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汉族人群10对遗传性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河南汉族人群10对遗传性状基因频率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群体遗传学公认方法,调查了新乡医学院2008级和2007级586人的10对遗传性状频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男女间前额发际、眼睑、睫毛和眼裂4对性状的出现频率差异有显著性(U=2.796~8.150,P<0.05),男女间其他性状的出现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河南汉族人群10对遗传性状的性别分布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且10对遗传性状彼此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2.
宁夏回、汉族12对遗传性状基因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宁夏回、汉族12对遗传性状基因频率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宁夏回、汉族前额发际、发式、鼻孔、鼻尖、眼睑、蒙古褶、达尔文结、耳垂、卷舌、拇指类型、环食指长和小指弯曲等12对遗传性状,计算各指标的基因频率.结果 宁夏回、汉族钩形鼻尖基因频率分别为0.0847和0.0390,双眼睑基因频率分别为0.5145和0.4221,有蒙古褶基因频率分别为0.3240和0.4317.男、女性三角形发际的出现率分别为38.62%和27.27%,双眼睑出现率分别为65.66%和77.33%,食指长的出现率分别为8.25%和16.81%.结论 宁夏回族钩形鼻尖、双眼睑基因频率高于宁夏汉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宁夏回族有蒙古褶的基因频率低于宁夏汉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显性基因频率在回、汉族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三角形发际的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女性双眼睑、食指长的出现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其余性状的出现率在男、女性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河南汉族人群的指纹纹型特点,为人类学、遗传学和医学肤纹学等研究领域提供基础皮纹学参数。方法:在知情同意情况下,油墨法按捺河南汉族无关个体(男98例、女73例以及6家系成员43例)十指指纹。结果:河南汉族群体中,弓型纹(A)、箕型纹(L)、斗型纹(W)观察到的比例分别为2.4%、49.0%、48.6%。女性以L多见(55.8%),男性以W多见(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2,P=0.025)。A多见于中指;尺箕多见于食指和环指,桡箕多见于中指;简斗和双箕斗多见于小指;但不同手指的指纹模式分布在左右手之间(χ2=0.132,P=0.716)以及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77,P=0.171)。左右对应手指指纹组合格局中总体表现为W/W(37.5%)>L/L(36.7%)>W/L(20.4%)>L/A(3.9%)>A/A(1.1%)>W/A(0.6%)。家系调查发现有两个家系成员分别表现为倾向W或L遗传,余4个家系成员呈随机性遗传。结论:河南汉族群体中指纹纹型有自身的特点,又有其他人群的一般特征。另外,进一步证明了指纹纹型受多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河南汉族大学生群体苯硫脲(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阈值法研究新乡医学院2006级和2007级1 009名在校大学生的尝味能力,并计算味盲率。结果 1 009名在校大学生的味盲率为13.08%,味盲基因频率为36.30%。男、女生味盲率分别为13.68%和12.69%,二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汉族大学生群体味盲率与中国其他省汉族人群味盲率一致,且PTC尝味能力的分布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河南省汉族群体的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研究,获得河南汉族群体D19S253、D14S306、D18S535、D11S2368、D12S391、D4S2639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对133名无血缘关系河南汉族个体的EDTA抗凝血样用酚-氯仿法提取DNA,应用多重PCR扩增技术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D19S253、D14S306、D18S535、D11S2368、D12S391、D4S2639 6个基因座在河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基因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6个基因座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各基因座的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764、0.854、0.844、0.921、0.813、0.807,6个位点的累积个体识别率为0.999 999 88,累计非父排除率为0.999 31,累计个体匹配率为1.16×10-7。结论6个基因座在河南汉族群体中具有较高的非父排除率和个体识别率,在法医学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眼部遗传性状的分布特征。方法:对684名贵州汉族(男性186人,女性498人)睫毛、眼色、眼裂开度、眼裂方向的群体遗传学特征进行活体观察,并对其关联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贵州汉族人群睫毛、眼色、眼裂开度、眼裂方向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429 9、0.155 6、0.474 6、0.440 5、0.317 4、0.413 5。其中,男性分别为0.437 0、0.096 1、0.466 1、0.487 2、0.277 5、0.308 6,女性分别为0.428 2、0.178 4、0.477、0.424 7、0.332 2、0.458 7。眼色存在性别差异(P〈0.01)。眼裂开度与睫毛、眼裂方向,眼色与眼裂方向之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关联性(P〈0.05或P〈0.01)。结论:贵州汉族眼部遗传性状的性别分布差异不明显,且部分性状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ABO血型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血型系统,ABO血型在不同人种和民族中分布有所差异,在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域分布亦有所差异。对于血型分布的分析,不仅在临床输血、免疫血液学、免疫遗传学、人类学及法医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人体血型作为一种遗传标记,在研究人类起源及迁移中是个重要工具。自1994年4月~1997年12月,我们对菏泽市的大中专学生进行了ABO血型的调查,共调查5142人,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河南汉族大学生群体ABO血型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河南汉族大学生群体的ABO血型分布状况。