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颈椎病生物力学发病机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60  
通过后入路手术,用电阻应变片对低头位成年家免的C_(3-6)。颈椎的应变进行了在体测量,分析了低头坐姿家免不同时期的X线改变及其与应变的关系。作者认为,颈椎能否产生骨质增生与该颈椎所受应力改变的机率、应力改变的幅度及应力的作用时间有关。在诱导骨质增生中,拉应力比压应力更重要。建议人们每次低头工作时间少于某一极限或虽大于该极限但累积作用时间不长,有利于预防颈椎病。  相似文献   

2.
经筋理论是传统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用于指导经筋病的治疗。下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属经筋病的范畴。卒中后下肢生物力学失衡会导致错误的力学对线以致患者偏离正常的步态模式,对其生物力学机制开展研究有利于指导下肢康复治疗。笔者基于经筋理论,从下肢生物力学角度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进行分析,分别从运动学、动力学以及肌电学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经筋理论指导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及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3.
经筋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经筋理论指导临床针灸、推拿,观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经筋手法+经筋针刺)84例和对照组(经脉推拿+经穴电针疗法)72例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9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并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经筋理论应用于临床针灸推拿,比传统针灸推拿更能有效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发生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者。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国内报告显示其患病率为3.8%~17.6%[1]。有资料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97%出现椎间盘退变[2]。颈椎病是困扰人类的常见病,特别是伴随二十一世纪到来,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颈椎病发病率有不断增高趋势。近年来尽管在颈椎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上有了诸多进展,但是有关颈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无定论。近十年来研究发现颈椎病的组织增生、组织压迫及发病机制都有一定的生物…  相似文献   

5.
伍明  黄晓丹  黄孝念  李俊 《广西医学》2023,45(13):1638-1640+1644
目的 观察壮医经筋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在混合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壮医经筋推拿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壮医经筋推拿疗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部疼痛VAS评分及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壮医经筋疗法,壮医经筋疗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更佳,能更有效地缓解患者颈部疼痛,改善颈椎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纠正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治疗颈椎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讨论颈椎病主要结构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 ,及其安全可靠、规范的疗法。方法 :采用颈椎棘突间、横突结节复合液局部阻滞 ,小针刀松解 ,推拿手法纠正椎体钩椎关节、棘突、小关节等处位移 ,调整其生物力学动态平衡治疗颈椎病 43 92例。结果 :治愈 3 0 2 0例 ,占 68 8% ;好转 12 2 8例 ,占 2 7 9% ;无效 14 4例 ,占 3 3 % ;治愈率 :68 8% ,总有效率 :96 7%。结论 :纠正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治疗颈椎病是安全、可靠、系统、疗效满意的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试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颈椎病发病及其牵引治疗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颈椎脊柱的解剖及其运动学、动力学的特点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阐述了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及其牵引治疗机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筋推拿结合微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数字随机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经筋推拿结合微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经络推拿结合电针治疗,两组隔日治疗1次,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颈椎活动度等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颈椎活动度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筋推拿结合微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经筋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杭州市中医院门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McKenzie疗法,治疗组采用经筋正骨手法治疗,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3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进行测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差值中,颈项痛、头痛、颈项压痛及颈椎活动受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一定优势,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筋正骨推拿治疗本病临床有效,与临床疗效确切的McKenzie疗法相比,还能更好的改善颈项痛等临床症状,临床可联合开展使用。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为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和继发性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调查资料显示,50~70岁人群发病率达到50%以上。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具有年轻化趋势,其中神经根型的颈椎病更是常见和多发,约占颈椎病的65%左右,多以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和手指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为主要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传统推拿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方式,以挤压摆动类、拔伸牵引类、运动关节类等手法作用于颈部肌群发挥生物力学作用,能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体征,减轻局部肌肉水肿、痉挛、炎症,恢复颈椎关节力学稳定.目前,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相关颈部肌群的生物力学研究逐渐深入,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对不同推拿手法力度、频率与时间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手法和牵引法联合佩戴颈围、功能锻炼对青少年颈椎病的康复影响。方法将60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联合颈围佩戴和功能锻炼进行康复,每次手法治疗后持续佩戴颈围,期间进行适当的颈部抗阻运动;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联合颈围佩戴和功能锻炼进行康复,每次牵引后持续佩戴颈围,期间适当颈部的颈部抗阻运动。4周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联合佩戴颈围和功能锻炼,明显优于颈椎牵引联合佩戴颈围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3.
