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胎儿镜下胎盘血管交通支凝同术(选择性或非选择性)治疗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syndrome,TTTS)对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 6例TTTS接受胎儿镜下胎盘血管交通支凝固术治疗,在实时超声引导下,直径3 mm胎儿镜经孕妇腹壁进入羊水过多的受血儿羊膜腔,在胎儿镜下找到胎盘血管交通支,采用Nd:YAG激光光纤或双极电凝凝固血管交通支.结果 6位母亲均能耐受手术过程,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至少有1胎存活率50%(3/6),双胎儿存活率为33.33%(2/6),胎儿总存活率41.6%(5/12).结论 胎儿镜下胎盘血管交通支凝固术治疗,TTTS能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行多胎妊娠减胎术患者的妊娠结局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63例多胎妊娠孕妇在我院经阴道减胎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减胎类型不同将患者分为四组:四胎减为双胎组、三胎减为双胎组、三胎减为单胎组、双胎减为单胎组,分析各组患者减胎术后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实行减胎术的63例患者中,有50例成功分娩,早期流产3例(4.67%),晚期流产9例(14.29%),因胎儿唇裂行引产术1例(1.59%),足月产37例(58.73),早产13例(20.63%),低体质量儿率43.53%。多胎减为双胎的两组间以及多胎减为单胎的两组间早期流产、早产、新生儿体重、低体质量儿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多胎减为单胎组相比,多胎减为双胎组新生儿体质量低,P<0.05,而两组间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早产率、低体质量儿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多胎妊娠减胎术后妊娠结局可能与最终妊娠数相关,而与最初妊囊数关系不大,多胎减至双胎组较多胎减为单胎组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因此建议接受多胎妊娠减胎术的患者减至单胎妊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绒毛膜双胎中晚孕期选择性减胎与自然减胎的妊娠结局,以及中晚孕期氯化钾减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胎儿医学门诊就诊的39例因双胎之一胎儿畸形进行选择性减胎的患者(选择性减胎组)和32例非医源性双胎之一胎死宫内患者(自然减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39例选择性减胎均成功,且均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28 d内均无新生儿死亡;选择性减胎组分娩孕周较自然减胎组延长约1周,新生儿出生体重略高于自然减胎组;两组分娩孕周和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减胎组患者流产率、胎膜早破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和贫血发生率分别为0.00%(0/39)、17.95%(7/39)、7.69%(3/39)、2.56%(1/39)和0.00%(0/39),均低于自然减胎组患者的6.25%(2/32)、18.75%(6/32)、9.37%(3/32)、18.75%(6/32)和3.12%(1/32)(P0.05);两组患者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减胎组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为7.69%(3/39),高于自然减胎组患者的6.25%(2/32)(P0.05)。结论选择性减胎有利于降低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并未增加对胎儿的不利因素;对于有明确减胎指征者,选择性减胎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是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单卵双胎妊娠(MCDA)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在MCDA中的发生率约10%~15%[1]。胎盘间存在的血管吻合包括动脉间(A-A)、静脉间(V-V)及动静脉吻合(A-V)3种[2],TTTS主要通过胎盘之间A-V吻合支,血液从动脉向静脉单向分流,使一个胎儿成为供血胎儿,另一个胎儿成为受血胎儿,造成供血儿贫血、血容量减少、肾灌注不足及羊水过少,甚至因营养不良而死亡;受血胎儿因血容量增多,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胎儿水肿、羊水过多,甚至也死亡[3-4]。TTTS国内外发生率并不高,且同时引起母胎并发症也相对较少见。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并发TTTS患者1例,由于疾病发展迅猛,导致孕妇肝功能进行性增加引起孕妇病情危机,并最终引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双胎之一胎死宫内母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在我院分娩的13例双胎之一胎死宫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双胎之一胎死宫内的发生率占双胎的4.17%.单卵双胎6例,双卵双胎7例,胎儿死因中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4例.母儿结局:晚期流产2例,早产6例,足月产5例.围生儿中小于胎龄儿2例,死亡2例.