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全新的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鉴定菊花和小茴香。方法测定菊花和小茴香顶空气体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确立菊花的主要鉴定色谱峰分别为α-蒎烯、桉油精、莰烯和樟脑;小茴香的主要鉴定色谱峰分别为爱草脑、D-柠檬烯和小茴香酮。结论该方法适用范围广,采样方法简便,分析结果准确、灵敏、快速,成本低,提供信息可靠等。  相似文献   

2.
温莪术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莪术Curcuma aromatica Salise,浙江省温州地区产。临床及动物试验证明,其挥发油有一定抗癌作用。许洪霞等,已从温莪术油得到莪术醇(Curcumol)和莪术双酮(Gurdione),为了阐明有效成分,我们对其他成分进行了研究。文献报道的成分还有姜黄烯(Curcumene),姜醇(Zingiberol),α及β-蒎烯(Pinene),樟烯(Camphene),薁(azulene),樟脑(Camphor),姜烯(Zingiberene)α-松油醇(α-terpineol),d-龙脑(d-borneol),对-异丙基苄醇,对-甲氧基肉桂酸等。我们初步分离鉴定下列成分:α-蒎烯,β-蒎烯,樟烯,桉叶油素(1,8-cineol),龙脑,异龙脑、樟脑、吉马酮(Germacrone),异呋吉马烯(isofuranogermacrene)和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等。  相似文献   

3.
用GC和GC-MS研究了腋花杜鹃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鉴定了α-蒎烯,β-蒎烯,对-繖花烃,1,8-桉叶素,醋酸冰片酯,反-丁香烯及环氧丁香烯等几种主要成分,并测定了其含量。比较了腋花杜鹃和牡荆、荆条挥发油的组成,结果表明成分大致相似,唯一明显差别为前者含有较大量的醋酸冰片酯和反式丁香烯而不是β-丁香烯,同时后二者含有香桧烯而不含β-蒎烯。腋花杜鹃和牡荆、荆条虽为不同科属植物,但具有同样治疗气管炎之效用,究其原因,就在于它们有类似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4.
从菊科植物牛尾蒿中首次分离出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桧烯、茵陈素、甲基胡椒酚、杜娟酮、松樟脑,反式苧醇、顺式芋醇、甲基丁香酚、地一斯巴醇等十二种成分。  相似文献   

5.
直布罗陀柴胡精油的抗炎作用和对离体大鼠子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布罗陀柴胡(Bupleurum gibraltaricum)精油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精油有以下几种主要成分;α-蒎烯,β-蒎烯,△-3蒈烯,柠檬烯,α-水茴香萜,1,8-桉油精,松油醇和mircene等。在实验时,精油用吐温80混悬,给动物口服和腹腔注射用,纯精油成分用吐温80混悬,给动物腹腔注射用。  相似文献   

6.
高良姜鲜品和干品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GC-MS-Computer联用技术从鲜品和干品高良姜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7和23种成分,占挥发油量的99.48%和99.30%,其主要成分均为1,8-桉叶素,其次为β-蒎烯、α-松油醇、莰烯、樟脑、松油稀-4-醇、α-法呢烯和β-月桂烯。鲜品与干品挥发油的组成及其含量则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武当玉兰花蕾及其枝条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和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洪钜  宋万志  闫雅平 《药学学报》1987,22(12):908-912
用高效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考察了武当玉兰花蕾及其枝条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共检出40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32个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法作了测定,其中含量在5%以上的有β-蒎烯、香桧烯、对-缴花烃、乙酸龙脑脂、反-丁香烯、丁香烯氧化物和β-桉油醇。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的化学成分有着明显的差别,花蕾挥发油所含倍半萜醇和倍半萜烃较枝条挥发油为多,而含单萜烃则较少。  相似文献   

