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以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马钱苷、芍药苷5个成分的含量为溶出指标,建立多成分指标评价六味地黄浓缩丸溶出度的方法。方法:测定条件为浆法,以900mL 0.1mol·L-1盐酸作为溶出介质,转速100r·min-1,/sup>,温度(37.0±0.5)℃。采用RP-HPLC外标法定量,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02%三氟乙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238 nm。结果:该厂家10个批次的六味地黄浓缩丸中5个成分的溶出曲线相似因子?2大部分高于50,表明该厂家不同批次间六味地黄浓缩丸的溶出度差异性较小。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良好,适用于六味地黄浓缩丸中5个成分的溶出度测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化学-生物联合评价六味五灵片体外溶出度的可行性,该实验考察在0.1% SDS溶出介质中,不同溶出时间的六味五灵片溶出液对LX-2肝星状细胞的抑制作用,提出基于细胞抑制率所得六味五灵片的累积溶出度,与HPLC所测的五味子甲素、特女贞苷、连翘苷各指标成分的溶出度及自定义权重系数的多成分整合的溶出度运用f2相似因子法分别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显示,五味子甲素、连翘苷、特女贞苷各指标成分和整合溶出度与生物溶出度相比较,f2相似因子依次为61,43,61,75,说明多成分整合的溶出度能更全面地反映全方的生物效价,以生物活性为导向的多成分整合的溶出度评价方法有望成为评价六味五灵片体外溶出度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固体制剂质量控制与评价的化学-生物联合评价模式。方法 以复方鳖甲软肝片为模型药,考察在pH 7.4磷酸盐缓冲液溶出介质中,不同溶出时间的复方鳖甲软肝片溶出液对LX-2肝星状细胞的抑制作用,提出基于细胞抑制率所得复方鳖甲软肝片的累积溶出度,与HPLC法所测的芍药苷、连翘苷、人参皂苷Rg1各指标成分的溶出度及自定义权重系数的多成分整合的溶出度运用f2相似因子法分别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 芍药苷、连翘苷、人参皂苷Rg1各指标成分的溶出度及其整合的溶出度f2相似因子依次为43、58、61、59,说明多成分整合的溶出度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全方的生物效价。结论 以生物活性为导向的多成分整合的溶出度评价方法有望成为评价中药固体制剂体外溶出度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乐脉分散片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与阿魏酸含量的方法并考察三者的溶出特点。方法: 采用HPLC同时测定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与阿魏酸含量,色谱条件为AlltimaTM ODS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5%冰乙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320(0~10 min),286(10~20 min),270(20~30 min) nm,柱温30℃,进样量20 μL。采用小杯法测定体外溶出度,以0.1 mol·L-1 HCl为溶出介质,转速50 r·min-1,取样时间60 min,考察不同时间内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与阿魏酸的累计释放度,通过相似因子(f2)法对各成分的溶出度曲线进行相似性比较。结果: 丹酚酸B、丹参酮ⅡA、阿魏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0.15~301.48,0.15~1.52,0.66~6.55 mg·L-1。以丹酚酸B为参比,乐脉分散片中丹参酮ⅡA与阿魏酸的f2分别为70.35,82.49。结论: 乐脉分散片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与阿魏酸具有相似的溶出特点。  相似文献   

5.
DEAE纤维素纯化玉米须总多糖的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不同厂家的脑络通胶囊中盐酸托哌酮体外溶出度的差异。方法:采用篮法测定27个厂家42个不同批号的脑络通胶囊中盐酸托哌酮的溶出度,计算累积溶出率,采用差异因子和相似因子法评价溶出曲线的相似性。利用HPLC测定盐酸托哌酮含量,流动相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25:75),检测波长261 nm。结果:选择1 mol·L-1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125 r·min-1。不同厂家的脑络通胶囊大部分在15 min内盐酸托哌酮已基本溶出,标示量达>95%,但有少数厂家的产品溶出量较低。结论:不同厂家的脑络通胶囊中盐酸托哌酮溶出度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对该制剂制定严格的溶出度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6.
