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AS相关心血管疾病在未来数年中仍是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但它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传统的学说有损伤应答学说和脂质渗入学说,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免疫炎症有关。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作为树突状细胞的亚群之一,具有介导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的功能,已证实参与多种感染性、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白血病自发缓解(spontaneous remission,SR)临床罕见,多认为与严重感染等因素有关,确切机制不详.浆样树突状细胞(pDC)和髓样树突状细胞(mDC)是机体调节免疫的重要细胞,分别发挥调节初始免疫和继发免疫的关键作用.在感染诱发的白血病SR患者中观察到pDC数量明显增多并伴有IFN-α水平升高,推测细菌感染激活了pDC,在SR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菌能否活化pDC并观察其功能.选择健康献血员及白血病SR患者,以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应用免疫磁珠阴性选择及流式细胞阳性分选法,得到纯化的人pDC和mDC.将所得pDC分别与不同细菌共培育,利用流式细胞术及ELISA法检测共培育后细胞表面标志(CD40、CD86和HLA-DR)及细胞因子(IFN-α、IL-12、IFN-γ IL-2、IL-4、IL-10)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能激活pDC分泌大量IFN-α并促使初始CD4+T细胞向Th1分化.经细菌激活的pDC表面分子CD40、CD86表达明显增高,具有较强的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细菌具有活化pDC的能力,活化的pDC能够产生大量干扰素,发挥初始免疫效应,提示细菌活化的pDC在感染诱导的白血病SR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细菌活化pDC的确切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的组织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BPDCN患者的组织标本(1例为淋巴结、骨髓活检,另1例为皮肤、淋巴结、骨髓活检)进行HE染色及常规EliVision免疫组化观察与分析。结果 2例均为男性,年龄73岁和7岁。就诊时1例无症状、多发性皮肤病损,表面呈淡红色至紫红色的斑疹、丘疹、斑块、皮下结节;另1例无皮肤病损,以浅表淋巴结肿大就诊。组织学检查示1例侵犯淋巴结和骨髓;另1例侵犯皮肤、淋巴结和骨髓。镜下瘤细胞形态类似于淋巴母细胞或原始单核细胞。免疫组化示瘤细胞CD4、CD56、CD43和CD123(+),CD117、MPO、CD68、PAX5、CD20和CD3(-)。结论 BPDCN是一种罕见类型高度侵袭性血液肿瘤,除侵犯皮肤外还侵犯骨髓和淋巴结。CD4、CD56、CD43和CD123(+),不表达系别特异性标记,应注意与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区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1例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患者的临床表型、形态学特点、免疫学表型、染色体核型等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和实验室人员对此类病例的认识。方法 分析1例BPDCN患者的临床表型、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与遗传学结果,并结合文献总结BPDCN的临床特征。结果 BPDCN患者骨髓涂片瑞氏-吉姆萨染色结果: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37.5%,该类细胞中等大小;核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细致,核仁隐显不一;胞质量中等,灰蓝色,无颗粒,部分细胞胞质中有沿细胞膜分布的空泡和伪足;原始细胞过氧化物酶(POX)染色阴性;过碘酸-希夫(PAS)染色为红色颗粒状阳性。骨髓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异常细胞群占有核细胞的13.15%,强表达HLA-DR、CD56、CD123,表达CD33、CD7、CD4,部分表达CD38,不表达cCD3、cCD22、cMPO、CD3、CD10、CD34、CD117。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Y(20)。骨髓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结果均符合BPDCN的诊断标准。结论 临床表型、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表型对于诊断BPDCN都有重要意义,其中免疫表型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5.
6.
