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p53和c-erbB-2的表达与胃癌浸润的关系。方法收集139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包括黏膜内癌23例、浸润至黏膜下层31例、浸润至肌层47例、浸润至浆膜或浆膜外38例,切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采用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浸润深度的胃癌中p53的阳性率比较,黏膜内癌组和浸润至黏膜下层组与浸润至浆膜层或浆膜外组存在显著差异。而各组c-erbB-2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的表达强度在不同的浸润深度无统计学意义(P=0.149>0.05)。c-erbB-2差别明显,在胃癌浸润至浆膜或浆膜外时,其表达强度最高(P=0.002<0.01)。p53和c-erbB-2的阳性表达对胃癌的浸润均有促进作用(P值分别为0.036、0.000)。p53和c-erbB-2的不同表达强度中,p53Ⅲ、c-erbB-2Ⅰ、c-erbB-2Ⅱ和c-erbB-2Ⅲ对胃癌浸润深度均有影响(P值分别为0.001、0.01、0.000、0.000)。结论抑癌基因p53突变可能与胃癌的起源有关;胃癌的浸润主要与癌基因c-erbB-2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
作者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不同浸润深度的胃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研究,初步探讨p53和c—erbB-2的表达强度与胃癌浸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文雁  王淑琴  王晓玲  闫云宇 《临床荟萃》2006,21(5):315-318,F0002
目的 探讨Ⅰ型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价值。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了58例NSCLC组织中c-erbB-1、c-erbB-2、c-erbFk3、c—erbB-4蛋白的表达。结果 NSCLC组织中,C-erbB-1、C-erbD-2、c—erbB-3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织,过表达率分别为62.07%、60.34%和41.38%。C-erbB-4表达率为63.85%,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3)。c—erbB-1蛋白过表达与PCNA指数呈正相关(r=0.248,P〈0.05);c-erbB-2蛋白过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29,P〈0.05),c-erbB-2和C-erbB-3蛋白的过表达,及二者的共过表达,与TNM分期有密切关系(P〈0.01);C-erbB-4蛋白表迭趋向于高分化肿瘤(P〈0.01)。C-erbB-2蛋白过表达及其与c—erbB-3蛋白共过表达显示预后不良(P〈0.01)。结论 Ⅰ型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erbB-2与HIF1基因过表达在乳腺癌进程中的内在相关性,寻找检测癌浸润转移的联合分子指标。方法乳腺癌组织芯片中200例样品经原位杂交检测c-erhB-2和HIF-1mRNA表达,87例样本经荧光原位杂交检测c—erbB-2基因扩增。结果①185例乳腺癌样本中c-erbB-2和HIF1基因有不同程度的共表达,浸润型的非特殊导管癌Ⅰ级中c-erbB-2与HIF-1的表达2级以上的样本比率都超过70%。非特殊导管癌Ⅰ、Ⅱ级中e-erbB-2表达的样本比率高于HIF-1。c-erbB-2和HIF1基因在非特殊导管癌Ⅰ、Ⅱ级中两者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03,P=0.036),小叶癌中两者表达无显著差异(P=0.607)。②浸润型的非特殊性导管癌Ⅰ级中c-erbB-2基因扩增与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46),非特殊性导管癌Ⅱ级与小叶癌中差异不显著(P=0.496m,P=0.878)。结论在乳腺癌浸润转移程度高时,c-erbB-2与HIF-1 mRNA的过表达一致,c-erbB-2扩增与其过表达一致,两者可成为乳腺癌浸润转移的联合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MCM4、C—erbB-2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表达的改变及其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IDC、20例乳腺不典型增生和30例乳腺腺病等非癌病变旁正常乳腺组织中MCM4、c-erbB-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80例IDC、2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中MCM4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86.25%、7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IDC组织中c—erbB-2蛋白的阳性率为65%,与不典型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乳腺癌组中MCM4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有关(P〈0.05),与年龄无关。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肿瘤大小及年龄无关。MCM4蛋白的阳性表达与c—erbB-2的表达呈正相关(r=O.240,P〈0.05)。结论MCM4蛋白阳性表达可作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联合c-erbB-2检测有助于乳腺癌预后的判断及I临床治疗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P53、c-erbB - 2、Rb和PCNA的表达在胃癌起源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检测针对胃癌基因蛋白产物(p63、c-erbB-2和Rb)和核增殖抗原(PCNA)的抗体,以间接了解不同基因蛋白产物的变化在胃癌起源过程中所处的不同阶段。方法:对15例正常黏膜,16例轻度肠化生、15例中度肠化生、13例重度肠化生和14例胃癌组织标本连续切片同步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结果:4种蛋白产物过度表达均主要见于胃癌组织。p53基因蛋白产物的阳性率除重度肠化生组外非胃癌各组与胃癌组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基因蛋白产物的阳性率在非胃癌各组与胃癌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别(P<0.01)。PCNA免疫组化标记指数值在非胃癌各组与胃癌组之间差别显著(P<0.05)。Rb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在非胃癌各组和胃癌组织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p53蛋白可在胃癌的早期诊断中起作用,其改变在胃癌发生的早期即居于肠化生阶段的癌前变化过程中。c-erbB-2蛋白可用作胃癌肿瘤诊断的标记物,其改变在胃癌的起源过程中属一晚期变化,居于癌前变化的肠化生阶段之后。PCNA的变化在胃癌的起源过程中属一晚期改变,发生在胃癌前变化的肠化生阶段以后。Rb基因在胃癌起源中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7.
