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楼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重楼挥发油,用GC-MS对提取得到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挥发油中鉴定出78种物质,占总成分的95.15%,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9,12-十八碳二烯酸(50.27%)、棕榈酸(11.93%)、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2.96%)、9,12-十八碳二烯酸-2-羟基-1-羟甲基乙酯(2.69%)、邻苯二甲酸异丁基辛基酯(1.72%)、2-(9,12-十八碳二烯氧基)乙醇(1.71%)、N-苯基-1-萘胺(1.56%)和1-单棕榈酸甘油(1.19%)。结论:该实验为重楼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5,(1)
目的:研究重楼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重楼挥发油,用GC-MS对提取得到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挥发油中鉴定出78种物质,占总成分的95.15%,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9,12-十八碳二烯酸(50.27%)、棕榈酸(11.93%)、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2.96%)、9,12-十八碳二烯酸-2-羟基-1-羟甲基乙酯(2.69%)、邻苯二甲酸异丁基辛基酯(1.72%)、2-(9,12-十八碳二烯氧基)乙醇(1.71%)、N-苯基-1-萘胺(1.56%)和1-单棕榈酸甘油(1.19%)。结论:该实验为重楼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交让木果实中的低极性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提取法和硅胶柱层析法从交让木果实中提取低极性化学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果实中的低极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同时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25种组分,确认了其中的21种成分,占果实中的低极性化学成分的97.94%,其主要成分为1,1-二乙氧基乙烷(3.60%)、十六酸甲酯(3.72%)、邻苯二甲酸丁基辛基酯(9.43%)、十六酸乙酯(3.26%)、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8.06%)、9-十八碳烯酸甲酯(6.86%)、9,12-十八碳二烯酸(30.65%)、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6.11%)、11-十六碳烯酸乙酯(4.89%)、δ-愈创木烯(6.88%)、三十二烷(5.96%).结论 该研究对交让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人面子茎皮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研究人面子茎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人面子茎皮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应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通过计算机检索、图谱分析法鉴定出13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100%,其主要成分为正十六烷酸(46.13%)、十八烯酸(15.44%)、(E)-9-十八烯酸(13.73%)及(Z,Z)-9,12-十八碳二烯酸(7.79%).结论 首次研究了人面子茎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研究人面子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人面子根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应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从根中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100%,主要成分为正十六烷酸(28.41%)、(Z,Z)- 9,12-十八碳二烯酸(15.50%)、1,2-苯二羧基丁基2-乙基已基酯(14.06 %)、(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1-醇(6.65%).结论首次研究了人面子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罗汉果中的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罗汉果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挥发油提取器收集罗汉果成熟果实中挥发油,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挥发油成分达20余个,从中鉴定出13个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96%。结论:n-十六烷酸(45.609%)和9,12-十八碳二烯酸(36.151%)是主要成分,它们共占挥发油总量的81.76%。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山核桃青果皮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从山核桃青果皮中提取挥发油化学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分离得到65个组分,鉴定出其中55个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5.5%.结论 山核桃青果皮中主要成分为(反式)-1- (2,6-二羟基-4-甲氧苯基)-3-苯基-2-丙烯-1-酮(36.69%)、β-谷甾醇(11.83%)、十六酸(10.762%)、(Z,Z) -9,12-十八烷二烯酸(6.644%)、2,3-二羟丙-反-油酸丙酯(6.538%)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吉林省延边地区产东当归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东当归中挥发油成分进行提取,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组成,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超临界CO2萃取物为黄棕色油状物,得率为0.9%,用GC-MS联用技术从中鉴定出亚油酸乙酯、5,5-二甲基-双环(6,3,0)-1,7-十一烯-3-酮等3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65.66%;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从中鉴定出十八酸乙酯等11种成分,占总含量的85.1%。结论首次从东当归挥发油当中分离鉴定出5,5-二甲基-双环(6,3,0)-1,7-十一二烯-3-酮等10种化学成分,超临界CO2萃取与传统方法提取的东当归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9.
藏药绿萝花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藏药绿萝花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绿萝花挥发油,并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检索,应用色谱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绿萝花中检索出27种化学成分,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5%的组分分别检定为十四烷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9,12-十八烷二烯酸甲酯.结论:该植物中27个挥发性成分均为首次报道,占挥发油气化产物的95.14%.  相似文献   

10.
海南山苦茶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海南山苦茶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海南山苦茶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分离和鉴定了50种成分。结论:海南山苦茶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十六碳酸,(z,z)-9,12-十八碳二烯酸,γ-榄香烯,叶绿醇。  相似文献   

11.