树突状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所知功能最强的且唯一能激活初始性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DC可有效地诱导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的增值和应答,促进细胞素性T淋巴细胞(eytotoxic tlymphocytes,CTL)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Thelp cells,Th)的生成,启动和参与机体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及白血病生物治疗中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作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近年来关于DC来源,分布,分离纯化及体外扩增,特别是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参与免疫系统细胞毒性T细胞抗肿瘤作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提示DC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可能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疫苗在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竹  朱青青 《华西医学》2006,21(1):202-203
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在对抗恶性肿瘤中的重要作用,肿瘤的生物治疗已经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生物制剂如干扰素、CD20单抗等的治疗作用也已得到了肯定。近年来,随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各种与DCs相关的肿瘤疫苗(细胞类、多肽类、核酸类)也逐渐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开始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DC)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尤其是骨髓来源的DC,在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对携带肿瘤抗原的DC更加注意,认为将来成为一新型的肿瘤疫苗。研究DC与肿瘤免疫,主要通过(1)DC表面MHC分子与肿瘤抗原肽的结合,(2)DC细胞中导入肿瘤相关抗原基因,(3)DC细胞与肿瘤细胞的融合。通过上述DC体外与肿瘤抗原的结合,再回输体内,动物实验证实可治疗已建立的肿瘤模型,并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 lls,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DC的发育可分为未成熟和成熟两个阶段,未成熟DC在捕捉抗原后向外周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迁移并成熟,成熟DC能表达丰富的MHC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1]。DC至少可分为三个亚群,不同亚群的DC在激活T h1/T h2、CTL应答方面存在差异。人们发现,多种途径能在体内外扩增、激活DC,使其诱导更强有效的抗肿瘤免疫,这为肿瘤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大鼠肝肿瘤射频消融(RFA)后树突状细胞(DC)的变化,探讨RFA诱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机制.方法 40只健康SD大鼠建立肝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治疗7 d组(16只)和治疗14 d组(14只).对照组不做治疗直接处死取材,后两组分别在RFA治疗后7 d和14 d处死取材.取外周血、肿瘤周边或消融灶周边0.5 cm内肝组织及脾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细胞表面OX62、OX6、CD86表达水平.结果 ①对照组OX62阳性细胞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率为(0.45±0.19)%,治疗7 d组和14 d组分别增高为(0.78±0.30)%、(1.53±0.8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瘤周肝组织内OX62阳性细胞比率为(18.91±4.58)%,治疗7 d组升高为(24.49±4.45)%(P<0.05);对照组瘤周肝组织内DC表面OX6阳性表达率为(15.29±4.59)%,治疗7d组和14 d组分别增高为(34.20±11.62)%、(39.18±9.1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照组脾组织OX62阳性细胞比率为(11.69±4.39)%,治疗14 d组增高至(15.10±2.37)%(P<0.05).结论 RFA治疗肝癌后大鼠外周血DC前体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肝局部和脾DC数量增多,OX6阳性表达率增高,表明射频治疗促进DC的分化成熟,提高机体抗原提呈功能,有利于宿主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冻融人脐血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抗肝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肝癌裂解抗原致敏的冻融人脐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 cells,DC)诱导的CTL抗肝癌活性,并观察与细胞因子联用的效应。方法:应用CD34^+干细胞试剂盒和免疫磁珠标记法分选人脐血CD34^+干细胞,细胞因子扩增培养为成熟DC,液氮冻存;人肝癌裂解抗原致敏冻融DC制备疫苗,进行DC疫苗及其与细胞因子联用的体外抗肿瘤实验,MTT检测各自诱导的CTL活性,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肝癌抗原致敏的人脐血冻融DC疫苗能诱导高效的CTL活性(P<0.01),与新鲜DC疫苗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冻融DC疫苗与1μg/mL GM-CSF联用,或与500U/mL TNF-a联用,诱导的CTL活性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肝癌抗原致敏的人脐血冻融DC疫苗能诱导具有高度针对靶细胞的特异性CTL活性,与细胞因子联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A)治疗大鼠肝肿瘤前后血清TGF-β1、外周血IL-10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瘤块包埋法制作SD大鼠Walker-256肝肿瘤模型30只,随机分为RFA 1周组、RFA 2周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前两组分别在RFA后1周、RFA后2周处死动物,对照组不做RFA即处死动物并取外周血,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应用FCM检测其IL-10水平.结果 ①对照组大鼠血清TGF-β1水平(6.61±0.12)μg/L.RFA后1周为(5.63±0.46)μg/L,RFA后2周为(5.53±0.56)μg/L,RFA后1周组及RFA后2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大鼠外周血IL-10表达水平95.92±2.31,RFA后1周为89.71±5.44,RFA后2周为87.67±11.11,RFA后1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通过对肿瘤组织的原位灭活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肿瘤组织所释放的TGF-β1、IL-10对荷瘤宿主的免疫抑制状态,促进荷瘤宿主体内树突状细胞的分化成熟,提高机体抗原提呈能力.  相似文献   

15.