结肠癌c-erbB-2,p53,CEA的表达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c-erbB-2,p53,CEA的表达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我院165例结肠癌结合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c—erbB-2,p53,CEA的表达分别为55.15%,58.18%,78.7%。结论c-erbB-2,p53与临床结肠癌的形态大小、淋巴结转移以及分化程度有关,与组织学类型似乎有关,有待进一步探讨;c—erbB-2,p53,CEA联合阳性表达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者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不同浸润深度的胃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研究,初步探讨p53和c-erbB-2的表达强度与胃癌浸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16和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7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38例正常胃组织中p16和p53基因表达产物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进行讨论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率为21.1%(12/57),明显低于癌旁组织59.6%(34/57)和正常胃组织89.5%(34/38,P〈0.05);P53蛋白的阳性率为80.7%(46/57),明显高于癌旁黏膜组织42.1%(24/57)和正常胃组织0%(0/38,P〈0.05)。P16和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P16和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erbB-2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87例胃癌中p53,VEGF和c-ebB-2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黏膜p53,c-erbB-2均阴性,胃癌组织中p53,VEGF,c-erhB-2阳性率分别为47.1%,49.4%,40.2%。p53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lt;0.05。VEGF与胃癌生长方式、浸润深度及预后等关系密切,P&;lt;0.05。c-erhB-2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P&;lt;0.05。p5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关系,随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胃癌组织内VEGF,c-erbB-2有下降趋势。结论:p53蛋白是预测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VEGF,c-erhB-2一起可用于判断胃癌预后,监测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Stat3(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的活化状态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74例胃癌组织及其所匹配的癌旁组织中p-Stat3的表达水平,及突变型P53、C-erb-B2癌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水平。这些免疫组化结果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活化型p-Stat3的阳性率在不同组织中呈现以下明显特点:(1)胃癌组织中p-Stat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2)低分化癌中高于中-高分化癌(P〈0.01);(3)癌浸润达浆膜层者高于癌浸润未达浆膜层者(P=0.01);(4)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5)临床癌分期为Ⅲ-Ⅳ期者高于Ⅰ-Ⅱ期者(P〈0.05)。P53、C-erb-B2的表达水平也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显著相关。此外,p-Stat3水平还分别与P5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p-Stat3的高活化状态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等多个环节有关。检测p-Stat3联合P53,对胃癌的辅助诊断、胃癌增殖状态的评估、胃癌恶性程度和癌浸润/转移潜能的预测可能具有更为全面而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产物bcl-2、Bax、p16、p53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p16和p53产物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取胃粘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 bcl-2在胃癌和异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显著高于肠上皮化生(P<0.01);Bax、p16、p53在胃癌、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癌基因bcl-2可能参与胃癌的早期发生,抑癌基因Bax对bcl-2的功能有对抗调节作用;突变的p53基因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参与胃癌的发生,p16基因可能参与细胞增殖的负调节.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乳头状癌c-erbB-2、nm23及p5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c-erbB-2,nm23及p53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4例PTC中c-erbB-2,nm23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84例TPC中,c-erbB-2,nm23及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60%和17%,阳性程度与细胞异型性显著相关,与肿瘤大小无关。