孕产妇均未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一胎于妊娠12~34周死亡者或单卵双胎者,其存活胎婴儿病率增加.TTTS导致的一胎死宫内者,另一胎婴儿丢失率显著增加.孕34周前终止妊娠者围生儿死亡率显著增加.结论 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后对母体的凝血功能影响不大.胎婴儿不良结局可能与双胎类型、胎死宫内的原因、一胎死宫内的时间及终止妊娠的孕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中孕早期多胎妊娠经腹胎儿颅内注射氯化钾(KCl)减胎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2006年1月至2019年12月363例经腹减胎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减胎穿刺部位分为两组: 颅内注射组(n=196)和胸腔内注射组(n=167), 比较两组减胎过程及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年龄、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前不孕症类型、妊娠方式、减胎指征、减胎前活胎数、减灭胎儿数目、保留胎儿数目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注射组和胸腔内注射组穿刺次数≥2次发生率(12.1% vs. 8.6%, P=0.249)及更换穿刺部位发生率(10.7% vs. 6.4%, P=0.16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减胎术后1 d复查彩超, 颅内注射组和胸腔内注射组减灭胎儿胎心复跳发生率[3.6%(8/224) vs. 1.1%(2/187), P=0.188]、KCl使用量[(2.6±1.0) mL vs. (2.8±1.1) mL, P=0.079]、减胎术后4周内流产率(1.0% vs. 0.6%, P=0.654),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另外, 两组减胎术后总流产率、早产率、剖宫产率、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注射KCl减胎术可成为胸腔内注射KCl减胎术的有效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7.
一卵双胎胎-胎输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卵双胎 ,胎 -胎输血所致供血儿贫血 ,而受血儿红细胞增多症。我院 2 0 0 0 - 10收治 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 ,女 ,双胎大 (供血儿 ) ,体重 130 0g。出生时颜面及周身苍白、消瘦、呻吟、哭声微弱 ,呼吸浅表。听诊 :双肺呼吸音弱 ,心率 12 4次 /min ,心音低钝 ,律齐 ,腹平坦 ,软 ,肝脾不大。四肢肌张力减低 ,Moro反射 (± )。患儿 ,女 ,双胎小 (受血儿 ) ,于双胎大 10min后娩出。体重 140 0g。出生时颜面及周身呈紫红色 ,多血质貌 ,哭声稍急促 ,双肺呼吸音弱 ,心率145次 /min ,心音尚有力 ,律齐 ,腹平坦 ,软 ,肝…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128例不孕症患者行多胎减胎术(MPR)对妊娠期并发症、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多胎减胎术的128例不孕症患者作为实验组,按照减胎后保留胎儿数,分为保留单胎组84例和保留双胎组44例;另选取同期因不孕症助孕的单胎和双胎患者共128例作为对照组,分为对照单胎组84例和对照双胎组44例,分析4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结局。结果 保留双胎组及对照双胎组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为13.64%、18.18%、13.64%和11.36%、11.36%、4.54%,均高于保留单胎组、对照单胎组,而平均分娩孕周低于保留单胎组、对照单胎组(P <0.05)。保留双胎组流产率高于其他3组,活产率低于其他3组(P <0.05)。保留双胎组及对照双胎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分别为40.9%、43.18%和36.36%、31.81%,新生儿畸形及死亡发生率均高于保留单胎组、对照单胎组,而平均出生体重低于保留单胎组、对照单胎组(P <0.05)。保留单胎组与对照单胎组间、保留双胎组与对照双胎组间母婴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多胎妊娠减胎术对双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IVF-ET后直接双胎妊娠492例(A组)和IVF后3胎妊娠减为双胎妊娠26例(B组)、IVF后3胎妊娠中自减为双胎妊娠22例(C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A组早期流产率为6.5%,B组早期流产率为11.5%,C组早期流产率为4.5%,晚期流产率A组为4.7%,B组为7.7%,C组为9.1%;A、B两组之间早期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晚期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平均年龄、平均孕周、剖宫产率、早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F-ET中多胎减为双胎妊娠与IVF-ET中直接双胎妊娠比较,早期流产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胚胎移植三胎妊娠后于孕早期行不同减灭数目减胎术对围产期母婴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胚胎移植后三胎妊娠患者于孕早期行多胎妊娠减胎术后保留单胎和保留双胎共282例孕妇的资料,依据保留胎儿数将减胎组分为减至单胎组28例、减至双胎组254例。