肖云芝  戴领  吕青远  于超  禹玉洪  韩晋  袁海龙 《中草药》2013,44(18):2520-2525
目的 采用MTT比色法从细胞增殖的角度,结合HPLC法,探讨不同粉碎粒度对中药固体制剂体外溶出度的影响。方法 以复方鳖甲软肝片为模型药,对其原粉入药的药材进行不同程度的粉碎,考察在pH 7.4 PBS溶出介质中,不同粒度复方鳖甲软肝片溶出液对LX-2肝星状细胞的抑制作用,提出基于细胞抑制率所得复方鳖甲软肝片的累积溶出度,并与HPLC法测定芍药苷指标成分所得的溶出度运用f2相似因子法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 芍药苷溶出度随粉碎粒度改变而发生变化,其中200、300目体外累积溶出率较高,且f2相似因子大于50,表明粒度为200、300目时,2种方法所测的溶出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基于生物效价检测方法可用于复方鳖甲软肝片的粒度筛选,同时,考虑到实际生产过程中成本因素,确定200目为复方鳖甲软肝片的最佳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7.
莫诺苷是从中药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 Zucc.中提取分离获得的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具有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本研究首次采用LC-MS/MS技术建立了大鼠血浆中莫诺苷浓度的测定方法.血浆样品采用蛋白沉淀法,以金丝桃苷作为内标,色谱柱为Inertsil C8-3色谱柱(2.1 mm×50 mm,5 μm),流动相为水(含1 mmol·L-1甲酸钠)-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莫诺苷在2~5 000 μg·L-1 (r= 0.995 7)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限为2 μg·L-1.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和基质效应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的要求,适合大鼠血浆中莫诺苷浓度的测定.应用该方法进行莫诺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给药剂量为20 mg·kg-1,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采用DAS 2.0 计算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为(587.6±290.7) μg·min·L-1,Cmax为(334.2±148.0) μg·L-1,Tmax为(0.6±0.3) h,t1/2为(0.7±0.3) h.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喘平缓释片体外释放与人体内吸收的相关性。 方法: 以麻黄碱、伪麻黄碱为指标成分,体外采用转篮法结合HPLC测定喘平缓释片在不同pH介质中的累积溶出率;体内采用尿药法结合HPLC测定尿液中的药物浓度;应用Wagner-Nelson法评价喘平缓释片体内外相关性。 结果: 喘平缓释片人体内不同时间点的吸收百分数F与体外累积溶出率f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F麻黄碱=1.572 5f-20.729(R2=0.974 5),F伪麻黄碱=1.237f-0.147 6(R2=0.959 5)。 结论: 喘平缓释片体内-体外相关性良好,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可用于控制喘平缓释片内在质量和预测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桂枝茯苓浓缩丸多指标成分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以p H 1.2盐酸-氯化钠溶液为溶出介质,采用浆法,100 r·min-1,HPLC-UV同时测定桂枝茯苓浓缩丸中肉桂酸、芍药苷和丹皮酚的溶出度,并采用相似因子法(f2)与市售浓缩丸比较。结果:肉桂酸、芍药苷、丹皮酚的累积溶出度在2 h内都达到40%,各指标的体外释放与Weibull分布模型相关性最佳。结论:桂枝茯苓浓缩丸溶出度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桂枝茯苓浓缩丸的质量控制,不同厂家桂枝茯苓浓缩丸中肉桂酸、芍药苷、丹皮酚的体外释放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怀牛膝对通塞脉微丸中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异甘草苷、哈巴俄苷和甘草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的影响,该研究建立了U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绿原酸、异甘草苷、哈巴俄苷和甘草素4种成分的分析方法,色谱柱为BEHC18(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扫描方式。