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分析纳络酮联合施捷因治疗HIE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与纳洛酮与施捷因联合治疗组(联合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的“三支持”、“三对症”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纳络酮、施捷因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的血清β-EP、血清NSE、血清XO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液β—EP、NSE、XO测定结果分别如表1、表2、表3所示,治疗3天、7天轻度HIE两组下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中度及重度HIE联合组较常规组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施捷因联合治疗能减少血液β—EP的释放,减少NSE,XO的释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可作为临床治疗中重度HIE的一种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动态观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及纳络酮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98例HIE患儿于生后24 h、4天、7天及纳络酮治疗前后血清中NSE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①重度HIE组血清NSE水平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除对照组外,HIE各组血清NSE含量在第4天时明显升高,而在第7天时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轻度HIE组NSE第7天接近正常(P>0.05)中度和重度组未达到正常值(P<0.05).③纳络酮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NSE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①HIE时血清中NSE含量明显增高,且其升高程度与病情危重程度密切相关.②纳络酮治疗HIE患儿可稳定神经元细胞膜,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减少NSE的释放.③应在HIE发生后的4日以内尽早使用纳络酮,以更好地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过桥 《实用全科医学》2007,5(8):706-707
目的探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重度HIE患儿4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纳络酮组28例。纳络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0.05~0.10mg/kg.次,每8h1次,连用3~5d),比较两组疗效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在临床症状恢复方面纳络酮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络酮在治疗中重度新生儿HIE方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别,及常规治疗与复方丹参、纳络酮、高压氧分组治疗后NSE水平的变化。探索复方丹参、纳络酮、高压氧有效治疗HIE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4组,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治疗前及治疗1 d、7 d空腹抽取股静脉血2 ml,集中测定血清NSE,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HIE组治疗前NSE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IE患儿治疗1 d、7 d时NSE含量复方丹参、纳络酮、高压氧治疗组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血清NSE浓度是诊断新生儿HIE和反映脑损伤程度的早期生化指标;血清NSE的变化可作为疗效评估的指标;复方丹参、纳络酮、高压氧治疗HIE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将缺氧缺血性脑病(HIE)69例。随机分成纳络酮治疗组38例。常规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吸氧、降颅压、止痉及维持血压、血糖及内环境稳定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0.05~0.1mg/kg/次静脉推注,第一天每6h,第二天每8h,第三天每12h。连用3d。观察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提示纳络酮治疗HIE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GM1对HIE患儿血清NSE(neumnspecmceno1ase)水平的影响。方法6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按照人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GM1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给予常规治疗,GM1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GM1)20mg静滴。1次/d,7—14d为1疗程,于治疗前后评估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后第14天、治疗后第28天NABA的变化.以及治疗后两组NSE水平变化,不同严重程度HIE患儿NSE的变化。结果GMI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第14天。及治疗后第28天的NABA评分均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GM1组的NABA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1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第28天NAB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后第14天,GM1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1治疗后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3.33%;GM1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62例HIE患儿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血清NSE水平也明显升高。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新生儿NSE水平,且重度HIE患儿的血清NSE水平分别明显高于轻度及中度HIE患儿.而中度HIE患儿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轻度HIE患儿,却明显低于重度HIE患儿,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GM1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第14天检测NSE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GM1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GM1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效且安全,能明显降低NSE水平,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蚋络酮对HIE的治疗效果。方法收入我院的HIE忠儿4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20例),Ⅰ组为蚋络酮治疗组,Ⅱ组为对照组,2组忠儿均给予吸氧、镇静、止惊、降颅压度血管活性药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尽早使用蚋络酮,给予蚋络酮每次0.03mg/kg,每10分钟1次,共3次,继以蚋络酮0.2—0.4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30ml~50ml中,以8~10滴/分钟的速度静滴,根据患儿的反应调整滴速,维持滴注1~3小时。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25和0.05。治疗组平均显效时间为10.8(0.35—22.0)小时,对照组为19.3(2.9—23.2)小时,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t=2.92,P〈0.01)。结论围产期窒息是HIE的常见原因,β—EP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蚋络酮是吗啡受体阻滞剂,可抑制β—EP的释放,减轻β—EP对细胞的损害,改善细胞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并且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可拮抗β—EP对呼吸、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时间亦显著短于对照组。我们可认为,蚋络酮对眦疗效显著,早期应用效果更佳,治疗中未发现任何毒剐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睿 《中国厂矿医学》2007,20(3):221-222
目的探讨纳络酮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意义。方法将60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纳洛酮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纳洛酮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惊厥或频繁惊厥的发生率、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分度及神经行为评分。结果纳洛酮组惊厥或频繁惊厥的发生率为4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7%(P〈0.01),生后7—8d和12—14d的神经行为评分〈35分者所占百分比前者(30.0%、20.0%)亦明显低于后者(63.3%、53.3%)(P〈0.01,P〈0.01)。纳洛酮组重度HIE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使用纳洛酮,能增加脑血流灌注量,减轻脑水肿,显著减轻缺氧缺血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9.
