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的疏肝袪瘀汤联合辛伐他丁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口服疏肝袪瘀汤加辛伐他丁、肝泰乐、五脂胶囊治疗;对照组服辛伐他丁、肝泰乐、五脂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酶、血脂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3%,对照组为46.1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ALT、AST、GGT均显著下降,TC、TG、HDL-C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ALT、TC、TG、HDL-C也有改善,但2组治疗后的疗效是治疗组ALT、TC、TG、HDL-C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袪瘀汤具有疏肝健脾、袪瘀养阴功效,联合辛伐他丁等治疗脂肪肝,有改善患者肝功能、血脂等效果,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美他多辛片联合谷胱甘肽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美他多辛片联合谷胱甘肽治疗组和单纯应用谷胱甘肽治疗组,各50例,疗程均4周.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比较,临床体征除肝肿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脂指标(TG、TC,HDL-C,LDL-C)、肝功能指标(ALT、AST、GGT、TBIL)应用美他多辛片联合谷胱甘肽治疗组较不用美他多辛片组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应用美他多辛片联合谷胱甘肽治疗组高于不用美他多辛片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美他多辛片联合谷胱甘肽治疗脂肪肝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体征、血脂以及肝功能等指标,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消肝脂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自拟消肝脂和水飞蓟头治疗脂肪肝的对照研究,分析消肝脂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123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口服消肝脂,对照组口服水飞蓟头。采用临床症状、体征、B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疗效判断标准。结果治疗组治疗脂肪肝的有效率为92.96%,对照组为78.85%,治疗组治疗前后TG、TC、ALT、AST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TG、TC无明显差异(P>0.05),ALT、AST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TG、TC有显著差异(P<0.01),ALT、AS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肝脂通过中医的“疏肝解郁、消脂利湿、活血祛瘀”的方法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明显优于水飞蓟头单纯护肝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血脂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80例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测定晨起空腹静脉血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各指标与健康对照组以及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对比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TC、TG、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HDL-C/TC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绝经前HDL-C、HDL-C/TC高于绝经后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G、LDL-C低于绝经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绝经后TC、TG、LDL-C增高,而HDL-C、HDL-C/TC降低,提示绝经后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加强追踪检查血脂成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690-1691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化浊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参照组采用维生素E胶丸、护肝片等常规基础治疗,联合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疏肝健脾化浊汤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脂水平[T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98%(53/57),高于参照组78.95%(45/57)(P<0.05);治疗后联合组ALT、TBIL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疏肝健脾化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脂肪肝患者血脂、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体检人员320名,根据脂肪肝相关诊断标准确诊脂肪肝患者160例(脂肪肝组),以无脂肪肝表现的1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比值、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结果脂肪肝组TC、TG、LDL-C、ALT、AST、AST/ALT比值、GG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脂肪肝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及肝功能指标对脂肪肝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虎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对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虎杖组和东宝肝泰组,每组10只。正常组给予标准饲料,其他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两组喂养8周后,造模成功。对正常组和模型组的大鼠给予0.9%的氯化钠灌胃,虎杖组给予虎杖提取液灌胃,东宝肝泰组给予复方蛋氨酸胆碱片配制的混悬液灌胃,给药4周,给药期间所有大鼠用标准饲料喂养。检测各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四组结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脂饮食8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LDL-C、ALT水平均显著升高,HDL-C显著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7.97,5.95,13.71,17.50,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9,16.23,9.69,15.88,P<0.01)。虎杖组TG、TC、HDL-C、LDL-C、ALT、HDL-C、MDA和SOD有了明显的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杖对酒精性脂肪肝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可改善肝功能,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384-3386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钙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脂指标及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NAFLD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实施饮食管理、适量运动及禁烟禁酒等生活方式干预,观察组另加用瑞舒伐他汀钙片口服,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36%和72.34%,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GTT、TC、TG、LDL-C、Lp-PLA2及ba-PWV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治疗NAFLD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肝功能和动脉弹性,对控制病情进展和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肥胖女性绝经前后及绝经年限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 女性肥胖组165例,测晨起空腹静脉血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绝经年限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并与179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绝经前、后肥胖组LDL-C、T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TG、TC、LDL-C在肥胖组及对照组绝经后显著高于绝经前(P<0.05),肥胖组HDL-C绝经后则显著低于绝经前组(P<0.05).肥胖患者TC、LDL-C与绝经年限呈正相关(P<0.05);HDL-C与绝经年限呈负相关(P<0.05).结论 女性肥胖患者绝经后血TG、LDL-C增高,而HDL-C降低;TC、LDL-C与绝经年限呈正相关,HDL-C与绝经年限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高尿酸血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肝损害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超声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严重程度及肝酶学升高程度,以探索高尿酸血症对NAFLD肝脂肪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我院查体中心2008年1~12月体检者中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624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病例组.以病例组为标准,选取性别、工作单位相同,年龄±2岁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量其身高、体重、血压,空腹取血行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肝炎相关检查,同时行心电图、腹部超声、胸部X线等检查.