微小RNA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非编码RNA,主要通过抑制蛋白质的翻译来调控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的命运及功能。众多资料表明miRNAs 可调控免疫细胞的分化、功能及凋亡进而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树突状细胞作为重要的抗原提成细胞,其功能及数量的改变在脓毒症的免疫紊乱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主要综述miRNAs 对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及凋亡的影响及在脓毒症中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功能及成熟的影响.方法 取22例初治ITP患者(初治组)、22例精皮质激素治疗后完全缓解(CR)ITP患者(CR组)及22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分选pDC,分别加入0、5、10、30μg/L的雷公藤内酯醇共孵育.24 h后收集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IFN-α、IL-6、TNF-α水平;5d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髓样树突细胞(mDC)CD11c、CD80、CD86表达,光镜下观察mDC的形态,电镜观察mDC的超微结构.结果 加入10μg/L雷公藤内酯醇后初治组IFN-α、IL-6、TNF-α水平分别为(451.32±85.77)、(105.68±23.85)、(135.78±30.62)ng/L,CR组分别为(391.71±72.49)、(84.73±17.77)、(108.16±23.21)ng/L,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35.51±67.54)、(73.62±21.82)、(95.58±32.85)ng/L,初治组及CR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治组高于CR组(P<0.05),并呈雷公藤内酯醇浓度依赖性(P<0.05);初治组及CR组mDC表型CD11c、CD80、CD86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治组高于CR组(P<0.05),加入雷公藤内酯醇后mDC表型阳性率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加入雷公藤内酯醇后mDC较对照组突起变少、变短,形态上不成熟.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能够减弱ITP患者pDC的功能,并抑制其向mDC的分化和成熟.  相似文献   

17.
甘胆酸作为一种检测肝胆疾病的临床指标,与传统的肝功能检验指标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甘胆酸检测可以为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分析提供重要依据。此外,甘胆酸对胆道系统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多种疾病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甘胆酸代谢的一般概况,甘胆酸对于肝脏及其他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进行了综述,并对甘胆酸检测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肝癌是占全球发病率第5、致死率第3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每年新发现的肝癌患者人数占全球的一半以上。虽然在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方面已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大部分肝癌患者被发现时已属晚期,而且针对肝癌的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疗效仍有限。近十多年的研究使肿瘤干细胞的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的生长、耐药、转移和复发等密切相关,使人们对肝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咯利普兰)对哮喘小鼠肺部树突状细胞(DC)数量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哮喘组、咯利普兰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小鼠肺、气道树突状细胞;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树突状细胞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对照组小鼠的气管、支气管、肺泡和脏层胸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NLDC-145+DC网络,对照组肺内NLDC-145+DC数量为(60±14.6)个/mm2上皮面积;哮喘组小鼠肺内NLDC-145+DC数量(210±35.6)个/mm2,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哮喘小鼠经咯利普兰处理后,肺内DC数量明显低于未处理的哮喘组犤(88±24.3)个/mm2vs(210±35.6)个/mm2犦。结论:树突状细胞参与了哮喘的气道炎症过程;咯利普兰可以下调肺哮喘小鼠肺部DC的数量,对哮喘的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Tolerance is the usual outcome of inhalation of harmless antigen, yet T helper (Th) type 2 cell sensitization to inhaled allergens induced by dendritic cells (DCs) is common in atopic asthma. Here, we show that both myeloid (m) and plasmacytoid (p) DCs take up inhaled antigen in the lung and present it in an immunogenic or tolerogenic form to draining node T cells. Strikingly, depletion of pDCs during inhalation of normally inert antigen led to immunoglobulin E sensitization, airway eosinophilia, goblet cell hyperplasia, and Th2 cell cytokine production, cardinal features of asthma. Furthermore, adoptive transfer of pDCs before sensitization prevented disease in a mouse asthma model. On a functional level, pDCs did not induce T cell division but suppressed the generation of effector T cells induced by mDCs. These studies show that pDCs provide intrinsic protection against inflammatory responses to harmless antigen. Therapies exploiting pDC function might be clinically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sth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