同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与同期胚胎移植后未行减胎的单胎或双胎妊娠研究对象分别进行1∶3匹配。匹配完成后,共84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单胎对照组84例、双胎对照组762例。对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妊娠结局、新生儿体质量及围产期并发症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进一步做敏感性分析。 结果 (1)减胎组的流产率、晚期流产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1),平均分娩孕周短于对照组(P=0.01),平均足月产儿体质量(P<0.01)、足月产率(P=0.016),剖宫产率(P=0.037)低于对照组;(2)减至单胎组剖宫产率低于减至双胎组(P=0.001),平均分娩孕周长于减至双胎组(P<0.01),平均足月产儿体质量高于减至双胎组(P<0.01);单胎对照组流产率、早期流产率、足月产率、足月产儿及早产儿体质量高于双胎对照组(P均<0.01),早产率低于双胎对照组(P<0.01)。 结论 妊早期行多胎妊娠减胎术并未增加早产、出生缺陷风险,但流产、围产期并发症及低体质量儿的发生风险增加。三胎妊娠后行多胎妊娠减胎术保留至单胎者比保留至双胎者,有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单绒毛膜双胎并发一胎无心畸形的围产结局及围产期管理。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产科诊断、分娩的单绒毛膜双胎并发一胎无心畸形病例,回顾性分析在诊断无心畸形后期待治疗、选择性终止无心畸形胎儿妊娠方式的围产结局及管理。结果 共13例单绒毛膜双胎并发一胎无心畸形,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CMA) 4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7例,三胎妊娠合并无心畸形2例〔为单绒毛膜三羊膜囊(MCTA)、MCDA三胎妊娠〕。1例MCDA三胎妊娠孕21+3周因难免流产转入本院,产后尸检发现无心畸形,12例于孕11+5~31+6周产前诊断无心畸形。9例行期待治疗,其中2例MCMA双胎发生泵血胎死亡行引产,7例分娩孕周为31+3~39+5周,泵血胎生长发育良好。2例在孕24周、24+2周行脐带双极电凝术成功阻断无心胎脐带血流,于孕33+5周、32+1周剖宫产分娩,泵血胎生长发育良好。1例因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于孕28+6周转入本院后诊断出无心畸形,因宫内感染及时终止妊娠。结论 早期诊断、密切监护单绒毛膜双胎并发一胎无心畸形十分重要,必要时需要进行选择性终止无心胎妊娠以改善泵血胎妊娠结局,脐带双极电凝术为有效的宫内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我院1990~1993年4年间46例双胎妊娠与同期单胎4058例相比较发现双胎剖宫产、早产、围产儿死亡、妊娠并发症均较单胎多见。其中双胎新生儿存活率86.96%,围产儿死亡率10.87%,剖宫产率36.96%,同期单胎分娩4058例,新生儿存活率98.18%,死亡率1.82%,剖宫产率18.93%,两组相比P<0.01,为减少围产儿死亡应加强围产期保健,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张超  龙燕  付溪娜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7):3404-3408
背景 正确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参考区间对于准确诊断和干预孕妇甲状腺疾病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双胎妊娠孕妇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参考区间仍无统一标准。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孕妇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指标合理的参考区间。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9年1月至2019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产科门诊行产前检查的双胎妊娠健康孕妇作为双胎组。选取同期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产科门诊行产前检查的单胎妊娠健康孕妇作为单胎组。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和实验室检查数据。本研究以双胎妊娠孕妇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的第2.5百分位数(P2.5)和第97.5百分位数(P97.5)为确定甲状腺功能正常与否的下限和上限。TSHP97.5(总FT4)则诊断为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TSH>P97.5(总TSH),FT4P97.5(总TSH),P2.5(总FT4)≤FT4≤P97.5(总FT4)则诊断为亚临床甲减;P2.5(总TSH)≤TSH≤P97.5(总TSH),FT4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数字孪生作为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为精准医疗的发展前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数字孪生技术可以综合利用物体的全方位数据信息构建虚拟实体,通过在实体与虚拟体之间构建的动态连接,提高模型分类、预测的准确性。目前,数字孪生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应用不仅包括治疗难度较大的专科疾病,也包括全生命周期、全人群层面的健康管理。但这些应用大多停留于技术模型的设计及利用单中心数据的验证,更多潜在的应用价值有待开发。