结果显示,通塞脉微丸组4种成分的Cmax和AUC0-∞均比通塞脉微丸加牛膝组高,其中绿原酸的Cmax差异显著(P<0.05),绿原酸和甘草素的AUC0-∞差异显著(P<0.05);2组间Tmax和CL均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建立的UPLC-MS/MS方法特异、快速、准确和灵敏,可用于通塞脉微丸中4种主要活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表明怀牛膝对通塞脉微丸中4种主要活性成分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六味地黄丸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性、溶散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甲乙丙3个厂家的六味地黄丸,其中甲厂家采集了3个批号的样本,采用中药物质组释放度评价技术与方法,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以桨法测定各时间点释放度,拟合释放曲线,计算释放动力学特征参数;检测各厂家批号六味地黄丸的溶散时间;分析六味地黄丸释药特征参数与其溶散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六味地黄丸具有一定的缓释特征,动力学特征符合Weibull释放模型,计算各Weibull分布参数T50和Td。甲、乙、丙三厂家丸剂的T50分别为107.01,134.33,13.01 min,Td分别为234.11,292.33,37.66 min,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厂家甲3个批号丸剂的T50分别为107.01,125.93,194.44 min,Td分别为234.11,385.42,206.17 min,批次间也有显著差异(P0.01);厂家甲(3个批号)、乙、丙六味地黄丸的溶散时间依次为32,43,37,35,21 min,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但存在一定差异;六味地黄丸的释药速率参数T50,Td与其溶散时间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的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存在显著的厂间、批间差异,其释药速率与溶散时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研究多剂量口服六味地黄丸对细胞色素P450(CYP)3A4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两周期试验设计, 8例健康志愿者口服六味地黄丸14 d(每天3次,每次8粒)的前后单剂量口服咪达唑仑15 mg, HPLC测定给药后咪达唑仑10 h内的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浓度。结果 口服六味地黄丸前与口服六味地黄丸14 d后的咪达唑仑ρmax,AUC0-10, CL/F和t1/2比值的90%可信区间分别为(44.5, 78.5) ng·mL-1, (58.9, 85.8) ng·h·mL-1, (116.4, 170.7) L·h-1和(88.1,124.9) h,口服六味地黄丸前后咪达唑仑tmax无明显差异。结论 口服六味地黄丸14 d对肠道CYP3A4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二至丸水蜜丸和配方颗粒中5种药效活性成分的溶出情况,比较这些成分在2种剂型中的体外溶出特点。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 C溶出度测定法,采用第二法桨法,转速75 r·min-1,测试不同溶出介质(水,30%乙醇,0.1 mol·L-1盐酸和p H 4.5,6.8的磷酸盐缓冲液)。利用UPLC测定2种剂型中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女贞苷、木犀草素和齐墩果酸5种药效成分的体外溶出度,比较2种制剂的溶出行为。结果:在各个溶出介质中,二至丸2种不同制剂中各活性成分的溶出行为差别很大,配方颗粒中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女贞苷在各个介质里都能快速溶出且溶出量高(85%);而水蜜丸中木犀草素和齐墩果酸只能在p 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溶出很少的量(30%)。从差异因子和相似因子分析,2种制剂中相同成分的溶出曲线无相似性。结论:和水蜜丸相比,配方颗粒中活性成分的累积溶出量更高,且在同一种溶出介质中,能溶出更多的药效成分。说明在体外溶出方面,配方颗粒这种新型的中药形式具有更大的优势。建立的溶出度方法可以应用于二至丸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六味地黄苷糖片中多指标成分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测定莫诺苷、马钱苷和芍药苷的含量,流动相水(A)-甲醇(B)-乙腈(C)梯度洗脱(0~10 min,76%A,20%B,4%C;10~30 min,76%~69%A,20%~27%B,4%C),检测波长236 nm。采用小杯法,以水为溶出介质,对六味地黄苷糖片中莫诺苷、马钱苷和芍药苷进行溶出度测定。结果:莫诺苷、马钱苷和芍药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87~155.75,4.86~155.35,2.83~180.85 mg·L-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8%(RSD 1.6%),101.10%(RSD 1.8%)和100.20%(RSD 1.4%)。各成分在90 min内的累积溶出度均75%。结论:六味地黄苷糖片批内和批间样品中莫诺苷、马钱苷和芍药苷的累积溶出率差异较小。该溶出度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六味地黄苷糖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不同厂家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法(NIRS)对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进行快速测定。方法:采集不同厂家不同批号六味地黄丸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以HPLC测定值为参考,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丹皮酚定量校正模型。