处理或肿瘤切除功能重建.结果:平均随访36个月,疗效满意.结论:肿瘤局限在包壳内,无明显软组织肿块形成.再次刮除空腔充填;肿瘤体积较大特别是当肿瘤突破骨性包壳并有明显的软组织肿块形成,则选择瘤段(广泛)切除后功能重建,选择性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钬激光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联合吡柔比星即刻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51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后即刻予以膀胱内保留灌注无菌蒸馏水50 ml+吡柔比星30 mg,1次;对照组25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两组术后拔除尿管时灌注1次,以后每周1次,共8次,后改为每月1次,持续至术后1年以上,随访15~39个月.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20~53 min,平均(31.6 ±8.9) min,无膀胱穿孔发生,术后留置导尿管1~5d,平均(2.7±0.6)d,4例复发;对照组手术时间13 ~47 min,平均(29.8±8.3)min,1例术中膀胱穿孔,术后留置导尿管3~11d,平均(4.6±1.1)d,11例复发.两组平均手术时间、膀胱穿孔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肿瘤复发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疗效优于电切治疗,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 THR)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30例采取THR,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0.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5%(42/53)(χ2=11.23,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45.33±6.21)min、(575.65±26.84)mL和(278.51±14.15)mL,显著多于对照组的(80.12±5.36)min、(322.52±25.34)mL和(185.46±12.48)mL(t=9.56、8.83、10.03,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64%(12/53)(χ2=12.16,P<0.05)。结论 THR治疗老年人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改良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的效果。方法手术适应症:包皮过长和不完全包茎者,对近5年来的50例(观察组A组)病人行改良包皮环切术,与同期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的50例(对照组B组)病人相比。结果A组出血量为(3±1)ml,B组为(10±2)ml,(P〈0.01)。A组术唇嘲莆时间为(16±4)h,B组为(48±16)h,(P〈0.01)。A组刨口水肿者1例,B组创口出血、水肿15例,创口感染者5例。结论改良式包皮环切术1.4传统包皮环切术更加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