c-erbB-2和nm23蛋白的表达依甲状腺外浸润和转移情况的不同差异显著,而c-erbB-2和p53蛋白的表达在不同的组织学类型中差异显著,c-erbB-2与nm23,p53蛋白的表达显著相关,结论:PTC中c-erbB-2蛋白过表达,nm23蛋白低表达是其易于浸润和转移的原因之一,c-erbB-2和p53过表达提示肿瘤分化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层粘连蛋白受体(laminin receptor,laminin-R)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82例胃腺癌组织中MMP-2和laminin-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MMP-2和laminin-R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2%和52.44%;MMP-2和laminin-R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和分级均不相关(P0.05);MMP-2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TNM分期相关(P0.01,P0.01);laminin-R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1,P0.05,P0.01);MMP-2和laminin-R在胃癌中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2)。结论胃癌组织中MMP-2与laminin-R表达参与胃癌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期间确诊为胃癌的患者122例,其中局部溃疡型22例,浸润溃疡型26例,局部浸润型29例,弥漫浸润型24例,多发癌21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不同类型胃癌患者病灶组织中HIF-1α、Bax和Bcl-2表达量。结果随着浸润程度增加,HIF-1α阳性率显著增加(F=9.312,P=0.001),Bax阳性率显著降低(F=12.115,P=0.003),Bcl-2阳性率显著增加(F=9.354,P=0.006)。结论病灶组织中HIF-1α、Bax和Bcl-2表达量具有预测胃癌浸润程度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对甲状腺癌细胞株p53及凋亡基因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0、1mg/L的重组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RhMBL)(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作用于两种甲状腺癌细胞株(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和甲状腺滤泡状癌细胞),利用蛋白印记(WesternBlot)检测p53、Bcl-2的表达。结果重组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作用于甲状腺癌细胞株后,可使p53及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下调。(1)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p53蛋白对照组的表达量为1.51±0.29、实验组为0.74±O.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3,P=0.040);Bcl-2蛋白对照组的表达量为1.20±0.07,实验组为0.59±0.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P=0.001)。(2)甲状腺滤泡状癌细胞:p53蛋白对照组的表达量为0.88±O.14,实验组为0.35±0.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P=0.003);Bcl-2蛋白对照组的表达量为1.07±0.11,实验组为0.33±0.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P=0.000)。结论MBL在其诱导甲状腺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的的过程中,Bcl-2和p53可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检测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 CAM)、CD44在不同胃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其与胃癌发生、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经病理证实的胃腺癌组织标本42例、不典型增生组织标本25例和正常胃组织标本25例中Ep CAM和CD44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及Ep CAM和CD44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Ep CAM在胃腺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8.1%,64.0%,8.0%,P均〈0.01),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浆膜侵润和TNM分期(Ⅰ~Ⅱ/Ⅲ~Ⅳ)有关(P均〈0.05);CD44在胃腺癌组织中、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胃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两两比较亦均有统计学差异(69.4%,40.0%,12.0%,P均〈0.01),其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与胃癌TNM分期、分化程度(中高分化/低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0.01)。Ep CAM和CD44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63,P〈0.01)。结论 Ep CAM和CD44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有关,联合检测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判断预后的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类型与肿瘤标记物ER、PR、C—erbB-2、VEGF、Ki-67和P^53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00例乳腺癌患者,分析其术前超声血流分布类型与术后肿瘤标记物(ER、PR、C—erbB-2、VEGF、Ki-67和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00例乳腺癌患者,肿块共103个,其中血流周边型23个,穿入型46个,内部型30个,无血流4个。穿入型血流与VEGF和Ki-67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P^53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类型与分子生物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以根据其声像图中血流分布类型对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