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近年来诊治慢性肾衰竭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以及临床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专病专方,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许林利  曹勇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226-1227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高半胱氨酸血症中西医病机,以便为中西医防治慢性肾衰竭高半胱氨酸血症提供治疗依据和客观指标,降低临床上慢性肾衰竭晚期的死亡率。方法针对慢性肾衰竭高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并与西医的微观认识相结合来分析慢性肾衰竭高半胱氨酸血症发病病机特点。结果慢性肾衰竭高半胱氨酸血症的病理本质为“脾虚肾亏为本,淤血、湿热、痰浊为其标”根据“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理论为临床上治疗慢性肾衰竭高半胱氨酸血症提供新的思路。结论慢性肾衰竭高半胱氨酸血症可以从中医虚实方面分析,为慢性肾衰竭高半胱氨酸血症治疗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利用文献分析法,研究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中医药对慢性肾衰竭的辨证治疗、专方治疗、单味药治疗以及中药外治。结果与结论:中医药能有效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延缓早中期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透析器的速度、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慢性肾衰竭患者TPO水平、TPO与肾功能及血小板的关系。方法将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慢性肾衰竭血小板减少患者作为实验组,应用酶标仪测定健康对照组和实验组TPO水平,同时应用血细胞测定仪和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检测慢性肾衰竭患者血常规、肾功能和肝功能等。结果慢性肾衰竭患者较正常对照组血清TPO降低(P0.05),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TPO治疗后两周内,血小板明显上升(P<0.01),慢性肾衰竭患者TPO水平与血小板呈正相关,TPO水平与血尿素氮、肌酐呈负相关。结论 TPO治疗慢性肾衰竭血小板减少具有好的疗效,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衰竭是不可逆的,虽然病情进展缓慢,但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呈进行性发展和加重。此外,慢性肾衰竭进展的的原因和机制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病因的慢性肾衰竭及慢性肾衰竭的不同阶段也可能表现不同,所以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治疗措施也应当是综合性的。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衰竭是不可逆的,虽然病情进展缓慢,但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呈进行性发展和加重。此外,慢性肾衰竭进展的原因和机制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病因的慢性肾衰竭及慢性肾衰竭的不同阶段也可能表现不同,所以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治疗措施也应当是综合性的。根据我们科近几年的探讨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功能衰竭辨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序庚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1):646-647
通过对中医文献关于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研讨 ,探析慢性肾衰竭的诊治思路。指出脾肾阳衰、浊邪瘀滞、壅塞三焦是慢性肾衰竭的基本病机 ;温补脾肾、化浊活血、清热熄风是慢性肾衰竭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8.
老年慢性肾衰竭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肾衰竭临床特点。方法 对 84例老年慢性肾衰竭与 80例非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因、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表现常以消化道症状及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病因中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动脉硬化等继发性疾病所致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日益增多 ,临床表现不典型 ,易漏诊或误诊 ,值得临床医生警惕  相似文献   

9.
93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候临床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93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调查,总结分析慢性肾衰竭的辨证分型规律,归纳出慢性肾衰竭的主要证型为脾肾气虚,兼湿热瘀血。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与动脉粥样硬化、贫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从微炎症状态的病理物质是炎症因子来看,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的病理机制可归属于中医学毒邪、络病等范畴,属于慢性肾衰的标证。且络病蕴毒、毒邪损肾络是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的病理基础,贯穿于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的始终。  相似文献   

11.
陈学梅  靳方 《西部中医药》2010,23(12):61-62
通过对47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的饮食调护及营养护理,总结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饮食护理经验,认为饮食干预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护理中的重要环节,以期对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慢性肾衰竭是由于多种慢性疾病造成的肾单位严重损害,一经出现即不可逆转且逐渐发展,缠绵难愈.应用中医药非透析疗法延缓慢性肾衰竭,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我们对活血化瘀法治疗或延缓慢性肾衰竭略有心得,并从瘀血角度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其病程长,呈进行性加重,且多不可逆,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慢性肾衰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除肾脏替代治疗外,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如何及早干预、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程,保护肾功能,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难点。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能够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本文对黄芪注射液在慢性肾衰竭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慢性肾衰竭的防治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衰竭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瘀"可以认为是贯穿其始终的重要病因病机。三七作为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着抗炎、改善血流动力学、促进各类血细胞分裂生长、抗纤维化、提高免疫等药理作用,已作为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常用药物。从分别中、西医两个方面论述慢性肾衰竭"瘀"的形成机制,探讨三七对慢性肾衰竭"瘀"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广传统中药三七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钾异常致慢性肾衰竭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慢性肾衰竭合并血钾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因血钾异常而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占同期慢性肾功衰竭1200例的6.3%,占同期慢性肾衰竭出现神经精神症状216例的35.1%,男女比例为1.3∶1。将其分为高钾血症组42例,低钾血症组34例,并观察2组辅助检查、治疗效果。结论血钾异常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易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诊断、治疗及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沈倩  冯松杰 《河北中医》2014,(4):625-627
慢性肾衰竭是由各种慢性肾脏病所致肾功能损害,不能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是多种肾脏疾病的最终归宿,属中医学水肿、癃闭、关格、溺毒及肾风等范畴。目前,中医药对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均有显著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由多种慢性疾病造成的肾单位严重毁损,肾小球滤过率持久性减低,引起机体排泄代谢废物异常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各种慢性肾脏病进展都可以导致慢性肾衰竭,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疾病。慢性肾衰竭目前尚缺少根治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中成药》2019,(12)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名老中医药专家治疗慢性肾衰竭内服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检索名老中医药专家治疗慢性肾衰竭医案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数据挖掘方法,对471首口服方剂,302味药物进行用药规律挖掘,分析其药物频次。结果挖掘出核心组合14个及演化出新方7个。脾肾气虚证为慢性肾衰竭主要本证,湿浊、血瘀为主要兼证。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以补益脾肾,化瘀降浊为主论,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浊毒理论在慢性肾衰竭中的应用及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对浊毒之邪的认识及其致病特点。慢性肾衰竭标实之邪可归结为浊毒之邪,浊毒之邪主要指内浊与内毒,以及浊毒之邪在慢性肾衰竭中的致病特点和常见临床表现,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衰竭浊毒之邪的认识。进而在慢性肾衰竭中提出浊毒致病的理论和相应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规律.方法 统计分析了15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所涉及到证型的文献.结果 明确提出慢性肾衰竭辨证分型的文献有74篇,在报道的频次和例数上都较统一地认为本虚是慢性肾衰竭发病的基础,辨证可分为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水证、湿证、瘀证、风证及其它证9种单证.结论 慢性肾衰竭病机以本虚为基础,本虚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而邪实在慢性肾衰竭发病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