结果 病例组患者BMI、MAP、TC、TG、HDL-C和LDL-C水平及超重或肥胖、FBS增高、血压增高、高TG血症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NAFLD总检出率及轻、中、重度脂肪肝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4.9%,26.6%、16.5%和1.8% vs.22.8%,16.0%、6.4%和0.3%;P<0.001)且在NAFLD患者中,病例组中重度脂肪肝的分布比例显著增高(χ2=5.015,P<0.05);无论是病例组还是对照组,超声诊断NAFLD患者ALT、AST、GGT和ALP水平均显著高于超声诊断正常肝组(P<0.05),病例组超声诊断正常肝组患者ALT水平高于相应对照组(P<0.01);病例组NAFLD患者ALT、AST、GG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AFLD患者(t=33.615、20.971、31.281;P<0.01),在NAFLD患者中,病例组NAFLD患者ALT、AST和GGT升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NAFLD患者(χ2=25.352、6.170和45.124;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NAFLD进展的重要高危因素,与超声诊断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及肝酶学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金雨慧  吕杰强 《临床荟萃》2014,(9):1005-1007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及使用地塞米松联合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60例ICP患者资料,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思美泰合并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仅使用思美泰治疗。另取30例该期间未出现肝内胆汁淤积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ICP患者和对照组肝功能、血脂,以及思美泰联合地塞米松与单用思美泰对ICP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治疗组、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总胆汁酸(TB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B)均显著升高(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apo-A)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相比观察组,AST、ALT、TB、TBA、TC、TG、LDL-C、apo-B下降更为显著(均P0.01或0.05)。HDL-C和apo-A上升更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6.7%(26/30)显著高于观察组总有效率50.0%(15/30),痊愈率40.0%(12/30)同样较观察组痊愈率10.0%(3/30)高(P0.01)。结论肝内胆汁淤积会使患者血脂代谢受到影响,地塞米松联合思美泰治疗方案优于单用思美泰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肿与血脂和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对应用B型超声检出的150例脂肪肝患者(病例组),与同时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对照组)150例进行比较,抽空腹静脉血作血脂(TC、TG、HDL-C)和肝功能(AST、ALT、r-GT)测定,再根据超声图像上脂肪肝的程度与血脂和肝功能的异常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的血脂和肝功能异常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特别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r-谷氨酰转肽酶(r-GT)尤为显著,P均<0.01,同时随着B超声像图上脂肪肝程度的加重,TG、ALT、r-GT异常率亦增加.结论血脂、肝功能异常与脂肪肝及其声像图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脂检验对中老年脂肪肝早期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中老年人脂肪肝患者492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我院体检健康的中老年人员120例设对照组,两组研讨对象均接受血脂检验,分析比较检验结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LDL-C、HDL-C、TG、T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DL-C、HDL-C、TG、TC指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DL-C、HDL-C、TG、TC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脂肪肝患者血脂指标与正常人群血脂指标存在显著差异,临床可通过检验血脂水平进行诊断疾病、评估治疗疗效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匹伐他汀钙片,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洛伐他汀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G、TC、HDL-C、LDL-C水平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匹伐他汀钙片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5.
唐强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4):2381-2383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加用10mg/d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加用20mg/d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炎症指标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脂指标(TC、TG、HDL-C及LDL-C)水平显著改善,且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指标(TNF-a、hs-CRP、IL-6)水平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TNF-a、hs-CRP、IL-6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mg/d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助调节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替格瑞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TC、LDL-C、HDL-C、TG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s-CRP、IL-6水平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改善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补肾疏肝解毒活血方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口服补肾疏肝解毒活血方治疗,对照组服用血脂康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比较2组有效率、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明显降低,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或0.01);同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其中T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疏肝解毒活血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78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89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组。治疗后,比较两组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绞痛情况(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脂肪肝对患者肝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肝内科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低脂饮食,适当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脂变化、肝功能变化、睡眠质量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初始血脂各项指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LDL-C、T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者治疗初始肝功能各项指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LT、AST、γ-GGT、TBi 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PSQI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辛伐他汀能够有效调节血脂,改善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的同时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AT)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CA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与血小板凝集)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5mg,口服,2次·d-1;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口服,2次·d-1。2组患者均连续用药8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血脂参数[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内皮舒张功能(FM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TG、TC、LDL-C、HDL-C、LVEF及F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TG、TC、LDL-C、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FMD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CAT患者较阿托伐他汀有较大的优势,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与各种症状。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