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者 男,30岁.因枕部头皮肿块5年余,多次手术复发3年多.患者5年前发现枕部头皮结节,如黄豆大小,渐增大,2年后至鸡蛋大,在当地医院手术切除,未做病理.术后数月原部位又出现肿块,并逐步增大,病程中肿块无疼痛等不适,2个月前再次手术,术中发现肿瘤呈"果冻状",未做病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内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10年收治的8 例颅内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无明显症状者仅行CT随访;6例有明显症状者行手术治疗,术后行颅脑CT或MRI随访.结果 手术的6 例中,术后除1 例仍有癫痫外(药物可控制),余5 例症状缓解或明显改善.8 例病人随访1~8年,CT或MRI 未发现脂肪瘤复发或残余肿瘤明显增大.结论 颅内脂肪瘤多发于胼胝体区,常常合并胼胝体发育不良,CT 和MRI 有助于确诊本病;对无症状的颅内脂肪瘤患者可密切随访观察,对症状明显者应酌情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巨大听神经瘤(直径>4 cm)显微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显微手术切除的7例巨大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4例,近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3个月行伽玛刀治疗)。5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例术中未能解剖保留;术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按H-B标准:Ⅱ级4例,Ⅲ级1例,Ⅳ级2例。术后随访4~40个月,全切除肿瘤无复发,未全切除肿瘤无进展。结论 对于巨大听神经瘤,术中严格电生理监测下尽可能全切除肿瘤,必要时残留粘连紧密的脑干和面神经上肿瘤,术后辅助伽玛刀治疗,亦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报告25例复发性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其中因术后症状复发或加重就诊者21例,无症状或症状无变化行CT复查发现复发者4例。认为垂体瘤术后除了临床观察外,还要进行CT或MRI复查及内分泌功能检测。对于肿瘤部分切除,术后未行放射治疗,影像学或病理学提示为侵袭性肿瘤者,更应密切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后颅窝肿瘤合并脑积水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前对于脑积水的治疗是否影响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并分析术后脑积水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肿瘤切除术治疗后颅窝肿瘤合并脑积水儿童患者63例,其中对术前脑积水行保守治疗43例,手术治疗2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术前脑积水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患者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术前Evans指数、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切除程度、肿瘤生长部位等因素是否与术后脑积水的发生有关.结果 术后出现脑积水患者22例,其中术前脑积水保守治疗组14例(14/43,32.6%),术前脑积水手术治疗组8例(8/20,40.0%),2组比较脑积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4);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患者术前Evans指数、肿瘤生长部位、肿瘤切除程度与肿瘤切除术后脑积水的发生有关(P=0.029,p=0.036,P=0.038).结论 肿瘤切除术前脑积水的治疗并不能改变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术前Evans指数、肿瘤生长部位、肿瘤切除程度是肿瘤切除术后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后颅窝肿瘤合并脑积水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前对于脑积水的治疗是否影响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并分析术后脑积水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肿瘤切除术治疗后颅窝肿瘤合并脑积水儿童患者63例,其中对术前脑积水行保守治疗43例,手术治疗2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术前脑积水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患者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术前Evans指数、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切除程度、肿瘤生长部位等因素是否与术后脑积水的发生有关.结果 术后出现脑积水患者22例,其中术前脑积水保守治疗组14例(14/43,32.6%),术前脑积水手术治疗组8例(8/20,40.0%),2组比较脑积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4);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患者术前Evans指数、肿瘤生长部位、肿瘤切除程度与肿瘤切除术后脑积水的发生有关(P=0.029,p=0.036,P=0.038).结论 肿瘤切除术前脑积水的治疗并不能改变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术前Evans指数、肿瘤生长部位、肿瘤切除程度是肿瘤切除术后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报告25例复发性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其中因术后症状复发或加重就诊者21例,无症状或症状无变化行CT复查发现复发者4例。认为垂体瘤术后除了临床观察外,还要进行CT或MRI复查及内分泌功能检测。对于肿瘤部分切除,术后未行放射治疗,影像学或病理学提示为侵袭性肿瘤者,更应密切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膜后良性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8例术前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腹膜后肿瘤患者,在全麻下经腹完整切除肿瘤,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因腰腹部疼痛不适,其中3例伴腹部肿块就诊。3例患者在体检行彩超检查时发现腹膜后肿块就诊。入院后均经CT或MRI检查,诊断为腹膜后肿瘤。术后病理证实为腹膜后良性神经鞘瘤。本组未发生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5a,无1例复发。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良性神经鞘瘤发病率低,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术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确诊依赖术后病理学检查,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Lindau氏病一个家系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科先后收治同患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父子俩,家系调查发现其一家6名男性均患此病。报告如下。例1 先证者。1984年(23岁)因头晕、头痛、呕吐在某医院以“脑积水”行“脑室分流术”,症状无缓解。1年后在另一医院手术切除左小脑肿瘤,病理诊断为“血管网状细胞瘤”。术后肿瘤复发2次并均行手术治疗。1992年因肿瘤复发在我科行手术及X-刀治疗,术中见左小脑半球内肿瘤呈囊性,壁内侧见红色蚕豆粒大小瘤结节,把瘤结节连同囊壁一并切除,病理证实为血管网状细胞瘤。现工作生活正常,双眼检查未发现异常。随访3年,肿瘤无复发。例2 先证者之四弟。1988年…  相似文献   