结果:经内部交叉验证,所建模型的相关系数(R2)为0.952 1,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020 93;经外部验证集样品验证,该模型的预测均方差(RMSEP)为0.099 74,平均回收率为100.38%。结论:该预测模型准确可靠,可用于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含量的检测,实现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强制循环动态提取工艺对六味地黄丸复方提取效果的影响。 方法: 以干膏率、马钱苷提取量为评价指标,在不改变本品现有标准中提取次数的前提下,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和提取时间对六味地黄丸动态提取工艺的影响,并与传统提取方法进行比较。采用HPLC测定马钱苷含量,流动相四氢呋喃-甲醇-乙腈-0.05%磷酸溶液(1:4:8:87),检测波长236 nm。 结果: 加水量对干膏率和马钱苷提取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提取时间则无显著性差异。六味地黄丸的最佳动态提取工艺为加3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 h;马钱苷平均提取量分别为1.068 mg·g-1,平均干膏率25.75%。 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具有节能、省时、提取率高等特点,适用于六味地黄丸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叶英响  陈烨  翁夏蒙  吴素香  石森林 《中草药》2017,48(21):4425-4431
目的考察不同类型六味地黄丸的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并对其进行可视化表征。方法运用中药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理论,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采用桨法装置测定不同类型六味地黄丸各时间点物质组释放率,拟合释放曲线,计算释放动力学特征参数;以市售最常见的水蜜丸、浓缩丸为参比制剂,对其他类型的六味地黄丸进行f2相似因子的计算评价;并采用物质组释放图谱、释放增量图谱,以期能够定量、整体并可视化评价不同类型六味地黄丸的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结果不同类型六味地黄丸的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符合Weibull释放模型,计算各Weibull分布参数T50和Td,除浓缩丸与水泛丸外,各类型丸剂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运用f2相似因子法对比,发现不同类型六味地黄丸物质组释放具有一定的差异和相似性,通过物质组释放图谱与释放增量图谱可直观可视化地评价各类型丸剂的释放动力学特征。结论通过物质组释放动力学可以定量、整体并可视化地评价不同类型六味地黄丸的释放动力学特征,与古语所述"水丸取其易化,蜜丸取其缓化,糊丸取其迟化,蜡丸取其难化"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以及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方法:将40只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APP/PS1模型组,六味地黄丸低、中、高剂量(0.59,1.18,2.36 g·kg-1·d-1)组,西药布洛芬(0.04 g·kg-1·d-1)组,每组8只。相匹配的3月龄野生型(WT)小鼠8只,作为正常组。ig给药3个月,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大脑皮层乙酰胆碱(ACh)含量,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APP/PS1模型组小鼠在各时期找到平台所需的时间(潜伏期)均延长(P<0.05),在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穿越平台次数均降低(P<0.05),ACh含量及ChAT活性均降低(P<0.05)。六味地黄丸低、中、高剂量组和布洛芬组与APP/PS1模型组相比潜伏期缩短(P<0.05),在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穿越平台次数均增高(P<0.05),ACh含量及ChAT活性均增高(P<0.05),AChE活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剂量的六味地黄丸可通过提高脑内ChAT活性,增加ACh含量影响中枢神经胆碱能系统,从而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对D-半乳糖(D-gal)所致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D-gal 75 mg.kg-1.d-1皮下注射(s.c)给药8周复制亚急性衰老动物模型,分别灌胃不同剂量的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测定脑组织单胺氧化酶(MAO)、乙酰胆碱脂酶(AchE)活性。结果:高、低剂量的六味地黄丸可使大鼠空间搜索和辨别的学习能力增强,使脑组织MAO、AchE降低。结论:六味地黄丸可以改善D-gal致衰老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协调中枢胆碱能系统和肾上腺素能系统的功能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