赵晓婉 《实用医技》2008,15(1):81-82
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新生儿低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36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纳络酮治疗组18例,对照组18例,两组除进行相同的常规治疗外,治疗组给纳络酮0.1mg/(kg.d)静脉滴注,连用3d,并与对照组18例患儿比较。结果:治疗组患儿症状明显改善。两足总有效率:治疗组94.9%,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HIE可使症状消失时间缩短,减轻HIE的并发症,疗效显著,未见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HIE)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在新生儿HIE的意义。方法选择新生儿病房HIE新生儿41例,其中轻度18倒,中度14例。重度9例,并以1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做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41例HIE患儿生后3天内、7天、14天血清NSE水平,及10例正常新生儿生后脐动脉血清NSE水平。结果轻度HIE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0.25〈P〈0.5);中度组和重度组分别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1)。轻、中、重度HIE组之间3天内血清NSE比较,有显著差别(P〈0.001)。新生儿HIE轻、中、重度组3天、7天、14天NSE组内比较,方差分析结果:轻度组血清NSE无明显差别(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NSE3天内、7天、14天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血清NSE水平与HIE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病情发展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中NSE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例足月中、重度HIE患儿作为治疗组1,采取其治疗前后静脉血,测定血清NSE值;采取12例足月轻度HIE患儿治疗前静脉血测定血清中NSE(治疗组2),16例同期出生住院的无HIE的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在HIE急性期,中、重度HIE患儿血清NSE水平明显升高.轻度HIE患儿血清NSE水平轻度升高,中、重度组与轻度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进行比较,中、重度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E可作为一个敏感的、可靠的提示较严重脑低氧-缺氧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尊(NSE)在重度缺氧缺土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中的变化,旨在评价高压氧治疗新生儿HIE的临床价值。方法40例重度HIE患儿被平均分为高压氧组和常规治疗组,2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0d采血进行NSE测定,另选20例足月正常儿作为正常儿组,亦进行NSE测定。NSE用酶联免疲分析法进行测定。结果两治疗组患儿血清NSE在治疗前显著高于正常儿组(p〈0.01),治疗前与治疗后高压氧治疗组.常规治疗组血清NSE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高压氧治疗纽血清NSE明里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血清NSE水平是反映脑组织损伤和修复的生化指标,常规治疗配合高压氧治疗可更有效改善重症HIE患儿血NSE水平,促使受损脑细胞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伤(GCS3-8分)β-内啡肽(β-EP)动态变化及纳洛酮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加用纳洛酮。测定两组患伤后1-30d血、脑脊液(CSF)中β-EP值,并对颅内压(ICP)及脑灌注压(CPP)进行监测。伤后3-6个月,对预后进行评估。结果 伤后治疗组血、CSF中β-EP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血:P<0.01;CSF:P<0.05),且治疗组ICP升高和CPP下降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预后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型颅脑伤后血、CSF中β-EP明显升高。纳洛酮可明显降低伤后β-EP的升高幅度,并能明显降低ICP及增加CPP,对改善预后及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纳络酮联合高压氧治疗肝性脑病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文探讨纳络酮联合高压氧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对52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纳络酮联合高压氧加传统治疗肝性脑病的方法;对照组只采用传统治疗肝性脑病的方法治疗。结果对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氨水平、β-内啡肽(p~E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55%。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β-E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认为纳络酮联合高压氧可作为肝性脑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 NSE)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普罗布考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0例。比较用药前后患者的血清S100β、NSE和hs-CRP水平变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欧洲卒中量表评分(ESS)变化情况。结果普罗布考组第3天血清S100β水平,第3、7、14天血清NSE水平和第3、7天血清hs-CRP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14 d后普罗布考组ESS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NSE和hs-CRP水平,并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纳络酮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进行。方法:采用治疗组,对照组作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用药后总有效率94%,对照线总有效率67%,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纳洛酮对治疗HIE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纳络酮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80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在针对病因及诱因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纳络酮治疗;对照组用精氨酸治疗,观察其疗效,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内啡肽(β-EP)水平及血氨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氨均明显下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β-EP水平明显下降,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疗效显著,推测其作用机理是纳洛中通过拮抗内毒诱发的内啡肽增加使肝必病病人的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和纳洛酮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疗效。方法:将48例HIE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和神经节苷脂。治疗后分别进行疗效判断以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重度HIE患儿14 d、21 d 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HIE患儿( 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可改善重度HIE患儿预后,降低HIE患儿死亡率,改善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及S-100β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25例中、重度HIE患儿(HIE组)和15例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HIE组分别于出生后1、36、d,对照组出生后3d内采集外周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NSE的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结果 HIE组出生后1d血清NSE及S-100β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HIE组血清血清NSE及S-100β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HIE组出生后6d血清NSE及S-100β水平较生后3d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NSE及S-100β可能参与了HIE的发生发展过程,且其水平与HIE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伍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54例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74例,纳洛酮组30例。两组均采用HIE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纳洛酮,量为0.05~0.1mg/kg,加10%葡萄糖1ml,静脉注射,随后改为0.03—0.05mg/kg,加10%葡萄糖30~50ml静滴,持续4~6h,连用3-5d。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两组进行对照。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伍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