10.
神经鞘瘤多发者少见,作者收治一例报告为下:病例:30岁,女,在15岁和17岁时曾切除右前臂和右大腿部数个皮下肿瘤。数年前发现左上肢及右下肢皮下肿瘤。因右手背肿瘤压痛明显就诊经活检诊断为神经鞘瘤,为切除其他部位的肿瘤,於1982年5月19日收入院。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未发现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具有的咖啡牛奶斑。右手背、右前臂和右大腿皮下可触及大小不等6个肿瘤,最大者为右大腿内侧,直径约7Cm 硬,表面光滑,呈球状和串珠状,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放射性痛和四肢肌萎缩等神经系统症状。1982年5月20日,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术中所见,肿瘤有纤维性色膜,易从周围组织剥离,肿瘤与原发神经的关系不清楚。未出现感觉消失或减退等神经症状,术后9个月无复发,亦未发生新  相似文献   

11.
头皮Merkel细胞癌: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erkel细胞癌(Merkelcellcarcinoma,MCC)临床罕见,是原发于真皮组织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性肿瘤,高度恶性,侵袭性生长,具有局部复发率、区域淋巴结转移率及远隔转移率均较高的特点[1~4]。本文报告一例头皮多发性MCC,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病历资料1.1一般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发现枕部中线及右侧头皮肿物、局部闷胀不适4个月于1999年10月2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曾在当地医院行右侧枕部头皮肿物切除术(未行病理检查),术后2周病灶即复发至术前大小。入院体检:神志清楚,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枕外粗隆上7cm水平正中矢状…  相似文献   

12.
侧裂深部脑膜瘤罕见,术前确诊亦难,作者报告两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例1女,27岁,因头痛10个月,视力障碍4个月于1952年5月19日入院,检查发现双侧视乳头水肿,右中枢性面瘫,脑室造影提示左侧蝶鞍旁肿瘤。5月31日行左额开颅,鞍旁未见肿瘤,但发现肿瘤位左颞皮质下,行部分切除,组织学诊断为脑膜瘤。6月18日再次手术,切口延至左颞区,切开颞叶皮质,将肿瘤余下组织分块切除,肿瘤不与硬脑膜相连。术后出现右侧偏瘫,7月12日出院时偏瘫未恢复,1957年11月16日死亡。  相似文献   

