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目的探讨恶性肠梗阻的检查方式和治疗方案。方法对52例恶性肠梗阻进行无肠道准备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42例癌性病因和10例非癌性病因恶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结果磁共振成像对52例恶性肠梗阻的定位和病因符合率均为100%、96.2%(50/52);MRI的良恶性判定准确率为100%。10例非癌性病因药物治疗有效率100%,42例癌性病因经手术或置入可扩式的支架,梗阻完全缓解14例,症状改善25例,无效2例。结论无肠道准备方式磁共振成像对于恶性肠梗阻检查简便、诊断准确,治疗方案的制定应综合因素,进行规范、个性化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MDCT表现及MDCT对肠梗阻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和或腹部平片怀疑肠梗阻的MDCT表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6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患者的MDCT影像诊断结果并与手术病例或临床随访诊断对照,评价肠梗阻MDCT诊断的准确性与敏感性。结果 56例患者MDCT诊断存在肠梗阻全部与最终结果相符合对病因诊断总体准确性100%(56/56),而MDCT检查前病因诊断为60%(34/56),敏感性92%(52/56)MDCT检查前后诊断正确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DCT检查能明显提高肠梗阻的诊断率及符合率,并且明确梗阻病因、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有无缺血坏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脑部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部肿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依次从磁共振成像、CT诊断,鉴别脑部肿瘤性质,统计、比较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 MRI诊断符合38例,诊断符合率95.0%(38/40);CT诊断符合32例,诊断符合率80.0%(32/40),明显低于MRI诊断符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部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磁共振成像符合率更高,可作为首选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于肠梗阻病因的良、恶性判定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9例肠梗阻磁共振成像资料,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双盲法阅片,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肠梗阻的定位和病因的良恶性判定价值.结果 磁共振对于89例肠梗阻的定位诊断符合率100%,对肠梗阻病因的良、恶性判定符合率为97.8%(87/89).结论 磁共振成像对肠梗阻致病因素的良恶性具有很高的判定价值,有助于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并探究B超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单纯B超组(65例)、单纯磁共振成像检查组(65例)和B超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查组(70例),所有的患者分别进行B超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及B超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查,接着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检查确诊,最后给予所有的患者手术治疗。记录单纯B超、单纯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及B超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并比较。结果单纯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1%,单纯B超诊断符合率为85.5%,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7%,均高于单纯的B超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4.23,P0.05)。结论 B超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在医学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检查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7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均经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等确诊,根据疾病种类分为心脏病变组(38例)和大血管病变组f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磁共振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心脏病变组:磁共振诊断符合率为89.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1%;磁共振成像诊断符合率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血管病变组:磁共振诊断符合率为93.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6.2%;磁共振成像诊断符合率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中磁共振成像检查有着重要临床意义,特别是在大血管疾病中检查有着重要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儿唇腭裂磁共振成像与超声成像的对比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疑似胎儿唇腭裂孕妇临床资料,依据检查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为超声成像检查,观察组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结果情况,观察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唇腭裂的结果情况。结果对照组漏诊8例,不确定23例,误诊0例,观察组漏诊1例,不确定1例,误诊1例,观察组诊断准确率57/60(95.0%)明显高于对照组诊断准确率29/60(48.3%)(χ~2=53.682,P 0.05),观察组AU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738,P 0.05)。结论磁共振成像比超声成像诊断胎儿唇腭裂具有明显优势,可以为超声成像有效补充,尤其是超声成像是否合并腭裂时,有必要进一步磁共振成像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观察磁共振成像技术与螺旋CT检查在胆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2019年8月~2020年11月,抽取某院收治67例胆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后辅助患者完成磁共振成像技术与螺旋CT检查,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磁共振成像检查与螺旋CT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磁共振成像的定位诊断符合率与螺旋CT检查比较无差异(P0.05);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磁共振成像的定性诊断符合率大于螺旋CT检查(P0.05);磁共振成像的恶性胆道疾病侵犯情况与螺旋CT检查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与螺旋CT检查均可用于胆道疾病诊断,但从定性诊断符合率可看出,磁共振成像技术更具应用价值,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及超声技术在胎盘植入产前诊断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7年5月于我院建立孕期保健档案并确诊为胎盘植入的2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妊娠期所有病例均接受超声及磁共振成像检查,经实验室病理检查证实孕期检查的准确性,统计分析两种检查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产前胎盘植入诊断较为困难,超声、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与病理金标准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种检查手段相互间对比,彩超检查患者胎盘植入诊断符合率50.0%明显低于磁共振检查的80.0%(P 0.05)。