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15~19岁男性青少年骨盆骨骺融合的形态学特征,为研究现阶段男性青少年骨骺融合增龄性变化规律积累新的数据.方法 利用62例15~19岁男性青少年的骨盆X线片,采用形态学分级、赋值法对其骨骺融合状况进行观察和半定量研究.按研究结果所获得的规律,采用上述赋值计分法对另外6例已知年龄的青少年骨龄进行粗测,并与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进行对比.结果 15~19岁男性青少年骨盆骨骺融合呈现动态形态学变化趋势,各年龄组骨盆骨骺发育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岁组以后各骨骼形态学变化仍在继续,但经赋值量化的统计学差异不明显.利用本方法可以粗测6例已知年龄个体的大致骨龄.结论 15~19岁男性青少年骨盆骨骺融合存在一定的增龄性变化;本分级、赋值法可大致反映现阶段男性青少年骨骺发育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王春辉  吴兵  何方生 《农垦医学》2011,33(4):317-318
目的:探讨青少年胫骨远端骨骺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对2000年5月~2009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35例青少年胫骨远端骨骺骨折病例进行分析。平均年龄13岁(8~15岁),男性25例,女性10例。按骨骺损伤Salter-Harris分型:Ⅲ型25例,Ⅳ型10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8年(2~5年)。按Helfet踝关节功能评价:优28例,良7,差0例,优良率100%。术后创伤性关节炎3例,骨骺早闭3例,无骨折延期愈合、不愈合。结论:青少年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Ⅱ、Ⅲ、Ⅳ型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手术治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R与传统X线片在使用CHN法骨龄测评中的应用价值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使用DR与传统X线投照法所得840例左手腕部骨龄X线片,评价DR与传统X线片在CHN法测评骨龄中对骨骺分期准确性的差别。结果:使用DR拍摄骨龄X线片提高了骨龄X线片的质量和成功率,从而提高了骨龄测评的准确性。结论:使用DR拍摄左手腕骨龄X线片,是提高骨龄测评准确性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4.
对广西水县父母均是苗族,表型正常的男性青少年学生进行了手的皮纹学研究。结果见指端纹型以斗型最多,占53.10%,尺箕次之,占43.30%;桡箕较少,占2.45%;弓型最不,仅占1.15%。总指纹嵴计数平均为146.47条,a-b纹嵴计数两手平均为37.95条。  相似文献   

5.
股骨头骨骺滑脱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头骨骺滑脱的X线表现,着重分析早期和轻度滑脱的X线征象及原因。方法:21例均照骨盆前后位平片,18例加照蛙式髋关节侧位片,15例作了CT、MRI检查。结果:中度以上滑脱者5例,早期轻度滑脱者16例。其X线表现:骺线增宽或明显增宽者10例。后倾角增大,部分骺线内窄外宽者7例。股骨颈弯曲伴内侧皮质增厚者4例。并发缺血坏死者4例。结论:骨盆前后位特别是蛙式位髋关节侧位片联合应用CT、MRI对早期轻度的股骨头滑脱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骺损伤的分型和各型损伤的X线表现。方法采用Salter-Harris分类法对90例(93个)骨骺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各型的发生部位和X线表现。结果S-HⅡ型、Ⅳ型和Ⅰ型最常见,占93个骨骺损伤的94.2%(88个)。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骨骺损伤的最佳方法,X线表现为骨骺和骨干的对应位置发生错位和骨骺线增宽,轻微移位和/或骺线增宽易被忽略,须摄健侧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长骨骨骺损伤的X线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采用Salter-Harris分类法回顾性分析32例儿童长骨骨骺损伤的X线资料,女性9例,男性23例;平均年龄10.3岁,最大16岁,最小3岁.结果 全组儿童长骨骨骺损伤最常见为Ⅱ型22例(68.8%),腕部骨骺损伤共22例(68.8%),主要X线表现为继发骨化中心位置改变(75.0%).结论 熟悉骨骺损伤的X线表现及准确分型对治疗和判断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青少年膝关节骨骺损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青少年膝关节骨骺损伤病人的MRI表现.结果 股骨远端骨骺损伤7例,按Salter-Harris分类法分类,SalterⅡ型3例,SalterⅢ型4例;胫骨近端骨骺损伤10例,SalterⅡ型3例,SalterⅢ型5例,SalterⅣ型2例;髌...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对济南市1982年8个中小学314名男性青少年进行的手腕骨及青春期发育的调查。发现该市青少年骨龄大于中国人同年龄骨龄。形态指标如身高、体重、胸围等,机能指标如脉博、血压、肺活量等均符合青少年发育规律。性征指标:睾丸的纵横径随年龄增长而增大,9岁开始增加较快;阴茎的长度从11岁开始增长较快,宽度从12岁开始增长较快。首次遗精从14岁开始占40%,到17岁达92.59%。在睾丸纵径达到4.6厘米时,性征出现率达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10.
