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丽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4):40-41
目的: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0~2岁婴幼儿生长速率及生长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到本院进行体检0~2岁婴幼儿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方式随机进行分组,纯母乳喂养为120例,人工喂养为120例。分析比较两组婴儿在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18个月以及24个月身高、体质量、以及智力、运动水平发育情况,详细记录检测结果。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喂养方式后:纯母乳喂养组在6个月以内体质量、身高净增长值均优于人工喂养组(P0.05)。在8个月到12个月内,人工喂养组体质量、身高净增长值均优于人工喂养组(P0.05)。在0~2岁任何一个阶段内,两组智力以及运动发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是一种无任何添加剂的天然食品,是0~2岁婴幼儿成长中最佳的营养物质,尽可能的情况下给婴幼儿坚持选择母乳喂养方式,促进宝宝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15):114-115
目的:探讨早产儿的胃肠道喂养方式。方法:将126例早产儿按照喂养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研究组产后24h内开始早期微量、低浓度缓慢加奶喂养;对照组则待其吞咽、吮吸功能协调时再经口常规喂养。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体重增加情况。结果:研究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9.38%,低于对照组24.19%;早产儿达到肠内喂养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每天体重增加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儿在上消化道出血、呛奶、NEC及胃食道返流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微量、低浓度缓慢加奶喂养能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尽快恢复出生体重,缩短住院时间,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较合理的胃肠道喂养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晚期早产儿出院早期喂养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晚期早产儿通过回访的方式询问早产儿出院后1月内母乳喂养情况;并在早产儿矫正胎龄达40周后1个月(CA 1月)、2个月(CA2月)、3个月(CA3月)时通过健康体格检查收集资料,并与参考值进行比较。结果:晚期早产儿CA1月、CA2月体格生长明显落后于参考值;CA3月体重与参考值无统计学差异,而身长及头围仍落后于参考值。晚期早产儿出院后1个月的母乳喂养率低于参考值。结论:晚期早产儿的喂养问题主要存在于出院早期,主要问题早产儿方面在于吸吮力较弱和吸吮-吞咽-呼吸协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早产儿父母方面主要在于缺乏科学的喂养早产儿的知识和技巧。 相似文献
4.
目的早产儿喂养治疗护理问题是一个细致、复杂的问题,合理喂养正确护理对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促进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我们对89例早产儿喂养护理过程的关键环节、喂养时间、喂养成分、喂养量、具体喂养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和护理观察。结果:9例中治愈79例,79例早产儿住院期间体重平均每天增长30—40g。结论:制定切实可行的喂养方案,并认真细致的执行,是喂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78例早产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出现喂养不耐受68例占38.2%。出生体质量越轻、胎龄越小,越易发生喂养不耐受,有窒息史的早产儿也易发生喂养不耐受,氨茶碱的应用也与喂养不耐受显著相关。结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多与胃肠道功能不成熟有关,早期微量喂养,缓慢加奶,改进喂养方式,谨慎禁食,及时帮助排气、排便,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等有利于帮助早产儿尽快适应胃肠道喂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营养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0例早产儿分为两组,每组45例,非营养吸吮组予鼻饲奶前、后均予非营养吸吮10分钟,对熙组不行非营养吸吮,然后观察两组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非营养吸吮组发生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非营养吸吮可以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营养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0例早产儿分为两组,每组45例,非营养吸吮组予鼻饲奶前、后均予非营养吸吮10分钟,对照组不行非营养吸吮,然后观察两组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非营养吸吮组发生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非营养吸吮可以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 ,是指小于 3 7周以前出生的新生儿 ,不管其体重多少。由于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完善 ,功能仍未臻成熟 ,生活能力十分低下 ,其死亡率远高于足月新生儿 ,若同时伴有先天畸形或其它合并症 (如呼吸困难、肺透明膜病和细菌感染等 )其死亡率将会更高。笔者自 1997~ 2 0 0 2年共收治各类早产儿 68例 ,现将有关早产儿的喂养及营养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例资料本组 68例 ,男 49例 ,女 19例 ;平均胎龄 3 1周 (2 7~ 3 6周 ) ;平均体重 175 0 g(13 5 0~ 2 60 0 g) ;其中早产儿无其他合并症 2 5例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11例 ,早产… 相似文献
10.