结论产前胎盘植入诊断是医学一大难题,超声、磁共振成像检查各具特点,前者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后者可作为补充检查方式,两者结合可明显提高产前胎盘植入检出率,对降低母儿风险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系统筛查联合磁共振成像对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四维超声检查的中晚期孕妇1605例,对可疑胎儿畸形的孕妇行胎儿磁共振成像明确诊断,根据引产/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或出生后的随访结果评价其诊断符合率。结果 1605例孕妇共怀孕胎儿1623例,其中双胎18例,经临床证实畸形胎儿63例,单纯四维超声检查发现畸形58例,诊断符合率92.1%,四维超声联合磁共振成像发现胎儿畸形60例,诊断符合率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6例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单纯四维超声检查发现9例,诊断符合率56.2%,二者联合检查发现14例,诊断符合率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超声是胎儿畸形首选的检查方法,磁共振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中具有优势,二者联合可以提高胎儿畸形的诊断率,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肠梗阻患者142例,根据患者具体临床情况,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根据CT表现,分析患者肠梗阻的病因,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比较,分析CT对肠梗阻病因诊断的符合率。结果①引起肠梗阻的病因有粘连、肿瘤、腹内外疝、肠套叠、炎症、腔内病变、肠扭转、外伤等,其中粘连、肿瘤、腹内外疝居前三位;②对粘连、肿瘤、腹内外疝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3%、94.7%、86.6%,所有cT病因诊断中,总的符合率为87.3%。结论应用CT对肠梗阻进行病因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及时明确病因,及时给予相应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剂量PEG联合西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1例患者分成口服1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200mg西甲硅油组(A组,n=41)和2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B组,n=40),比较两组病变检出情况、肠道准备评分结果及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不适程度。结果 A组病变检出率为75.6%(31/41),B组为72.5%(2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9,P>0.05);A组肠道准备评分≤4分21例、5分7例、≥6分13例,B组≤4分13例、5分9例、≥6分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3,P<0.05);VAS评分A组感觉舒适及轻度不适的比例73.1%(30/41),B组感觉舒适及轻度不适的比例47.5%(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3,P<0.01)。结论1L复方聚乙二醇联合西甲硅油应用于胶囊内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胶囊内镜检查图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4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胶囊内镜检查图像清晰度和患者耐受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按肠道准备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A组(20%甘露醇)、B组(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C组(25%硫酸镁)、D组(磷酸钠盐)。根据胶囊内镜检查所见视野清晰度和患者耐受度评价其效果。结果:A、C、D组肠道清洁效果显著优于B组,患者耐受程度B、D组较A、C组高。结论:综合肠道清洁效果和患者耐受度,口服磷酸钠盐是目前比较理想的胶囊内镜检查术前的肠道准备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在肠梗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5月本院接收的肠梗阻患者8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应用CT进行检查诊断,对比CT与术后结果,分析CT诊断价值。结果机械性肠梗阻诊断符合率平均在70.0%,其中肠腔阻塞71.4%(20/28),肠壁受压72.0%(18/25),肠腔病变71.4%(15/21),动力性肠梗阻中腹膜后血肿33.3%(1/3),腹膜炎和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均为100.0%(4/4)。结论多排螺旋CT在肠梗阻临床诊断中应用效果好,可显著提高准确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用于肠梗阻诊断的意义。方法 50例肠梗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部X线平片诊断。观察组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结果观察组影像诊断符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符合率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肠梗阻准确率高,能明确肠梗阻的病因、梗阻部位及程度,能为肠梗阻疾病的诊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结肠镜检查前服甘露醇致急性肠梗阻的原因。方法选取2005年7月~2013年12月本院288例考虑肠道占位性病变患者,结肠镜检查术前4 h口服甘露醇注射液,对发生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甘露醇致急性肠梗阻的原因。结果患者在服甘露醇后,当天有37例(12.85%)患者出现急性肠梗阻症状,使用胃肠减压、抗炎等治疗措施后,31例好转,6例症状无缓解行急诊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同时进行一期消化道重建吻合3例,切除病变组织后,进行结肠造瘘3例。后经确诊35例为肠道占位性病变患者(乙状结肠癌、降结肠癌、直肠癌以及横结肠癌),1例回盲部结核,1例未发现明确病因。结论由于甘露醇的高渗透压作用以及分解代谢产生大量气体,所以对高度怀疑有肠道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前,不宜选用甘露醇行肠道准备,应以灌肠方法或选用其他泻药作为肠道准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治疗小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小肠梗阻患者12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2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泛影葡胺80mL加0.9%氯化钠溶液40mL。观察两组的治愈情况,治疗前后胃管引流量及肛门第一次排气或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管引流量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肛门第一次排气或排便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泛影葡胺治疗小肠梗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孙隆昌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602-3603
目的探讨老年人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老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2例患者病因:肿瘤性梗阻110例(57.3%)、粘连性梗阻44例(22.9%);手术治疗150例(78.1%)、非手术治疗42例(22.9%);治愈176例(91.7%)、死亡16例(8.3%)。结论老年人肠梗阻以肿瘤性梗阻为首位,合并症多,做好早期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