8.
采用GC-MS-Computer联用技术从鲜品和干品高良姜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7和2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9.48%和99 30%,其主要成分均为1,8-按叶素,其次为β-蒎烯、α-松油醇、莰烯、樟脑、松油烯-4-醇、α-法呢烯和β-月桂烯.鲜品与干品挥发油的组成及其含量则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
广西生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广西境内5个不同产地的生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广西生姜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广西5个产地的生姜挥发油得油率在0.11%~0.23%之间。5个产地的生姜挥发油中共有化学成分21个,相对百分含量在60%~85%之间。共有化学成分主要有1S-α-蒎烯(1S-α-Pinene)、莰烯(Camphene)、桉油精(Cineole)、龙脑(Borneol)、橙花醇(Nerol)和柠檬醛(Citral)。不同产地的生姜挥发油中,同一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橙花醇的相对百分含量相差近10倍。结论:广西境内不同产地的生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差异不大,但同一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蒺藜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蒺藜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共分离出64个化学成分,鉴别出其中54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6.920%。主要成分有(E,E)-2,4-癸二烯醛(9.156%)、香芹烯(7.951%)、反式-茴香烯(7.625%)、肉桂酸乙酯(6.687%)、己醛(5.846%)、α-松油醇(4.457%)、科绕魏素(4.050%)、2-戊烷基-呋喃(3.529%)、(E)-2-庚烯醛(3.507%)、芳樟醇(3.312%)、2,4-癸二烯醛(3.058%)。结论:该试验可为蒺藜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香橼为中国传统的理气中药,其应用广泛、疗效确切。本文对香橼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其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和萜类,共计167种化合物被报道。香橼在抗氧化、抗炎、抗过敏、抗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基于质量标志物的基本概念,从成分特有性、成分有效性、成分可测性3个方面对香橼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建议考虑将柠檬烯、柠檬醛、柚皮苷、橙皮苷、柠檬苦素和香橼中具有的芳樟醇、α-蒎烯、β-蒎烯、丙酸松油酯、蛇床子素及枸橼中的川陈皮素、辛弗林作为香橼药材的质量标志物。质量标志物的确定可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香橼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艾叶挥发性成分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艾叶挥发性成分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富集艾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出57种化学成分,含量占挥发性成分的93.72%。结论艾叶挥发性成分主要为桉油精(49.09%)、松油醇(6.64%)、樟脑(4.64%)、冰片(3.38%)、α-蒎烯(2.61%)、反式石竹烯(2.46%)、八氢-7-甲基-3-亚甲基-4-(1-甲乙基)-环丙并[1,2]环戊并[1,3]苯(1.98%)、邻聚伞花素(1.47%)、对-(孟)-1-烯-4-醇(1.26%)、7(11)-桉叶烯-4-醇(1.02%)等。  相似文献   

13.
云南甘草次皂甙和云南甘草皂甙元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从云南甘草(Glycyrrhiza yunnanensis)中分离得到的另二个新三萜类成分,云南甘草次皂甙D(glyyunnanprosapogenin D)(Ⅴ)和云南甘草皂甙元F(glyyunnansapogenin F)(Ⅸ)的结构。经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证明,云南甘草次皂甙D(Ⅴ)的结构为oleana-11,13(18)-dien-29-oic acid,3β,21α-di-(O-β-D-glucuronic acid)pyranoside;云南甘草皂甙元F(Ⅸ)的结构为3β,24-dihydroxy-16-oxo-oleana-11,13(18)-dien-30-oic acid。此外,本文还对云南甘草皂甙元C,E,F和马其顿酸等具齐墩果烷-11,13(18)-二烯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途径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云南红豆杉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陈未名  张佩玲  吴斌  郑启泰 《药学学报》1991,26(10):747-754
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K.Fu)树皮的乙醇提取物显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从中分离得到8个紫杉烷类二萜及其生物碱。经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鉴定7个已知物为taxinine E(1),taxinine J(2),1-acetoxy-5-deacetvl baccatin Ⅰ(4),baccatin Ⅲ(5),taxol(6),cephalomannine(7)和7-xylosyl-10-deacetyl taxol(8)。化合物3命名为云南红豆杉甲素(ymlnanxane),为一新的紫杉烷二萜化合物,其结构为taxa-4(20),11-diene-2α,5α,10β,14β-tetraol-2α,5α,10β-triacetate-14β-αmethyl-β-hydroxyl butyrate,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予以证实.经体外筛迭化合物3具有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樟芝多糖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于机械性脊髓损伤的大鼠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的Allens法构建大鼠脊髓机械性损伤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bFGF组、樟芝多糖组、bFGF+樟芝多糖组,药物干预时间为30 d。在药物干预后第1,7,14,21,30天对大鼠进行脊髓损伤(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试验、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potential,MEP)试验,30 d后处死大鼠,提取脊髓组织后进行HE染色和Nissl染色,Elisa检测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趋化因子10(CXCL-10)、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10(IL-10)的表达。结果 bFGF、樟芝多糖单一使用对小鼠神经功能BBB评分和SEP、MEP试验结果均优于模型组(P<0.05),而bFGF+樟芝多糖组的BBB评分和SEP、MEP试验优于单一用药组(P<0.05)。bFGF组、樟芝多糖组、bFGF+樟芝多糖组的脊髓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CXCL-10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而GM-CSF和IL-10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且bFGF+樟芝多糖组显著优于bFGF组和樟芝多糖组(P<0.05)。结论 樟芝多糖辅助bFGF对于机械性脊髓损伤大鼠有着良好的神经功能修复作用,且优于使用单一的bFGF,其作用可能与抗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神经细胞的存活有关。  相似文献   