当归水溶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大极性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阿魏酸(trans-ferulic acid, 1),顺式阿魏酸(cis-ferulic acid, 2),川芎内酯Ⅰ(senkyunolide Ⅰ, 3),布雷菌素A(brefeldin A, 4),五加苷B1(eleutheroside B1, 5),E-松柏苷(E-coniferin, 6),愈创木基丙三醇(guaiacylglycerol, 7),淫羊藿次苷F2(icariside F2, 8), 马鞭草烯酮-5-O-β-D-葡萄糖苷(verbenone-5-O-β-D-glucopyranoside,9)。结论 化合物5~9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温里药胡椒配伍对活血药当归效应成分阿魏酸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探讨活血温里复方的药物配伍机制。方法将温里药胡椒与活血药当归配伍后灌胃小鼠,采用RP-HPLC测定当归胡椒复方在小鼠血浆中阿魏酸的血药浓度,以单用当归为对照,计算复方中阿魏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阿魏酸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温里药胡椒与活血药当归配伍后,当归胡椒复方中阿魏酸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9.03%。胡椒复方与单药当归ρmax,AUC0~∞存在差异(P<0.05),而tmax无差异(P>0.05)。结论温里药胡椒与活血药当归配伍,能提高当归主要效应成分阿魏酸的生物利用度,从复方效应成分生物利用度的角度揭示了活血温里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当归挥发油胶体磨研磨包合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当归挥发油的包封率和包合物收率及综合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确定了当归挥发油胶体磨研磨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ml)与β-CD(g)的比例为1∶10,β-CD(g)与水(ml)的比例为1∶3,研磨包合时间为19 min。结论优选的当归挥发油胶体磨包合工艺操作简便,包合率高,包合效果好,可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当归挥发油的比较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李桂生  马成俊  刘志峰  刘珂 《中草药》2001,32(7):579-583
目的 考察当归挥发油的不同提取方法。方法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结果 两者的成分及(Z)-藁本内酯的含量基本一致,而超临界CO2萃取所得当归油的收率约为水蒸气蒸馏收率的2倍。结论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是当归挥发油较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5.
炮制对当归药材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当归药材及其炮制品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比较当归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变化。方法利用HPLC-DAD方法,梯度洗脱,测定了生当归及其炮制品中藁本内酯、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Zorbax SB-C18柱(4.6mm×250mm,5μm);柱温25℃,以乙腈-0.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析时间为60min。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220nm。结果当归经不同方法炮制后,其所含成分发生了变化。实验证明,该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当归药材及其炮制品中藁本内酯及阿魏酸的含量测定,并为其全面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为探讨当归炮制意义,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当归挥发油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桂生  马成俊  刘志峰  刘珂 《中草药》2001,32(7):581-583
目的考察当归挥发油的不同提取方法.方法超临界CO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有效控制至宝三鞭酒质量的薄层色谱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处方中的当归、蛇床子、何首乌、补骨脂、白芍、山茱萸、枸杞子、白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至宝三鞭酒中马钱苷的含量:色谱柱:Hypersi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四氢呋喃-乙晴-甲醇-0.05%磷酸溶液(1:8:4:48);检测波长:236nm;进样量:对照品进样10μL,样品进样20μL。结果:在薄层色谱上可检出当归、蛇床子2种药材的特征斑点并且无阴性干扰,可收入质量标准中。HPLC法测定中,在此色谱条件下,马钱苷在进样量为0.0185-0.73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为1.55%(n=9)。结论:TLC法鉴别至宝三鞭酒中当归、蛇床子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至宝三鞭酒的质量控制。HPLC法可控制至宝三鞭酒中马钱苷的含量,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8.
生物活性跟踪分离法筛选当归挥发油中的有效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筛选当归挥发油中对主动脉血管有舒张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采用细胞膜色谱法(CMC)筛选、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并结合离体药理实验确定当归挥发油中的有效成分。结果:在当归挥发油中分离出对主动脉血管有舒张作用的2种有效成分。结论:化合物在血管CMC模型上的保留特性和其药理作用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Liu C  Xu YT  Liu DP  Tu J  Hu QS 《中药材》2011,34(7):1065-1067
目的:分析木犀科女贞属植物小叶女贞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用GC-MS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利用GC-MS法对小叶女贞挥发油进行了化学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共分离出76个色谱峰,并且确认了其中3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2.62%。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17.28%),其次为(Z,Z,Z)-9,12,15-十八烷三烯酸乙酯(12.13%)、叶绿醇(5.80%)。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0.
芪归银复方由黄芪、当归、金银花、青蒿、虎杖5 味药组成,不仅能够配合抗生素治疗耐药菌,而且能延缓、甚至逆转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但是该复方化学成分复杂,尚未明确其治病的物质基础。因此,通过查阅文献,对该方中5 种单味药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总结,并对其中所含的170 种化学成分进行归类,以期为芪归银复方中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依据,最终明确其延缓耐药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