13.
背景: 针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扩大切除术同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中并发乳糜瘘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单纯的手术结扎、强负压引流或者是单纯的肌肉组织填塞或者以上方法的组合,在预后及治疗效果上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 目的:评价颈部淋巴清扫术中采用医用生物胶黏合周围自体肌肉组织封堵胸导管瘘口以预防术后乳糜瘘的疗效。 方法:12例口腔癌患者在颈淋巴清扫术中发现并确诊为乳糜瘘后,立即行瘘口缝扎并应用医用生物胶黏合周围自体肌肉组织封堵瘘口。 结果与结论:10例患者术中经此方法治疗后术后未出现乳糜瘘及其他严重并发症;2例患者经此法治疗无效后,二次手术探查行瘘口缝扎及应用医用生物胶黏合封堵治疗后有效。术后随访所有12例患者3个月均未发现有乳糜瘘复发,亦未出现局部刺激反应及变态反应。结果表明术中医用生物胶黏合封堵胸导管瘘口是预防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理想、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是良性肿瘤,常引起视觉和(或)内分泌功能障碍。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但数年后仍有复发的风险。本文旨在对无功能性腺瘤术后的早期结果及远期复发风险进行评估。方法1990年~2005年,491例未行治疗的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病人在意大利米兰Vita—Salute大学医学院接受手术。肿瘤是否残留及复发依据放射影像学结果进行判断。结果术后肿瘤残留173例(36.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海绵窦侵袭、肿瘤最大径及肿瘤卒中是手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神经导航和神经电生理辅助下脑功能区肿瘤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功能区肿瘤治疗的策略和技巧.方法 分析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手术治疗的脑功能区41例肿瘤.使用神经导航和神经电生理辅助的有23例(辅助组),未使用18例(未辅助组).未辅助组直接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辅助组采用神经导航、皮层神经电刺激(MEP)、体感诱发电位(SEP)、术中唤醒麻醉等技术确定肿瘤和脑功能区,根据肿瘤和功能区的关系切除肿瘤.结果 未辅助组肿瘤全切4例(22%),3例(17%)次全切,11例(61%)大部切除.术后功能良好6例(33%),无变化2例(11%),10例(56%)功能障碍加重.辅助组肿瘤全切12例(52%),4例(17%)次全切,7例(31%)大部切除.术后功能良好16例(70%),无变化3例(13%),4例(17%)功能障碍加重.两组肿瘤全切率及术后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导航和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辅助下,可以做到精确的病灶解剖和脑功能区定位,加上运用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脑功能区的肿瘤也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内淋巴囊肿瘤(endolymphatic sac tumors,ELSTs)是发生于内耳的肿瘤[1],患者多就诊于耳鼻喉科.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手术治疗2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 例1男,26岁.2002年开始出现左耳鸣、听力下降,2004年开始出现左面部抽搐,2008年3月出现左侧外耳道流脓血性液体,2009年6月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发现左侧岩骨及小脑脑桥角区(CPA)占位,在外院行左侧颞下窝人路肿瘤切除术,术后外耳道流脓减少,出现左侧面瘫.2009年9月复查MRI发现肿瘤复发后入我院.查体:左侧面神经功能Ⅱ级,左耳听力丧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9月由同一术者主刀的44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患者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学检查结果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多与肿瘤部位及大小相关,术前CT、MRI及MRA检查有助于提示肿瘤性质、部位、大小、质地、与供血血管的关系.44例患者手术采用术中超声辅助下颞顶枕开颅经脑沟入路肿瘤切除术,均达肿瘤全切除,术中可见肿瘤性质不一,37例留置术腔引流;2例患者术中超声发现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并行血肿清除术,1例术后4d因脑水肿明显行去骨瓣减压术,37例留置瘤腔外引流的患者中1例在引流管拔除后因颅内压增高明显再次行侧脑室(瘤腔)穿刺外引流;其他并发症包括局限性脑积水3例.术前38例有明显症状的患者中31例患者术后早期症状有明显改善.术后1例WHOⅡ级及1例Ⅲ级脑膜瘤患者行辅助放疗.随访2个月~6年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无肿瘤复发.结论 术中超声辅助经脑沟入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前评估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及术后个体化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60岁.主因"头晕不适伴左上肢无力1周"于2009年12月15日于本院神经内科就诊.患者于就诊前1周日常活动中出现头晕不适,无意中发现左上肢无力,休息数小时后头晕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感左上肢轻微无力.初次发作后未予重视,未立即到医院就诊,间隔2~3 d后,无明确诱因再次出现头晕不适,持续不缓解1天余,遂来本院就诊.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18岁,中学生。因行为怪异,情绪不稳,打骂父母2年余,于1992年4月18日上午首次住院治疗,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既往徒未治疗,入院时查心、脑电图正常,白细胞6.8×10~9/L、N:0.76、1:0.24。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用氯氮平系统治疗,未合并其他药物。入院当天中午给予氯氮平25mg口服,无不适。当晚8时再服25mg,亦无异常发现。次日早、午又各服25mg,下午3时发现患者左眼外侧球结膜有0.2×0.2cm大小的鲜红色出血点,患  相似文献   

20.
1病例简介患者,女,67岁,因下唇溃疡10余年于2005年入院。患者10余年前发现下唇渍疡,无明显不适,一直未诊治。1年前溃疡质地变硬伴疼痛,右颊部红肿,遂就诊。患者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有高血压病史,平素血压控制可;有腔隙性脑梗死病史,经治疗后无后遗症状;无鼻窦炎病史。入院诊断:下唇癌合并右颌下淋巴结转移。患者入院后行右侧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中结扎切除右侧颈内静脉。术前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