薛顺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1):1211-1211
为探讨不同喂养方式 (母乳、混合、人工 )对早期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笔者对 1 999— 2 0 0 1年在我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 1 82例进行了随访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82例婴儿住院期间全部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出院后因不同原因 ,采取纯母乳喂养者 1 4 4例 ,混合喂养 (牛乳制品替代部分母乳 ,但仍以母乳喂养为主 )者 2 7例 ,人工喂养 (全部由牛乳或代乳品喂养 )者 1 1例。所有婴儿均在出生后 42d来我院进行体格及生化检查。1 2 方法 采集 1 82例婴儿指端末梢血 ,按照目前国内统一规范方法由专人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生长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实验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常规组在不能经口喂养期间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实验组给予发展性照顾,记录2组早产儿奶量、体质量增长速度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入院时、7 d、14 d早产儿常规组进奶量分别为(28.20±9.33)mL、(187.13±50.87)mL、(343.27±61.39)mL,实验组早产儿进奶量分别为(28.70±8.23)mL、(238.83±49.00)mL、(437.40±61.28)mL,7 d、14 d实验组进奶量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均<0.05);恢复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实验组(9.07±2.05)d,常规组(12.0±1.97)d,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实验组10%,常规组27%,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可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成熟及体质量增长,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为5%~10%,早产儿体内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尤其是消化系统,各种消化酶不足,吞咽、吸吮和觅食反射等均不敏感,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随着NICU的建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I的救治水平不断提高,解决喂养问题是提高存活率及生存质量的关键.现对早产儿早期肠内喂养护理进展作一综述,以其能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喂养. 相似文献
13.
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NICU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13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3组,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41例,抚触组41例,对照组40例。3组早产儿均放置于暖箱内给予保暖、抗感染、早期微量喂养等常规早产儿护理方法。对照组仅给常规早产儿护理方法,抚触组加用国际通用的手法抚触,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将穴位按摩手法融入标准抚触方法进行按摩。疗程10 d,观察3组早产儿消化功能(每日增加奶量、每日排便次数、胎便排净时间)、喂养不耐受(胃潴留、呕吐、腹胀)发生率。结果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早产儿消化功能、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分别与抚触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抚触配合穴位按摩能有效改善NICU早产儿消化功能,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对早产儿腹胀及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出生后1~3天发生腹胀的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早产儿均于生后24h内开始喂养,治疗组采用穴位按摩,辨证选穴;对照组给予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及静脉滴注红霉素治疗;两组均以3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腹胀方面,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0例,全部有效,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10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35.0%和7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喂养方面,每日进食奶量治疗组(93.22±36.05)mL/kg,对照组(68.75±28.54)mL/kg;每日体重增长治疗组(18.75±4.35)g/d,对照组(13.05±3.28)g/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穴位按摩在改善早产儿腹胀及喂养方面均优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联合静脉滴注红霉素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早产儿的护理要点。方法早产儿的相关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相关护理措施达到预期效果。结论掌握早产儿的护理和喂养,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代云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3):129-130
目的分析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06年07月至2011年08月收治的186例早产儿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采取了早期微量喂养的方式,并给予舒适度护理;对照组采用了常规治疗和护理的方式;一天之后进行喂养,对两组早产儿的体重、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以及足量肠内的喂养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数据。结果通过对以上的观察得知,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早产儿摄入的热卡以及奶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早产儿生长状况要比对照组的早产儿好,观察组的早产儿最先达到正常体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早产儿胃肠外的影响时间比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早产儿到达足量肠内的喂养时间要早,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很好的疗效,能够促进早产儿尽量成熟和发育,对胃肠动力也有所改善,在临床上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早产儿的存活率逐渐提高,喂养不耐受的有关研究日益增多。喂养不耐受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喂养问题,使早产儿生存质量下降,甚至降低其存活率。小胎龄和发育不成熟是喂养不耐受的根本原因,胎龄越小,体重越低,胃肠道平滑肌发育越不成熟,胃肠激素也越低,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几率越高[1]。1诊断标准呕吐≥3次/天;奶量不增或减少>3天;腹胀,即腹围增加 相似文献
18.
张新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7):773-773
早产儿在产科临床中比较常见,一般是指出生时胎龄达到28周而不满37周的新生儿,其体重常常不足2500g,甚至更低。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健全,容易受周围环境温度而改变,消化功能差,呼吸不规律等,因此,精心有效的护理对他们的健康成活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常规鼻饲喂养和重力喂养对早产儿护理喂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5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早产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重力喂养和常规鼻饲喂养,对照组采用常规鼻饲喂养,比较两组早产儿营养状况、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结果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结果 研究组各项早产儿营养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脑损伤早产儿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BNA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的鼻饲基础上,对早产儿进行重力喂养,可以减少喂养不耐受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喂养方式对婴儿生长发育及个性形成的影响。方法:查阅有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喂养方式不同,对婴儿生长发育及个性的形成有着明显的影响。结论:混合喂养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及良好个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