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含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其血液特点是周围血表现为一系或二系血细胞减少,骨髓象表现为增生象,二系或三系造血细胞呈病态造血(细胞发育异常或有缺陷),有的最终进展为急性白血病。MDS目前包含白血病前期(造血组织增生异常症)、早期白血病、冒烟型白血病(隐袭型白血病)、低增生性白血病、骨髓异常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2.
王凯玲 《实用医学杂志》1996,12(11):728-72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0例分析武汉市第二医院(430014)王凯玲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源于造血于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为骨髓病态造血而致骨髓红系、粒系、巨核系(其中一系或两系或三系)增生异常。这种增生是介于正常增生和白血病异常增生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病态造血及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质/量异常,以及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本文通过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表明MDS存在造血细胞分化异常,与血细胞生成有关的细胞和分子因素与MDS的发病机制相关,这些因素可以影响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转录因子、抗凋亡基因及抑癌基因等,结果导致造血细胞凋亡和增殖过程的失衡、细胞周期失控、DNA修复受损、造血微环境和免疫应答改变等。证实了MDS患者存在骨髓造血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患者表现为骨髓一系或多系"无效造血"。  相似文献   

4.
外周血、骨髓细胞学和骨髓组织检查对MDS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一系至三系细胞增生异常(又称病态造血)和无效造血,我们对40例MDS外周血、骨髓细胞学和骨髓组织进行了观察,旨在了解MDS形态学变化的特征,为提高MDS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IRH)或全血细胞减少(IRP)症是近年来邵宗鸿等在鉴别骨髓血功能衰竭综合征中提出的一种疾病,由于体内产生抗骨髓造血前体细胞(未成熟造血细胞)的自身抗体而导致一系、二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临床上与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相似文献   

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疾病,其外周血表现为一系、两系或三系减少,骨髓以病态造血为特征,具有向白血病转化的风险性。目前MDS的诊断还是以形态学为基础,结合临床及染色体的检查及随访来确诊。但是形态学的检查具有主观性,且细胞形态的改变有时会受药物等因素的影响而干扰诊断,而MDS患者也不会100%出现染色体异常,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以来,血液学家发现有些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发生白血病前数月或数年有一段血液学异常时期,常表现为两种血细胞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其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增多或稍增多,但骨髓中红系、粒系及巨核细胞系都有成熟异常,这种异常称为"病态造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具有造血干细胞异质性的克隆性疾病,伴有血细胞质和量-异常,其特点为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外周血一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常为全血细胞减少,这些患者的病态造血表现虽不同,但有其共同的特点,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发生在造血干细胞水平上的克隆性疾病,表现为外周血细胞一系或多系减少,骨髓病态造血、无效造血,且具有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转化的高风险。MDS疾病异质性大,对患者作出准确诊断和分型至  相似文献   

9.
陈晖 《临床医学》2006,26(5):57-58
目的探讨外周血三系细胞(一系或二系)增多或减少,白细胞分类异常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以近3年收治的250例外周血三系细胞(一系或二系)增多或减少,白细胞分类异常患者进行反复检查,骨髓穿剌涂片检查,骨髓活检病理检查,结合临床及其他的化验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外周血化验三系减少患者54例,二系减少13例,血小板减少67例,贫血85例,粒细胞减少10例,血小板增多6例,白细胞增多15例(包括白细胞分类异常,其中淋巴细胞比例增多〉80%6例),均作骨髓穿剌涂片检查和骨髓活检病理检查,部分结合染色体、单克隆抗体、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造血系统疾病214例,非造血系统疾病36例。骨髓穿刺涂片诊断符合率70%,骨髓活检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85%。结论外周血细胞异常改变应结合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系造血系统的克隆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无效造血及发育异常.因此,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改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生物学特征是髓系细胞(粒系、红系、巨核系)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和无效造血,可以伴有原始细胞增多。临床和血液学特征是外周血细胞一系或多系减少,骨髓有核细胞常增多且形态异常,可伴有原始细胞增多,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2.
WHO(200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标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生物学特征是髓系细胞(粒系、红系、巨核系)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和无效造血,可以伴有原始细胞增多.临床和血液学特征是外周血细胞一系或多系减少,骨髓有核细胞常增多且形态异常,可伴有原始细胞增多,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1-3].  相似文献   

13.
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MPD)是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克隆性疾病,表现为骨髓中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增殖,外周血出现过多的成熟或幼稚细胞.  相似文献   

14.
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MPD)是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克隆性疾病,表现为骨髓中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增殖,外周血出现过多的成熟或幼稚细胞.  相似文献   

15.
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MPD)是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克隆性疾病,表现为骨髓中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增殖,外周血出现过多的成熟或幼稚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髓活检对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一步抽吸一活检技术.结果 粒系、巨核系病态造血的检出率,骨髓活检高于骨髓涂片;红系病态造血的检出率,骨髓涂片高于骨髓活检.免疫酶标染色法对微小巨核细胞的检出率高于瑞氏染色法.结论 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同步分析及联合应用免疫酶标染色法检测微小巨核细胞明显提高MDS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由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以外周血血细胞减少,骨髓病态造血为特征,有明显的白血病转化倾向.  相似文献   

1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mdrome,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髓系恶性肿瘤,其特征是外周血细胞计数减少、髓系细胞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及无效造血,患者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造血前体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实质为血液细胞的病态造血及无效造血而导致外周血一系、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出现贫血、出血或感染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病态造血、难治性血细胞质/量异常以及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造血克隆分子标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