骨骺损伤是干、骺愈合之前骨骺部发生的创伤,也称骨骺分离。可以是单独软骨损伤,也可以是软骨和干骺端、骨骺骨质同时折断。骨骺损伤多见于16岁以下的儿童。骨骺关系到骨的长轴生长、骨端的形成和关节轴的解剖位置,如果诊断错误,处理不当,就会产生骨的生长停顿和关节畸形。约30%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少年男性颈椎骨龄与下颌第二磨牙(Msm)根生长之间的关系,为正畸治疗评价患者骨骼和牙齿发育情况提供依据。方法通过 CBCT 和头颅定位侧位片对重庆市114例9.5~15.5岁儿童和青少年的颈椎骨龄和 Msm 根长度进行测量,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探讨颈椎骨龄、牙龄和 Msm 根长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冠根比与颈椎龄呈正相关(r=0.737,P<0.01),冠根长/冠宽与年龄呈正相关(r =0.681,P<0.01),冠根比与牙龄呈正相关(r =0.795,P<0.01)。结论青少年男性下颌第二磨牙根生长与颈椎骨龄呈正相关。正畸治疗中判断患者的生长发育情况时,可参考采用测量下颌第二磨牙牙根生长长度预测男性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13.
14.
易姝  余时智 《重庆医学》2015,(26):3649-3651
目的:观察夜戴型角膜塑形镜联合白天配戴框架眼镜治疗青少年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门诊就诊的10~14岁等效球镜度在-6.00~-8.00 D 的青少年53例(106只眼),其中,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联合配戴者23例、单纯配戴框架眼镜组30例,分别于戴镜前、戴镜后6、12、18、24个月测量并比较两组间眼轴长度的变化;同时比较戴镜前及2年后两组的等效球镜度。结果角膜塑形镜联合框架眼镜组戴镜2年后停戴1个月等效球镜度为(-7.28±0.57)D,框架眼镜组2年后为(-7.80±0.68)D,角膜塑形镜联合框架眼镜组、框架眼镜组2年等效球镜度分别增加(-0.29±0.22)、(-1.07±0.4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眼轴增长分别为(0.12±0.04)、(0.37±0.13)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夜戴型角膜塑形镜联合白天配戴框架眼镜能有效减轻高度近视患者的近视增长及眼轴变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近视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观察肝移植术后嗜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结果。方法 对4例肝移植术后HPS的临床表现如发热、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如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高三酰甘油血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铁蛋白异常、骨髓检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57、24d死亡,死亡原因为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经对症治疗后恢复健康。结论 肝移植术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要警惕HPS的发生,应及时检查骨髓及做相应的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运动神经末梢随年龄变化的规律,为同类研究提供正常参考。方法借助组化方法显示运动神经末梢、肌纤维、运动终板及其发芽,并行定量研究。结果大鼠比目鱼肌运动神经末梢一生都在进行着终板发芽,年轻至老年前期较为明显,老年时减弱。结论年轻大鼠随年龄增长,运动神经末梢分枝点增多,终板增大,到了老年,终权简单化。  相似文献   

18.
冯玉虎  黄明  张夏  郑顶运  许凌云 《安徽医学》2012,33(8):1009-1011
目的比较糖皮质激素联合幽门螺杆菌(HP)根治术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HP感染在IT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60例符合ITP诊断标准患者为ITP组,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将ITP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30例(糖皮质激素+HP根治术);单独用药组30例(单用糖皮质激素)。用药4周后观察血小板恢复情况,复发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①ITP组Hp感染率为73.3%,而对照组56.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联合用药组行HP根治术后,血小板均数为(76.25±26.17)×109L-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单独用药组血小板均数(50.65±13.39)×109L-1,较治疗前提高(P0.05)。③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86.7%,单独用药组有效率为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HP根治术能显著改善伴HP感染的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延缓复发率,对ITP的治疗效果显著,HP根治术可能成为治疗ITP的另一非免疫抑制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结膜切口进路眼眶手术途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眼眶病患者共16例16眼肌锥外眼眶肿瘤病例,采用经穹窿结膜切口肿瘤摘除的手术方法,观察术后疗效和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16例16眼均达到肿瘤完全效果。16例并发症中术后视力下降2眼,经治疗后,视力均有提高。复视为2眼,出院时已明显好转。上睑下垂5眼,3~6个月恢复。结论:经结膜切口进路眼眶手术途径是一种创伤远小于经皮肤切口的手术进路,术后恢复快,对患者外观影响小,通过此进路可以完成大部分眼眶内包括肌锥外的部分疾病手术操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