方法应用红细胞凝集法测定ABO血型,并统计分析ABO血型的表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河南汉族大学生ABO血型频率B型为34.32%,O型为28.73%,A型为28.39%,AB型为8.56%,等位基因频率r(O)为54.67%,p(A)为20.74%,q(B)为24.59%。男女生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汉族大学生ABO血型分布特征B型>O型>A型>AB型,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超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共检查哈尔滨地区710名无血缘关系的献血员的Tf遗传多态性,同时探讨了与性别及ABO血型间的关系,首次报道哈尔滨地区正常人的Tf基因频率,并发现此群体有Tf*C3和Tf*C4基因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国河南地区汉族人群线粒体DNA Region V区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CR-PAGE)法对277份河南汉族样本的线粒体DNA RegionⅤ进行多态性分析,并随机选取部分DNA扩增产物进行测序予以确认。结果在河南汉族群体中发现标准型和缺失型2种多态类型,缺失型多态(即9 bp缺失)出现频率为15.88%。结论河南省汉族群体DNA RegionⅤ缺失型多态基因频率较低,与其他民族或人种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河南汉族女大学生月经初潮年龄及其与成年期体型、运动及饮食习惯的关系。方法对2007级、2008级、2009级的542名新乡医学院河南籍汉族女大学生进行健康调查,对月经初潮年龄、运动情况、饮食习惯进行回顾并测定成年期体型,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河南汉族女大学生平均月经初潮年龄为(13.19±1.44)岁,与成年期体质量指数具有相关性(r=-0.425,P<0.01);运动组与非运动组之间月经初潮年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01,P=0.003);调查中未发现饮食习惯和月经初潮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论河南汉族女大学生平均月经初潮年龄存在提前趋势,运动可使月经初潮年龄在正常范围内适当推迟,而月经初潮年龄对成年期体型则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1995年11月,笔者对石河子医学院汉族学生进行了营养调查,并与1981年11月石河子医学院汉族学生营养调查结果和1992年全国城市营养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以期反映出石河子医学院汉族学生营养状况的变化和不足。  相似文献   

14.
海南汉族及黎族人群ABO血型基因频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以指尖血检查了833名海南汉族人和328名海南黎族人的ABO血型,用Bernstein方法估计血型基因频率。其结果是:海南汉族人的A基因频率为0.1578,B基因频率为0.1809,O基因频率为0.6613。海南黎族人的A基因频率为0.1785.B基因频率为0.2047.O基因频率为0.6166。此结果表明海南ABO血型分布完全符合中国人ABO血型分布特点,并无例外。若以遗传距离d≤25×10-4作为无显著差异的标准,则海南汉族可归入中国东南地区组。海南黎族与其他群体比较有一定差异,可自成一类。本结果充实了中国人ABO血型分布中海南汉族和黎族人的ABO血型资料,对研究各民族的渊源关系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贵州某地汉族学生手部5对群体遗传学性状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群体遗传学常用方法,调查了贵州某地汉族学生384人(男105人,女279人)手部5对性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性别间、群体间差异比较采用u检验,各特征间相关关系分析用χ2检验.结果 贵州某地汉族学生拇指类型、环食指长(男)、环食指长(女)、小指弯曲、利手4对性状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3367、0.0641、0.0667、0.3852、0.8239,非方型和方型指甲形状的出现率分别为73.44%、26.56%.在相关性分析中,仅有拇指类型与环食指长、小指弯曲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性状组合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贵州某地汉族学生利手和指甲形状两对遗传性状存在性别差异.②各特征间相关性较小.③贵州某地汉族学生小指弯曲与其他民族群体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了解百色市壮、汉族大学生膳食结构与营养摄入状况,为大学生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691名在校大学生,筛选出壮、汉族大学生643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24h回顾法进行3d膳食调查及评价。结果百色市壮汉族大学生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维生素E和铁摄入充足,脂肪、维生素B2、视黄醇当量和钙均严重摄入不足,壮、汉族男生锌摄入量和壮族女生膳食纤维摄入严重不足,汉族女生锌摄入量充足,脂肪供能比偏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稍高。结论大学生营养状况较差,膳食结构有待完善,应尽快加强对学生的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提高膳食营养质量,改善身体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9.
ABO血型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血型系统,ABO血型在不同人种和民族中分布有所差异,在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域分布亦有所差异。对于血型分布的分析,不仅在临床输血、免疫血液学、免疫遗传学、人类学及法医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人体血型作为一种遗传标记,在研究人类起源及迁移中是个重要工具。自1994年4月~1997年12月,我们对菏泽市的大中专学生进行了ABO血型的调查,共调查5142人,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为菏泽医专、菏泽师专、菏泽财经学校等学校的在校生,不分年龄和性别。1.2材料被检者的红细胞悬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Y染色体4个STR基因座DYS531、DYS709、DYS448、DYS522及其单体型在河南地区106例汉族男性无关个体的遗传多态性。方法荧光标记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ABI3100遗传分析仪上毛细管电泳分析PCR产物,并对不同重复序列分别测序。结果DYS531、DYS709、DYS448、DYS522基因座的核心序列重复数目变异分别在9~13、12~18、19~25、8~13次,基因多样性(GD)分别为0.642 8、0.769 6、0.767 7、0.691 3;4个Y-STR基因座所组成的单体型有69种,仅出现1次的单倍型有44种类型(占41.5%),这种单体型基因多样性(HD)为0.990 4,个体识别力达0.981 1。结论DYS531、DYS709、DYS448、DYS522基因座组成的单体型具有高度的多态性,适用于法医学实践和人类进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