16.
苦玄参中一个新葫芦苦素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苦玄参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和MCI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光谱(IR,UV,MS,1HNMR,13CNMR,DEPT,HMQC,1H-1H COSY和HMBC)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得到2个葫芦苦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24-二酮-5,21-二烯葫芦苦素-3α-O-β-D-吡喃木糖基-16α-O-α-L-吡喃鼠李糖苷(脱氢拜俄尼苷,1)和己降葫芦苦素F(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苦玄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伊痛舒注射液中α-蒎烯、莰烯、柠檬烯和甲基丁香酚4种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挥发油提取器,利用GC法进行测定。采用DB-1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程序升温,流速为1.0 mL.min-1,进样量为1μL,分流比为10∶1,内标物为丁香酚。结果α-蒎烯、莰烯、柠檬烯和甲基丁香酚质量浓度分别在22.77~728.6 mg·L-1、5.069~162.2 mg·L-1、4.844~155.0 mg·L-1和65.58~2 099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0±1.2)%、(93.3±1.6)%、(93.1±2.2)%和(92.4±1.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为伊痛舒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索茂荣  田泽  杨峻山  吕扬  吴立 《药学学报》2007,42(2):166-170
为了研究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的生物活性成分。本文采用色谱法系统研究向日葵的化学成分,根据波谱学分析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用MTT法评价其细胞毒活性。从成熟的向日葵花盘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对映贝壳杉-2α,16α-二醇(1),对映贝壳杉-15α,16α-环氧-17-醛-19-酸(2),对映贝壳杉-16β-醇(3),phyllocladan-16β-ol (4),ent-atisan-16α-ol (5),15-羟基-对映贝壳杉-16-烯-19酸(6),对映贝壳-15-当归酰氧基-16-烯-19-酸(7),对映贝壳杉-16-烯-19酸(8),对映贝壳杉-17-羟基-15-烯-19酸(9),对映贝壳杉-16β,17-二羟基-19酸(10)和ciliaric acid (11)。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部分化合物显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夜寒苏(Rhizoma hedychii)的研究和利用提供新的参考资料和依据。方法:应用中药鉴定学方法对夜寒苏姜科姜花属植物圆瓣姜花Hedychium forrestii Diels.的干燥根茎进行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其挥发油成分。结果:其根状茎维管束呈外韧型,散生,皮层和中柱有油细胞存在,薄壁细胞内有淀粉粒和草酸钙方晶;主要挥发油成分为β-蒎烯、α-蒎烯、桉油精、α-萜品醇、4-松油醇等。结论:姜科姜花属植物圆瓣姜花为夜寒苏一个新的植物来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樟芝多糖保护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机制。方法 通过D-氨基半乳糖构建急性肝损伤小鼠,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樟芝多糖高剂量组、樟芝多糖低剂量组,樟芝多糖高、低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50,25 mg·kg-1的樟芝多糖2次,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7 d后紫外比色法测试盒检测大鼠肝组织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TBA法试剂盒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肝组织中白介素-6(IL-6)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NLRP-3、白介素-1β(IL-1β)、pro-caspase-1和caspase-1的表达;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RT-qPCR检测肝脏组织中Bcl-2、Bax、caspase-3、caspase-1的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樟芝多糖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肝损小鼠的肝脏病理,降低ALT、AST的表达以及MDA和IL-6的表达(P<0.01),肝脏组织中NLRP-3、IL-1β以及pro-caspase-1和caspase-1的表达相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Bax、caspase-3、caspase-1的mRNA表达相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Bcl-2显著升高(P<0.01)。结论 樟芝多糖对于小鼠急性肝损伤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炎性小体NLRP-3及其相关炎症因子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