本文对数字孪生在精准医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和挑战进行归纳综述,为进一步突破技术瓶颈、拓宽应用领域、加快应用落地、强化法律法规提供了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发病趋势、特征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SHL-Ф35型自洁式、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上进行了以丁基锂为引发剂的阴离子聚合苯乙烯反应挤出实验。采用静态实验法得到物料在螺杆结构中的填充度分布,在此基础上用平板模型对反应挤出过程进行了模拟。对沿螺杆轴向反应转化率,以及反应热、耗散热、机筒导热等热传递现象所致的温升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苯乙烯反应挤出实验结果比较,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彭爱珍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46(4):105-106,110
目的探讨双胎之一宫内死亡临床处理。方法对29例双胎之一宫内死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3例期待治疗者中,阴道分娩15例,剖宫产8例,23例新生儿均成活,母体凝血功能未发现异常;6例双胎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者均剖宫产,5例新生儿存活,1例死亡。结论无严重妊娠并发症的双胎之一宫内死亡后,可在严密监护下期待治疗至胎儿成熟,从而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当合并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时一旦出现有一胎宫内死亡需立即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以一般人群为基础的中国双生子人群中,探讨脂蛋白脂酶(LPL)基因S447X突变对中心性肥胖与血脂关系的影响,从而有助于阐明血脂的影响因素和血脂异常的防治。方法基于双生子登记系统,对双生子进行问卷、体检、生化指标和S447X突变的检测。中心性肥胖定义为: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 cm。结果在941对成人双生子中,中心性肥胖和三酰甘油(TG)、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升高显著相关;按基因型分层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S447/S447基因型中,中心性肥胖与TG及TG/HDL水平升高均显著相关,但在S447X突变基因型中则均无明显相关。多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显示,S447X突变和中心性肥胖对HDL及TG/HDL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在中心性肥胖不一致的同卵双生子(MZ)中,具有S447/S447基因型的中心性肥胖个体与腰围正常的另一个同胞相比,其TG、TG/HDL分别升高23.1%和22.8%;而具有S447X突变基因型的中心性肥胖的个体与腰围正常的另一个同胞相比,其TG、TG/HDL却分别下降4.5%和16.1%,且HDL显著升高了13.3%。结论LPL基因S447X突变可调节中心性肥胖与TG、HDL及TG/HDL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2,125(24):4517-4519
Twin pregnancy with mosaic 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 (PHM) and survival of two healthy fetuses follow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s transfer (IVF-ET) is a rare situation and is considered a challenge for management. A 32-year-old Chinese woman conceived twin pregnancy following IVF-ET. At 22 weeks’ gestation, an additional intrauterine echogenic mass with features of PHM were shown by successive ultrasound examinations. At 35 weeks’ gestation, two live male infants and two placentas were delivered by caesarean section (CS). Histologic examination of the abnormal placenta confirmed mosaic PHM. Genetic study showed the abnormal placental mosaicism (expressed in molar-69XXY and normal vili-46XY),  co-existing with a hypospadia new-born (46XY) in one amniotic sac. However, the other one was normal. Serial serum β-hCG levels showed a declining trend and serum 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were undetectable at 6 months after delivery. The case demonstrat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prolonged gestation by PHM under close surveillance during the entire pregna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