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甲亢患者80例,根据治疗时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甲巯咪唑组(研究组)和丙硫氧嘧啶组(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时的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TSH)、肝功能指标(ALT、ALP、TBIL、DBIL)、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皮疹、皮肤瘙痒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1、3个月时,研究组的FT3、FT4水平较对照组低,但TSH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症状不同,研究组主要引起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而对照组则对肝脏的损伤较大。结论: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相当,其不良反应各自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甲亢患者68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予以甲巯咪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FT3、FT4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TSH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丙硫氧嘧啶比较,甲巯咪唑治疗甲亢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且能有效改善机体甲状腺激素水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并分析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10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分为A组和B组,甲巯咪唑初始剂量为30 mg/d,丙硫氧嘧啶300 mg/d,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减至甲巯咪唑5~10 mg/d,丙硫氧嘧啶50~100 mg/d进行治疗,维持2年时间,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B组患者肝损伤发生率为26.42%,明显高于A组(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患者肝损伤发生时间为(18.74±7.68)d,明显早于B组[(41.65±8.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硫氧嘧啶所致肝损伤以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为主,占78.57%,甲巯咪唑所致肝损伤以胆红素升高为主,占66.67%,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呈现不同特点,B组患者与A组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巯咪唑较丙硫氧嘧啶更易出现肝损伤,但是,甲巯咪唑出现肝损伤时间稍早于丙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所致肝损伤多数为轻度性肝损伤,丙硫氧嘧啶所致肝损伤以血清谷丙转氨酶的升高,甲巯咪唑所致肝损伤以胆红素升高为主。  相似文献   

4.
刘正 《当代医学》2013,(26):150-151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评价口服丙硫氧嘧啶片联合泼尼松龙片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90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伴甲亢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组(45例)和B组(45例),分别采用丙硫氧嘧啶(起始剂量300 mg/d,维持剂量50—150 mg/d)以及丙硫氧嘧啶联合泼尼松龙(起始剂量15~40 mg/d,维持剂量5~10 mg/d)方式进行治疗,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A组与B组患者血清FT3、FT4、TSH、TPOAb和TGAb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与B组患者血清FT3、FT4、TSH、TPOAb和TGAb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在以上各指标上,变化幅度均显著更大(P<0.05)。结论丙硫氧嘧啶联合泼尼松龙能明显降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伴甲亢患者的血清FT3、FT4、TPOAb和TGAb水平,升高TSH水平,抑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伴甲亢患者甲状腺的免疫反应,能更快地恢复甲状腺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Graves甲亢患者应用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的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抽签法将83例Graves甲亢患者分为两组,甲组42例予甲巯咪唑口服,乙组41例服丙硫氧嘧啶,对比两组3个月末疗效、甲状腺功能及安全性。结果:甲组总有效率及3个月末TSH水平高于乙组,FT4及FT3水平低于乙组(P<0. 05),不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Graves甲亢患者应用甲巯咪唑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甲状腺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丙硫氧嘧啶联合甲巯咪唑对妊娠期甲亢患者妊娠结局、甲状腺功能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期甲亢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丙硫氧嘧啶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甲巯咪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甲状腺、肝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SH水平均显著升高,FT3、FT4、T3和T4的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FT3、FT4、T3和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足月生产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59.2%(P<0.05)。结论:丙硫氧嘧啶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对妊娠期甲亢患者改善妊娠结局、甲状腺和肝功能的效果优于单纯甲巯咪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Graves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甲状腺机能亢进症Graves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A组患者采用丙硫氧嘧啶口服治疗,B组患者则给予甲巯咪唑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B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显著优于A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Graves病可有效改善机体甲状腺激素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对甲状腺功能、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35例,其中A组采用丙硫氧嘧啶治疗,B组给予甲巯咪唑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B组的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T4)水平低于A组(P<0.05);治疗后,B组的总胆红素(TBi L)、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低于A组(P<0.05);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A组的77.14%(P<0.05)。结论 相比丙硫氧嘧啶,采用甲巯咪唑治疗对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肝功能影响小,更有利于病情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0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T3、FT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T3、FT4、T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FT3、FT4、TSH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效果优于丙硫氧嘧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样本100例。丙硫氧嘧啶用于对照组患者中,甲巯咪唑用于治疗组中,对比两组治疗方案对临床症状评分、甲状腺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甲状腺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较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较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甲亢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后者在改善甲状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且后者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较高,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应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甲亢病患随机分成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研究组给予患者应用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患者应用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LP、TBil各项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对照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甲亢疾病,应用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疾病均有一定的效果,但相比之下甲巯咪唑的疗效更显著,对患者的肝功能影响也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就诊的46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两组各23人,对照组治疗采用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治疗采用甲巯咪唑治疗。结果观察组甲亢患者皮疹发生率8.70%,低于对照组的21.7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效果与安全性均较高,治疗时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药物,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3.