论颈椎病的运动锻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颈椎病的发病逐渐呈现出增多且年轻化的趋势,而运动锻炼疗法作为颈椎病的防治方法之一,对颈椎病的预防、治疗乃至防止再复发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阐述了颈椎病患者运动锻炼的作用与原理,分期介绍了运动锻炼的方法及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患者的锻炼方法与注意事项。最后,略提及了一些目前运动锻炼疗法在目前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前,颈椎病的发病逐渐呈现出增多且年轻化的趋势,而运动锻炼疗法作为颈椎病的防治方法之一,对颈椎病的预防、治疗乃至防止再复发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阐述了颈椎病患者运动锻炼的作用与原理,分期介绍了运动锻炼的方法及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患者的锻炼方法与注意事项。最后,略提及了一些目前运动锻炼疗法在目前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雷火灸足阳明经穴为主的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针刺加牵引组采用临床常规针刺方法,灸法加牵引组以足阳明经穴为主进行艾灸。观察针刺前后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表进行评分观察症状与功能变化。结果:椎动脉Vs、VM、VD症状与功能评估评分均明显提高,且疗效优干针刺夹脊组。结论:该方法可明显改善椎动脉供血和相应症状、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检测颈型颈椎病患者位于督脉和膀胱经颈、背段穴位/部位的压痛阈并与自身及健康受试者对比,定位与之相关的压痛敏化穴位。方法 采用数显机械压力测痛仪分别对颈型颈椎病患者35例和健康受试者30名的督脉和膀胱经颈、背段循行路线上的穴位/部位进行压痛阈测定,通过与自身非敏化部位、健康组相应部位的对比来确定压痛敏化穴位。结果 与颈型颈椎病相关的压痛敏化穴位/部位的定位分别为膀胱经颈段第二侧线的C1 ~ C5棘突下水平位置、第一侧线的C3 ~ C5棘突下水平位置和督脉颈段的C3棘突下水平位置;精选最优与次优的敏化穴位/部位分别为膀胱经颈段第一、二侧线的C3和C4棘突下水平和督脉颈段的C3棘突下水平位置。督脉和膀胱经背段未探及压痛敏化穴位/部位。结论 颈型颈椎病患者督脉和膀胱经颈项段存在与之相关的压痛敏化穴位/部位,其定位可为针灸临床治疗颈型颈椎病精确取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颈椎病动物实验是研究治疗颈椎病的基础。在实验动物身上复制颈椎病,通过对动物模型的研究,来揭示颈椎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的改进,是目前对颈椎病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通过对近20年来有关颈椎病动物模型文献的回顾,总结了颈椎病动物造模的方法,并且认为余家阔等报道的造模方法,不失为一种符合人类颈椎病发病原理、容易制作、价格便宜的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23例颈椎病手术患者采用1%普鲁卡因与2%利多卡因混合液局麻加静脉哌替啶强化取得满意的效果。文中围绕呼吸管理问题对前、后手术入路的麻醉用药、输血、补液及头部固定等注意事项均作了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axial cervical spine instability and cervical spondylotic sympathetic symptoms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subaxial instability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Methods W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318 surgical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treated at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Surgery of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between July 2003 and December 2007. All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without sympathetic symptoms (n=284) and group B with sympathetic symptoms (n=34). Angular and horizontal translation values between two adjacent vertebral bodies from C2 to C7 were measured separately on hyperflexion and hyperextension lateral cervical spine radiographs. Fisher's exact test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axial cervical instability and sympathetic symptoms. Intragroup correlation between patient gender and subaxial cervical instability was also evaluated. Results Subaxial instability incidences in groups A and B were 21.8% (62/284) and 55.9% (19/34), respectively.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a definit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axial cervical instability and sympathetic symptoms (P=0.000). Among patients without sympathetic symptoms, subaxial instability incidences were 21.4% (37/173) in males and 22.5% (25/111) in females, respectively (P=0.883). While among patients with sympathetic symptoms, sub axial instability incidences were 27.3% (3/11) in males and 69.6% (16/23) in females,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30). Subaxial instability was most commonly seen at C4-C5 intervertebral space in sympathetic cervical spondylosis patients. Conclusions High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subaxial cervical spine instability and cervical spondylotic sympathetic symptoms, especially in female patients. Hyperextension and hyperflexion radiographs of cervical spine are important to assess sympathetic cervical spondylotic subaxial instability.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超短波治疗技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牵引加中频电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优良率达80.9%,优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50.0%,经统计分析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