谢华海  陈卫  段炼 《吉林医学》2015,(4):619-620
目的:观察并分析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影响。方法:以104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病患为研究对象,依计算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A和治疗组B。两组病患分别应用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B的肝损害发生率为21.2%,明显高于治疗组A的7.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的肝损伤发生时间(39.3±9.3)d,显著大于治疗组A的(17.1±6.1)d,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这种抗甲状腺药物对肝功能产生影响的可能性更大,但出现影响的时间较甲巯咪唑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应用于甲亢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甲亢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给予丙硫氧嘧啶治疗,对两组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第2个月优于第1个月,第3个月优于第2个月,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5%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亢的治疗,应用甲巯咪唑治疗同丙硫氧嘧啶比较,甲巯咪唑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不同的药物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治疗的总成本进行经济学分析。方法:对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为A组患者使用丙硫氧嘧啶片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使用甲巯咪唑片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用最小成本分析法对其治疗方案进行经济学分析。结果: A、B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治疗的总成本为3955.31元,B组患者治疗的总成本为3876.09,B组患者治疗的总成本低于A组患者,但二者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丙硫氧嘧啶片和甲巯咪唑片对甲亢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无明显差异,但用甲巯咪唑片进行治疗付出的费用更少,不过不具有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此两种治疗方法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海玲  司涛 《新疆医学》2013,43(8):17-20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MMI)和丙硫氧嘧啶(PTU)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所有患者经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将12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MMI治疗组60例及PTU治疗组60例,甲巯咪唑初始剂量为30 mg/d,丙硫氧嘧啶300 mg/d,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减至甲巯咪唑5~10 mg/d,丙硫氧嘧啶50~100 mg/d进行维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PTU治疗组导致肝损伤的发生率为18.3%,MMI治疗组导致肝损伤发病率为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肝功能损伤出现时间上也有所不同,MMI组为(18.4±7.6)d,PTU组为(38.8±8.2)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损伤指标中均以ALT升高为主,其中MMI组ALT升高发生率为5.0%,PTU组ALT升高发生率为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硫氧嘧啶较甲巯咪唑更易出现肝损伤,但甲巯咪唑出现肝损伤时间稍早于丙硫氧嘧啶;两组患者肝损伤以ALT升高为主,多数为轻度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剂量丙硫氧嘧啶对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丙硫氧嘧啶治疗,研究组给予低剂量丙硫氧嘧啶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素(TSH)、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肝功能指标[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血清TSH、FT4、FT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γ-GGT、ALP、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LT、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丙硫氧嘧啶治疗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改善妊娠结局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18.
苟菲 《当代医学》2014,(29):119-120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Grave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2月~2010年1月收治的Graves病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40例Graves病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n=20)。对照组采用丙硫氧嘧啶口服治疗,前2个疗程,口服丙硫氧嘧啶300mg/d,早晚各服1次,第3个疗程时,口服5~150mg/d。治疗组采用甲巯咪唑口服治疗,前2个疗程,口服甲巯咪唑30mg/d,早中晚各服用1次,第3个疗程时,口服2.5~5mg/d。观察2组患者疗效。结果 2组Graves病患者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症状控制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缓解例数为5例(25.00%),对照组为3例(15.00%),观察组患者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含量平均为(7.91±4.23),对照组为(8.23±4.62),2组在缓解率、甲状腺抗体下降方面的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在肝功能恢复方面,对照组较观察组效果更佳。结论 Graves病患者采用甲巯咪唑治疗控制病症迅速,患者依从性高,不过在缓释率方面与丙硫氧嘧啶无明显差异,可以作为大多数情况下药物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黄日新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119-120
目的评价心得安、丙硫氧嘧啶片联合甲亢灵片治疗甲亢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甲亢患者8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心得安及丙硫氧嘧啶片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亢灵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32/40),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TT3、TT4、FT3、FT4均明显下降(P〈0.01)。血清TSH明显上升(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血清TT3、TSH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得安、丙硫氧嘧啶片联合甲亢灵片治疗甲亢患者疗效佳,而且不良反应也低,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甲亢患者,根据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加用普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T3、FT4、TSH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对照组患者改善幅度均低于观察组(P<0.05);同时生理机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用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甲巯咪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